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下面谈一谈我是如何根据这一要求进行《七律长征》教学的。
一、 初读阶段
“大体把握诗意”,必须对诗歌所描绘的生活景象有所了解。红军长征离现在已70多年了,小学生对长征的历史很陌生,对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也知之甚少。为了减缓坡度,学习本课之前,我向学生提出了预习要求:不仅仅是对诗歌字、词的识记和理解,更要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像、请教别人等多种渠道,初步了解长征的历史,并熟悉长征中一些与诗歌有关的故事。
教学伊始,我先板书——“长征”,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介绍长征的主要情况。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长征。由于学生课前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也是丰富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在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经受了多少严峻的考验,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壮歌,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三军统帅毛泽东主席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毛主席是怎样将这具有丰富、深厚历史内涵的长征浓缩到一首只有56字的诗歌中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诗——《七律长征》。”这样的导入,学生易于形成阅读的期待和渴望。
学生初步通读诗歌后,我运用讲述(如“走”,古时候是“跑”的意思,“走马观花”的“走马”就是“跑马”的意思;“三军”,古时军队曾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的。这里“三”泛指多数,“三军”指整个红军等)、观察相关的图片(如乌蒙山、五岭、金沙江、泸定桥、岷山)等方法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便做到了“大体把握诗意”。
二、 精读阶段
在精读阶段,既可以从“想象诗境”入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情”;也可以从“体会诗情”入手,让学生进一步“想象诗境”,从而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从何入手,绝不能忘掉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捕捉诗歌的关键词句,让他们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揣摩其内涵,去再现、去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从而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并进一步明白这种感情是怎样通过情境的描绘来表达的。请看“体会诗情”片段:
师:这首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
生1:我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不怕”一词中,看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虽然长征途中他们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们“不怕”。
生2:我从“只等闲”一词中看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只”是“仅仅”的意思,“等闲”是“平凡、普通”的意思。红军战士把长征中的万水千山仅仅看成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小事,可见其气魄之大。
师:同学们,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通过在长征途中与艰难险阻作斗争而表现出来的。你能说说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长征艰难图”吗?
(生发言,师小结:“腾越五岭,疾走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生3:我从“更喜”一词中看出红军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说明在翻五岭、过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时,红军就充满了喜悦。越过岷山,长征快要胜利结束了,所以更加激动、喜悦。
生4:我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中“腾”和“走”用得好。“腾”是“翻腾”的意思,“走”是“滚动”的意思。这两句都是写山:第一句是写山长,五岭跨越了四个省,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连绵起伏的五座山岭,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在“翻腾”;第二句是写山高,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相当我市云龙山的20倍高。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这些词语充分赞美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生5:我认为,“细浪”和“泥丸”这两个词语比喻得好。这么长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眼里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这么高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眼里只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高山峻岭面前,红军是顶天立地的巨人,根本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充分赞美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在黑板上画出五岭、细浪、乌蒙、泥丸等简笔画)
师:生4的说法是诗人把静态的事物转化为动态事物,生5的说法是诗人把极大的比喻成极小的。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生6:我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暖”和“寒”用得好。金沙江的水波涛汹涌,不断撞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让人感到“暖”。铁索桥上的铁索寒光闪闪,令人胆战心惊,感到“寒”。
生7:我认为,“暖”字用得好。但不是金沙江的波涛汹涌,撞击山崖,而是金沙江地势险要,但毛主席运用了佯攻战术,不用一枪一炮,巧渡金沙江。他用一个“暖”字来形容红军战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赞扬了他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播放红军冲出敌人重重包围,巧渡金沙江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暖”的意蕴)
师:有的人从“寒”字,推知“飞夺泸定桥”是在冬天。下面根据课文内容和你所获取的信息,再结合老师播放一段“飞夺泸定桥”的录像。大家讨论一下,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
生8:飞夺泸定桥是在1935年5月29日,那是春末夏初,不可能是冬天。
生9:泸定桥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的,长101米,宽2.8米,离水面14.5米,东西悬挂在大渡河上,铁索上又没有桥板。从“寒”字我体会到泸定桥之险,令人心寒。
生10: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从“寒”字我体会到夺泸定桥的艰难。
