拉链百年发展史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m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以想象,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拉链会是怎样的情景。女士漂亮的连衣裙、男士笔挺的裤子、飞行员的飞行服、学生沉甸甸的书包、陪伴旅行的箱子、遮风挡雨的帐篷等等,拉链在其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拉链雏形源自长统靴
  拉链又称拉锁,两条带子上各有一排齿组成的扣件,连接开口的边缘(衣服或袋口),一个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这种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被誉为100多年来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拉链的雏形最初来自人们穿的长统靴。19世纪中期,长统靴很流行,特别适合走泥泞或有马匹排泄物的道路,但缺点就是长统靴的铁钩式纽扣多达20余个,穿脱极为费时。为了免去穿脱长统靴的麻烦,人们甚至忍着长时间穿靴的不适,整日不脱下来。
  这个缺点让发明家伤透脑筋。当时,在欧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们企图通过带、钩和环取代纽扣和蝴蝶结,耗费了赞助商许多金钱和耐性。1851年,美国人爱丽斯·豪申请了一个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但未商品化,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被遗忘的时间达半个世纪之久。
  “扣必妥”曾让人难堪
  至19世纪90年代,情况才出现转机。来自美国芝加哥市的机械工程师威特康·L.朱迪森,想出用一个滑动装置来嵌合和分开两排扣子。1893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朱迪森展示了他的新发明并将它装在鞋子上,穿在自己的脚上。这一发明得到律师路易斯·沃克的赏识,两人在1894年合伙成立了全球滑动式纽扣公司,并于1896年再度申请专利。
  这一发明并没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因而不受制造商青睐。此间公司也经历了多次更名,同时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1902年,一家原来生产纽扣和花边的企业对朱迪森的发明产生兴趣,他们买下了专利,注册了“扣必妥”商标,开始生产装在鞋上的拉链。但这家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毁灭之路,其生产的“扣必妥”不是拉不上,就是打不开,有时又突然绷开,使消费者尴尬万分。名誉扫地的“扣必妥”成了滞销产品,这个第一家生产拉链的公司也因亏本而关门。此后朱迪森不断尝试完善拉链工艺,但始终没有突破。1909年朱迪森辞世。
  1912年,朱迪森公司的雇员森贝克对这种“自动纽扣”进行了改进,把链上的每个齿牙改成了上凸下凹的形状,这样齿牙能完全一一对应咬合,既不易卡住,也不易脱节裂开。
  森贝克从1908年起,开始研究拉链的改良,日夜苦思,历经很多困难,尤其在“一战”期间,公司裁员只剩森贝克和另外一名人员,森贝克身兼经理和工程师,公司经济遇到空前的困难,期间森贝克的妻子还因难产而死。在经历了丧妻之痛后,森贝克更加专注于拉链的改进工作,想办法让拉链的齿状部分密合,以防裂开。
  1913年森贝克再度申请专利,专利许可于1917年核准。沃克称此专利为“隐藏式钩子”,并将公司改名为“无钩式纽扣公司”。森贝克进一步改良无钩式纽扣,齿部形状改成汤匙状,顶端呈凸状,末端凹状,滑动装置一滑就可使左右“齿状部分”嵌合,再滑回则分开,称为“无钩式二号”,并且设计出制造齿状部分的机器。1913年森贝克正式宣布这一技术被突破,《美国科学》旋即以森贝克的专利创作了封面故事。
  飞行事故让拉链迎来机遇
  历史往往会因一些偶发因素而被改写,拉链的发明史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场震惊世界的空难事件“拯救”了奄奄一息的拉链。
  就在森贝克艰难地开拓市场的时候,巴黎协和广场上空发生了一起飞行表演意外坠机事件。经过事故调查小组仔细分析、取证,发现原来是飞行员上衣掉了一个纽扣,而这粒纽扣正好滚进飞机发动机,因此引起事故。惨痛的代价使法国国防部下达了不准在飞行服上钉纽扣的命令。欧洲各国纷纷仿效,一直波及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森贝克得知此事后判定这是使拉链起死回生的机会,他立即与国防部联系,提出以最优惠的价格缝制新的飞行员军装。飞行员穿上有拉链的新军装,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广告效应。陆军、海军也纷纷仿效。森贝克不失时机地与美国乃至欧洲的服装制造商联系,大规模批量生产没有扣子而有拉链的上衣。拉链绝处逢生,日益走俏。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军方人士意识到,军服装上拉链可以提高军人的穿衣速度,于是他们在衣服的口袋和裤子的前口处试装拉链,此举大受前线将士欢迎。1917年生产的2.4万件拉链军服立即销售一空。1918年,美国又在1万套飞行服上安上了拉链。
