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也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专业,其在推动智能型社会发展中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这一个学科与当前我国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环境是高度契合的。作为一个新领域,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优化,如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应该重点探索的关键领域。为此,文章从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延伸以及教学诊断和教学评价的导入等等层面,为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通过这些措施价值作用的发挥,让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课堂更高效、更优质,能够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学到更多的内容。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改革路径;教学创新
一、研究背景介绍
目前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尚未成型,但其蓬勃发展的趋势必将是不可阻挡的。众所周知,影响社会形态发展主要有观念、制度和技术这样三个层面的核心要素,其中技术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动力。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社会时代,而信息技术的高级阶段是智能技术,因此未来必将进入智能社会的时代。实际上,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社区,直到智慧城市,智能科学与技术确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部新兴学科专业的入门教材,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也一定会有越来越显得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学科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也是目前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伸性。学生们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能够对当前我国乃至国际社会上的热门技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因此说,为了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学科教学效果,就要进行教学的改革。而借助于何种改革的手段和举措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借助于何种改革的举措才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这无疑成为了教师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程度还并不是十分地理想。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环境,文章在对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科目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后,为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科目簡介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也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专业,其在推动智能型社会发展中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算法运用,让学生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所依仗的算法工具;智能接口;智能系统;智能社会等等。通过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架构的搭建,让学科教学有章可依。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更新。实际上,本学科教材内容的丰富和延伸恰恰为教学活动的优化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这一个学科的起步建设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最初的起步发展阶段,学科的教材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在行业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对教材进行编撰,本着“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整个教材的组织架构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并随之衍生出了很多新鲜的内容。
三、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4)以教学内容的延伸为推手,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门新学科、新内容,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的学科教师应该在紧密依靠课本教材的基础之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通过不同的渠道和路径来寻找到更多的教学资源,采集教学精华,丰富教学内容。这也是实现该学科高校改革的一个关键手段和有效途径。可以说,在整个教学活动推进和开展的过程当中,课本教材是基本指引。教师可以依托课本教材的指导,从互联网上寻找到更多的适宜资源,并且导入到课堂当中来。通过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高度融合和紧密衔接,让整个课堂更加丰满,更加充盈。在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有“学科发展简史”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当中,对于学科发展的历程、主要的阶段介绍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因此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采集资源,对整个发展过程进行细化和分解。学生们在充分了解了学科梗概、学科意义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更加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推手,实现学科教学的灵活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活动推进的过程当中,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要素。新方法,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方法,才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笔者认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不仅会影响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会影响到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在新环境之下,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学科的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教学氛围,通过良好环境的创设,让学生们的眼球和兴趣被充分吸引过来。
例如,针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与创新,可以采取“新媒体教学”的改革举措。原本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呆板,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和突出。如果能够借助于新媒体的帮助,将课本当中静态的资源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就会更加灵活、更加形象,更加容易理解。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当中有和“智能系统”相关联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系统运行情况的展示,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是如何操作的、系统的智能可以达到何种程度等等都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来呈现,如此一来,学生们也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当然,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方式的创新应该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不应该收到局限和制约。教师只有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才能让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与学生的需求高度契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高度契合,这就有助于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推手,明确主要角色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的学习当中,学生们应该是整个课堂的主体。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刻要求。在学习中,学生的地位角色要不断凸显,教师的地位角色要不断弱化。为此说,要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推手,明确主要角色。从具体的实施手段上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针对于课程教学当中的一些课题和研究任务,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来找到问题的症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之间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分享与交流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这一个学科而言,主要的学习群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自我认知逐渐提升,对待问题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可以特意地引入一些自我探究的环节,例如在一些智能系统架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一些资料和素材,对于系统来进行自己的“思维导图”的设计,这种方式更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要点。 (四)以教学诊断的引入为推手,积极进行问题整改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活动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在教学技能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关注于“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诊断”工作的开展,借助于教学诊断的优化,让教师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让教学活动更加顺畅、有效。
