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IT服务》作为中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计算机IT服务课程具有概念多且零散、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前瞻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 以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形式, 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 为优化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和技术支持。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发散与创新思维, 以及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字】思维导图;计算机教学;IT服务
大多数中职学校中,都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更多的是集中在计算机IT服务相关工作岗位。在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老师们首先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从基础的知识讲起,部分学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完全掌握。另外计算机的理论课程相对实操课程来说,比较抽象和枯燥,在教授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积极思考和挖掘新知识的能力。
引入思维导图改进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的教学,有利于提高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的教学质量,通过主题关键字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复习、笔记等方面的潜力,是有效图形思维的工具。
一、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教学过程和知识点,知识建构更清晰
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设计的课程学科很多,以学校现有的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基础课程包括硬件原理、网络基础和操作系统。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课本只是往往赶不上变化,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更多的采用PPT作为教学授课时候的工具,PPT更加注重于线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把知识点进行整体理解、消化。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在呈现的时候更加生动。
思维导图在课程上是的使用方式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老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讲稿提供关键点来书写教案,可以较少教案的篇幅,减少老师的工作量。通过PPT的形式来展示思维导图,在展示过程中进行知识关键点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记笔记和思考问题。二是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的复习,如在讲解计算机IT服务课程《硬件原理》知识点“固态硬盘”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使用思维导图,给出关键点,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使用信息化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对固态硬盘的接口、参数、品牌、协议、总线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如下图1.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我们采用项目式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完成实践任务,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氛围。传统的小组合作可能在完成讨论后,由小组成员自荐或推荐来进行展示,没办法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别和真正参与其中。很多学生可能只是在小组中“浑水摸鱼”,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在分组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预习和复习方式,可以很好的加强小组间团队合作气氛,小组成员的参与感更强。在小组学习中,头脑风暴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小组成员参与的头脑风暴,课堂上,给每位小组发思维导图大白纸,每位小组成员使用不同颜色的水笔,通过不同颜色来记录不同成员参与讨论的内容,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最终小组展示的思维导图可以让老师看到学生们条理性和对知识点的线性思考,更加有助于进一步的教学。
三、思维导图在IT服务课程中的故障诊断,更具实际工作意义
思维导图的应用另外一个重要的场景在于问题分析与解决。在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计算机故障诊断》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画出计算机故障问题解决思路的思维导图,使学生或未来的IT服务工程师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症结,并有效地进行问题的剖析与解决,并自觉将这个诊断思路流程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计算机IT服务企业中,计算机故障诊断流程,首先从领域专家、知识工程师和网络等地方去获取计算机故障排除的方法, 构建好相关知识库, 然后利用构建思维导图的工具将知识库里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下图2.为某IT售后服务中心,关于蓝屏故障的处理思维导图。
蓝屏是我们使用计算的过程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故障,也是计算机IT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服务案例, 根据以上图2蓝屏故障的思维导图分析树,解决计算机蓝屏问题为例。
(1) 找到蓝屏这一故障现象的发生频率。
(2) 打开相应的子主题,如果偶尔蓝屏,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建议正常使用。 如果频繁影响使用,就要找是否有规律性蓝屏。
(3) 有规律就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有规律性蓝屏,最近是否有做特殊操作,根据做了那些特殊操作进行相应的维修方法。
通过以上的思维导图给出的维修步骤,工程师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解决蓝屏故障的思路和流程。针对此类的计算机故障,都有类似的思维导图,对于计算机IT服务中的售后服务的规范化和工作的细致化很有帮助。
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故障诊断知识表示,它针对当前计算机故障的排除这一迫切的问题构造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个性化的故障排除模型,且无论是从故障的寻找还是故障的排除,此模型都从概率和人性的角度出发,符合使用者的思维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个智能的可视化的表示方法。
四、总结
基于思维导图教学工具,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前预习-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后复习教学模式-基于思维导图的IT服务故障诊断思路。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小组讨论和实际工作中的IT设备的故障诊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效率、优化教学、基于思维导图故障树的诊断思路与实际工作想结合更加实际意义。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对各个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也更容易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记忆,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与专注度、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20-124.
[2]姜丹.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数码世界,2016(6):13-14.
[3]于承敏,王丽雁.基于思维导图的《計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8(1):28-30.
