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存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弱女子,最近成了媒体追踪的焦点人物。在广州市当局不顾舆论抗议,悍然封杀电动自行车之后,叶存环公开站出来跟广州市政府叫板,一纸诉状,把收缴其坐骑的番禺交警告上了法庭。叶存环此举,当然首先是捍卫她自己的利益,但毋庸质疑,客观上也是为广州市数十万电动自行车消费者讨公道,为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讨公道。以弱女之身而抗衡强大的公权力,逆流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英勇其悲壮令人感佩。
但这样悲壮的现实,也含有某种荒诞的意味。以弱女之身而抗衡强大的公权力,叶存环该需要付出多大的生命损耗啊。她原本无须付出这样的生命损耗。广州产业界原本应该有成熟的预警机制,把威胁产业发展的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但遗憾的是,广州产业界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机制,以致最后只能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叶存环站出来,为广州产业界请命。这种背景下,叶存环愈是英勇悲壮,其实愈显出广州产业界的幼稚。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就是中国企业不成熟,还在少年时期。广州电动车产业的现状,无疑印证了吴老的这个新的论断。广州禁电,并不是当局突然袭击,大家闻所未闻,猝不及防。广州禁电之说,可说由来已久,去年春夏更是广为流行,报章不时喧腾。政府的公共政策不可能毫无瑕疵,或有失当,最好的矫正时机,往往只在拟议过程中。相关公共政策刚刚萌芽就组织讨论,通过一切合法的渠道去表达,去申诉,去游说,通过一切正当的程序参与利益博弈,力求公共政策尽可能合理、尽可能公平,这是行业预警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照此做去,才能使行业风险最小化。一般来说,拟议中的公共政策因尚未付诸实施,没有造成现实后果,一旦发现失当,要收回去也就没多少成本,事情也就简单得多。失当的公共政策一旦出台,一旦造成既成事实,那时再要收回,再来补救,纵然付出百倍代价,也往往殊少胜算了。
回到开头的话题。本来去年春夏,广州当局的禁电意图已昭然若揭,广州产业界倘于此时切入,危局或能排除。但整个广州产业界竟都置若罔闻,全无应对之策。一旦禁电告诸实施,始大梦初醒,但已悔之晚矣,尽管多方突围,迄今仍不得要领。
不关心公共政策,甚至对影响切身利益的产业政策也甚少关注,只知道埋头赚脚尖上的钱。这种短视,这种幼稚,在中国企业界尤其在中小民营企业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可以说是不咬不痛,不咬不醒。眼光只有一米长而看不到长远,因此往往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失语,这种背景下,也就不可能指望公共政策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整个行业的政策风险的最大化,也就难于避免。
这点上,中国企业界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需要好好师法洋人。人们都羡慕外资企业的政策环境,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外资企业较理想的政策环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巨大努力争取到的。有一个著名的非政府组织,叫做“中国外商投资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简称QBPC),该组织聚合了强大人力和财力,专司政策公关,为世界五百强从事院外游说,对改善外资企业的政策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讲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产业,QBPC从事的就是最高端的服务产业,中国现在最需要发展的就是这种最高端的服务产业。如何更多地关注公共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更好地沟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已经成了中国企业界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政策也是生产力,不重视公共政策的产业不可能有生产力的大发展。对此,广州电动车企业已经以他们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痛代价,做了最为生动的注脚。
但这样悲壮的现实,也含有某种荒诞的意味。以弱女之身而抗衡强大的公权力,叶存环该需要付出多大的生命损耗啊。她原本无须付出这样的生命损耗。广州产业界原本应该有成熟的预警机制,把威胁产业发展的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但遗憾的是,广州产业界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机制,以致最后只能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叶存环站出来,为广州产业界请命。这种背景下,叶存环愈是英勇悲壮,其实愈显出广州产业界的幼稚。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就是中国企业不成熟,还在少年时期。广州电动车产业的现状,无疑印证了吴老的这个新的论断。广州禁电,并不是当局突然袭击,大家闻所未闻,猝不及防。广州禁电之说,可说由来已久,去年春夏更是广为流行,报章不时喧腾。政府的公共政策不可能毫无瑕疵,或有失当,最好的矫正时机,往往只在拟议过程中。相关公共政策刚刚萌芽就组织讨论,通过一切合法的渠道去表达,去申诉,去游说,通过一切正当的程序参与利益博弈,力求公共政策尽可能合理、尽可能公平,这是行业预警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照此做去,才能使行业风险最小化。一般来说,拟议中的公共政策因尚未付诸实施,没有造成现实后果,一旦发现失当,要收回去也就没多少成本,事情也就简单得多。失当的公共政策一旦出台,一旦造成既成事实,那时再要收回,再来补救,纵然付出百倍代价,也往往殊少胜算了。
回到开头的话题。本来去年春夏,广州当局的禁电意图已昭然若揭,广州产业界倘于此时切入,危局或能排除。但整个广州产业界竟都置若罔闻,全无应对之策。一旦禁电告诸实施,始大梦初醒,但已悔之晚矣,尽管多方突围,迄今仍不得要领。
不关心公共政策,甚至对影响切身利益的产业政策也甚少关注,只知道埋头赚脚尖上的钱。这种短视,这种幼稚,在中国企业界尤其在中小民营企业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可以说是不咬不痛,不咬不醒。眼光只有一米长而看不到长远,因此往往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失语,这种背景下,也就不可能指望公共政策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整个行业的政策风险的最大化,也就难于避免。
这点上,中国企业界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需要好好师法洋人。人们都羡慕外资企业的政策环境,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外资企业较理想的政策环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巨大努力争取到的。有一个著名的非政府组织,叫做“中国外商投资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简称QBPC),该组织聚合了强大人力和财力,专司政策公关,为世界五百强从事院外游说,对改善外资企业的政策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讲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产业,QBPC从事的就是最高端的服务产业,中国现在最需要发展的就是这种最高端的服务产业。如何更多地关注公共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更好地沟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已经成了中国企业界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政策也是生产力,不重视公共政策的产业不可能有生产力的大发展。对此,广州电动车企业已经以他们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痛代价,做了最为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