  竞争中走上市场
  在那个时代研究无钩式纽扣的人还有很多,也申请了很多专利,但始终都没有像“无钩式二号”这样成为商品。市场的需求决定产品的成败,“无钩式二号”一开始订单并不多,后来匹兹堡的麦克瑞百货公司认为“无钩式二号”很适合用在裙子及套装上,要求制造商一律采用“无钩式二号”。但像麦克瑞百货公司这样的勇敢者不多,大多数人不敢冒险使用新产品。
  森贝克为争取客户,不断地改良拉链的性能以适应需要,制造技术日渐精湛。公司每天能够制造上千条“无钩式二号”,且没有次品,结果订单日渐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新产品带来了更多机会,军人的置钱腰带使“无钩式二号”的需求增加;空军飞行服采用“无钩式二号”不但可节约材料,而且防风效果更好;海军的救生衣也采用“无钩式二号”……以至于后来政府特别拨给公司金属材料以供生产。
  “无钩式二号”被证明确实好用,但价格偏高难以普及,森贝克发现这一点后又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后,应用的第一个产品是拉克泰烟草袋,结果销售相当成功。
  拉链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近现代科技发展史的缩影,科研设计人员努力提高制造水平,为改善大众生活质量不断积极进取。任何一项有价值的创造都会经历一段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提高完善。
  小小拉链聚集3万多项专利
  拉链的制造技术随着产品的流传而逐渐在世界各地铺开,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先后建立了拉链生产工厂。经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拉链的结构设计趋于完善。在金属拉链的基础上,后来又发明了尼龙拉链和树脂拉链。品种也拓展到包括闭尾式、开尾式、双闭尾式、双开尾式、单边开尾式等多种类型。
  一条小小的拉链看似不起眼,实则聚集了3万多项专利,今天的拉链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部结构,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应用范围,都已远远地超过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拉链了。拉链的用途上至航天、航空,下至海洋、深水,从国防军品到日常民用,从工业到农业、渔业,从医疗卫生到环境保护,几乎无处不看到它的踪影。拉链不仅仅是一个日常用品,更是一个出色的技术和精良设计的结晶,它在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由于拉链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人工成本所占比重较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放弃了拉链制造业,就连世界上生产拉链最著名的日本YKK公司也将拉链生产的重心放在了中国。我国拉链生产是在1930年由日本传到上海的。当时,王和兴在上海办起了我国第一家拉链厂,后来,吴祥鑫也开办了一家拉链厂。1958年上海三星拉链厂引进德国生产的自动排米机,并进行了技术改革,将自动排米机速度从每分钟1440转提高到3000转,相当于手工的230倍;拉链生产由单头冲制改革成12道一次成型,提高生产效率50多倍,实现了我国拉链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自1980年开始,特别是1995年以后,我国拉链生产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一大批新兴的民营拉链企业脱颖而出,拉链产品不断增加。1999年我国拉链生产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产量超过了100亿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拉链生产企业达到2000多家,从事拉链产业人员超过100万,出口量连年增长。
  现代科技还在演绎着拉链的无所不能。一名奥地利的外科医生把一条拉链缝进了一个男人的胃。更有趣的是,有一条拉链出现在一个需要不断开刀治疗的病人的肚皮上。这种手术拉链两分钟即可合上伤口,而传统的缝合法通常需要30分钟。
  (摘自《北京日报》 本文作者:宋慰祖 等)
其他文献
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年),汉族,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学术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王阳明22岁那年,即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的时候,也就是他考中举人后的第二年,去参加会试,结果却落榜了。那时候很多人都来安慰他,连当朝宰相李东阳都来了。当然李东阳多半不是为王阳明而来的,而是为他那状元
