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城市注入“灵魂”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城市是经济社会载体,但是,它的内涵却不是由“经济”两字所能囊括的。前不久,美国《读者文摘》推出“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城市”排行榜,中国无一城市被选中。名列三甲的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德国慕尼黑。它们都不是以“经济”为强项的城市。就以雄居榜首的斯德哥尔摩来说,它只是于1250年建设在斯塔丹岛的一个小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面积186平方公里,人口7B万,较之中国诸多城市(无论规模抑或实力),根本“排不上号”,可它却建成了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何以故?因为这座城市在常年的规划建设中,把人、文化、土地、历史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给城市注入了文化的“灵魂”。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发生了巨变。那么,巨变中的中国城市咋样?
  前不久,法国思想家、城市问题专家、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艾尔·卡蓝默访问广州期间,接受记者采访。他坦诚地说,这次是我今年第三次来中国。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人震撼。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那些发展中的超巨型城市,规模之巨大,超过了想像,每一次进入这样的城市都会让我发抖。
  他接着解释为什么“震撼”,为什么“发抖”“因为这样的城市对欧洲人来说是非常乏味的,显示的是技术的能量,但却是没有灵魂的,让我不喜欢。”皮氏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城市“没有灵魂”,在我看来,并非言过其实,更非侮辱丑化中国人。这番话一言中的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沉疴,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且在日后的城市规划中予以纠偏。
  我以为,造成中国一些城市缺失文化“灵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某些地方官员为树立个人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扯起打造“魅力”城市的旗号,一味追求“当惊世界殊”的轰动效应。这些城市越来越注重发展经济,注重做大做强,直至走向了极端。一些城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带动下,虽然城市公路变宽了,建筑变高变新了,但这些都是以透支和浪费日渐稀缺的资源,用杀鸡取卵的办法换来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阜阳地委原书记王怀忠。他为了把阜阳建成“国际大都市”,耗资3.2亿元建一个国际大机场,官员、教师、农民每人均被摊派数百元的机场建设费。机场建起来后,是很美丽,但勉强运营一年就被迫关闭。机场杂草丛生、野兽出没,而地方财政欠了一屁股债。如此的“国际大都市”与“文化”两字相距甚远,与“宜居”两字更是绝缘!
  造成中国一些城市缺失文化“灵魂”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某些地方政府片面实施“旧貌换新颜”的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向“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提交的书面报告,其中所列举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的八大问题之一便是“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历史文化和风景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在现代城市文明的背后,我们也不断发现,城市正趋向于—体化,众多的城市千篇一律、格局单一。那些记载着城市历史,彰显城市特色的古城区、老建筑正在这种一体化的规划格局下逐渐消失,在许多城市,旧城古风荡然无存。一幢老房子、一条老街区,都是城市的记忆,浸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昨天。只有留住这个“记忆”,并让市民了解它们,才能增强市民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而城市的未来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英国伦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彼得·海德日前在浙江举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有一段话说得颇为精辟:“如果100个城市都长一样的面孔,城市仿佛是没有灵魂的建筑堆,这样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倘若城市规划出的仅仅是一张日益复杂的基础设施网,那么,它的楼宇再高再多,霓虹灯再亮再炫,高架再长再宽,也不可能是充满文化“灵魂”的现代宜居城市。
  毋庸置疑,现代文明的国度离不开城市规划和建设,但这种规划和建设不能割断历史,湮灭文化,相反,它应把现代化融入到过去的历史中,更彰显其文化魅力。英国人比我们更加珍视历史和文化,他们总是竭尽所能保护古迹,并努力把过去与未来合二为一。2006年,伦敦市政府曾计划在市中心建造多幢摩天大楼,但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他们反对的原因是担心这些摩天大楼会掩盖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的光芒。英国人并不羡慕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享受久远历史和文化带给自己生活的乐趣,才是这个岛国民众的追求。伦敦也并非没有现代建筑,但这些摩登建筑的建造并没有以牺牲老建筑为前提,伦敦整个城市的“灵魂”并没有因为少数新建筑的加入而被阉割。
