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深化土地资源配置改革 促进集约高效发展

来源 :宁波通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以来,慈溪市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理念,做好“统筹引导、做精增量、做活存量”三篇文章,优化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益,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近年来,慈溪市工业用地供给占建设用地总量维持在40%左右水平,居全省前列;2019年前三季度,慈溪市完成工业投资60.06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技改投资45.38亿元,同比增长8.3%,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半年的58.9%上升到76.3%。
  注重精准引导做优“土地+产业”配置文章
  突出规划引领,做到土地配置“一张图”。慈溪土地开发强度已超27%,达全省平均指标的两倍以上,而永久基本农田占全市耕地的88%,土地资源承载力和开发空间已趋近饱和。对此,慈溪以“集约高效、三生融合、宜居适度”规划理念为引领,超前谋划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科学厘清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做到全市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空间“一张图规划、一张图管控、一张图开发”,推动产业用地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开发区、周巷北工业园区、观海卫智能家电园区等重大平台集聚,提升亩均土地效益产出。目前,慈溪规上企业亩均税收40万元,亩均增加值 1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4.3%。
  突出集聚发展,做到空间管控“一盘棋”。突出集约高效产业发展导向,探索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和产城融合“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土地利用模式,在产业发展上谋划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小家电智造小镇等平台,在城镇功能完善上突出前湾新区核心区、高铁板块、新城河区块、前湾金融港等17个重大功能区块,打造“一心两廊多点”的湾区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同时,根据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多、布局散、80%企业用地面积在10亩以下的实际,按照“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原则,引进“万洋”“国能置信”等企业,谋划打造16个规划布局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土地利用集约的新型小微企业园区,形成全市“一镇一园”格局。
  突出刚性约束,做到产业准入“一票决”。建立产业项目用地效益评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市长挂帅的产业建设服务领导小组,发改、经信、财政、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对拟入驻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农业开发区等重大平台的项目,进行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等指标的全面审查,特别对于高能耗,亩均税收达不到标准,企业不属综合评价A、B档的项目予以“一票否决”,对进度较慢的项目亮“黄灯、红灯”。2019年以来,共通报项目38个,取消项目6个,为10家优质企业解决500亩用地需求。
  强化科学调控做精“土地+项目”产出文章
  坚持“挖潜增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开展重大产业平台、各镇(街道)用地需求调查,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将年度重点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中心镇建设、乡村振兴、小微企业园等项目全部纳入,实施“清单式”管理,重点保障了一批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项目、慈溪市级“123”千百亿级产业项目落地。同时,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时序,统筹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历年批而未供土地、存量盘活挂钩指标,完善经营性用地出让预研判制度,把握经营性用地出让节奏,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专注“集约高效”,全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以“亩产论英雄”改革为导向,实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攻坚行动,对存量基数大、盘活难度高的镇(街道)、产业平台落实专人指导督促,实行“一地一人一策”的闭环管理。同时,强化“两小”“低散乱”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批而未供指标盘活、闲置土地处置、二级市场预转让、储备回购等力度,做到精准配置“增量”保重点,大力挖掘“存量”保其他,以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倒逼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着重“优化服务”,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为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提供企业多元化用地模式,从2016年起,慈溪在宁波大市创新推出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和“差别化”地价政策,新增工业用地30年出让期限,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和优质招商项目,按招商优惠地价或“弹性出让”地价实施,降低优质企业用地成本。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19宗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涉及面积748.7亩。
  突出机制创新做活“土地+市场”流转文章
  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在省内率先建立县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和镇级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组建16个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89个土地流转服务站,推动农户通过土地互换、土地内股外租、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股份合作。截至目前,慈溪全市土地流转率、规模经营率分别达73.11%和74.37%,居全国县市前列;2019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40元,同比增长9.6%,增速居宁波大市首位。
