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近些年来比较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实施“让学课堂”。“让学”一词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提,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即所谓学“学”,这样的课堂称之为“让学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上,“让学”目标主要依托精准批注来达成。《黄山奇松》的教学就能很好地阐释“让学”观点。
一、“让学”的教学思路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要围绕“语用”这一核心目标,引导学生依托精准批注这种“让学”形式来感受、内化、运用文章的语言,在言语实践中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为学习本单元后面的文章提供借鑒。
重视前置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后习题以及省编《补充习题》进行批注式阅读,尝试完成练习。课上,交流所做批注。重点感受、品味第二自然段的文字,问题牵引:“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画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特点的语句,读一读,批注文字带来的感受。”
引导学生探究“怎么写”:“三大名松写得如此之美,有什么秘诀吗?”引导学生批注文本的写法。
相机指导学生背诵。抛出问题:“怎样尽快记住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好方法?”学生精准批注记忆路径,再次关注“总—分”结构,抓住奇松各自特点——姿态、动作来背。
第三自然段教师少讲或不讲,以学定教。点击出示文中这段话:“它们或屹立,……有的形似孔雀……”让学生品读后,“刺激”学生:“最后一自然段中这些松树可没享受到三大名松的待遇,文字少得可怜。请同学们帮助这些松树向游客们推荐一番,可借用第二自然段描写三大奇松的方法,选择其中你所喜爱的一课松树来写,还这些松树一个公道,好不好?”写法迁移,语用能力在言语实践中生成。
二、“让学”的课堂实施
以上教学构想是基于“让学”理念来设计的,阅读教学需要实施精准批注,本课教学主要过程为:
(一)布置预学,尝试阅读批注。
根据课后练习及省编《补充习题》进行批注式阅读,尝试完成相关练习。
(二)点击名松,感受言语智慧。
1.触摸文字,话题交流。引导学生精准批注: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画出有关语句,批注阅读所得。
2.走进文字,汇报交流。(1)点击“迎客松”。①指读描写“迎客松”的语句,明白名字的来历。②品“奇”:紧扣词句,重点批注,为迁移写法做准备。揣摩比喻句:“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体会用词的准确、联想的丰富以及比喻的生动。相机用“饱经风霜”造句。③美读“迎客松”。男生读,女生做动作,然后换读。扮演导游介绍。(2)点击“陪客松”“送客松”。①体会比喻的准确与生动,与“迎客松”作比较,体会联想的妙处,再次为迁移写法做准备。相机探究文中三处引号的用法。③美读“陪客松”“送客松”:方法同朗读“迎客松”相似。
(三)回望文字,积累典范语言。
1.话题抛出:“怎样尽快记住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好方法?”
2.小组讨论,批注记忆方法。继续总结写作妙法,为迁移练笔作储备。(1)“总—分”结构,可分两部分记忆。(2)依次写了三大奇松,符合参观游览的正常顺序,容易记忆。(3)在描写三大名松时,一部分是实写,一部分是联想。抓住最能体现“迎”“陪”“送”特点的关键词句作为提示,进行记忆、背诵。
3.比赛背诵。先出示关键词和图片引导背诵,随后放手学生背诵。
(四)迁移运用,生成言语智慧。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文字,指名读,然后思考:这段文字围绕哪句话来写?构段方式和第二自然段有何异同?
2.点击分号:中间使用了两个分号,为什么不用句号呢?
3.总结交流本文有详有略的写法。
4.迁移借鉴三大名松的写法。(1)向游客们推荐一棵“奇”松,借用描写三大奇松的方法。(2)学生练笔,推荐交流,师生评价。
(五)巩固练习,回归言语实践。
1.做《补充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2.预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问题探究:看看文章如何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和《黄山奇松》的写法有何不同?
