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围手术其的临床介入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为日后新思路的提出提供研究资料基础。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癥肌无力患者,入选患者96例,可分析疗效病例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性介入护理,护理两周后观察护理效果,并发症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78.7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护理有效率为81.61%;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为90.91%,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护理有效率为91.30%。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组总治愈率差别不大,但是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采用改良后的措施,即综合性介入护理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护理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介入;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77-02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1]。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可见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间隙加宽,突触后膜皱褶变浅并且数量减少,免疫电镜可见突触后膜崩解等。肌纤维本身变化不明显,有时可见肌纤维凝固、坏死、肿胀。慢性病变可见肌萎缩。将我院2012年以来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采用改良后的措施,即综合性介入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入选患者96例,可分析疗效病例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为(44.5±4.2)岁,男16例,女17例,病程1-3年,平均2.4±1.7年。实验组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为(43.2±5.3)岁,男13例,女20例,病程1-4.5年,平均2.1±1.8年。两组患者根据Osserman 分型,我们将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4个类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下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基本资料
实验组(n=33) 对照组(n=33) P值
年龄(岁) 44.5±4.2 33.2±5.3 0.41
男性(%) 48.43 39.39 0.37
病程(年) 2.4±1.7 2.1±1.8 0.06
Ⅰ型(眼型) 5 6 0.29
Ⅱ(A型、B型) 10 12 0.60
Ⅲ型(急性暴发型) 10 8 0.37
Ⅳ型(晚期重症型) 8 7 0.18
1.2纳入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主要依据是具有病态疲劳性和每日波动性的肌无力表现。确诊依靠细致准确的新斯的明试验结果判断属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具有心肺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精神症等严重疾病。排除以及严重心、肝、肾损害疾病影响药物代谢的危重病人,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外肌麻痹、吞咽和构音障碍、颈肌无力以及急性或亚急性四肢弛缓性瘫痪等疾病。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当出现咀嚼、吞咽困难时应注意进软食、半流食,避免呛咳及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困难或肌无力危象以及卧床时,应加强生活护理,及时翻身叩背,避免肺部感染及褥疮。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加重MG的诱发因素,如感冒、发热、过度劳累、精神创伤、手术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提醒病人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和病人本身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病人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体力)劳累。注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护理两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1.5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护理两个周后,根据护理有效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连续型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改良组66例的疾病情况见表1,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78.7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护理有效率为81.61%;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为90.91%,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护理有效率为91.30%。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组总治愈率差别不大,但是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总例数 病人满意度 护理并发症 护理有效率(%)
对照组 33 26(78.78%) 7(21.21%) 81.61
实验组 33 30(90.91%) 2(6.06%) 91.30*
注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应立刻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辅助通气[2]。加强呼吸管理是挽救MG危象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对于肌无力患者均应注意确保呼吸道通畅,当经早期处理病情无好转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以减少气管内的分泌物等等。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采用改良后的措施,即综合性介入护理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蒋耀光,范士杰,陈建明,等,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 (12 ):765-767.
[2]工律,邹学超,周泊年,等,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于术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 (1 ): 24-25.
【关键词】综合护理;介入;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77-02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1]。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可见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间隙加宽,突触后膜皱褶变浅并且数量减少,免疫电镜可见突触后膜崩解等。肌纤维本身变化不明显,有时可见肌纤维凝固、坏死、肿胀。慢性病变可见肌萎缩。将我院2012年以来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采用改良后的措施,即综合性介入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入选患者96例,可分析疗效病例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为(44.5±4.2)岁,男16例,女17例,病程1-3年,平均2.4±1.7年。实验组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为(43.2±5.3)岁,男13例,女20例,病程1-4.5年,平均2.1±1.8年。两组患者根据Osserman 分型,我们将重症肌无力患者分为4个类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下表1,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基本资料
实验组(n=33) 对照组(n=33) P值
年龄(岁) 44.5±4.2 33.2±5.3 0.41
男性(%) 48.43 39.39 0.37
病程(年) 2.4±1.7 2.1±1.8 0.06
Ⅰ型(眼型) 5 6 0.29
Ⅱ(A型、B型) 10 12 0.60
Ⅲ型(急性暴发型) 10 8 0.37
Ⅳ型(晚期重症型) 8 7 0.18
1.2纳入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主要依据是具有病态疲劳性和每日波动性的肌无力表现。确诊依靠细致准确的新斯的明试验结果判断属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
1.3 排除标准
排除具有心肺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精神症等严重疾病。排除以及严重心、肝、肾损害疾病影响药物代谢的危重病人,排除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外肌麻痹、吞咽和构音障碍、颈肌无力以及急性或亚急性四肢弛缓性瘫痪等疾病。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当出现咀嚼、吞咽困难时应注意进软食、半流食,避免呛咳及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困难或肌无力危象以及卧床时,应加强生活护理,及时翻身叩背,避免肺部感染及褥疮。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加重MG的诱发因素,如感冒、发热、过度劳累、精神创伤、手术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提醒病人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和病人本身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病人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体力)劳累。注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护理两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1.5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护理两个周后,根据护理有效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连续型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改良组66例的疾病情况见表1,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78.78%,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护理有效率为81.61%;实验组病人满意度为90.91%,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护理有效率为91.30%。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改良方法组总治愈率差别不大,但是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总例数 病人满意度 护理并发症 护理有效率(%)
对照组 33 26(78.78%) 7(21.21%) 81.61
实验组 33 30(90.91%) 2(6.06%) 91.30*
注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应立刻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辅助通气[2]。加强呼吸管理是挽救MG危象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对于肌无力患者均应注意确保呼吸道通畅,当经早期处理病情无好转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以减少气管内的分泌物等等。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采用改良后的措施,即综合性介入护理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蒋耀光,范士杰,陈建明,等,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 (12 ):765-767.
[2]工律,邹学超,周泊年,等,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于术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 (1 ):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