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看电影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观看电影作为娱乐休闲乃至学习的一种形式。本文将从“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为切入点,通过对电影《黄河绝恋》的分析,探究观看电影这一行为对观影者的影响。
  关键词:“崇高体验”;“优美体验”;观影行为;《黄河绝恋》
  觀看电影自19世纪起便逐渐成为大众新的娱乐趋势,在表现形式上,电影能够动态展示丰富的画面,应景的音乐,让观众在运用视觉的同时还能结合听觉等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了解,观众通过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进行心理满足与崇高体验及优美体验。
  本文以电影《黄河绝恋》为例,该影片于1999年上映,获“金鸡奖”、“华表奖”等诸多奖项。影片以母亲河——黄河为线索,《夕阳山顶》《黄河之战》等陕北民歌为背景音乐,黄土高原壮美之景为背景色,与敌对势力作斗争为主要情节,艺术创作者由此给观众带来了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
  一、出于崇高体验的观影
  崇高之美与优美有所不同,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似是能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无法阻挡的绝对气势。它以粗犷、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观影体验。
  (一)从情节内容上体味崇高
  首先,崇高体验是由衷的、诚挚的高尚体验,它摒绝一切矫饰和虚伪。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论述战争手段的特殊性时指出:“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方式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它同其他冲突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黄河绝恋》是一部尤为主旋律的抗日电影,其中的每位主角都在抗争中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气魄,展现出了大义凛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死不向敌人投降的民族英雄精神。
  黑子这一角色,是女主角安洁的班长,也是典型的陕北汉子,他直率、不拘小节、勇往直前。他孤身一人与几十个日本兵进行殊死搏斗,无畏死亡,在身中数弹并被刺中多刀后仍然用余下的力气朝敌人丢去手雷,以血肉之躯抵挡住了敌人的枪口。回望历史,黄继光、董存瑞等民族英雄的形象又重新鲜活在人们的眼前,产生联想与共鸣。
  人类灵魂中有美丽、善良、丑陋、残酷等多重性、复杂性,《黄河绝恋》以战争主题阐述了真、善、美等人类固有的品性。也正是不加矫饰的演绎才使得剧中人物变得鲜活,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展露在观众眼中,给观众以诚挚的崇高体验。
  其次,崇高体验是遭受挫折后的异常体验。 女主角安洁随身携带着一枚手榴弹,她无惧死亡,她甘愿牺牲自己也要与敌人们同归于尽。原本只是学生的她,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日本兵欺侮,但她没有因此意志消沉,寻死觅活,而是活出了坚强与勇敢。贞洁对于女性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被欺侮无疑对于安洁是巨大的打击,可她对打击的应对态度使观众震撼,在她英勇抗争的举动中,我们读出了坚强勇敢,也看到了豪迈。
  并且,崇高体验渗透着强烈的献身冲动。小到为工作付出,大到为国捐躯,我们从一部部电影中的献身精神中体验到了崇高。正如《黄河绝恋》中,安洁在影片结尾,她在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情况下,为了不连累欧文和花花,毅然决然地砍断了维系生命的绳子,淹没在滔滔不绝的黄河里。观看影片时,我被这一举动深深的震撼,她不是世人眼中的弱女子,在某种意义上,她也是民族英雄。
  (二)从背景设置上体味崇高
  《黄河绝恋》一片,景色大气豪迈,一如带着磅礴气势,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又如延绵不绝,高耸伟岸的山峰……背景的巧妙设置有利于突出故事主题,渲染氛围,同时给观众带来最为直观的视觉上的崇高体验。
  (三)从配乐安排上体味崇高
  除去故事情节与背景设置,壮阔的音乐也能辅助画面给人们在观影时带来崇高体验。《黄河绝恋》中共使用了《长城曲》《血海》《红叶曲》《父女情》《仇杀》《悲诉》《黄河之恋》与《黄河之战》多首曲子,与剧情发展相互协同,共同完成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讲述。在结尾,黄河边的决战时刻,以圆号为主器乐的《黄河决战》音乐中,每个乐句的最后,都有圆号低沉的声音,张力十足。以音乐衬托出场面的激烈、军事的紧张,枪声激昂、迫击炮在轰鸣、子弹呼啸、爆炸巨响,全片战争的氛围被音乐渲染得动人心魄,也将观众由听觉感受的紧张具象化至眼前。
  二、出于优美体验的观影
  优美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表现出了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能给人带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影片中有一幕是欧文与安洁在夕阳下彼此凝视,两人眼波流转,和煦轻柔的风吹拂着身旁的枝叶,涤荡着彼此的心灵。此时他们眼中只有对方,四下寂静。这个画面是情节紧张,是在以崇高体验为主的《黄河绝恋》中少有的优美,一切都慢了下来,人景相融,主体与客体都表现出了相对统一的宁静,相得益彰。
  三、小结
