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读者意识回归交际情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学生写作中交际语境意识的缺失,导致文章内容虚假,缺少对话感和交际应用性。文章将结合高考作文事例,从内容情境、交际情境和文体情境三方面寻找突破口,总结分析具体策略,培养交际语境写作能力。
  关键词:交际语境;读者意识;高中议论文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提出建议:(1)以具体情境为载体;(2)设计典型任务,在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开放空间中展示富有创造性个性化学习成果。新课标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写作能力,这就为高考作文命题和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鲜明的交际语境写作导向。
  什么是“交际语境写作”呢?交际语境写作,又称为情景语境写作,是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主要包含作者、读者、目的、话题、语言五个要素,而交际语境写作过程就是对这五个要素分析并确定的过程。它与传统议论文不同的是,行文更加注重“与人交流”,而不是只顾“自我表达”,所以,交际语境写作从本质上说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教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交际语境写作”的呼声越来越高。自2015年起,几乎每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都采用了“交际语境写作”的命题形式,要求考生关注题目所给内容背景和文体要求,清晰辨明“我是谁”“我的交际对象”“我的交际任务”等指令,力求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写作教学存在“重表达、轻交流”的取向,学生写作动机缺失,文章内容虚假,文体语体不当,没有考虑写作过程的交际语境要素,尤其是读者意识的缺失,使文章没有对话感和交际应用性,表达千人一面,空泛而不切实际。
  那么,对于交际语境写作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在当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该怎样引导学生考虑读者要素?在实际写作中有何可行的解决策略呢?以下笔者将结合高考作文事例,从内容情境、交际情境和文体情境三方面寻找突破口,总结分析具体策略,以给考生备考提供借鉴。
  一、 回归材料,关注内容情境
  《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强调,“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与传统材料作文“寓言式”的命题不同,交际语境写作的命题趋向,多是围绕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与时代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情境,即便是历史故事背景,也会紧扣时代热点,并在命题中明确设置真实情境背景。这就需要考生准确进入命题者预设的情境,围绕着材料提供的具体论题论证,做到立意精准,有效避免考场写作的空洞论述现象。
  以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为例,“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紧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所给题目材料中列举了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对劳动的不同看法:“因为忙,感觉劳动占用时间”“因为科技进步,认为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处理”“因为劳动苦和累,花钱让别人劳动”等,这就要求考生要在行文中对这些不理解、不愿意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社会现象加以深入剖析思辨,发表一次真实的“演讲”,而不能一般性地讨论劳动话题。如以下文段:
  “诚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劳动力正在渐渐被科技产物取代,‘人工智能’冲击着传统手工劳动的格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劳动是否就能因为科技的发展而不复存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慎而思之,科技又何尝不是人类智慧劳动的结晶?‘人工智能’若无劳动创造又何以存在呢?”
  再如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题目设置的真實情境是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展开讨论。材料已经概括了三个人物的历史故事,并通过人物评说对三人的功绩进行了各有侧重的概括性评价,那么,考生要在材料提供的历史故事和相关人物评价的基础上,选好角度,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观点需紧扣读书会这一虚拟的现实情境,写作时需强化现实针对性,阐述历史人物故事对自我和当代青年的启迪,要以史为镜,汲取生命智慧。如以下文段:
  “各位对管鲍之交的这段佳话一定并不陌生,鲍叔牙大度让贤,齐桓公不计前嫌,管仲倾力付出,共同成就了齐国的霸王之业,而鲍公之举令我最为动容。”
  因此,行文中要首先明确题目任务要求,写作的话题需要从既定的材料中提取,说理过程要时时回扣材料,关注内容情境,这样才能避免偏题或者“假大空”现象,完成题目的内容情境要求。
  二、 共情对话,强化交际情境
  在作文教学中,读者对象往往是被忽略的、模糊的,交流环节更是被遗漏,传统应试写作通常隐含着自说自话的话语霸权,缺少真正的交流和说服。而交际语境写作,恰恰要求作者要有对象感、有针对性地写作,突出对话意识。所以,在写作中,考生应该首先明确“我”是谁,交际对象是谁,各自有什么特点,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厘清这些问题,才有切合彼此身份的交流与对话。
  如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题,巧妙捕捉到“高考考生”恰好是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这一特殊情况,将考生定位于“与新世纪中国一同成长”的“一代青年”,指向要给2035年时18岁的那代人写信,从而明确以“中国当代青年”身份向“未来青年”讲述中国梦的任务;2017年全国Ⅰ卷要写给外国青年一封信,要求以“中国青年”的身份向“外国青年”讲述“中国故事”,帮助他们读懂中国。作者和读者身份的确定,使得写作主体身份和写作交际对象更加明确,使交际双方更容易获得身份认同,从而营造出真实的代入感。
  对话意识是情境作文的生命,精准定位了作者与读者身份后,考生就应当充分考虑对方的立场、观念,考虑怎样说服读者,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自说自话,这就要求作者在说理中要充分回应不同读者的看法,以情动之,用共情交流来完成对话任务。
  所谓“共情”,在心理学上的看法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这种心理疗法应用到写作中来,也就是在对话交流中,把自己摆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与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读者的内心世界,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对读者的理解,再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自身看法,使对方的认识不再停留于原水平上,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如2019年高考作文选段:   “或有人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不需劳动也是大势所趋。固然,解放双手是世世代代人类奋斗的共同目标。然而,科技进步了,难道就一定意味着人类将无所事事?劳动的内容减少了,难道就一定意味着我们要抛弃热爱劳动的精神?不论社会怎样进步,我们都应怀劳之心,传勤之道,让文明的原野欣欣向荣,涓涓始流。”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呼应他说,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科技发展解放双手的合理性,这正是“共情”,用读者所需要的“同理心”,先贴近读者心理,但又不止于此,作者紧接着又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科技进步与劳动精神的关系,进而肯定劳动的价值,完成说理任务。
  简而言之,以情动之但又不止于情,先切身体会并接纳读者的观点,再带领读者去揣测想象,让读者的思维往更深处漫溯,让言说更圆融,更合情合理。写作主体与写作对象的“双向共情”是达成高质量对话交流的有效途径,共情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与感受,也要真诚、平等地表达自我,使对方也能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互动交流。
  三、 还原现场,创设文体情境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目标:“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然而从现有写作教学来看,过度强化应试作文训练,一味注重语言上的炫技,散文式写作泛滥,导致学生写作内容空洞,或者高谈阔论,言不由衷,扮作成人说套话、大话,严重缺乏真实性和交际功能,沦为虚假写作。
  尤其是近年来发言稿、演讲稿和书信体等实用类应用文体考查频繁,不少考生在作文审题分析时,往往只侧重于分析立意、材料和命题意图,而忽视了题目中实用文体的要求,而实际上,处于一定交际语境中的文体特征,对材料选择、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和表达语体等方面都是有较大影响的。
  如2020年高考作文题,全国Ⅰ卷要求“写一篇发言稿”,文章体式是发言稿,写作时要遵循发言稿的基本格式。开篇要有称谓和开场白,主体部分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结尾部分要有结束语等。写作时,要有强烈的交际意识,要根据交际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达,避免过于书面化。本题写作对象是同班级中参加读书会的同学,考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应该要围绕情境材料,与其他同学展开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宣传与说教。如下面这段文字:
