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精神支柱的血脉和源泉,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传承与积累下来的文化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使得中华民族得以五千年延绵不衰。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最集中的、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国学经典:对于什么是国学?历来说法不一,但都不外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什么是经典?《人民日报》社论中的定义是“经典是经历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由此对于国学经典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即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国学经典著作之众,涉及内容之广泛,远非读一本两本国学概论所能企及。那么,国学启蒙我们读什么呢?国学启蒙的范本大致包括《三百千弟》、《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及《四书五经》等等。
中国文化背景下,读自己民族的文化经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的问题。由于几十年来传统文化被人们所忽略,使得广大民众对于国学或传统文化缺乏起码的正确态度及认识,极易受到教育实践者的引导,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国学启蒙教育实践,则容易流于偏颇,甚至走上歧途。
为什么又要强调启蒙呢?在此需要特别指出,蒙书虽浅易,但大多成于古代大学问家之手,它们集中了历代中华先贤的智慧,而且文采斐然,成书之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因此说采用这样的读本来发蒙启智是极为必要的。关于《四书》则因其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经典之作,故亦在此列。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也可以把这种现实思考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因此我想我们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有这方面的基础,我们就根本别想在将来有什么大师级的是人物,即使是有,也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而已。
但是,毕竟现在我们的社会还是和以前的那个社会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就是文化语境的一种天壤之别,为此,我们应该结合现在孩子的实际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争取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孩子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对国学有个基本认识,可以借此进入国学这扇大门,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培养孩子们的国学兴趣,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瑰宝,并学会自己去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宝藏。
另外,这一阶段的启蒙教学一定要让孩子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这一点到具体落实上就应该体现为让孩子多背点古文,多背点诗词,童年和少年应该是一个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刻,同时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小孩都喜欢贪玩,为此,就需要老师多一点督促,让孩子多一点基础的积累,这对于他将来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而对于国学的培养来说,这应该就是必备之事了。
除了上述方面,還有一个方面我觉得是每一个小学老师,乃至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上课的40分钟,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时间就不重要了,相反,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时间仍然是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时间,但是鉴于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效率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学会用课外的一些时间来弥补这些不足,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相反,我们首先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尽情的玩耍,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更是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依据,因为我们不能破坏孩子美好的童年时期,而在童年的玩耍中学到的东西,例如团结,勇敢等都将会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品质。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这要求我们应该学会把学习融入到孩子的游戏玩耍之中,让孩子玩的更加的有意义,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小游戏都可以拿来与孩子们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孩子们对于他们陌生的游戏方式也会倍感兴趣的,这样我们就在无形当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了他在课堂上学不到,或者也是不愿意学的知识。
此外,在我们的国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各家的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方式,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层太深,以至于他们的理解力还不至于到那那个层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思想上的一些思想启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典籍中的许多仁孝德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去直观的感受代表这些具体思想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通过讲述庄子的那些寓言让孩子有对于道家思想的模糊印象,也可以通过向孩子讲述商鞅与韩非的人生经历让他了解法家思想的轮廓。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于孩子的那些仁孝故事的教育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从小就形成了一颗“仁义礼孝”之心,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同时这种学习获取也会让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国学经典要成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果单靠孩子的机械记忆的话,其中的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关于做人礼仪的方面,故而国学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家长和幼儿的三方互动式教习才能实现。凡是十分在意孩子背诵的成绩或成果者,乃是由家长“欲速”与“见小利”的心态所致,在此弘毅学堂敬请诸位家长牢记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最后,由于孩子们正处于思想与思维的形成期,我们的国学启蒙一定要是围绕基本的教学实践展开的,我们决不能因为让孩子重视传统就让孩子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其实在国学的学习中,创新思维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正是因为一代代的前辈在学术上严谨同时又是大胆的超越,才会让我们的国学一直到了今天还在继续发扬光大,让每位华夏子孙为之自豪。因此国学这种传统的学习并不是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矛盾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传统的学习将会让孩子在创新的思维的培养方面有更多的启发。