  打通土地“二级市场”。为有效畅通企业用地渠道,加快闲置、低效用地有序流转,力促工业项目“地尽其用”,2017年,慈溪建成宁波首个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采取“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的渐进式改革方法,打造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慈溪模式”。同时,借鉴“淘宝网”的思路,搭建线上“土地超市”,建立“信息发布—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交易监管—办理登记”流程,搭建实体和线上交易一体化的土地二级市场服务平台,成功盘活滨海经济开发区近千亩闲置土地厂房。截至目前,慈溪累计完成工业用地二级市场交易500余宗,涉土面积4000多亩。
  创新土地交易模式。为解决“批而未用”“久拖不决”闲置土地流转问题,慈溪创新推出土地交易“预告登记”和“分割登记”制度。其中,“预告登记”允许未达到开发投资强度要求的产业用地以预告登记形式进行预转让,办理项目开工手续,待开发投资达到法定要求时,再办理转移登记手续。目前已累计开展“预告登记”转让15宗、面积162.8亩。“分割登记”制度即允许开发投资达到一定条件的产业用地予以分割转让。如某企业因资金链问题,导致4.7万平方米工业用地逾期8年未动工,慈溪通过“分割登记”将闲置用地分别转讓给5家企业,实现竣工投产比原先提前18个月以上。该案例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二级市场典型案例,在全国各地推广。
其他文献
经学作为中国现代化之前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汉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先是西汉的经今文学,而后是东汉至唐的经古文学,其后是两宋的程朱理学,至明中叶兴盛的陆王心学,经学的形态几經变换。在经学时代结束之后,董仲舒、郑玄乃至程朱之学都只能在学院保有一席之地,阳明学却具有社会热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自明中叶以来,阳明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中心位置达百年之久,尤其在东南地区,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9年,宁波在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宏观环境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克难攻坚、激流勇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诸多成就。其中,有一项荣誉特别引人瞩目——在广州举办的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宁波第十次登上榜单,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有道是“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宁波城市的“幸福密码”是什么呢?  “幸福宁波”,来自人文积淀。“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历史
期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书据此将作品分为两章,“歌诗合为事而作”部分收录诗作40篇;“文章合为时而著”部分收录文章25篇。汇集的65篇作品来自65位不同職业、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作者。其中有国内著名的作家,如吉狄马加、何建明、白庚胜、刘醒龙、池莉、秦文君等,他们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充分显示了重大时事之下文学的魅力。作者不仅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也来自国内各地甚至海外,展示了华夏儿女勠力同心共克时
期刊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和继承,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独特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让民族品牌大放光彩,做好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工作,营造良好的有利环境。”2006年,商务部启动“振兴老字号工程”。2008年,浙江省开展挖掘保护老字号工作。2017年,商务部等16部门印发《
期刊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按照中央部署,强调了要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去年,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也作出了要提升治水能力和成效的指示。从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水利投资建设的机遇期,也是水利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宁波水利部门一定要深刻把握当前水利发展新形势
期刊
为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宁波文旅行业快速行动,在线OTA退订,旅行社退团,酒店、餐饮几乎歇业,节庆活动取消,景区、影院等场馆关闭。经过两个多月的全民战“疫”,宁波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文旅产业重开引擎。课题组对全市10个区县(市)十大类文旅业中的342家企业,开展了“疫情影响”问卷调查,结合调研数据,立足复工复产,对后疫情时期宁波文旅产业提振发展作对策思考。  辩证看待长短期
期刊
2019年12月5日,宁波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健全现代法治体系,推进更高标准法治宁波建设”的法治建设目标。下一步,宁波将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高水平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加快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法治体系,努力为“两个高水平”建设和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加强
期刊
图片新闻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新华社记者 鞠 鹏 | 摄)  要 讯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020 年1 月3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期刊
法院生效裁判执行难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难题,中央将解决执行难问题确定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我市镇海、江北等基层法院积极探索“执行前”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和“执行中”信用修复机制,柔性激励当事人诚信履行裁判义务,取得显著成效。这两项机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领导高度肯定,并作为全国好经验予以转发。2019年9月18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就深化完善和推广两项机制作
期刊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聆听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之声,“制度”堪称时代变革最响亮的音符。2019年12月5日,宁波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时代宁波改革的总纲领。  纵深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宁波改革路径,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四中全会精神贯穿改革全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