课堂教学的改进需要精准到位的诊断,目前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还不高,还需要专家从专业研究的视角对课堂进行观察和针对问题进行归因诊断,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且对每个问题进行“专业性”研究,找出病因,才能确保指向实践改进“处方”的针对性。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专业性”不足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问题诊断出发,培养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为进一步制定改进策略奠定基础。教学诊断应该是针对于所有学生而进行的,出了要保证教学诊断的专业性以外,教师还要从教学诊断的“精准性”和“针对性”的层面上采取措施,也就是要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诊断活动。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造成了出现的问题也是各有差异,诊断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为此,教师要进行差异化诊断措施的制定,以此来让诊断效果真的能够为学生们学习成绩的提升效力。
在教学活动推进的过程当中,很多问题都会凸显出来,针对不同的问题,要进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劃分,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同时也要兼顾细节问题。一般来说,从教育学的维度上来分析,通常可以将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别,分别是:一是理论课程,二是理实一体化课程,三是纯实践课程。不同课程类型的诊断指标体系有所区别,专业教师可以依据该类课程诊断指标的权重值,确定重点,并针对薄弱环节在教学实践加大改进力度,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看,分门别类的诊断活动还需要教师的规划和设计。
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诊断出来的问题和结果,要进行及时地改进方案的制定,避免后期在出现类似的问题。只有让诊断的结果得到有效的运用,才是真正地实现了“诊断”的价值和作用。如果诊断的结果没有发挥实际价值,那么诊断活动从本质上来看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说,教师应该将诊断的结果运用到课堂当中去,针对学生们出现的一些关键共性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学诊断的结果也应该被记录和保存下来,这些也将会成为十分珍贵的教学经验素材,可以为其他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四、结束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一个朝阳学科,已经受到了越来也多的关注,而且也被赋予了越爱越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也被提到了专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之上。可以说,由于专业师资人才质量和数量的局限,导致这一个学科的教学改革还是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不足。如何改革?如何创新?如何进步?文章给出了答案的思索:首先,要以教学内容的延伸为推手,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其次,要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推手,实现学科教学的灵活;再次,要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推手,明确主要角色;最后,要以教学诊断的引入为推手,积极进行问题整改。总之,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活动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教师的积极推进和学生的高度配合,只有在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焕,王宗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X教学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148-149.
[2]李晖,潘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8(10):60-61.
[3]朱卫平,陈佳玲.大数据时代下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0):148-149.
[4]李晖,潘凡.智能科学技术专业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新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5(18):148-149.
[5]杨丁相,郭转.浅谈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美育中的开发和利用[J].家长,2019(17):60-61.
马忠臣
江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改革路径;教学创新
一、研究背景介绍
目前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尚未成型,但其蓬勃发展的趋势必将是不可阻挡的。众所周知,影响社会形态发展主要有观念、制度和技术这样三个层面的核心要素,其中技术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动力。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支撑的信息社会时代,而信息技术的高级阶段是智能技术,因此未来必将进入智能社会的时代。实际上,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社区,直到智慧城市,智能科学与技术确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部新兴学科专业的入门教材,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也一定会有越来越显得重要。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学科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也是目前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伸性。学生们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能够对当前我国乃至国际社会上的热门技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因此说,为了能够达到更加良好的学科教学效果,就要进行教学的改革。而借助于何种改革的手段和举措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借助于何种改革的举措才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这无疑成为了教师面临的一个关键课题。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程度还并不是十分地理想。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环境,文章在对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科目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后,为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科目簡介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专业,也是一个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专业,其在推动智能型社会发展中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该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算法运用,让学生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所依仗的算法工具;智能接口;智能系统;智能社会等等。通过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架构的搭建,让学科教学有章可依。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该学科的教学内容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更新。实际上,本学科教材内容的丰富和延伸恰恰为教学活动的优化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这一个学科的起步建设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最初的起步发展阶段,学科的教材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在行业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对教材进行编撰,本着“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整个教材的组织架构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并随之衍生出了很多新鲜的内容。