国学经典:对于什么是国学?历来说法不一,但都不外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于什么是经典?《人民日报》社论中的定义是“经典是经历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由此对于国学经典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即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国学经典著作之众,涉及内容之广泛,远非读一本两本国学概论所能企及。那么,国学启蒙我们读什么呢?国学启蒙的范本大致包括《三百千弟》、《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及《四书五经》等等。
中国文化背景下,读自己民族的文化经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的问题。由于几十年来传统文化被人们所忽略,使得广大民众对于国学或传统文化缺乏起码的正确态度及认识,极易受到教育实践者的引导,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国学启蒙教育实践,则容易流于偏颇,甚至走上歧途。
为什么又要强调启蒙呢?在此需要特别指出,蒙书虽浅易,但大多成于古代大学问家之手,它们集中了历代中华先贤的智慧,而且文采斐然,成书之后又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因此说采用这样的读本来发蒙启智是极为必要的。关于《四书》则因其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经典之作,故亦在此列。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也可以把这种现实思考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因此我想我们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有这方面的基础,我们就根本别想在将来有什么大师级的是人物,即使是有,也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而已。
但是,毕竟现在我们的社会还是和以前的那个社会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就是文化语境的一种天壤之别,为此,我们应该结合现在孩子的实际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争取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孩子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对国学有个基本认识,可以借此进入国学这扇大门,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培养孩子们的国学兴趣,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瑰宝,并学会自己去发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宝藏。
另外,这一阶段的启蒙教学一定要让孩子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这一点到具体落实上就应该体现为让孩子多背点古文,多背点诗词,童年和少年应该是一个人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刻,同时也是最不容易遗忘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小孩都喜欢贪玩,为此,就需要老师多一点督促,让孩子多一点基础的积累,这对于他将来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而对于国学的培养来说,这应该就是必备之事了。
除了上述方面,還有一个方面我觉得是每一个小学老师,乃至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上课的40分钟,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时间就不重要了,相反,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时间仍然是学生最为主要的学习时间,但是鉴于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效率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学会用课外的一些时间来弥补这些不足,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相反,我们首先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尽情的玩耍,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更是把这一点作为重要的依据,因为我们不能破坏孩子美好的童年时期,而在童年的玩耍中学到的东西,例如团结,勇敢等都将会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好品质。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这要求我们应该学会把学习融入到孩子的游戏玩耍之中,让孩子玩的更加的有意义,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小游戏都可以拿来与孩子们的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孩子们对于他们陌生的游戏方式也会倍感兴趣的,这样我们就在无形当中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了他在课堂上学不到,或者也是不愿意学的知识。
此外,在我们的国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各家的前辈为我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方式,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层太深,以至于他们的理解力还不至于到那那个层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思想上的一些思想启蒙,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古代典籍中的许多仁孝德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去直观的感受代表这些具体思想的行为方式,也可以通过讲述庄子的那些寓言让孩子有对于道家思想的模糊印象,也可以通过向孩子讲述商鞅与韩非的人生经历让他了解法家思想的轮廓。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于孩子的那些仁孝故事的教育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从小就形成了一颗“仁义礼孝”之心,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同时这种学习获取也会让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国学经典要成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果单靠孩子的机械记忆的话,其中的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关于做人礼仪的方面,故而国学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家长和幼儿的三方互动式教习才能实现。凡是十分在意孩子背诵的成绩或成果者,乃是由家长“欲速”与“见小利”的心态所致,在此弘毅学堂敬请诸位家长牢记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最后,由于孩子们正处于思想与思维的形成期,我们的国学启蒙一定要是围绕基本的教学实践展开的,我们决不能因为让孩子重视传统就让孩子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其实在国学的学习中,创新思维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正是因为一代代的前辈在学术上严谨同时又是大胆的超越,才会让我们的国学一直到了今天还在继续发扬光大,让每位华夏子孙为之自豪。因此国学这种传统的学习并不是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矛盾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传统的学习将会让孩子在创新的思维的培养方面有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