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为什么这个活动用“混龄”来进行?家长和幼儿的参与度为什么这么高?到底是一种以什么样形式进行的活动?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是否合适?…… 其实,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幼儿园多名老师共同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去实践“小画家俱乐部活动”,现在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不仅孩子喜欢“小画家俱乐部”,家长也十分支持这个活动的开展。一种新事物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和瓶颈,同时也会有很多收获,我与幼儿园多名同事共同研究这个活动,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想解释一下什么是我们幼儿园研究的“小画家俱乐部”以及从幼儿方面浅谈一下在幼儿园开展的“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中,我所看到的孩子的收获。
一、什么是“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
混龄:顾名思义,就是不同的年龄的人在一起。俱乐部: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组织团体或者其场所。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就是指我们幼儿园3-6岁的幼儿在指定的场所(幼儿园专门设计的美工室)进行的定期的美术兴趣活动。我园进行的小画家俱乐部每一季为其一学年,在每年11月份海报宣传,12月份报名,第二年的2月份开班,目前分为小芽芽班(小班幼儿和中班幼儿为主)和小苗苗班(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为主)。每周二和每周四进行俱乐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一个小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欣赏环节,理解环节,讲解环节,操作环节,评价环节,整理环节。每次活动有一名主讲老师和三名陪班教师,每个班有20个孩子。“小画家俱乐部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有玩色活动,有折纸活动,有油泥活动,有涂鸦活动,有欣赏活动等。
二、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中,孩子有什么收获?
在通过对我园研究的“混龄小画家俱乐部”的简单介绍后,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活动与一般幼儿园进行的美工室活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实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线的老师能从幼儿的前后变化感受到俱乐部活动的对幼儿的有益处,现在我就根据一些小事例谈谈幼儿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中的收获。
1、“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促进了幼儿美术技能的提升。
“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和有些幼儿园所进行的美术活动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个活动是以美术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一个系列的前后经验相关的美术活动,这样的前后衔接有序的活动能促进幼儿美术技能的提升。例如2月份开展的《小草地》活动,主要内容是用棉签画小草,而3月份开展的活动《草地上的小花》是在棉签画小草的经验基础上增加一个手指点画花朵。我们的许多活动就是通过这样前后经验相衔接的形势,一步步地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的。
2、“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提升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每次活动之后,小班的孩子说:”我最喜欢**老师”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喜爱,更说明他喜欢这个活动。年龄大的一点的孩子呢,他们则表现出十分期待再次进行“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在得知“明天没有活动”后显得失落。幼儿园的孩子是活泼好动的,而“小画家俱乐部活动”正是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利用欣赏、玩色、涂鸦、折叠、制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了幼儿对“小画家俱乐部”的极大兴趣。
3、“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增强了幼儿活动的秩序性。
“小画家俱乐部”每次活动结束都有一个整理环节,要求孩子能尝试自己收拾整理相关的材料,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中,老师还会要求年长的幼儿去帮助年幼的幼儿,这样在互助的过程中,年长的幼儿不仅对整理相关物品有了再次练习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支配下,孩子们逐渐的形成了活动的秩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4、“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以往在班级进行相关的美术活动时,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大声的喊:“老师,我不会画。”而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则很少听到小班幼儿无助的喊老师。班杜拉强调说:“在社会情境中,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他认为,学习者在观察学习中无需作出反应,也不必亲自体验、直接强化,只需通过观察他人,接受一致的强化来学习。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成人或同伴的行为,以形成替代性经验。
“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修复了幼儿成长的生态,体会到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特殊情感。
我们研究“小画家俱乐部”的过程中,想到了混龄教育的形式,我们深知小范围的活动并不能改变这个矛盾,但是能让一部分孩子体会到兄弟姊妹间的特殊情感,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小年龄幼儿对大年龄幼儿的崇拜,体现了对其的充分信任,而大年龄孩子身上则体现了不一样的同情心,对小年龄孩子的特殊照顾和关爱。所以我们觉得“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补偿了独生子女社会化方面的某种缺憾,修复了幼儿成长的生态。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幼儿园 江苏】
一、什么是“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
混龄:顾名思义,就是不同的年龄的人在一起。俱乐部: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组织团体或者其场所。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就是指我们幼儿园3-6岁的幼儿在指定的场所(幼儿园专门设计的美工室)进行的定期的美术兴趣活动。我园进行的小画家俱乐部每一季为其一学年,在每年11月份海报宣传,12月份报名,第二年的2月份开班,目前分为小芽芽班(小班幼儿和中班幼儿为主)和小苗苗班(中班幼儿和大班幼儿为主)。每周二和每周四进行俱乐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一个小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欣赏环节,理解环节,讲解环节,操作环节,评价环节,整理环节。每次活动有一名主讲老师和三名陪班教师,每个班有20个孩子。“小画家俱乐部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有玩色活动,有折纸活动,有油泥活动,有涂鸦活动,有欣赏活动等。
二、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中,孩子有什么收获?
在通过对我园研究的“混龄小画家俱乐部”的简单介绍后,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活动与一般幼儿园进行的美工室活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其实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线的老师能从幼儿的前后变化感受到俱乐部活动的对幼儿的有益处,现在我就根据一些小事例谈谈幼儿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中的收获。
1、“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促进了幼儿美术技能的提升。
“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和有些幼儿园所进行的美术活动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个活动是以美术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一个系列的前后经验相关的美术活动,这样的前后衔接有序的活动能促进幼儿美术技能的提升。例如2月份开展的《小草地》活动,主要内容是用棉签画小草,而3月份开展的活动《草地上的小花》是在棉签画小草的经验基础上增加一个手指点画花朵。我们的许多活动就是通过这样前后经验相衔接的形势,一步步地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的。
2、“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提升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每次活动之后,小班的孩子说:”我最喜欢**老师”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喜爱,更说明他喜欢这个活动。年龄大的一点的孩子呢,他们则表现出十分期待再次进行“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在得知“明天没有活动”后显得失落。幼儿园的孩子是活泼好动的,而“小画家俱乐部活动”正是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利用欣赏、玩色、涂鸦、折叠、制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了幼儿对“小画家俱乐部”的极大兴趣。
3、“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增强了幼儿活动的秩序性。
“小画家俱乐部”每次活动结束都有一个整理环节,要求孩子能尝试自己收拾整理相关的材料,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中,老师还会要求年长的幼儿去帮助年幼的幼儿,这样在互助的过程中,年长的幼儿不仅对整理相关物品有了再次练习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一种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支配下,孩子们逐渐的形成了活动的秩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4、“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以往在班级进行相关的美术活动时,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大声的喊:“老师,我不会画。”而在“混龄小画家俱乐部”则很少听到小班幼儿无助的喊老师。班杜拉强调说:“在社会情境中,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他认为,学习者在观察学习中无需作出反应,也不必亲自体验、直接强化,只需通过观察他人,接受一致的强化来学习。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观察和模仿成人或同伴的行为,以形成替代性经验。
“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修复了幼儿成长的生态,体会到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特殊情感。
我们研究“小画家俱乐部”的过程中,想到了混龄教育的形式,我们深知小范围的活动并不能改变这个矛盾,但是能让一部分孩子体会到兄弟姊妹间的特殊情感,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小年龄幼儿对大年龄幼儿的崇拜,体现了对其的充分信任,而大年龄孩子身上则体现了不一样的同情心,对小年龄孩子的特殊照顾和关爱。所以我们觉得“混龄小画家俱乐部”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补偿了独生子女社会化方面的某种缺憾,修复了幼儿成长的生态。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