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构思巧妙,情节波澜起伏;人物鲜明,前后对比夸张立体。欣赏这部作品,好似观赏一出扣人心弦的戏曲。舞台上,菲利普夫妇生动、夸张、时喜时悲时怒的语言、神态,让我们欣赏到了“变脸”艺术的精彩;环环相扣的情节,突如其来的扭转,又让我们欣赏到了情节的峰回路转。这一切,似乎来自帷幕后于勒经历的操控,而事实上,犀利、冰冷的舞台上空,一直有一缕温暖的阳光存在。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小说台前幕后的精彩。
一、 浅读,寻找“变脸”,牵一发动全身,情节、人物两手抓
小说中的“变脸”,我们从《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身上已经有所体会,他们那种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在“变脸”的同时,展露无遗。而这种“变脸”艺术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身上也体现得尤为明显。阅读小说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寻找人物的语言来捕捉他们的心理,从而感受作品“对比”“夸张”“鲜明”的“变脸”艺术,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同学们不妨自己设计一份“情节图”,牵住“变脸”这一发,追溯于勒的经历,抓住菲利普夫妇的语言,体会其态度,归纳其性格。这样,文中的明线、暗线,情节的跌宕曲折,人物的性格,就能一目了然。
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势利、冷酷、虚伪、爱慕虚荣、唯利是图、自私
二、 深读,“还原”原著,多元解读主题,感受人性正能量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在选入教材时,被编者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要准确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我们就先要把被删掉的部分补全,还原原著。
原著的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著的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還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有了开头和结尾的支撑,我们便更不能忽视小说中“我”的作用。舞台上,“我”的戏份很少,但“我”不仅是串联全文的线索人物,而且被作者寄托了对于勒的同情,更寄托了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纯洁和温暖。
从题目对于勒的称谓——“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能感受到那份可贵的亲情:即使于勒是个穷困潦倒的“讨饭的”,但“我”仍然坚定地承认他是“我”的叔叔。
同样,在菲利普夫妇躲之不及、不敢面对时,从“我”的所思所为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我”对于勒的同情和关照。“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个“亲”,这个“我的叔叔”,以及“我”果断地给了10个铜子的小费的举动,给这个冷酷的、金钱至上的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人心的亮色。
在若瑟夫成年后,对素不相识的乞丐,他仍然大加施舍。小说结尾处写道:“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若瑟夫幼时如此,成年后如此,以后也会继续。
这就是作者想通过“我”传递的主题——人性的光辉,虽然金钱扭曲了一部分人的灵魂,使他们变得冷酷、势利,但还有一些人的内心是温暖的、纯洁的,他们保留着对不幸的、可怜的人最自然、最朴素、最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舞台上热闹、精彩的表演不能代替我们对作品主题的思考,莫泊桑“对人性的思考和呼唤”才是同学们应该用力吮吸的精神食粮——作者希望借若瑟夫提醒世人: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童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要保持那份纯真、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即使成年后,也要保护其不被现实社会的金钱关系所戕害,要一生拥有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一、 浅读,寻找“变脸”,牵一发动全身,情节、人物两手抓
小说中的“变脸”,我们从《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身上已经有所体会,他们那种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在“变脸”的同时,展露无遗。而这种“变脸”艺术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身上也体现得尤为明显。阅读小说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寻找人物的语言来捕捉他们的心理,从而感受作品“对比”“夸张”“鲜明”的“变脸”艺术,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同学们不妨自己设计一份“情节图”,牵住“变脸”这一发,追溯于勒的经历,抓住菲利普夫妇的语言,体会其态度,归纳其性格。这样,文中的明线、暗线,情节的跌宕曲折,人物的性格,就能一目了然。
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势利、冷酷、虚伪、爱慕虚荣、唯利是图、自私
二、 深读,“还原”原著,多元解读主题,感受人性正能量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在选入教材时,被编者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要准确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我们就先要把被删掉的部分补全,还原原著。
原著的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著的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還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有了开头和结尾的支撑,我们便更不能忽视小说中“我”的作用。舞台上,“我”的戏份很少,但“我”不仅是串联全文的线索人物,而且被作者寄托了对于勒的同情,更寄托了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纯洁和温暖。
从题目对于勒的称谓——“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能感受到那份可贵的亲情:即使于勒是个穷困潦倒的“讨饭的”,但“我”仍然坚定地承认他是“我”的叔叔。
同样,在菲利普夫妇躲之不及、不敢面对时,从“我”的所思所为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我”对于勒的同情和关照。“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个“亲”,这个“我的叔叔”,以及“我”果断地给了10个铜子的小费的举动,给这个冷酷的、金钱至上的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人心的亮色。
在若瑟夫成年后,对素不相识的乞丐,他仍然大加施舍。小说结尾处写道:“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若瑟夫幼时如此,成年后如此,以后也会继续。
这就是作者想通过“我”传递的主题——人性的光辉,虽然金钱扭曲了一部分人的灵魂,使他们变得冷酷、势利,但还有一些人的内心是温暖的、纯洁的,他们保留着对不幸的、可怜的人最自然、最朴素、最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因此,舞台上热闹、精彩的表演不能代替我们对作品主题的思考,莫泊桑“对人性的思考和呼唤”才是同学们应该用力吮吸的精神食粮——作者希望借若瑟夫提醒世人: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童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要保持那份纯真、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即使成年后,也要保护其不被现实社会的金钱关系所戕害,要一生拥有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