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时,以静为动,以远为近,化难为易,适当补充是用好教材、变教材为学材的关键.
1.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静与动”的关系
静与动,就是教师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用文字或图片表示的静态内容,用多媒体视频、动画展示,或者用教具现场做实验,借助学生所在的教室、周围环境等三维空间,使其生动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并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k≠0和二次函数y=a(x-h)x+k,a≠0时,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对图象进行上、下或左、右平移,当平移一个具体的单位长度后,得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特别是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a的正负之间的关系,开口大小与a的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抛物线上、下平移与k的正负和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抛物线左、右平移与h的负正和绝对值之间的关系.反过来,由解析式y=a(x-h)2+k,a≠0中常数a,h,k的变化来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对称轴和顶点的情况.
2.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就是对教材中的难点,教师采取增加情境、动手实验、探究等措施,或采用适当细化、铺垫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有理数的乘法”时,除根据教材中的三个思考题所总结的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外,笔者又用“相反数”的知识进行辅助教学,例如,(-2)×3=-6表示3个(-2)相加的和是-6;(-2)×(-3)=6,是表示3个(-2)相加的和的相反数是6.这样就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法则.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适当补充,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及后续学习的需要,适当增加教学情境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解析式中k,b的关系时,除了同一条直线上、下或左、右平移后所得解析式中k,b的变化外,再补充教学: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解析式中k的关系.
另外,在教學人教版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中的“探究1”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解:(原问题的解答)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 m,一边长为l m,所以,另一边长为(60/2-l) m.
场地的面积S=(30-l)l,即S=-l2+30l,(0 因此,当l=-b/2a=-30/2x(-1)=15时,S有最大值:(4ac-b2)/4a=-302/4x(-1)=225.也就是说,当l=15 m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
同学们在完成原探究后,再在原探究的基础上分别解答下列问题(解答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1) 矩形一边长不超过12 m时,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也就是说,当l=12 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16平方米.
(2)矩形一边长不超过16 m时,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
也就是说,当l=15 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25平方米.
(3)矩形一边长大于或等于16 m且小于30 m时,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 也就是说,当l=16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24平方米.
(4)矩形一边长不小于16 m且不超过25 m,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
也就是说,当l=16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24平方米.
这四种情况告诉学生:如果我们遇到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就简单随便地运用函数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来解答,而没有考虑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对应的自变量是否在该问题所给的取值范围内,往往会导致解答错误.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立足教材,而且能够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用教材教的目的是通过典型例题使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通过补充、更新、细化,使教材的内容更丰富,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和适合学生的学习.新课标是宏观依据、理论依据,教材则是微观依据、静态依据.新课标重在宏观把握,理念引领,而教材则是具体细微地落实新课标.有效地用好教材,考验的是教师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对教材的全面把握,对学情的准确洞悉.快速、准确、巧妙地找到每个章节的内容与新课标三维目标训练、检测、实现的对接点,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终身修炼的基本功.正因为这样,教师既要基于教材教,又不能局限于教教材.作为教师,开发教材的意识理应与时俱进、与生俱进,其能力更应不断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是每位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总之,教材是我们教师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是教师们新时代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手中最好的学习读物.
1.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静与动”的关系
静与动,就是教师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用文字或图片表示的静态内容,用多媒体视频、动画展示,或者用教具现场做实验,借助学生所在的教室、周围环境等三维空间,使其生动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并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k≠0和二次函数y=a(x-h)x+k,a≠0时,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对图象进行上、下或左、右平移,当平移一个具体的单位长度后,得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特别是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a的正负之间的关系,开口大小与a的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抛物线上、下平移与k的正负和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抛物线左、右平移与h的负正和绝对值之间的关系.反过来,由解析式y=a(x-h)2+k,a≠0中常数a,h,k的变化来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对称轴和顶点的情况.
2.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就是对教材中的难点,教师采取增加情境、动手实验、探究等措施,或采用适当细化、铺垫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有理数的乘法”时,除根据教材中的三个思考题所总结的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外,笔者又用“相反数”的知识进行辅助教学,例如,(-2)×3=-6表示3个(-2)相加的和是-6;(-2)×(-3)=6,是表示3个(-2)相加的和的相反数是6.这样就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此法则.
3.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适当补充,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及后续学习的需要,适当增加教学情境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解析式中k,b的关系时,除了同一条直线上、下或左、右平移后所得解析式中k,b的变化外,再补充教学: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解析式中k的关系.
另外,在教學人教版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中的“探究1”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解:(原问题的解答)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 m,一边长为l m,所以,另一边长为(60/2-l) m.
场地的面积S=(30-l)l,即S=-l2+30l,(0
.
同学们在完成原探究后,再在原探究的基础上分别解答下列问题(解答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1) 矩形一边长不超过12 m时,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也就是说,当l=12 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16平方米.
(2)矩形一边长不超过16 m时,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
也就是说,当l=15 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25平方米.
(3)矩形一边长大于或等于16 m且小于30 m时,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 也就是说,当l=16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24平方米.
(4)矩形一边长不小于16 m且不超过25 m,当另一边的长度是多少米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解答过程略,图形如下)
也就是说,当l=16m时,场地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224平方米.
这四种情况告诉学生:如果我们遇到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就简单随便地运用函数的最高点或最低点来解答,而没有考虑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对应的自变量是否在该问题所给的取值范围内,往往会导致解答错误.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立足教材,而且能够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用教材教的目的是通过典型例题使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通过补充、更新、细化,使教材的内容更丰富,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和适合学生的学习.新课标是宏观依据、理论依据,教材则是微观依据、静态依据.新课标重在宏观把握,理念引领,而教材则是具体细微地落实新课标.有效地用好教材,考验的是教师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对教材的全面把握,对学情的准确洞悉.快速、准确、巧妙地找到每个章节的内容与新课标三维目标训练、检测、实现的对接点,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终身修炼的基本功.正因为这样,教师既要基于教材教,又不能局限于教教材.作为教师,开发教材的意识理应与时俱进、与生俱进,其能力更应不断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是每位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总之,教材是我们教师最亲密的工作伙伴,是教师们新时代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手中最好的学习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