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吸入激素:也会生长延迟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激素,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对它抱有敌意和警惕心。由于各种负面信息,让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绝对不能和激素打交道。然而,你可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激素,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命,部分激素还是治疗某些疾病的“特效药”。就说糖皮质激素,它是人体自身就有的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因其具有调节人体糖代谢的作用而得名。糖皮质激素作为药物,主要是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保护机体不受炎症反应的侵害,同时还能抑制免疫反应、抗休克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确实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肌无力、骨质疏松、抑制儿童生长等。
  吸入型:抗炎作用更快、更好
  随着对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炎症性疾病时,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也就是通过射流、滤网、超声等各种雾化装置,使糖皮质激素成为大小合适的药雾颗粒,随气流直接到达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能更快、更好地发挥其抗炎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直接到达气道表面而发挥作用,其需要的剂量相比采用口服、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大大减少,且真正吸收进入体内的量,更是明显减少。这样,由糖皮质激素而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也就微乎其微了。
  目前,在儿科应用最多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布地奈德混悬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主要用于应对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国内外专家均推荐,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作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以及哮喘长期控制的一线治疗药物。此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也被用于一些有类似气道阻塞和炎性症状的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等。然而,由于哮喘的治疗大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些甚至长达数十年以上。因而,即便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真正进入人体的量很少,人们仍然关注其不良反应。
  有必要:定期检查身高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关注最多的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生长和骨骼健康的影响。2012年,全球哮喘倡议(GINA)公布的哮喘治疗和预防策略指出,长期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生长和骨骼代谢[s1]无显著影响[s2]。大多数研究也支持儿童身高可以在停药后恢复。但在一些长期追踪的比较研究中,人们确实[s3]发现,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和骨骼健康。如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儿童,其成年时的身高相比同龄人约矮1.3厘米,骨质密度或强度也比同龄儿童差。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生长是判断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即便是健康儿童也需要定期地测量身高、体重等。因此,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儿童非常有必要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等体格生长指标,有条件的还可以检测骨密度、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等,以利尽早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不要盲目拒绝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对于罹患哮喘的儿童来说,相对于疾病的危害,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s4]利大于弊。如果家长拒绝让孩子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哮喘难以控制。一旦哮喘急性期发作,往往需要大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激素,这意味着孩子接受的激素总量更多。多次哮喘急性发作,不仅孩子遭受更多痛苦,其肺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发生应用激素不良反应的[s5]潜在可能性也更大。
  常观察:应对生长延迟
  如果确实发现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儿童[s6]出现生长缓慢、骨矿物质密度降低等问题,家长应与医生仔细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受到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判断儿童生长缓慢的原因,作出适当的干预。
  1.使用最小剂量,个体化给药。为了减少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目前强调的是,尽可能使用最小剂量,并实行个体化给药,以达到选择最小剂量就能够长期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此外,也可以配合其他一些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等,在控制激素用量同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增加钙的摄入和补充维生素D。糖皮质激素可以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抑制骨钙沉积,从而造成骨质疏松。因此,除了给患儿增加饮食中奶类等高钙食物,还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量和适量补钙。当然,加强锻炼,也有助于促进儿童生长和增进骨骼健康。锻炼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益处毋容置疑。对于患哮喘的儿童来说,家长更应打消顾虑,在控制哮喘发作前提下,尽量鼓励、陪伴孩子多运动,减轻疾病、增强体质、促进生长。
