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沉浸式教学是国外双语教学领域的一种成功教学法。将沉浸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领域,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教法改革。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课教学中使用沉浸式教学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沉浸式教学法的特点和实施方式,最后讨论了这种教学法对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沉浸式教学
  
  近年来在小学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大量运用了情境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各种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创设各种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音乐课程所要表达的审美体验和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高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走入我们创设的教学思路中,在一个虚拟的故事或情境中与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我们把这种通过创设情境或描绘意境来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称为沉浸式教学法。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沉浸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增进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沉浸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观点架构
  
  1 什么是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沉浸?
  沉浸来自于外界的环境熏陶和内心的敏感体验,即主体和客体共鸣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在沉浸式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沉浸环境与授课内容的贴近度是评价教师实施沉浸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沉浸主体的沉浸感如何,也就是学生能否认同虚拟的环境并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是评价教师实施沉浸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另一个主要指标。
  
  2 沉浸式教学法的要素组成。
  教师和学生是主体,音乐作品及其表达的情感是客体,所创设的情境意境是必要的环境条件。沉浸式教学的功能就是为了让学生沉浸和体验,从而达到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沉浸不是目的,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沉浸是为了获得体验,感知到作品的体验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作品。理解了作品,就能较好的掌握作品。
  
  3 教师实施沉浸式教学的效果及衡量标准。
  沉浸式教学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衡量标准。第一层标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感兴趣,即可以引导学生“想”理解和掌握作品,激发起学生去研究这个作品的强烈兴趣,这是实施沉浸式教学法要达到的最低标准。第二层标准是能让学生对作品通过沉浸式引导进行理解,即“能”理解和掌握作品。第三层标准是能让学生掌所握这种方法,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能通过想象式的沉浸去理解作品的情感,即“善于”理解作品。
  
  4 沉浸式教学法中的学生具有主客体双重性。
  对教学过程的前期来讲,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主体指导客体融入情境,进入沉浸状态。对体验阶段,学生是主体,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客体,学生在沉浸中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在沉浸环境的创设阶段担当导演那样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沉浸角色。授课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主观体验进度,这样学生的沉浸体验才能最真实,最愉悦,印象最深刻,效果最明显。
  
  二、小学音乐课教学沉浸式教学法的特点和实施方式
  
  1 创设情境,塑造意境。
  创设情境是沉浸式教学法的一个基本方式,音乐教师应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使用视频、音频,动画,剪纸等各种教学道具,利用故事情景、实物情景、想象情景、人物形象等情境模式来创设情景塑造意境,力求逼真地再现音乐课教学所要展现的场景,用直观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参与兴趣。
  
  2 心理引导,一气呵成。
  如果没有心灵的感应,那么再好的情境也只是一个花架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沉浸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打开学生的心灵,利用情境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3 区分对象,把握规律。
  小学生的理解力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差距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小学音乐课实施沉浸式教学来说,必须区分不同的实施对象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斟酌营造的环境意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低年级的同学沉醉于直观的感受,理解能力稍弱,教材作品大多浅显易懂,这就要求老师创设的情境简单、生动、活泼来适应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高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创设的情景要有深度,甚至不用创设实物或多媒体情境,完全通过描述来创设一个意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只有把握住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音乐课教学沉浸式教学法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教学法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法,对于小学音乐课沉浸式教学法而言,不仅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方面的要求,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善于表达。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言语和表情来传情达意,再配以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
  2 富有爱心。有爱心的老师是最能得到学生信赖的老师,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在沉浸式教学中实施心理引导,将会更加轻松自如。
  3 知识丰富。不管是创设情境,还是描绘意境,都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
  4 贴近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在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时才知道怎样做最有效果,最能抓住学生的心。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沉浸式教学法正是适应这些要求的最佳选择。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也逐渐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摘要 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并加以实施。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性 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个体均有发展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有些教师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课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
摘要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细微而沉重的。只有提高教师素质,才能调动教师自身活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 教育工作 素质提高 教育研究    有些人认为教育工作如同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到的广度。为了一个学生的成绩提高,需要多少个日夜轻声细语,其言谆谆;为了转化一个学生,又要进行多少家访和谈心,真可谓其意殷殷,但流了汗水也不一定就有好收成。  孔子说“有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
摘要 未来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都要求公民有较高的数学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大任务,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听课、会表达、会思考、会看书、会分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习惯培养 素质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推动人适应新生活的基本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大任务,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知窃读滋味rn1.朗读全文,读准下列词语.(不会读的词,组内请教)rn屋檐贪婪唾沫腋下支撑踮起脚尖饥肠辘辘rn2.小组讨论,试着给本文拟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理
一、案例背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建立数感,形成数感,发展数感,是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高阶段。教学重点是商的定位
摘要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师生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先决条件。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议,议中想,想后用,用后改。课时目标的有效制定,对控制课堂气氛,提高质量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 课堂氛围 学习兴趣 良好个性 全面发展    一、制定有效课时目标,带来课堂气氛的和谐    课时目标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异。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阵地。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一、谜语激趣谜语可以说是一种智力游戏。由于谜底的隐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