生11:听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我知道先是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一边攀缘铁索、铺桥板,一边向东岸发起进攻,最后红军勇敢地冲进火海,进入泸定城,与敌人激烈搏斗,才占领了泸定城。从“寒”字可以体会到这个战斗场面多么悲壮,令人心惊胆寒。在录像中,可以看到毛主席走过泸定桥时,很严肃,没有笑容,他一定为死难战友悲伤。
师: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时欢快、喜悦的心情呢?怎么读才能体现出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的悲壮场面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六两句)
生12:我觉得“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中的“尽开颜”用得好,最后的胜利马上就要来临,所有的红军战士都心情开朗,笑逐颜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片欢腾的场面,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两句)
三、 熟读阶段
格律诗意蕴丰富,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在熟读阶段,更须加强“诵读”指导,要求学生既要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诗,又要读得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为了落实“诵读”的训练,我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明确诗歌的结构。这首七律诗是“总——分——总”结构,第一、二句是总起,第三、四、五、六句是并列,第七、八句是总结,这样就为“诵读”作好了铺垫。
2.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充分地诵读整首诗歌,说出自己认为应该怎么读(如重音、停顿、语速、语气等),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怎么读。如:
生1:我认为第三、四两句应该这样读:“逶迤”和“磅礴”两个词的语气应该加重一些,而后面稍有停顿;“腾细浪”和“走泥丸”速度应该稍微放缓,语气轻松一些。这样既能表现困难大,也能突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生2:我认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一句,“更”字要读得重些,强调更加喜悦的心情;“尽开颜”三个字,不但要读得响亮,而且每个字后面稍微延长一些,充分表现取得长征胜利之后,所有的红军战士心情都很激动。
3. 教师指导性的范读。精彩的教师范读能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范读时,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我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虽然要读出“暖”,但“暖”中也有“寒”,读到“水拍云崖”时,语气要加重,表达出自然环境的险恶;“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虽然要读出“寒”,但“寒”中也有“暖”,读到“寒”时,语气不要过于低缓、哀伤,要读得深沉、庄重,既表现环境的惨烈,同时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4. 多种形式的练习。练习诵读形式要多样,如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乐读等,还要灵活地运用录音。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课堂还可以开展小小竞赛活动,先分组竞赛,选拔优秀者到班级参赛,然后评出优胜者。最后我把《七律长征》这首诗唱出来,作为对优胜者的奖励。
当然,学生还要背诵诗歌,课后要继续收集材料,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徐州市泉山区文教体局教研室)
一、 初读阶段
“大体把握诗意”,必须对诗歌所描绘的生活景象有所了解。红军长征离现在已70多年了,小学生对长征的历史很陌生,对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故事也知之甚少。为了减缓坡度,学习本课之前,我向学生提出了预习要求:不仅仅是对诗歌字、词的识记和理解,更要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像、请教别人等多种渠道,初步了解长征的历史,并熟悉长征中一些与诗歌有关的故事。
教学伊始,我先板书——“长征”,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介绍长征的主要情况。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长征。由于学生课前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也是丰富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在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经受了多少严峻的考验,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壮歌,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三军统帅毛泽东主席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毛主席是怎样将这具有丰富、深厚历史内涵的长征浓缩到一首只有56字的诗歌中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诗——《七律长征》。”这样的导入,学生易于形成阅读的期待和渴望。
学生初步通读诗歌后,我运用讲述(如“走”,古时候是“跑”的意思,“走马观花”的“走马”就是“跑马”的意思;“三军”,古时军队曾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的。这里“三”泛指多数,“三军”指整个红军等)、观察相关的图片(如乌蒙山、五岭、金沙江、泸定桥、岷山)等方法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便做到了“大体把握诗意”。
二、 精读阶段
在精读阶段,既可以从“想象诗境”入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情”;也可以从“体会诗情”入手,让学生进一步“想象诗境”,从而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从何入手,绝不能忘掉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捕捉诗歌的关键词句,让他们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揣摩其内涵,去再现、去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从而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并进一步明白这种感情是怎样通过情境的描绘来表达的。请看“体会诗情”片段:
师:这首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
生1:我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不怕”一词中,看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虽然长征途中他们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们“不怕”。
生2:我从“只等闲”一词中看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只”是“仅仅”的意思,“等闲”是“平凡、普通”的意思。红军战士把长征中的万水千山仅仅看成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小事,可见其气魄之大。
师:同学们,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是通过在长征途中与艰难险阻作斗争而表现出来的。你能说说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长征艰难图”吗?