  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似乎不经意地步入了一个误区:重技术轻文化。毫无疑问,城市发展依凭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固然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可以支持人类追求生存的意义,但是,技术进步不能替代社会进步,不能取代文化进步,更不能等同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缺失文化“灵魂”,光靠技术进步带给城市的一些硬件设施,就以为可以让人类“宜居”的想法,不免显得浅薄和虚妄。
其他文献
中国未来5年的机遇和挑战    2007年商业论坛——“未来5年,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日前拉开帷幕。论坛由新加坡商会和上海恩越思企业管理咨询(SHEN)主办,出席论坛的有新加坡商会主席陈德钦、新加坡国防部常任秘书郑子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星展银行行政总裁刘淑英、凯德置地集团总裁林明彦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董事长李庆言等。  哈继铭在论坛上表示,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内需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2007年4月,应上海茶文化研究中心卢祺义先生之邀,我专车赴洞庭西山罗汉坞品尝名茶碧螺春。  接待我们的是罗汉坞牌碧螺春种植者、经销者黄永庆先生。他首先为我们冲泡了几杯上品的碧螺春,在我们比较充分地享受了碧螺春的淡泊、清香和舒适的口感之后,他将我们带进了幽静而深邃的罗汉坞。  此时此刻,黄永庆忽然变了身份,似成了一名颇有学术修养的导游,或地方志的编写者,对我们详细讲解罗汉坞的景色和历史。他的讲解饱
期刊
从西方引进中国的油画艺术要在中国扎根,关键在于能真实地表现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自然,表现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在语言上融进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使之具有民族气派。  如何使西方的古典写实油画和表现性的现代油画语言从中国传统的写意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产生有新的意趣的表现形式,是中国艺术家在实践上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新时期以来,油画家们在这方面的探索更为自觉,被称为“意象油画”思潮的崛起,便是最好的明证。  
期刊
我喜欢线装书,始自父亲留给我的《百家姓》和《三字经》。这两本书父亲都能背,尤其是《百家姓》,他老人家曾经手指其中的姓氏考过我和女儿,我们还真的不认识,有的还读错了音。  古籍书店出售解放前印的线装书,“文革”一开始就被列为“四旧”,打入冷宫,封存入库。  我买到的第一部线装书是在古籍解禁的“文革”后期。当时看到上架的一摞摞线装古籍,心激动得都快跳了出来。因为爱唐诗,想更多地了解诗人们的生平和轶事,
期刊
为上海外经贸新的腾飞贡献力量    在党的十七太精神鼓舞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7年,上海涉外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吸收外资继续保持适度规模,结构有所优化,功能有所提升、领域有所拓宽,货物贸易在高基数上保持平稳增长,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作为上海市外经贸委主管的一本综合性财经类杂志,《国际市场》见证并记载了这种发展和变化。  2008年是上海深入推进“十
期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书法艺术更是璀璨夺目。纵观这一人类社会的艺术瑰宝,无不呈现千姿百态的审美气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作为华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已成世界各地竞相追逐的艺术品。不少国家的大学,在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时,设立了书法课。  中国书法受到世界瞩目,有其历史的成因。因为,中国书法承继了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浸润了汉民族数千年的思想和艺术情怀,传统的中国书法植根于
期刊
案情介绍    2002年7月,甲、乙、丙三人签订了一份《合资协议书》,约定由甲将其独资成立的丁公司变更为甲、乙、丙三人的合资公司,并约定了投资比例等条款,同时约定本协议在丁公司营业执照发证之日起生效,并成为办理法定股东及投资比例变更的依据。后三人将争议款项按比例存入共同认同的银行账号,并共同使用争议款项。由于种种原因,丁公司未变更为合资企业。后甲、乙、丙三人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矛盾,乙、丙以签订合资
期刊
对中国人来说,2008年的主题词无疑是“奥运会”。  奥运会是一个简略而有趣的全球化象征。统一标准的竞争使运动项目有了跨国流动的管道,运动员有机会树立覆盖全球市场的个人品牌。奥运会的组织形式和宗旨呈现出乌托邦思想共有的矛盾。奥运会致力于消除歧视,而运动恰恰是最能体现人生但却是不平等的人类活动之一。奥运会提倡参与,而参与的前提条件是赢得比赛。这些意味深长的矛盾使少数人从观众席上抽出自己,陷入复杂的情
期刊
林荫道从卢浮宫出发直至香榭丽舍圆形广场。当年,太阳王路易十四可以顺着这条毫无遮挡的道路观看每天消逝在西方地平线上的落日晚霞:如今,弥漫着咖啡、香水、糕点味的街道是名副其实的“香榭”,街道两旁典雅的奥斯曼建筑便是“丽舍”。走在“香榭丽舍”,可以看大道中央车水马龙的繁华:置身大道两边,可以呼吸梧桐掩映下巴黎的浪漫气息……    有人说。没有来过香榭丽舍大道,不算真正到过巴黎:没有来过路易·威登(Lou
期刊
如果不是朋友出来接我,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把大名鼎鼎的“美国之音”和华盛顿这栋不起眼的楼房联系在一起。  “不够豪华,是吧?美国的政府部门都比较低调,没有人能料到VOA会简陋如斯。”在“美国之音”工作多年的朋友说。  VOA是“Voice of America(美国之音)”的缩写,隶属美国联邦政府新闻署,雇员来自世界各地。我的朋友在国内是高等学府的教师,定居美国不久就进了政府机构工作,等我来到华盛顿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