三、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4)以教学内容的延伸为推手,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是一门新学科、新内容,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的学科教师应该在紧密依靠课本教材的基础之上,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通过不同的渠道和路径来寻找到更多的教学资源,采集教学精华,丰富教学内容。这也是实现该学科高校改革的一个关键手段和有效途径。可以说,在整个教学活动推进和开展的过程当中,课本教材是基本指引。教师可以依托课本教材的指导,从互联网上寻找到更多的适宜资源,并且导入到课堂当中来。通过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高度融合和紧密衔接,让整个课堂更加丰满,更加充盈。在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有“学科发展简史”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当中,对于学科发展的历程、主要的阶段介绍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因此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采集资源,对整个发展过程进行细化和分解。学生们在充分了解了学科梗概、学科意义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更加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推手,实现学科教学的灵活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活动推进的过程当中,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要素。新方法,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方法,才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笔者认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不仅会影响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同时也会影响到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在新环境之下,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学科的教师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教学氛围,通过良好环境的创设,让学生们的眼球和兴趣被充分吸引过来。
例如,针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与创新,可以采取“新媒体教学”的改革举措。原本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呆板,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和突出。如果能够借助于新媒体的帮助,将课本当中静态的资源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就会更加灵活、更加形象,更加容易理解。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当中有和“智能系统”相关联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进行系统运行情况的展示,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是如何操作的、系统的智能可以达到何种程度等等都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来呈现,如此一来,学生们也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当然,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方式的创新应该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不应该收到局限和制约。教师只有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才能让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与学生的需求高度契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高度契合,这就有助于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推手,明确主要角色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的学习当中,学生们应该是整个课堂的主体。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刻要求。在学习中,学生的地位角色要不断凸显,教师的地位角色要不断弱化。为此说,要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推手,明确主要角色。从具体的实施手段上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针对于课程教学当中的一些课题和研究任务,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来找到问题的症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之间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分享与交流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这一个学科而言,主要的学习群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自我认知逐渐提升,对待问题有了更多自己的看法。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可以特意地引入一些自我探究的环节,例如在一些智能系统架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一些资料和素材,对于系统来进行自己的“思维导图”的设计,这种方式更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要点。 (四)以教学诊断的引入为推手,积极进行问题整改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活动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在教学技能发展的过程当中,要关注于“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诊断”工作的开展,借助于教学诊断的优化,让教师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让教学活动更加顺畅、有效。
课堂教学的改进需要精准到位的诊断,目前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还不高,还需要专家从专业研究的视角对课堂进行观察和针对问题进行归因诊断,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且对每个问题进行“专业性”研究,找出病因,才能确保指向实践改进“处方”的针对性。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专业性”不足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问题诊断出发,培养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为进一步制定改进策略奠定基础。教学诊断应该是针对于所有学生而进行的,出了要保证教学诊断的专业性以外,教师还要从教学诊断的“精准性”和“针对性”的层面上采取措施,也就是要针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诊断活动。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造成了出现的问题也是各有差异,诊断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为此,教师要进行差异化诊断措施的制定,以此来让诊断效果真的能够为学生们学习成绩的提升效力。
在教学活动推进的过程当中,很多问题都会凸显出来,针对不同的问题,要进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劃分,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同时也要兼顾细节问题。一般来说,从教育学的维度上来分析,通常可以将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别,分别是:一是理论课程,二是理实一体化课程,三是纯实践课程。不同课程类型的诊断指标体系有所区别,专业教师可以依据该类课程诊断指标的权重值,确定重点,并针对薄弱环节在教学实践加大改进力度,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具体来看,分门别类的诊断活动还需要教师的规划和设计。
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诊断出来的问题和结果,要进行及时地改进方案的制定,避免后期在出现类似的问题。只有让诊断的结果得到有效的运用,才是真正地实现了“诊断”的价值和作用。如果诊断的结果没有发挥实际价值,那么诊断活动从本质上来看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说,教师应该将诊断的结果运用到课堂当中去,针对学生们出现的一些关键共性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学诊断的结果也应该被记录和保存下来,这些也将会成为十分珍贵的教学经验素材,可以为其他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四、结束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一个朝阳学科,已经受到了越来也多的关注,而且也被赋予了越爱越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也被提到了专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之上。可以说,由于专业师资人才质量和数量的局限,导致这一个学科的教学改革还是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不足。如何改革?如何创新?如何进步?文章给出了答案的思索:首先,要以教学内容的延伸为推手,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其次,要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推手,实现学科教学的灵活;再次,要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为推手,明确主要角色;最后,要以教学诊断的引入为推手,积极进行问题整改。总之,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改革活动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教师的积极推进和学生的高度配合,只有在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焕,王宗跃.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X教学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148-149.
[2]李晖,潘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8(10):60-61.
[3]朱卫平,陈佳玲.大数据时代下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0):148-149.
[4]李晖,潘凡.智能科学技术专业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新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5(18):148-149.
[5]杨丁相,郭转.浅谈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美育中的开发和利用[J].家长,2019(17):60-61.
马忠臣
江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