(生发言,师小结:“腾越五岭,疾走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生3:我从“更喜”一词中看出红军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说明在翻五岭、过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时,红军就充满了喜悦。越过岷山,长征快要胜利结束了,所以更加激动、喜悦。
生4:我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中“腾”和“走”用得好。“腾”是“翻腾”的意思,“走”是“滚动”的意思。这两句都是写山:第一句是写山长,五岭跨越了四个省,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连绵起伏的五座山岭,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在“翻腾”;第二句是写山高,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相当我市云龙山的20倍高。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滚动”。这些词语充分赞美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生5:我认为,“细浪”和“泥丸”这两个词语比喻得好。这么长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眼里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这么高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眼里只不过是小小的泥丸。在高山峻岭面前,红军是顶天立地的巨人,根本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充分赞美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在黑板上画出五岭、细浪、乌蒙、泥丸等简笔画)
师:生4的说法是诗人把静态的事物转化为动态事物,生5的说法是诗人把极大的比喻成极小的。把这两种说法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生6:我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暖”和“寒”用得好。金沙江的水波涛汹涌,不断撞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让人感到“暖”。铁索桥上的铁索寒光闪闪,令人胆战心惊,感到“寒”。
生7:我认为,“暖”字用得好。但不是金沙江的波涛汹涌,撞击山崖,而是金沙江地势险要,但毛主席运用了佯攻战术,不用一枪一炮,巧渡金沙江。他用一个“暖”字来形容红军战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赞扬了他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播放红军冲出敌人重重包围,巧渡金沙江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暖”的意蕴)
师:有的人从“寒”字,推知“飞夺泸定桥”是在冬天。下面根据课文内容和你所获取的信息,再结合老师播放一段“飞夺泸定桥”的录像。大家讨论一下,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
生8:飞夺泸定桥是在1935年5月29日,那是春末夏初,不可能是冬天。
生9:泸定桥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的,长101米,宽2.8米,离水面14.5米,东西悬挂在大渡河上,铁索上又没有桥板。从“寒”字我体会到泸定桥之险,令人心寒。
生10: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从“寒”字我体会到夺泸定桥的艰难。
生11:听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我知道先是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一边攀缘铁索、铺桥板,一边向东岸发起进攻,最后红军勇敢地冲进火海,进入泸定城,与敌人激烈搏斗,才占领了泸定城。从“寒”字可以体会到这个战斗场面多么悲壮,令人心惊胆寒。在录像中,可以看到毛主席走过泸定桥时,很严肃,没有笑容,他一定为死难战友悲伤。
师:我们怎么读才能读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时欢快、喜悦的心情呢?怎么读才能体现出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的悲壮场面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五、六两句)
生12:我觉得“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中的“尽开颜”用得好,最后的胜利马上就要来临,所有的红军战士都心情开朗,笑逐颜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片欢腾的场面,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两句)
三、 熟读阶段
格律诗意蕴丰富,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在熟读阶段,更须加强“诵读”指导,要求学生既要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诗,又要读得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为了落实“诵读”的训练,我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学生明确诗歌的结构。这首七律诗是“总——分——总”结构,第一、二句是总起,第三、四、五、六句是并列,第七、八句是总结,这样就为“诵读”作好了铺垫。
2.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充分地诵读整首诗歌,说出自己认为应该怎么读(如重音、停顿、语速、语气等),而不是别人告诉他怎么读。如:
生1:我认为第三、四两句应该这样读:“逶迤”和“磅礴”两个词的语气应该加重一些,而后面稍有停顿;“腾细浪”和“走泥丸”速度应该稍微放缓,语气轻松一些。这样既能表现困难大,也能突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生2:我认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一句,“更”字要读得重些,强调更加喜悦的心情;“尽开颜”三个字,不但要读得响亮,而且每个字后面稍微延长一些,充分表现取得长征胜利之后,所有的红军战士心情都很激动。
3. 教师指导性的范读。精彩的教师范读能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范读时,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
师:我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虽然要读出“暖”,但“暖”中也有“寒”,读到“水拍云崖”时,语气要加重,表达出自然环境的险恶;“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虽然要读出“寒”,但“寒”中也有“暖”,读到“寒”时,语气不要过于低缓、哀伤,要读得深沉、庄重,既表现环境的惨烈,同时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4. 多种形式的练习。练习诵读形式要多样,如练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乐读等,还要灵活地运用录音。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课堂还可以开展小小竞赛活动,先分组竞赛,选拔优秀者到班级参赛,然后评出优胜者。最后我把《七律长征》这首诗唱出来,作为对优胜者的奖励。
当然,学生还要背诵诗歌,课后要继续收集材料,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徐州市泉山区文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