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应大力弘扬正确的荣辱观,自觉抵御不良观念的影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我们的精神家园得以回归,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关键词:无耻无畏,无私无畏,荣辱观;大学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让正确的荣辱观扎根于大学生心灵深处,让大学生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大学生明确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是因“无私”而无畏,但在当今多彩的世界却出现了因“无耻”而无畏。“无私无畏”无疑需要我们大学生大力弘扬和推动,而“无耻无畏”则是需要我们坚决抵制的。“无耻无畏”表现为寡廉鲜耻,胆大妄为。“无私无畏”有着两种境界,一种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俗话所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另一种是胸怀天下,无私奉献,表現为危难之中,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当“无耻无畏”被社会大多数人所默许和认同时,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必定是多元的、模糊的和颓废的,人际关系必定是对立的和冲突的,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必定是消极的。当“无私无畏”被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和追求时,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必定是清晰的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必定是团结的与和谐的,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必定是重中之重的。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儒家道德思想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旋律。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在人们内心深处筑起了人类良知、善恶的高压电网,它使人们的内心深处有所畏惧,外在行为知礼明耻。随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国民总体的道德境界空前提高,集体主义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时时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得“无私无畏”成了众多大学生所认同和追求的人生境界。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无序状态,使社会上一些人先富起来。虽然他们中大多数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守法致富,但有些人是靠了钻政策的空子。这部分人虽然只占社会的少数,但其示范效应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一时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无耻则无畏”成了一部分大学生获得所谓“成功”的座右铭。
此时,一步迈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人,面对滚滚而来的巨大的经济诱惑,还没来得及多思考,就被裹挟而下。判断是非、正误的天平上,金钱、名利的砝码越来越重,人们越来越看重结果和目的,而对过程和手段却越来越忽视。“无耻则无畏”,原来熟知的道德准则变得如此不堪一击,甚至刚性的法律规章在有些人甚至是在校大学生眼里,也变成了一张废纸。封建社会的“卖官鬻爵”在今天的干部选拔中出现了。少数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商业贿赂,商业欺诈,权钱交易大行其道。社会“显规则”失去了其固有的约束力,而“潜规则”却畅行无阻。好逸恶劳,追逐享乐,使一些人失去了人性。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久了,人们逐渐变得麻木,其是非善恶的忍受力在增强,而判断力在下降,而这些现象对涉世不深的在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实现从“无耻无畏”到“无私无畏”的回归,就需要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常抓不懈,不能使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惟一正确的荣辱观,作为肩负着民族兴亡责任的大学生,要将其扎根于心灵深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清晰地勾画出了社会中的善恶美丑,惊醒了正沉溺于物欲追求中的人们,使他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促使良知尘封已久的人,重新反思自己的行为。崇尚善良和美好的人们为中国最高领导层开始重视中国软环境的建设感到欣喜和兴奋,但同时也不免心存疑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能够走多远,能否最终成为社会风气?因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形成要靠广大国人更要靠肩负重任的大学生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
实现从“无耻无畏”到“无私无畏”的回归,还需要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行动中。“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不内化为一种制度要求和行为规范,不扎根于广大国人的心灵之中,将永远只是一种空泛的道德宣传,难以形成对人们行为的社会约束力。只有把它细化吸收,变为各行各业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才能最终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践行荣辱观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地去贯彻和落实。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回归精神家园的希望,作为大学生在观望社会风尚实现从“无耻无畏”到“无私无畏”回归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更是一个参与者。
关键词:无耻无畏,无私无畏,荣辱观;大学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让正确的荣辱观扎根于大学生心灵深处,让大学生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大学生明确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行为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是因“无私”而无畏,但在当今多彩的世界却出现了因“无耻”而无畏。“无私无畏”无疑需要我们大学生大力弘扬和推动,而“无耻无畏”则是需要我们坚决抵制的。“无耻无畏”表现为寡廉鲜耻,胆大妄为。“无私无畏”有着两种境界,一种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俗话所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另一种是胸怀天下,无私奉献,表現为危难之中,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当“无耻无畏”被社会大多数人所默许和认同时,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必定是多元的、模糊的和颓废的,人际关系必定是对立的和冲突的,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必定是消极的。当“无私无畏”被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和追求时,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必定是清晰的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必定是团结的与和谐的,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荣辱观的形成必定是重中之重的。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儒家道德思想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旋律。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在人们内心深处筑起了人类良知、善恶的高压电网,它使人们的内心深处有所畏惧,外在行为知礼明耻。随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国民总体的道德境界空前提高,集体主义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时时荡涤着人们的心灵,使得“无私无畏”成了众多大学生所认同和追求的人生境界。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无序状态,使社会上一些人先富起来。虽然他们中大多数是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守法致富,但有些人是靠了钻政策的空子。这部分人虽然只占社会的少数,但其示范效应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一时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无耻则无畏”成了一部分大学生获得所谓“成功”的座右铭。
此时,一步迈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中国人,面对滚滚而来的巨大的经济诱惑,还没来得及多思考,就被裹挟而下。判断是非、正误的天平上,金钱、名利的砝码越来越重,人们越来越看重结果和目的,而对过程和手段却越来越忽视。“无耻则无畏”,原来熟知的道德准则变得如此不堪一击,甚至刚性的法律规章在有些人甚至是在校大学生眼里,也变成了一张废纸。封建社会的“卖官鬻爵”在今天的干部选拔中出现了。少数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商业贿赂,商业欺诈,权钱交易大行其道。社会“显规则”失去了其固有的约束力,而“潜规则”却畅行无阻。好逸恶劳,追逐享乐,使一些人失去了人性。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久了,人们逐渐变得麻木,其是非善恶的忍受力在增强,而判断力在下降,而这些现象对涉世不深的在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实现从“无耻无畏”到“无私无畏”的回归,就需要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常抓不懈,不能使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惟一正确的荣辱观,作为肩负着民族兴亡责任的大学生,要将其扎根于心灵深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清晰地勾画出了社会中的善恶美丑,惊醒了正沉溺于物欲追求中的人们,使他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促使良知尘封已久的人,重新反思自己的行为。崇尚善良和美好的人们为中国最高领导层开始重视中国软环境的建设感到欣喜和兴奋,但同时也不免心存疑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能够走多远,能否最终成为社会风气?因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终形成要靠广大国人更要靠肩负重任的大学生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
实现从“无耻无畏”到“无私无畏”的回归,还需要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行动中。“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如果不内化为一种制度要求和行为规范,不扎根于广大国人的心灵之中,将永远只是一种空泛的道德宣传,难以形成对人们行为的社会约束力。只有把它细化吸收,变为各行各业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才能最终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在践行荣辱观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地去贯彻和落实。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回归精神家园的希望,作为大学生在观望社会风尚实现从“无耻无畏”到“无私无畏”回归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更是一个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