  3.吸入后注意清洁口腔。最后,还有一个小窍门告诉家长:雾化吸入治疗时,大部分药物到达下呼吸道发挥作用,但难免有部分遗留在口腔内。这部分药物会被患儿咽下进入消化道,再被吸收进入人体。也就是说,这部分药物并没有真正起作用,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每次雾化吸入以后,家长应敦促孩子漱口,并且一定要将漱口水吐出,将这部分药物排出体外。
其他文献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国外最新的研究发现,受到同伴压力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会降低对吸毒行为的“抵抗力”;而具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精神,则能提高对毒品的“免疫力”。调查也发现,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可以在同伴或“朋友”的影响下而尝试吸毒。联合国在其禁毒情况的相关报告中特别建议要学会应对同伴压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①平时就要思考清楚自己在性行为、饮酒、吸毒等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想一想,如果相
专家简介  侯金林 南方医院感染科主任,教 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参与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和《亚太肝病学会乙肝治疗指南》(2012年版)制订工作。  各种慢性乙肝治疗指南是指导医生规范诊治的标准性文件,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与慢性乙肝有关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参考性文件。患者直接阅读这些指南未必能懂。鉴于指南
转氨酶是细胞中的一种催化剂,在肝细胞中含量较高,血液中含量较低,肝脏受损时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大多数乙肝患者都特别重视血液中两种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原称谷丙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原称谷草转氨酶)的数值是否正常。一旦这两项指标偏高,他们就会到处求医,服用各种保肝降酶药,而忽视了最关键的抗病毒治療。事实上,使用保肝降酶药只是乙肝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抗病毒
专家简介  周正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中医儿科学会常务委员。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癫痫、脑炎、智力低下、发育落后、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疑难病症。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今天是周末,不到九点,诊室外已坐满了患者。我正忙着检查患儿,耳朵不知被谁捏了一下。抬头一看,是我的一位“悟空”小患者。他叫东东,在向我打招呼,以示他来了。东东的父亲
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老龄化,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上升趋势。胃癌在中国占据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发病率为37.1/10万。在全球每年近100万胃癌新发病患者中,中国占47%。也就是说,每年中国有近50万胃癌新发病患者。  遗憾的是,在中国,90%的胃癌患者就诊时属于中晚期,早期胃癌比例不足10%。而同处东亚的韩国、日本,早期胃癌患者
专家简介  张贤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读者情报  我是一名不育男性,常为此事背负很重的思想负担。去很多医院治疗过,效果也不太理想。最近在电视上看到某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的介绍。据称,该院用中医调理的方法治疗男性不育,三个月后患者就让妻子怀孕了
服激素不忘补钙  生活实例  徐女士今年32岁。4年前,经医院诊断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医生嘱咐下,徐女士开始服用强的松(泼尼松片)50毫克/日进行治疗,病情缓解后,她继续服用强的松10 毫克/日进行巩固治疗。2年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没有复发迹象,但徐女士经常感到腰背酸痛。经骨密度测定发现,徐女士腰椎及左髋两处均存在骨量减少现象。于是,医生在给予徐女士钙制剂及维生素D3治疗同时,还给予了二膦酸盐治疗
馒头里加色素,刀鱼肚里灌水银,鸡嗉囊里塞矿石,婴儿奶粉中掺三聚氰胺,多宝鱼中检出抗菌药物硝基呋喃,蔬菜中农药超标……由于食品中有不少污染物,所以,有的老百姓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无数”。其实,这些食品之“毒”都是人为加入的,还有一些则是食物本身有毒或受环境等污染所致。  食品之“毒”来自何方  上海市营养学会前副理事长 蒋家騉  不少人以为,不安全食品只发生在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卵巢肿瘤的2%~3%,发病率次于子宫颈癌及宫体癌,位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三位,其5年存活率约为30%~40%。  认识“不痛”的卵巢癌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晓娟 王文君(教授)  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到,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许多病人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有不少女性认为无疼痛特异症状不
男人的睾丸十分脆弱敏感,对于来自环境及身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只能听任“主人”安排的生存环境,而没有任何办法加以“拒绝”。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如某些药品、毒品、保健品,很可能伤害男人的“命根子”,导致男性不孕、不育。  长期使用“伤精药”  许多药物都可以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常见的包括环磷酰胺等抗癌药、利尿药等抗高血压药、睾酮等性激素类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几乎所有的抗生素(抗生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