【关键字】思维导图;计算机教学;IT服务
大多数中职学校中,都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更多的是集中在计算机IT服务相关工作岗位。在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老师们首先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从基础的知识讲起,部分学生已经在初中阶段完全掌握。另外计算机的理论课程相对实操课程来说,比较抽象和枯燥,在教授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积极思考和挖掘新知识的能力。
引入思维导图改进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的教学,有利于提高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的教学质量,通过主题关键字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复习、笔记等方面的潜力,是有效图形思维的工具。
一、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教学过程和知识点,知识建构更清晰
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设计的课程学科很多,以学校现有的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基础课程包括硬件原理、网络基础和操作系统。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更新换代很快,课本只是往往赶不上变化,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更多的采用PPT作为教学授课时候的工具,PPT更加注重于线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把知识点进行整体理解、消化。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在呈现的时候更加生动。
思维导图在课程上是的使用方式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老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讲稿提供关键点来书写教案,可以较少教案的篇幅,减少老师的工作量。通过PPT的形式来展示思维导图,在展示过程中进行知识关键点的讲解,有利于学生记笔记和思考问题。二是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的复习,如在讲解计算机IT服务课程《硬件原理》知识点“固态硬盘”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使用思维导图,给出关键点,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使用信息化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对固态硬盘的接口、参数、品牌、协议、总线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如下图1.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我们采用项目式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完成实践任务,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氛围。传统的小组合作可能在完成讨论后,由小组成员自荐或推荐来进行展示,没办法考虑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别和真正参与其中。很多学生可能只是在小组中“浑水摸鱼”,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在分组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预习和复习方式,可以很好的加强小组间团队合作气氛,小组成员的参与感更强。在小组学习中,头脑风暴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小组成员参与的头脑风暴,课堂上,给每位小组发思维导图大白纸,每位小组成员使用不同颜色的水笔,通过不同颜色来记录不同成员参与讨论的内容,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最终小组展示的思维导图可以让老师看到学生们条理性和对知识点的线性思考,更加有助于进一步的教学。
三、思维导图在IT服务课程中的故障诊断,更具实际工作意义
思维导图的应用另外一个重要的场景在于问题分析与解决。在计算机IT服务课程中,《计算机故障诊断》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画出计算机故障问题解决思路的思维导图,使学生或未来的IT服务工程师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症结,并有效地进行问题的剖析与解决,并自觉将这个诊断思路流程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计算机IT服务企业中,计算机故障诊断流程,首先从领域专家、知识工程师和网络等地方去获取计算机故障排除的方法, 构建好相关知识库, 然后利用构建思维导图的工具将知识库里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下图2.为某IT售后服务中心,关于蓝屏故障的处理思维导图。
蓝屏是我们使用计算的过程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故障,也是计算机IT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服务案例, 根据以上图2蓝屏故障的思维导图分析树,解决计算机蓝屏问题为例。
(1) 找到蓝屏这一故障现象的发生频率。
(2) 打开相应的子主题,如果偶尔蓝屏,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建议正常使用。 如果频繁影响使用,就要找是否有规律性蓝屏。
(3) 有规律就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有规律性蓝屏,最近是否有做特殊操作,根据做了那些特殊操作进行相应的维修方法。
通过以上的思维导图给出的维修步骤,工程师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解决蓝屏故障的思路和流程。针对此类的计算机故障,都有类似的思维导图,对于计算机IT服务中的售后服务的规范化和工作的细致化很有帮助。
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故障诊断知识表示,它针对当前计算机故障的排除这一迫切的问题构造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个性化的故障排除模型,且无论是从故障的寻找还是故障的排除,此模型都从概率和人性的角度出发,符合使用者的思维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个智能的可视化的表示方法。
四、总结
基于思维导图教学工具,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前预习-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堂教学-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后复习教学模式-基于思维导图的IT服务故障诊断思路。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小组讨论和实际工作中的IT设备的故障诊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效率、优化教学、基于思维导图故障树的诊断思路与实际工作想结合更加实际意义。
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对各个知识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也更容易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增强记忆,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该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与专注度、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8):120-124.
[2]姜丹.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数码世界,2016(6):13-14.
[3]于承敏,王丽雁.基于思维导图的《計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8(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