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底气”明显不足。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同,使其很难拥有真正的“吸引力”。如何才能获得广泛而真切的社会认同?
一、专业设置紧跟社会“潮流”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在校生逾3000万人,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下职业院校“抢眼”的就业数据也令人惊叹不已。选择职业教育、学得职业技能,已然成为许多人规划人生的起点。然而,数据上的“辉煌”并不能掩盖职业教育面临的“窘境”。其中,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专业学习与现实需求脱节,致使许多职校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得不“从头再来”。丝毫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优越性,更难以使职业教育获得社会和企业的真正认同。
二、教学过程融入职场“实战”
每年到八九月份,都会看到大批的货车、吊车、叉车频繁进出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各种数控、模具、汽车配件、机电设备被运进实训大楼……这些装备,都是学生们进行现场实践操作的“武器”。近年来,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旨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走入职场之前尽早进入“实战”状态。职业教育既然是一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让所学知识能够“用得上”。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调整教学计划。还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将职场“实战”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制胜法宝”。
要想“士兵”在实战中获胜,“指挥官”的实战经验必不可少。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参与实训室的建设和改造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认证。与此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实习与实训,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培养目标符合企业“期待”
基于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对于人才总是有着许多“期待”。这种“期待”既包括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包括学习提高的能力,甚至还希望他们具备相当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对于现代职业院校而言,只有尽一切可能满足企业的这些“期待”,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为了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直接接轨。学校邀请相关企业一起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将用人单位的“期待”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目前,学校的一批“品牌专业”,如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冷冲压模具设计等的课程标准中,都留下了企业具体而细致的要求。有了这些实际、实用又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标准,学生们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了,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了。在此基础上,学校针对企业生产具体环节的需要,适时推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关联企业“量身定做”人才。“这里的毕业生,都可以算得上是‘老员工’了!”学校的一个长期合作企业这样评价。
(来源:《光明日报》)
“最牛班级”54人保送讽刺教育均衡?
邓海建
据《重庆晨报》报道,教育部在阳光高考网站上公示了全国各省市区的部分保送生资格名单。记者从上海的华师大二附中了解到,该校2010届1班54个学生中,竟然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的8个学生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被称为“最牛班级”。
一个班级54名学生被保送名牌大学。如果抽象地看,这实在是很风光,尤其是让家长们艳羡不已,于是,难免会纷纷打听这是怎样一所神奇的中学;而其他中学也难免心有不甘。纷纷“创造条件”也要打造更“牛”的班级——以此类推,“名牌中学”就是这样炼成的。
然而,但凡稍微有点教育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新闻,纯属外行看热闹。如此“最牛班级”以及其天花乱坠的经验云云,其实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就好比娱乐公司PK出一个“超女学院”,于是发布新闻说:“天哪,一个班级竟然全都会唱歌,而且个个是长得很漂亮的女生!”然后正儿八经地传授培养“神奇班级”的普遍经验,这是天大的笑话。
要知道,创造54人保送神话的固然有学习方法、学校培养等因素存在,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掐尖式的中学招录体制。如果这个“最牛班级”真有经验可谈。我们不妨做一个最简单的实验:随机抽取一所乡村中学的班级,让他们来“最牛班级”接受一样的教育,看看这些经验能开出几朵保送的花朵。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说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沉溺于“最牛班级”的幻觉,这恰恰显露了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建校时划分三六九等,招生时“区别对待”,然后掐尖制造出“最牛班级”,“最牛班级”再带动“最牛学校”,“最牛学校”继续牛气冲天地利用这种马太效应和政策优势掐尖“造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顶礼膜拜“牛校”的份儿。
我以为,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中招政策是公平的。“最牛班级”出现的概率大约和彗星撞地球相差无几。当然。我不是要否认“牛班”学生的科学学习经验。也不是要抹杀当事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成绩,只是,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经验与成绩,不如说更像是演给教育均衡看的一幕讽刺剧而已:因为它放大的,是不均与不公的“奇迹”,是悖逆基础教育规律与民意的“奇迹”。
