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确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并加以实施。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性 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个体均有发展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有些教师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课堂上不敢过多地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误解,教师缺少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因此在落实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要防止“以生为本”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状况出现。
  那么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如何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呢?
  
  一、教师要明确角色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对教师定位的最好诠释。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设计好用什么样的情绪营造学习氛围,引趣激学。组织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时间、空间、深度、广度等组织调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及时加以指导,点拨,通过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参与到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了解和掌握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如何探讨问题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对教师的角色理解存在偏差。他们简单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就可以从原来保姆式的角色转变到现在放牧式的角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最多的就是教师在学生遇到困惑甚至迷惑了前进的方向时,缩手缩脚。该出手时不敢出手。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成熟的。强调教师引导者的身份,绝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仍然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绝不能为了所谓的“生本主义”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决不是意味着教师被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变得不用点拨、不用提问、不用讲解。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而毫无实效,教师应在学生疑惑不解、争论不休时发挥作用。
  课堂上,教师还要调控教学过程。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备课时都是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不过这个“备学生”实际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猜想,学生的真实情况可能并不一定和教师想的一样。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思维,不一定就是我们大人想的那样,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非常准确地在课前进行评估。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变“顺着教师思路教学”为“顺着或高于学生思路导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才能使课堂更有实效。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上,要放手。但决不放任。
  
  二、教师要创设良好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受,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成功的课堂中都呈现出自然、宽松、安全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这种氛围的营造,教师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教学氛围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无论是引入部分,还是过程之中,或是结束之时,各种情境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有新颖性、趣味性、适切性、丰富性。创设良好的情景,还应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体验,不要吝啬教师的热情,要勤于赞赏,不过又要把握赞赏的度。良好的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更融洽,学生学习热情更高,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更加和谐统一。
  
  三、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程度。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甚至有不参与者。教师要特别关注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我觉得我上课时,特别是有老师来听课时,心里是想着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却仍然不自觉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深入和亲近学生,了解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及时地调整教学,改进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按既定的计划“教给”学生,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有很多很多,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学生搭起自主学习的平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主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其他文献
“交流”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无论是生生交流、生本交流还是师生间的交流,
摘要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谐课堂则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共同成长的场所,和谐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涌动生命活力的地方。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和谐校园 师生关系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谐课堂则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共同成长的场所,和谐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涌动生命活力的地方。和谐课堂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一种平衡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针对小学生这种情况,我平时在上课时,从教学内容、教学
摘要 我的语文理想课堂是什么呢?就是人本的课堂,文化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和生活的课堂。如何做到呢?就是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现代和传统的关系,处理好工具和人文的关系,处理好发散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好质疑与应对的关系,处理好分组与合作的关系,处理好诵读与训练的关系。  关键词 语文理想课堂 学生 人本 文化    语文是什么?我们的语文理想课堂应是什么样的?也许,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曾无数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活动充满着不断的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调控与反思等。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
对话“三拜”,体会“勤学”rn师:既然是拜师,莫泊桑是怎样“拜”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rn(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rn师: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rn生:“一天,莫泊
一、在有趣阶段对学生要有熟悉而又新颖的刺激这阶段学生的兴趣与刺激物的外部特征相联系,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学生所学的内容设计得新颖而有刺激。1.
摘要 努力提高讲课水平,让讲课本身充满魅力,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让学生欣赏你讲课的过程。完善人格,做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师。  关键词 教师素质 能力提高 魅力老师    2006年,我国领导人胡锦涛给盂二东的女儿孟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孟二东的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这是总书记对他崇高精神和品德的高度评价,也是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要在语文课上撒播语文的种子,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语文课,在开篇引导、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也逐渐代替了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