  “听了前几位同学的见解感悟,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無论是对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诸侯之勇赞颂,抑或是管仲良谋善策、不动兵戈之慧的推崇都极富独到的思想。但我更敬佩的是甘居人下、识人善用的鲍叔。”
  由于是现场发言稿,作者没有选择用高深晦涩的书面语来表达见解,而是充分考虑到发言场合和听众对象,选用了亲切通俗的口头语来表达,让读者可以很明显感受到班级读书会的气氛,将读者也迅速带入了发言现场,增强了言说的情境性和针对性。
  所以,在交际语境写作中,把握立意方向,关注材料分析固然重要,但对于写作要求中的“具体语境”和“典型任务”,以及隐含的“文体驱动”,也需要引起考生的关注。
  综上而言,交际语境写作是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新思路,是对传统的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的纠正。虽然新课标和高考作文题都有要求写作的情境性和交际性,明确需学习和掌握的多种文体,但从日常学生习作来看,学生把握交际情境要素的理念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写作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了情境意识、对话意识和文体意识,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深度和温度,作文也因此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也是交际语境作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4.
  [2]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55,85-86,293-29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余晓.交际语境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训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
  作者简介:
  张芳芳,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们的运算能力在改革新的课程后需要加强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使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算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基础。目前还有一些中学教师对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够重视,最后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此,经过分析发现运算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有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运算能力时出现的问题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
摘 要: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教学为例,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主动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并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差异。以帮助学生掌握气候知识体系,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逐步形成地理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气候  一、 引言  地理学科知识点较为琐碎,覆盖范围广。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可将繁难的知识点清晰化、条理化,帮助学生
摘 要: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更能凸显出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校园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内容及教学模式都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在取旧教材及教学模式之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教学模式获得了更多的创新,
摘 要:“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体验生活实践、体验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生成、体验互动感悟这四步体验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理解概念的本质。  关键词:操作体验;操作实践;概念建立  “升和毫升”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这两个容量单位是学生所接触的全新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升
摘 要:高考试题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环节,对日常教学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育人的价值旨归,文章研究高考试卷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领会试题中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指导教学活动、复习备考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考试卷;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践,学界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核心素养涵盖了五
摘要:养成教育,是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习惯、塑造幼儿品性、发展幼儿素养、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教师依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计并开展班级种植活动,本身就是“自然园艺”的一种新型探索,它既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态文明观念,美化幼儿园的教室环境,为幼儿营造绿色成长空间,又能够为幼儿的习惯与品性的培养提供教育契机,使幼儿在加强对自然的理解与认知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摘要:数学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了中小学教学的所有阶段。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习的函数知识的难度也在逐渐上升,从一开始的一元二次到后来的三角函数,不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计算量也逐渐增加。学生们在进行解题的时候会感觉越来越吃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改变传统的解题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路,以此来提高处理函数问题的效率。文章主要研究的就是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
摘 要:新课改的施行直接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知识教学变为了现在的素质能力教学。因此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当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时,其对于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将会提高。因此课外阅读教学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课外阅读作为学生提高阅读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
摘 要:学习生物能够使初中生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教会学生热爱生活与自然,同时生物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十分密切,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初中阶段进行生物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生物学习基础,使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将问题驱动应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物知识,便于学生真正掌握生物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因此,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也有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而在诸多学习科目中,高中数学科目较初中难度有所提升,由于这一科目学习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与解题的过程中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能够培养并提升数学能力,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需要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