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潮下,翻译人才已經成为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资源,特别是那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翻译人员,更是成为了市场化需求的宠儿。因此,高校翻译专业开展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成为了新的学科点。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当中,市场化的教学模式应该本灌输其中。本文提出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 辅助翻译 教学设计
何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它是借助于计算机硬件设备加软件设备来实现快速准确化翻译的一种高效翻译手段。从其工作原理上解释来看,通过文字检索的方式,在现存的语库当中将与原文最为匹配的语料提炼出来,以为客户提供识别选用。翻译工具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翻译工具特指一些专门的,可以优化翻译效果、提高翻译效率的翻译软件;而广义的翻译工具是指能够为翻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的软硬件设施,这其中包括电脑、传真机等一些电子设备。
一、国内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MTI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在众多的高校课程开设中,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在一些已经发表的学术期刊研究当中,也有不少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研究。这充分体现出了现在相关人士对于该技术的关注度的提升。
其中,褚秀义认为,计算机翻译与机器翻译是两种不同翻译技术范畴,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徐斌在其研究当中指出,现在高校的翻译专业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翻译手段来迎接高速发展的翻译行业,而是应该将网络技术引入到翻译技术教学当中,将翻译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有机结合,并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度;袁一宁认为,目前高校翻译专业虽然已经纳入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手段中,但是更多的时候将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出现在学生们的课表上,这足以见得这门翻译技术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一些高校所认知;穆雷在其研究当中表示,目前翻译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可能实现教学方式的突破是有共存性的,翻译手段的落后,这既是机遇,又是新技术发展的阻碍,而打破这种技术阻碍的一个拳头技术便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当中检索相关的资料,可以发现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相关内容的文献不在少数,而这些文献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展开论述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市场前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概念及翻译工具的论述;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所面临的阻碍和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的论述。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手段——集成教学法
现在,我国高校翻译教学的主要教学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翻译人才或者是高校教师,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种教学培养目标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并没有是实现根本上的变化,教学模式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语言学和文学翻译理论与方法。教师们依然是课堂的主旋律,而本应该成为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知识接收的位置上,角色并没有真正的转化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提了出来,那就是集成教学法,所谓集成教学法是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法的一种非常形象的描述。
(一)学生们对CAT基础技术必须要牢固掌握
CAT软件的核心优势在于对翻译的记忆功能,通俗一些就是储存有大量的语句、词语的机器词源对应数据库。翻译记忆查询是通过两种模式来实现的,一种是精确匹配,一种是模糊匹配,精确匹配是可以从数据库中提供出与原本完全匹配的译文,这是以以前的翻译译文作为最直接的参考的;而模糊匹配是通过关键词的相似度从数据库中搜寻出与待译语句较为匹配的词条。上述所的是记忆搜索功能,而更强大的在于即刻储存功能,这是指这种记忆技术能够直接将新翻译出来的译文自动添加的数据库当中。
学生们不能依靠一些低质量的翻译软件来实现工作的优质优量的完成,因为就目前一些翻译软件来看,是完全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的。因此学生们必须要牢固掌握机器翻译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软件的基本使用,将软硬件设施的使用统一起来。学生们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将对他们对于这门新的翻译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们会发现,在掌握这种技术后,可以明晰感知出,传统的翻译手段很难总结出一些语义特征,在新的技术手段下可以轻松实现,甚至可以轻松掌握文本的文体风格、文本的句法模式、词汇的连贯形式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都能够熟练掌握。
(二)将学生视为互动教学的中轴线
学生们最终必然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符合市场化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很难发挥出主体作用,事实上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根本就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更不要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目的的开展不仅仅是局限在软件技术的教学和翻译技术的掌握上,而是要充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教学法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们可以自由结组对实际翻译课题进行合作解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问题自我解决能力,有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而教师们在这个环节当中只能充当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三)恰如其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网络资源的应用深入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百科全书,师生们均可以从中获益。网络资源的更新速率非常迅速,这意味着学生们更能够近距离的接触翻译市场。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例如通过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国知网等一些搜索引擎资源来实现实战材料的搜索。而目前比较流行的云端软件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虚拟化技术手段,这就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这些云端服务还可以回收资源,这个功能与前文所说的翻译记忆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化,就一定要接受市场化,例如在教学手段当中还可以加入与本地化公司合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翻译实战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高校翻译毕业生的质量,为我国翻译行业提供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01)