期刊
谢伟思,1909年8月出生于成都,在四川省成都和重庆度过了童年,说得一口流利的中国话。11岁时随父母迁往上海,就读于那里的美国学校。全家返回美国后,谢伟思在那里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青年谢伟思立志从事外交,1933年通过国务院的资格考试,成为活跃在外交舞台上的青年才俊。  20世纪40年代,全世界正处在“二战”的阴云之下。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联邦调查局的触角伸向各地的时候。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都闹
期刊
萧劲光(1903~1989年),湖南长沙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军之一。  1927年5月的一个夜晚,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的萧劲光到位于汉口昌年里一号的二军军部找李富春同志汇报工作,在那里遇到了朱剑凡。  “您是朱先生!”萧劲光彬彬有礼又带着惊喜。  早在萧劲光在广州时,朱剑凡就在李富春主持的中央政治训练班
期刊
小时候听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新疆有多遥远,那时没有任何概念。中国地图上,新疆离我家乡湛江最远的地方,两只手都丈不过来。当时的梦里,就只能梦到广州、上海、北京这些。新疆,属于梦也梦不到的远方。  后来,老张邀请我一起去跑跑南疆。老张在克拉玛依油田工作,是个一直狂热的业余摄影师,很多年前刚有网络的时候,他正准备出一本禾木风光的摄影集,在“色影无忌”上找人设计封面,我一时手痒,给他做了一
期刊
叶笃庄(1914~2000年),我国农业经济学家、翻译家、科技情报专家。至84岁高龄完成了近500万字巨著《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的翻译、修订和校定,并摘要完成30万字精华本《达尔文读本》的编撰工作。  我正式认识孙竦,是在南开中学高二,即1932年。在此之前,我也见过她,她经常和王若兰、梁思懿在一起,所以人家管她们叫“摩登三女性”。孙竦还有一个绰号叫“辣子”,因“竦”字像“辣”,而且她的脾气也有点“
期刊
现代版“都督打黄盖”  2012年8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京津沪等6省市消协,通过其官方网站继续炮轰苹果公司,控诉苹果公司“霸王条款”的“10宗罪”,比如在维修过程中不对机器中数据保密、不承担损失责任,维修时可以在不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使用旧部件等。这已经是中消协连续3个月内第三次对苹果公司开炮,但是结果怎么样呢?苹果公司既没有深刻反省,痛改前非,也没有惊慌失措,忙于救火,而是泰然自若,依旧我
期刊
在互联网这个大舞台上,有无数的电商在其中沉浮着,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画下了自己的领地,然后在里面开心地闹着、跳着、活着……  卖百货——京东、当当、卓越、天猫、1号店  电商,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贱……  京东商城:刘强东创立,从1998年的京东公司,到2004年正式进军电商,之后短短两年内声名鹊起,圈中首猛,当属“京东”。  当当网:单位干部李国庆,海归女俞渝,夫妻创业,1999年成立
期刊
重获自由的头两年,曼德拉屡受重创:在不断上演的暴力事件面前,他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在引领这个国家走进新时代的过程中,这个老人有时会显得有些步履蹒跚、力不从心。但与此同时,带给他更大压力的,是逐步暴露出来的家庭危机。  只要曼德拉出席公众场合或出国访问,他的身边总少不了温妮这个完美的伴侣。50多岁的温妮仍然美丽惊人,她依旧目光有力、令人感到温暖。尽管受“斯通派·塞佩被害事件”的影响,温妮在黑人斗争中的
期刊
奥利莱先生在波兰的街头只身闲逛,突然想起自己需要一枝钢笔,于是便走进了一家文具商店。  然而,走进这家文具店里看到钢笔的价格后,他大吃一惊:在英国只需要3美分的钢笔,在这里却卖到了26美分。奥利莱进行了一番调查,终于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原来这里卖的钢笔之所以这么昂贵,是因为波兰并没有钢笔厂,所有的钢笔都需要进口,这样一来价格自然居高不下了。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奥利莱感到了大好的赚钱商机。在波兰开办
期刊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飞机往西飞,听到一片洗骨牌的声音,那就表示成都到了。的确,四川是麻将大省。四川人打麻将,两个人也能打,三个人、五个人都打。  不过对于上海麻将来说,就必须四个人才能玩,不能多也不能少;若是只有三个人,必然再要找一个,才能真正玩起来,这就叫做“三缺一”。“三缺一”于是也成了一句俗语。上海话中,一起做事,缺了某位成员而办不成事,就有人称之为“三缺一”。  如果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