这些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分散在各个学校该多好:既能带动更多普通学生勤勉上进,又能给所在班级、学校更多动力——当然。也未必会影响他们被保送的命运。“最牛班级”少一点,挤破头上重点学校的家长就会轻松一点,校际竞争也不至于如此惨烈,往深处说,教育均衡的道路也许就现实多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专业设置紧跟社会“潮流”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在校生逾3000万人,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下职业院校“抢眼”的就业数据也令人惊叹不已。选择职业教育、学得职业技能,已然成为许多人规划人生的起点。然而,数据上的“辉煌”并不能掩盖职业教育面临的“窘境”。其中,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专业学习与现实需求脱节,致使许多职校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得不“从头再来”。丝毫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优越性,更难以使职业教育获得社会和企业的真正认同。
二、教学过程融入职场“实战”
每年到八九月份,都会看到大批的货车、吊车、叉车频繁进出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各种数控、模具、汽车配件、机电设备被运进实训大楼……这些装备,都是学生们进行现场实践操作的“武器”。近年来,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旨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走入职场之前尽早进入“实战”状态。职业教育既然是一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模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让所学知识能够“用得上”。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调整教学计划。还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将职场“实战”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制胜法宝”。
要想“士兵”在实战中获胜,“指挥官”的实战经验必不可少。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通过参与实训室的建设和改造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认证。与此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实习与实训,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培养目标符合企业“期待”
基于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对于人才总是有着许多“期待”。这种“期待”既包括实际操作的能力,也包括学习提高的能力,甚至还希望他们具备相当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对于现代职业院校而言,只有尽一切可能满足企业的这些“期待”,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为了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直接接轨。学校邀请相关企业一起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将用人单位的“期待”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目前,学校的一批“品牌专业”,如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冷冲压模具设计等的课程标准中,都留下了企业具体而细致的要求。有了这些实际、实用又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标准,学生们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了,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了。在此基础上,学校针对企业生产具体环节的需要,适时推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关联企业“量身定做”人才。“这里的毕业生,都可以算得上是‘老员工’了!”学校的一个长期合作企业这样评价。
(来源:《光明日报》)
“最牛班级”54人保送讽刺教育均衡?
邓海建
据《重庆晨报》报道,教育部在阳光高考网站上公示了全国各省市区的部分保送生资格名单。记者从上海的华师大二附中了解到,该校2010届1班54个学生中,竟然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的8个学生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被称为“最牛班级”。
一个班级54名学生被保送名牌大学。如果抽象地看,这实在是很风光,尤其是让家长们艳羡不已,于是,难免会纷纷打听这是怎样一所神奇的中学;而其他中学也难免心有不甘。纷纷“创造条件”也要打造更“牛”的班级——以此类推,“名牌中学”就是这样炼成的。
然而,但凡稍微有点教育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新闻,纯属外行看热闹。如此“最牛班级”以及其天花乱坠的经验云云,其实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就好比娱乐公司PK出一个“超女学院”,于是发布新闻说:“天哪,一个班级竟然全都会唱歌,而且个个是长得很漂亮的女生!”然后正儿八经地传授培养“神奇班级”的普遍经验,这是天大的笑话。
要知道,创造54人保送神话的固然有学习方法、学校培养等因素存在,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掐尖式的中学招录体制。如果这个“最牛班级”真有经验可谈。我们不妨做一个最简单的实验:随机抽取一所乡村中学的班级,让他们来“最牛班级”接受一样的教育,看看这些经验能开出几朵保送的花朵。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说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沉溺于“最牛班级”的幻觉,这恰恰显露了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建校时划分三六九等,招生时“区别对待”,然后掐尖制造出“最牛班级”,“最牛班级”再带动“最牛学校”,“最牛学校”继续牛气冲天地利用这种马太效应和政策优势掐尖“造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顶礼膜拜“牛校”的份儿。
我以为,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中招政策是公平的。“最牛班级”出现的概率大约和彗星撞地球相差无几。当然。我不是要否认“牛班”学生的科学学习经验。也不是要抹杀当事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成绩,只是,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经验与成绩,不如说更像是演给教育均衡看的一幕讽刺剧而已:因为它放大的,是不均与不公的“奇迹”,是悖逆基础教育规律与民意的“奇迹”。
这些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分散在各个学校该多好:既能带动更多普通学生勤勉上进,又能给所在班级、学校更多动力——当然。也未必会影响他们被保送的命运。“最牛班级”少一点,挤破头上重点学校的家长就会轻松一点,校际竞争也不至于如此惨烈,往深处说,教育均衡的道路也许就现实多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