[2]李留涛.传统翻译教学和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对比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
【关键词】计算机 辅助翻译 教学设计
何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它是借助于计算机硬件设备加软件设备来实现快速准确化翻译的一种高效翻译手段。从其工作原理上解释来看,通过文字检索的方式,在现存的语库当中将与原文最为匹配的语料提炼出来,以为客户提供识别选用。翻译工具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翻译工具特指一些专门的,可以优化翻译效果、提高翻译效率的翻译软件;而广义的翻译工具是指能够为翻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的软硬件设施,这其中包括电脑、传真机等一些电子设备。
一、国内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MTI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在众多的高校课程开设中,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在一些已经发表的学术期刊研究当中,也有不少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研究。这充分体现出了现在相关人士对于该技术的关注度的提升。
其中,褚秀义认为,计算机翻译与机器翻译是两种不同翻译技术范畴,二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徐斌在其研究当中指出,现在高校的翻译专业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翻译手段来迎接高速发展的翻译行业,而是应该将网络技术引入到翻译技术教学当中,将翻译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有机结合,并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度;袁一宁认为,目前高校翻译专业虽然已经纳入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手段中,但是更多的时候将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出现在学生们的课表上,这足以见得这门翻译技术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一些高校所认知;穆雷在其研究当中表示,目前翻译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可能实现教学方式的突破是有共存性的,翻译手段的落后,这既是机遇,又是新技术发展的阻碍,而打破这种技术阻碍的一个拳头技术便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当中检索相关的资料,可以发现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相关内容的文献不在少数,而这些文献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展开论述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市场前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概念及翻译工具的论述;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所面临的阻碍和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的论述。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手段——集成教学法
现在,我国高校翻译教学的主要教学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翻译人才或者是高校教师,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种教学培养目标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并没有是实现根本上的变化,教学模式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语言学和文学翻译理论与方法。教师们依然是课堂的主旋律,而本应该成为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的知识接收的位置上,角色并没有真正的转化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提了出来,那就是集成教学法,所谓集成教学法是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法的一种非常形象的描述。
(一)学生们对CAT基础技术必须要牢固掌握
CAT软件的核心优势在于对翻译的记忆功能,通俗一些就是储存有大量的语句、词语的机器词源对应数据库。翻译记忆查询是通过两种模式来实现的,一种是精确匹配,一种是模糊匹配,精确匹配是可以从数据库中提供出与原本完全匹配的译文,这是以以前的翻译译文作为最直接的参考的;而模糊匹配是通过关键词的相似度从数据库中搜寻出与待译语句较为匹配的词条。上述所的是记忆搜索功能,而更强大的在于即刻储存功能,这是指这种记忆技术能够直接将新翻译出来的译文自动添加的数据库当中。
学生们不能依靠一些低质量的翻译软件来实现工作的优质优量的完成,因为就目前一些翻译软件来看,是完全达不到市场的需求的。因此学生们必须要牢固掌握机器翻译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软件的基本使用,将软硬件设施的使用统一起来。学生们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将对他们对于这门新的翻译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们会发现,在掌握这种技术后,可以明晰感知出,传统的翻译手段很难总结出一些语义特征,在新的技术手段下可以轻松实现,甚至可以轻松掌握文本的文体风格、文本的句法模式、词汇的连贯形式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都能够熟练掌握。
(二)将学生视为互动教学的中轴线
学生们最终必然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学生们必须符合市场化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很难发挥出主体作用,事实上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根本就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更不要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目的的开展不仅仅是局限在软件技术的教学和翻译技术的掌握上,而是要充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教学法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们可以自由结组对实际翻译课题进行合作解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问题自我解决能力,有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而教师们在这个环节当中只能充当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三)恰如其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网络资源的应用深入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百科全书,师生们均可以从中获益。网络资源的更新速率非常迅速,这意味着学生们更能够近距离的接触翻译市场。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例如通过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国知网等一些搜索引擎资源来实现实战材料的搜索。而目前比较流行的云端软件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虚拟化技术手段,这就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这些云端服务还可以回收资源,这个功能与前文所说的翻译记忆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化,就一定要接受市场化,例如在教学手段当中还可以加入与本地化公司合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翻译实战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高校翻译毕业生的质量,为我国翻译行业提供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01)
[2]李留涛.传统翻译教学和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对比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