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城市是经济社会载体,但是,它的内涵却不是由“经济”两字所能囊括的。前不久,美国《读者文摘》推出“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城市”排行榜,中国无一城市被选中。名列三甲的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德国慕尼黑。它们都不是以“经济”为强项的城市。就以雄居榜首的斯德哥尔摩来说,它只是于1250年建设在斯塔丹岛的一个小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面积186平方公里,人口7B万,较之中国诸多城市(无论规模抑或实力),根本“排不上号”,可它却建成了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何以故?因为这座城市在常年的规划建设中,把人、文化、土地、历史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给城市注入了文化的“灵魂”。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发生了巨变。那么,巨变中的中国城市咋样?
前不久,法国思想家、城市问题专家、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艾尔·卡蓝默访问广州期间,接受记者采访。他坦诚地说,这次是我今年第三次来中国。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人震撼。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那些发展中的超巨型城市,规模之巨大,超过了想像,每一次进入这样的城市都会让我发抖。
他接着解释为什么“震撼”,为什么“发抖”“因为这样的城市对欧洲人来说是非常乏味的,显示的是技术的能量,但却是没有灵魂的,让我不喜欢。”皮氏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城市“没有灵魂”,在我看来,并非言过其实,更非侮辱丑化中国人。这番话一言中的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沉疴,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且在日后的城市规划中予以纠偏。
我以为,造成中国一些城市缺失文化“灵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某些地方官员为树立个人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扯起打造“魅力”城市的旗号,一味追求“当惊世界殊”的轰动效应。这些城市越来越注重发展经济,注重做大做强,直至走向了极端。一些城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带动下,虽然城市公路变宽了,建筑变高变新了,但这些都是以透支和浪费日渐稀缺的资源,用杀鸡取卵的办法换来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阜阳地委原书记王怀忠。他为了把阜阳建成“国际大都市”,耗资3.2亿元建一个国际大机场,官员、教师、农民每人均被摊派数百元的机场建设费。机场建起来后,是很美丽,但勉强运营一年就被迫关闭。机场杂草丛生、野兽出没,而地方财政欠了一屁股债。如此的“国际大都市”与“文化”两字相距甚远,与“宜居”两字更是绝缘!
造成中国一些城市缺失文化“灵魂”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某些地方政府片面实施“旧貌换新颜”的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向“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提交的书面报告,其中所列举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的八大问题之一便是“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历史文化和风景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在现代城市文明的背后,我们也不断发现,城市正趋向于—体化,众多的城市千篇一律、格局单一。那些记载着城市历史,彰显城市特色的古城区、老建筑正在这种一体化的规划格局下逐渐消失,在许多城市,旧城古风荡然无存。一幢老房子、一条老街区,都是城市的记忆,浸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昨天。只有留住这个“记忆”,并让市民了解它们,才能增强市民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而城市的未来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英国伦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彼得·海德日前在浙江举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有一段话说得颇为精辟:“如果100个城市都长一样的面孔,城市仿佛是没有灵魂的建筑堆,这样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倘若城市规划出的仅仅是一张日益复杂的基础设施网,那么,它的楼宇再高再多,霓虹灯再亮再炫,高架再长再宽,也不可能是充满文化“灵魂”的现代宜居城市。
毋庸置疑,现代文明的国度离不开城市规划和建设,但这种规划和建设不能割断历史,湮灭文化,相反,它应把现代化融入到过去的历史中,更彰显其文化魅力。英国人比我们更加珍视历史和文化,他们总是竭尽所能保护古迹,并努力把过去与未来合二为一。2006年,伦敦市政府曾计划在市中心建造多幢摩天大楼,但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他们反对的原因是担心这些摩天大楼会掩盖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的光芒。英国人并不羡慕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享受久远历史和文化带给自己生活的乐趣,才是这个岛国民众的追求。伦敦也并非没有现代建筑,但这些摩登建筑的建造并没有以牺牲老建筑为前提,伦敦整个城市的“灵魂”并没有因为少数新建筑的加入而被阉割。
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似乎不经意地步入了一个误区:重技术轻文化。毫无疑问,城市发展依凭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固然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可以支持人类追求生存的意义,但是,技术进步不能替代社会进步,不能取代文化进步,更不能等同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缺失文化“灵魂”,光靠技术进步带给城市的一些硬件设施,就以为可以让人类“宜居”的想法,不免显得浅薄和虚妄。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发生了巨变。那么,巨变中的中国城市咋样?