  电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自面世后便饱受人们喜爱,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也在娱乐的同时起到教化作用。而电影也以其所带来的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呈现方式。《黄河绝恋》只是电影宝库中的一部,我们仍可以以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的视角看待其他电影,对其作出自身的独特评价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董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华进入初中后开始了住宿生活,由于和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在认知上产生不合理的认识,情绪上表现为焦虑不安,从而胡思乱想。行为上出现退缩,过分保护自己,什么活动都不参与,从不主动和其他同学交往。初步诊断为伴有明显分离焦虑情绪的新生学校适应不良。建立辅导计划后,运用认知心理疗法,每周一次,进行了三次面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分离焦虑;初中生;心理辅导  一、问题叙述  孩子的基
期刊
◆摘 要:初中作文教学中讲评课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评价的重要渠道。因此,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讲评有效性非常重要。本文将以九江一中为例,研究初中生以成长经历为主题的作文讲评课策略,旨在优化作文教学结构,在讲评课当中发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成长经历;作文讲评课  作文讲评课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点评与讲解,达到教学目标。想
期刊
◆摘 要:实施义务教育后教学中出现了后进生增多的现象,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出现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转化后进生需要教师了解分析学生实际,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师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是否耐心细致地开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这是衡量一名教师思想境界和师德涵养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数学教学规律,教师,学生方面阐明高中数学后进生面临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从而将高中数学教学推上新台阶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作为学生教育阶段的起始环节,其教学手段更是受到了各方教育人士的激烈讨论。英语作为小学学习阶段的重点学科,其教学手段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英语成绩。本文针对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言技能;小学英语  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
期刊
一、乐曲介绍  《平湖秋月》原是一首粤曲,源于北方小调《闺舞》,又名《醉太平》,后经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改编为民族乐曲,广泛流传在粤剧音乐中。其借景抒情、格调清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连绵不断的抒情性。旋律明媚流畅,音调婉转,描绘了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有淡泊悠远、虚无缥缈的意境。我们所排练的拉弦乐合奏版本是由作曲家杨春林先生编配而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是广东音乐中
期刊
◆摘 要:湘西傩戏面具以它独特的艺术造型与原始色彩在中国傩文化舞台上独放异彩,但对小学生而言,却尤为生僻、古老而神秘。把湘西傩戏面具文化与儿童泥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审美研究,对于今后关于泥塑教学和当地文化结合的研究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傩面泥塑;教学审美  神秘古老的湘西傩戏面具文化如何融入儿童泥塑教学和审美?学校课题组通过课堂教学、写生采风、主题阅读、美术日记等教育活动,指
期刊
“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一个女人的史诗》主人公田苏菲在欧阳萸面前的样子,就像当年张爱玲对胡兰成的一往情深,爱得羞红了脸,爱得愿意忘记自己,就在他脚下做一朵小花,拼了命地仰着头,为让他看一眼自己在风中起舞的样子。  《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作家严歌苓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标题点明是一个女人的史诗,人物离不开时代,主人公背后
期刊
乍见书名,有如红梅遇见微雪的惊喜。“浮生”大概是对平凡的人一生的概括,而读下去,更觉得《浮生六记》是沈复为他和芸娘平淡的爱情谱写的深情之歌。  古来恩爱夫妻何其多,有陆游唐婉的惊鸿照影,有唐玄宗杨贵妃的“此恨绵绵无绝期”,有李清照赵明诚的赌书泼茶;然而,陆唐凄切,唐杨悲痛,李赵无奈,纵使他们享誉万古盛名,不如沈三白陈淑珍这对平淡夫妻来得珍贵。浮生六记,笔调平淡,却用寥寥数语道尽了大悲大喜,在平淡中
期刊
《芳华》是冯小刚导演执导的一部战争文艺片,以一名文工团女兵的视角讲述了从文革中期到本世纪初一代正值芳华的青年经历爱情萌发与充满人生变数的命运故事。作为一部符合大众审美的商业电影,它具有大众所喜爱、认同的怀旧主题、推崇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等一系列特点,因而能获得不错的票房,引发社会的热议。本文将从电影男女主角被边缘化的命运为切入点简要谈谈《芳华》这部影片引起的大众文化认同感。  电影一开场便说明,主角
期刊
摘 要:《西洲曲》作为南朝乐府民歌的集大成之作,因其朦胧诗意为后世解读留下诸多疑难。本文试从诗词本身入手,结合文学传统、方言习惯、学者灼见等内容探析西洲方位、诗词叙事角度等疑难问题,为《西洲曲》的解读略尽薄力。  关键词:南朝文学;《西洲曲》;叙事角度  一、《西洲曲》简述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篇幅最长的作品,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古往今来,它因其朦胧诗意,使人们对其内容、主人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