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实际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的教学方式,善于采用多元的、开放的、科学的方法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多元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初中语文在整个中学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人文学科。相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小学语文相对简单,知识点少,多用直观教学,而中学语文注重理解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较高,传统直观的教学已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创新,向着多元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才能点燃初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乐趣。为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进行如下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对某一事物的热情。初中语文课本收录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小说、散文等作品,对他们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摒弃那种苍白空洞的言语说教,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具体情境或氛围的创设,使所设计的问题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开放性、适应性和探索性特点,帮助学生加强直接感知,深刻体验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挂图等教具,把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把作者生活的场景展现出来,同时配合播放罗大佑的《童年》这首歌,形象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使学生仿佛回到了多姿多彩的童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发挥教师主导,优化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主导,课堂是一个人的独白。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将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缺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听得多,说得少,反馈得少,积极性不高;而且教師一直在讲,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发性,学生难以消化。这就要求我们适当运用讲授法。那么怎么适当运用呢?笔者认为运用讲授法之前要先看课文类型是否适合讲授法;其次讲授要具有启发性,适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是讲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抑扬顿挫;最后是板书的配合。一般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适合用讲授法,因为学生自己理解的有限,初中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太理论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深奥,这时就需要讲授。在学习一种新的文体前,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讲授该文体的理论知识背景,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学生可以就问题与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这种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氛围可以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身在语文课堂上的价值,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他们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和课堂活动。初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重视,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性格心理特点等,在互动交流中,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拔高性的问题,而对于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在交流过程中给与其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对于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与之进行课堂交流,而对于那些较内向的学生,教师也要多鼓励,给其适当的发言机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宜强求,以免因此伤到学生的自尊心。
四、运用情感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气氛,充分体现出文章内容的“美”,用情感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描绘的场景之中,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要抒发的情怀。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时,老师引用一首催人泪下,符合文章题材的歌曲《父亲》,带领学生进入文章的阅读,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父子情深,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根据文章对父亲的背影、父亲的动作、父亲的 语言、儿子的眼泪的描写,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一段话: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通过情感的教学,让学生感受伟大的父爱,去体会亲情,达到本课所要体现的教学主旨。
五、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习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就不能只追求语文成绩的“高质量”,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狠抓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深化实践活动,巧取他山之石来攻语文之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演讲比赛,讨论会,辩论会,新闻采访,社会调查,改编排演课本剧等。使学生认识语文的运用和生活的关系,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从而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地引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况且语文实践活动,能强化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一种学习的激情,真正做到主动地学,自觉地学。同时,语文实践活动也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探究,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利用多元的、开发的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过程,以整体推进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清莲.论初中语文教学之人文精神构建.理论经纬.2009,(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多元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初中语文在整个中学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人文学科。相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小学语文相对简单,知识点少,多用直观教学,而中学语文注重理解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较高,传统直观的教学已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创新,向着多元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才能点燃初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乐趣。为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进行如下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对某一事物的热情。初中语文课本收录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小说、散文等作品,对他们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摒弃那种苍白空洞的言语说教,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具体情境或氛围的创设,使所设计的问题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开放性、适应性和探索性特点,帮助学生加强直接感知,深刻体验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挂图等教具,把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把作者生活的场景展现出来,同时配合播放罗大佑的《童年》这首歌,形象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使学生仿佛回到了多姿多彩的童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发挥教师主导,优化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主导,课堂是一个人的独白。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课堂,将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缺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听得多,说得少,反馈得少,积极性不高;而且教師一直在讲,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发性,学生难以消化。这就要求我们适当运用讲授法。那么怎么适当运用呢?笔者认为运用讲授法之前要先看课文类型是否适合讲授法;其次讲授要具有启发性,适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是讲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抑扬顿挫;最后是板书的配合。一般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适合用讲授法,因为学生自己理解的有限,初中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太理论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深奥,这时就需要讲授。在学习一种新的文体前,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讲授该文体的理论知识背景,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学生可以就问题与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这种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氛围可以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身在语文课堂上的价值,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他们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和课堂活动。初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重视,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性格心理特点等,在互动交流中,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拔高性的问题,而对于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在交流过程中给与其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对于性格较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多与之进行课堂交流,而对于那些较内向的学生,教师也要多鼓励,给其适当的发言机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宜强求,以免因此伤到学生的自尊心。
四、运用情感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气氛,充分体现出文章内容的“美”,用情感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描绘的场景之中,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要抒发的情怀。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时,老师引用一首催人泪下,符合文章题材的歌曲《父亲》,带领学生进入文章的阅读,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父子情深,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根据文章对父亲的背影、父亲的动作、父亲的 语言、儿子的眼泪的描写,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一段话: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通过情感的教学,让学生感受伟大的父爱,去体会亲情,达到本课所要体现的教学主旨。
五、把握语文的工具性,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习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就不能只追求语文成绩的“高质量”,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狠抓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深化实践活动,巧取他山之石来攻语文之玉,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演讲比赛,讨论会,辩论会,新闻采访,社会调查,改编排演课本剧等。使学生认识语文的运用和生活的关系,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培养一般的吸收和表达能力。从而多层次,多侧面,多视角地引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况且语文实践活动,能强化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一种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一种学习的激情,真正做到主动地学,自觉地学。同时,语文实践活动也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探究,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利用多元的、开发的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过程,以整体推进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清莲.论初中语文教学之人文精神构建.理论经纬.2009,(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