以上是《黄山奇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先学”,自己“后教”,课堂做到以学定教,能学不教。教师引导学生做精准批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课堂有限的时间“花”在“语用”能力的培养上。从学习一篇文到学会一类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精准批注能力愈来愈强,“让学课堂”的目标才能有效达成。
王继聚,江苏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教师。
一、“让学”的教学思路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要围绕“语用”这一核心目标,引导学生依托精准批注这种“让学”形式来感受、内化、运用文章的语言,在言语实践中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为学习本单元后面的文章提供借鑒。
重视前置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后习题以及省编《补充习题》进行批注式阅读,尝试完成练习。课上,交流所做批注。重点感受、品味第二自然段的文字,问题牵引:“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画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特点的语句,读一读,批注文字带来的感受。”
引导学生探究“怎么写”:“三大名松写得如此之美,有什么秘诀吗?”引导学生批注文本的写法。
相机指导学生背诵。抛出问题:“怎样尽快记住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好方法?”学生精准批注记忆路径,再次关注“总—分”结构,抓住奇松各自特点——姿态、动作来背。
第三自然段教师少讲或不讲,以学定教。点击出示文中这段话:“它们或屹立,……有的形似孔雀……”让学生品读后,“刺激”学生:“最后一自然段中这些松树可没享受到三大名松的待遇,文字少得可怜。请同学们帮助这些松树向游客们推荐一番,可借用第二自然段描写三大奇松的方法,选择其中你所喜爱的一课松树来写,还这些松树一个公道,好不好?”写法迁移,语用能力在言语实践中生成。
二、“让学”的课堂实施
以上教学构想是基于“让学”理念来设计的,阅读教学需要实施精准批注,本课教学主要过程为:
(一)布置预学,尝试阅读批注。
根据课后练习及省编《补充习题》进行批注式阅读,尝试完成相关练习。
(二)点击名松,感受言语智慧。
1.触摸文字,话题交流。引导学生精准批注: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画出有关语句,批注阅读所得。
2.走进文字,汇报交流。(1)点击“迎客松”。①指读描写“迎客松”的语句,明白名字的来历。②品“奇”:紧扣词句,重点批注,为迁移写法做准备。揣摩比喻句:“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体会用词的准确、联想的丰富以及比喻的生动。相机用“饱经风霜”造句。③美读“迎客松”。男生读,女生做动作,然后换读。扮演导游介绍。(2)点击“陪客松”“送客松”。①体会比喻的准确与生动,与“迎客松”作比较,体会联想的妙处,再次为迁移写法做准备。相机探究文中三处引号的用法。③美读“陪客松”“送客松”:方法同朗读“迎客松”相似。
(三)回望文字,积累典范语言。
1.话题抛出:“怎样尽快记住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好方法?”
2.小组讨论,批注记忆方法。继续总结写作妙法,为迁移练笔作储备。(1)“总—分”结构,可分两部分记忆。(2)依次写了三大奇松,符合参观游览的正常顺序,容易记忆。(3)在描写三大名松时,一部分是实写,一部分是联想。抓住最能体现“迎”“陪”“送”特点的关键词句作为提示,进行记忆、背诵。
3.比赛背诵。先出示关键词和图片引导背诵,随后放手学生背诵。
(四)迁移运用,生成言语智慧。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文字,指名读,然后思考:这段文字围绕哪句话来写?构段方式和第二自然段有何异同?
2.点击分号:中间使用了两个分号,为什么不用句号呢?
3.总结交流本文有详有略的写法。
4.迁移借鉴三大名松的写法。(1)向游客们推荐一棵“奇”松,借用描写三大奇松的方法。(2)学生练笔,推荐交流,师生评价。
(五)巩固练习,回归言语实践。
1.做《补充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2.预习第17课《黄果树瀑布》,问题探究:看看文章如何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和《黄山奇松》的写法有何不同?
以上是《黄山奇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先学”,自己“后教”,课堂做到以学定教,能学不教。教师引导学生做精准批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课堂有限的时间“花”在“语用”能力的培养上。从学习一篇文到学会一类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精准批注能力愈来愈强,“让学课堂”的目标才能有效达成。
王继聚,江苏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