前不久,法国思想家、城市问题专家、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艾尔·卡蓝默访问广州期间,接受记者采访。他坦诚地说,这次是我今年第三次来中国。中国的发展速度让人震撼。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那些发展中的超巨型城市,规模之巨大,超过了想像,每一次进入这样的城市都会让我发抖。
他接着解释为什么“震撼”,为什么“发抖”“因为这样的城市对欧洲人来说是非常乏味的,显示的是技术的能量,但却是没有灵魂的,让我不喜欢。”皮氏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城市“没有灵魂”,在我看来,并非言过其实,更非侮辱丑化中国人。这番话一言中的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沉疴,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且在日后的城市规划中予以纠偏。
我以为,造成中国一些城市缺失文化“灵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某些地方官员为树立个人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扯起打造“魅力”城市的旗号,一味追求“当惊世界殊”的轰动效应。这些城市越来越注重发展经济,注重做大做强,直至走向了极端。一些城市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带动下,虽然城市公路变宽了,建筑变高变新了,但这些都是以透支和浪费日渐稀缺的资源,用杀鸡取卵的办法换来的。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阜阳地委原书记王怀忠。他为了把阜阳建成“国际大都市”,耗资3.2亿元建一个国际大机场,官员、教师、农民每人均被摊派数百元的机场建设费。机场建起来后,是很美丽,但勉强运营一年就被迫关闭。机场杂草丛生、野兽出没,而地方财政欠了一屁股债。如此的“国际大都市”与“文化”两字相距甚远,与“宜居”两字更是绝缘!
造成中国一些城市缺失文化“灵魂”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某些地方政府片面实施“旧貌换新颜”的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向“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提交的书面报告,其中所列举的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的八大问题之一便是“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历史文化和风景旅游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在现代城市文明的背后,我们也不断发现,城市正趋向于—体化,众多的城市千篇一律、格局单一。那些记载着城市历史,彰显城市特色的古城区、老建筑正在这种一体化的规划格局下逐渐消失,在许多城市,旧城古风荡然无存。一幢老房子、一条老街区,都是城市的记忆,浸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昨天。只有留住这个“记忆”,并让市民了解它们,才能增强市民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而城市的未来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英国伦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彼得·海德日前在浙江举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有一段话说得颇为精辟:“如果100个城市都长一样的面孔,城市仿佛是没有灵魂的建筑堆,这样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倘若城市规划出的仅仅是一张日益复杂的基础设施网,那么,它的楼宇再高再多,霓虹灯再亮再炫,高架再长再宽,也不可能是充满文化“灵魂”的现代宜居城市。
毋庸置疑,现代文明的国度离不开城市规划和建设,但这种规划和建设不能割断历史,湮灭文化,相反,它应把现代化融入到过去的历史中,更彰显其文化魅力。英国人比我们更加珍视历史和文化,他们总是竭尽所能保护古迹,并努力把过去与未来合二为一。2006年,伦敦市政府曾计划在市中心建造多幢摩天大楼,但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他们反对的原因是担心这些摩天大楼会掩盖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的光芒。英国人并不羡慕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享受久远历史和文化带给自己生活的乐趣,才是这个岛国民众的追求。伦敦也并非没有现代建筑,但这些摩登建筑的建造并没有以牺牲老建筑为前提,伦敦整个城市的“灵魂”并没有因为少数新建筑的加入而被阉割。
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似乎不经意地步入了一个误区:重技术轻文化。毫无疑问,城市发展依凭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固然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可以支持人类追求生存的意义,但是,技术进步不能替代社会进步,不能取代文化进步,更不能等同于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缺失文化“灵魂”,光靠技术进步带给城市的一些硬件设施,就以为可以让人类“宜居”的想法,不免显得浅薄和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