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春玉米—秋玉米连作种植模式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摸索江汉平原地区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进行了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 ℃时播种,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
  关键词 玉米;春秋季;连作模式;性状;产量;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10-01
  玉米是粮饲兼用作物,适宜于种植和养殖优势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及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在江汉平原等玉米发展区域开展春玉米—秋玉米连作种植模式栽培试验,摸索玉米连作种植的适宜品种和播期,以期进一步探索适宜该区域的玉米连作种植模式[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潜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田,试验地通风向阳、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属中壤土,排灌方便。
  1.2 供试品种
  供试玉米品种共3个,分别为郑单958、登海9号和宜单629。
  1.3 试验设计
  采取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3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种植4厢,小区面积64.8 m2,春玉米3月30日同期播种,播种密度7.5万株/hm2(行距90 cm×穴距30 cm),垄作,等行双株地膜覆盖栽培[2]。秋玉米在其他田块设置2个播期,分别为7月20日和7月30日,播种密度和栽培方式同上(不覆膜)。
  1.4 试验实施
  1.4.1 春季栽培。3月30日撒施底肥,机耕机整,按90 cm宽开沟起垄,四周开围沟,将沟土整碎撒在垄面上,垄面呈龟背型。施纯N 39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240 kg/hm2、ZnSO4 22.5 kg/hm2、硼砂7.5 kg/hm2。底肥施配方肥(26-11-16)750 kg/hm2、ZnSO4 22.5 kg/hm2、硼砂7.5 kg/hm2,在垄中间开沟深施[3]。3月30日牵绳定距点播,等行种植,每穴播3粒种子,每个品种种植4垄;播后将垄面土垡整平,喷施精异丙甲草胺乳剂,撒毒土后覆盖地膜,将垄沟土清理压盖膜边[4]。出苗期用竹签将膜破小孔,接苗出膜,随手用细土封严破孔处;三叶期查苗补缺,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防治地下害虫;四至五叶期定苗,每穴留2株健壮苗,在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授粉期喷施毒死蜱 甲维盐防治玉米螟、斜纹夜蛾、蚜虫等。
  1.4.2 秋季栽培。在不同田块分别设置2个播期(7月20日和7月30日),小区设置、田块面积、种植密度和日常栽培管理措施参照春季栽培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3个品种在本地均能作春、秋连作栽培,3个播期均能正常成熟。从表2可以看出,各播期处理3个玉米品种的双穗率及倒伏率均为0。从表3可以看出,供试3个品种以3月30日播期的产量相比,最高的是登海9号,其次是郑单958,再次是宜单629;以7月20日播期的产量相比,最高的是宜单629,其次是登海9号,再次是郑单958;以7月30日播期的产量相比,最高的是宜单629,其次是登海9号,再次是郑单958。
  供试3个品种以3月30日和7月20日2季产量累计相比,最高的是登海9号,其次是宜单629,再次是郑单958;以3月30日和7月30日2季产量累计相比,最高的是宜单629,其次是登海9号,再次是郑单958;同一品种,春玉米产量均高于作秋玉米的产量。因此,供试3个品种中,建议以登海9号作春季栽培,以宜单629作秋季连作栽培。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秋玉米连作模式中,春玉米最早要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土壤表层5~10 cm温度达到10~12 ℃时播种[5],参考潜江市历年3月和11月气温资料,地膜覆盖的可提前到3月10—15日播种,露地播籽的可提前到3月20日左右;春玉米播期不宜迟于3月30日,秋玉米播期不宜迟于7月30日。通过春玉米适时早播、早收,从而为秋玉米腾出时间整地、施肥、播种,确保春、秋季连作不误季节,正常成熟收获[6]。
  4 参考文献
  [1] 洪凯,郭发吉,覃信立,等.咸丰县玉米高产高效模式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85.
  [2] 符家安,刘东,孙世清,等.潜江市夏玉米宽行双株高产栽培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4(4):98-99.
  [3] 李俊,何美兰,丁海华,等.勐腊县发展冬玉米种植的优势及潜力[J].农业科技通讯,2014(4):220.
  [4] 包淑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3):51.
  [5] 刘传兵,王黎明,徐峥艳.玉米新品种恩单8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5989.
  [6] 羅小虎.水浇地粮饲兼用型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17(9):57.
其他文献
摘要 柠檬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因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潜力巨大。本文综述了柠檬中微量元素的种类以及各元素的功效,以期为柠檬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柠檬;微量元素;功效  中图分类号 TS255;R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243-02  Abstract Lemon is rich in nutrients and has a
摘要 在岳阳市君山区设置400个采样点,测定耕层(0~20 cm)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含量。结果表明,君山区农田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锰含量中等且分布较均匀,有效硼、有效钼整体缺乏。因此,当地应适当减少含铁、铜、锌的肥料及农用化学物品的施用,增施硼肥、钼肥,合理施用锰肥。  关键词 农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湖南岳阳;君山区  中图
摘要 在淮河源生态功能区设置4个典型样地调查栎类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该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种间相遇率。结果表明,群落内灌木层物种的丰富度最高,其次为草本层,最后是乔木层。4个典型样地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差别不大,栎类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稳定,群落内种类组成较复杂,各种群在生态位上较协调。  关键词 栎类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淮河源  中图分类号 S792.3 文
摘要 本文在研究当下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优嘿嘿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分析农产品加工在休闲农业及产业融合方面的应用,助推“三产”融合,以期为此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产业融合;优嘿嘿食品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2-0185-02
摘要 试验设置了16个播种密度水平,研究其对周麦18号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150万~210万株/hm2),周麦18号幼苗期生长发育较高密度(420万~600万株/hm2)慢2~3 d,主要表现在返青晚、起身拔节较慢、株高降低3~8 cm;高密度条件下,周麦18号抽穗扬花偏晚1~2 d、成熟期推迟3~4 d、株高增加3~8 cm。通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三
摘要 江苏沿海地区鲜食糯玉米一年两熟种植,采用免耕、种肥一体播种技术,使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可显著降低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单季节本增效约1.08万元/hm2。本文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鲜食糯玉米一年两熟节本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一年两熟;节本;栽培技术;江苏沿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摘要 从扎朗县扎其乡采集青稞细菌性病害典型病株,通过菌物的分离与纯化,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物为黄单孢杆菌属细菌。  关键词 青稞;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  中图分类号 S432.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95-02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ighland Barle
摘要 以玉米品种沃玉964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沃玉964玉米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从72对玉米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沃玉964双亲间多态性好、重复性高的6对引物(分别为Phi090、umc2105、bnlg2305、umc1125、phi065和umc1506),可用于沃玉964的真实性检测,同时可为鉴定种子纯度提供参考。该方法准确可靠、实用性强,为生产上沃玉964真实性的快
摘要 近年来,天长市麦田杂草防效下降,日本看麦娘、菵草等杂草抗性明显上升,麦田除草成本快速增加,麦田抛荒现象逐年严重,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麦田杂草防效下降的原因,并对麦田杂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麦田杂草;防效下降;原因;防治措施;安徽天长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春石斛露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设施场所、环境条件、苗木繁殖、水肥管理、植株管理、催花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春石斛;露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129-01 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