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数据结构》是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但在《数据结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正确理解问题教学方法的含义,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围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数据结构 运用
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数据结构》是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数据结构》还对其他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如何《数据结构》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其他课程的接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现状
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课程,《数据结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学生感觉学习的难度大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现实是部分高职大学生基础较薄弱。另外对于理论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将这门课程上的像《FLASH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课程那样生动有趣,所以很多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就是一些程序和理论的堆砌,没有趣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在实践技能中难以体现其价值
《数据结构》不象《计算机组装》《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直接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有时出现学生听懂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用,无法体现课程的价值,以至于有的学生抱怨:学习了数据结构这门课,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用?”如果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理论,那么也就失去了理论学习的意义。
(三)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不均衡
由于《数据结构》的高理论性、高抽象性,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原因,增加理论课程的比例,理论课时偏多,必然会挤占实践课程的学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查找及排序等内容。
二、问题教学方法的含义
问题教学法,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问题为贯穿教学过程的载体,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促进探索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问题教学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设问、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一举多得。
三、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应用
(一)以问题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挖掘问题,然后以这个问题为抓手,让课题教学围绕问题、探索问题。一是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灌输基础的理论知识;二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从身边有趣的应用实例入手,引申到事先设定的问题;三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数据结构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大致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实际意义。比如,让同学们想象一下火车站的火车,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如何保證这些火车出站进站不会出现事故呢,可以借助数据结构的内容来解决,如何解决呢,需要那些知识呢,引导同学们去理解理论知识,之后在来解决火车站的忙碌有序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贴近生活,所熟悉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渴望掌握相应的数据结构知识。
(二)解决知识的过程中侧重知识和技能传递
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学习《数据结构》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这些问题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急于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重视结果忽略了过程,学生一旦得到答案,兴趣就满足了,在通过讲述传递知识,学生就是失去兴趣了。当产生疑问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在解决问题中,一步步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最后问题解决了,相关知识也传递给学生了。
还存在另一个极端,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对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关心的问题,不管不问,放任自由,使学生“胡思乱想”没有真正切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防止偏离方向,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
(三)抽象问题要通过计算机演示增强生动性
《数据结构》中的很多内容是抽象晦涩的,比如二叉树的遍历、链表的插入和删除、各种查找排序图遍历等内容,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下功夫,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演示,将许多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算法转为动态演示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增强课程的生动性,有助于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更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授课过程。
(四)通过技能实践,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要对问题教学方法进行巩固,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认同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给出操作任务,引导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比如编写程序,对于个别同学学习苦难的同学,要进行个别辅导。同学们操作完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和点评,必要时候给与参照示范,让学生发现自己思路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最后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理论性强、难度大的《数据结构》课程来说,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既化解了难题,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双红,余建国.《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20)
[2]沈音乐.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11(32)
[3]陈红琳.《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2(29)
[4]陈倩,欧阳骥,胡传福.问题主导,质疑驱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模式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1)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数据结构 运用
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数据结构》是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数据结构》还对其他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如何《数据结构》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其他课程的接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现状
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课程,《数据结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学生感觉学习的难度大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现实是部分高职大学生基础较薄弱。另外对于理论强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将这门课程上的像《FLASH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课程那样生动有趣,所以很多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就是一些程序和理论的堆砌,没有趣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在实践技能中难以体现其价值
《数据结构》不象《计算机组装》《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直接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有时出现学生听懂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用,无法体现课程的价值,以至于有的学生抱怨:学习了数据结构这门课,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用?”如果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理论,那么也就失去了理论学习的意义。
(三)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不均衡
由于《数据结构》的高理论性、高抽象性,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原因,增加理论课程的比例,理论课时偏多,必然会挤占实践课程的学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查找及排序等内容。
二、问题教学方法的含义
问题教学法,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问题为贯穿教学过程的载体,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促进探索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而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问题教学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设问、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一举多得。
三、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应用
(一)以问题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挖掘问题,然后以这个问题为抓手,让课题教学围绕问题、探索问题。一是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灌输基础的理论知识;二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从身边有趣的应用实例入手,引申到事先设定的问题;三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数据结构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大致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实际意义。比如,让同学们想象一下火车站的火车,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如何保證这些火车出站进站不会出现事故呢,可以借助数据结构的内容来解决,如何解决呢,需要那些知识呢,引导同学们去理解理论知识,之后在来解决火车站的忙碌有序的问题。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贴近生活,所熟悉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渴望掌握相应的数据结构知识。
(二)解决知识的过程中侧重知识和技能传递
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学习《数据结构》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这些问题把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在现实教学中,有的老师急于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重视结果忽略了过程,学生一旦得到答案,兴趣就满足了,在通过讲述传递知识,学生就是失去兴趣了。当产生疑问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在解决问题中,一步步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最后问题解决了,相关知识也传递给学生了。
还存在另一个极端,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对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关心的问题,不管不问,放任自由,使学生“胡思乱想”没有真正切中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防止偏离方向,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
(三)抽象问题要通过计算机演示增强生动性
《数据结构》中的很多内容是抽象晦涩的,比如二叉树的遍历、链表的插入和删除、各种查找排序图遍历等内容,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在备课环节下功夫,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态演示,将许多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算法转为动态演示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增强课程的生动性,有助于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更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授课过程。
(四)通过技能实践,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实践过程中,要对问题教学方法进行巩固,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认同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给出操作任务,引导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比如编写程序,对于个别同学学习苦难的同学,要进行个别辅导。同学们操作完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和点评,必要时候给与参照示范,让学生发现自己思路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最后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理论性强、难度大的《数据结构》课程来说,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既化解了难题,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双红,余建国.《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20)
[2]沈音乐.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数据结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11(32)
[3]陈红琳.《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2(29)
[4]陈倩,欧阳骥,胡传福.问题主导,质疑驱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模式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