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赛事,2022年冬奥会将是展示我国实力和魅力的重要平台。英语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冬奥会赛事交流中必不可少。本文基于2022年冬奥会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以期重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展示我国文化风采。
  【关键词】冬奥会;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策略
  【Abstract】 As a worldwide comprehensive sports event, it will be a significant chance to show our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harming culture in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During the Games, English will be the main tool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eds of English talents for the event, this paper has put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to rais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capacity and cross-cultural ability to show the power of China.
  【Key words】 Winter Olympic Games, English application capacity, Cross-Culture, Strategies
  【作者简介】薛茗元(1991.12-),女,汉族,吉林吉林人,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助教讲师,硕士研究,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引言
  英语,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还承担着许多体育行业的专业术语。在冬奥会上,亟需英语人才与各国的参赛选手、嘉宾、游客等进行赛事沟通与日常交流。基于冬奥会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进行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对丰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理论性意义。
  一、冬奥会对英语人才应用能力的需求
  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届时,冬奥会的会场上将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媒体和游客。在与这些人进行沟通交流时,离不开英语的传递。作为此次冬奥会的东道主,代表祖国的精神面貌的高校大学生们须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确保此次体育盛会高水平的服务质量。
  1. 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每一场国际体育赛事的申办、组织到实施都离不开翻译人才的语言支持。在活动场地内,涉及的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指引、联络沟通、竞赛组织、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语言服务来保障工作;在活动场地外,外国友人可能出现的迷路、丢失财物、餐饮需求、兑换零钱等情况,也都需要语言服务来一一解决,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具备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整体偏弱。通过对有意向参与冬季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的300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发现,87%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口语较差,无法用英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7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英语,却说不出口。因此,大多数学生戏称自己学习的是“哑巴英语”。由此可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2.体育赛事专业表达能力。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主办的冰上项目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张家口主办、延庆协办的雪上项目包括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等。与参加、观看这些体育赛事的运动员、游客等进行沟通交流时,势必要用到冰雪运动相关的专业词汇,这就对大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当问及有关冰雪运动专业表达能力时,87%被调查的大学生无法说出冬奥会所开设冰雪项目的专业英语词汇,89%的大学生表示,无法用专业术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贫瘠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将严重阻碍大学生与国际友人就体育赛事展开友好沟通。大学生们在用不专业的英语进行输出时,很可能引起国际友人对赛事进程或结果的误解,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的宗教、文化等环境造就出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风貌等因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有效地理解双方的交流意图和文化传达,降低文化冲突和矛盾。跨文化交际可以说是“交流”的延续,大学生和国际友人通过体育赛事的交流,延续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继而延续体育精神和两国友谊。正是跨文化交流,让世界各国就体育赛事持续友好往来。
  目前,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阻碍。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有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了解世界各国的风俗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的体育文化。63%的学生表示从未接受过系统性的跨文化学习。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文化交流能力有限,都极易产生文化误解,文化误解又常常是赛事事故或是文化冲突的导火索。因此,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此次冬奥会青年东道主所需,更是维持世界和谐友好发展所需。
  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1.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现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各高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技术有明显提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受到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大多仍以传统的大班模式开展英语教学,这不仅破坏了英语学习所需的语言环境,还大幅度降低了学生对已有英语语言的输出与交流。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課程,但课程结构设置薄弱,仅用专业词汇手册来提升大学生专业领域的英语水平,无法满足他们在冬奥会甚至是未来工作中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设置的ESP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该课程俨然失去了它本身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策略。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增添英语语言的互动性和场景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练习英语习惯用语,日常交际会话等实用性的口语表达。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构建日常交际场景,将听、说、读、写、译应用到生活化的场景中,做到学以致用。采取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学生的语言输出过程,开设可全员参与的语言学习环境,力争人人发声。
  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校可采取通用英语课程(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为学生开设EGP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授课过程中,高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交流运用的培养,在普及语言读、写能力的同时,突出学生对于语言听、说能力的掌握。学生可以做到简单的日常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助力冬奥会。其次,为提高学生在2022年冬奥会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在EGP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ESP课程。以冬奥会为相关主题,具体设置会场准备、赛事介绍、宾客接待、医疗保卫、传统文化等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调整ESP课程结构,可以迅速拓展学生关于冬奥会的英语知识面,有效锻炼学生对于冬奥会冰雪项目及比赛标识用语等高频表达的英语输出。高校教师在讲授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时,可通过情景式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于特定场景中所需的英语知识及其语言表达。这样,学生在掌握冬奥会所涉及的专业英语表达的同时,还能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去。ESP与EGP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以期达到冬奥会所需英语人才的目标。
  此外,高职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群体开设跨文化课程,提高大学生文化交流意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个国家的语言就是其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的承载体。通过跨文化课程,让学生熟悉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教等文化知识,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语言体现的文化、思维等差异。高校教师应重点教授并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熟悉并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以免在交际的过程中出现文化误解,甚至是文化冲突。在熟悉英美国家文化的同时,我们应重点强调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到草船借箭、黛玉葬花等典故,从剪纸、对联、窗花等民俗到糖葫芦、蒸糍粑等饮食。以英语作为媒介,学生在向外国友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在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在冬奥会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舞台上,我们通过语言向此次参与冰雪奥运的国际友人展现我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科发展等内容,突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与飞速发展的实力。大学生作为青年力量,更要做好文化的交流者与传递者。
  三、结语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展示我国发展成就、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基于冬奥会英语人才的需求分析,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需求,调整英语教学模式,在EGP课程中重点突出对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ESP课程中强调冰雪项目、专业词汇的掌握;在跨文化课程中,以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可以使其更好地担任冬奥会东道主这一角色,并在今后的国际赛事中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 2012.
  [2]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3]姜洋.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7(7).
  [4]金勇.韩国国际传播的优劣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8):53-66.
  [5]牟薇薇.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8,40(1):54-58.
  [6]佘甲波.英语教学中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03).
  [7]辛程,程建丽,李晓颖.2022冬奥会志愿者英语服务能力培训策略研究——以张家口赛区雪上项目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42-144.
  [8]隋虹.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习俗[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9]张晓菲,姜璐璐.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語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戏剧之家,2018(21):189.
  [10]张晓菲,杨国红.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8(8):9-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设计了一整套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行动研究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产出驱动”“输入促成”以及“师生合作互评”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行动研究计划通过收集课堂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教师反思日志、同行教师反馈等多种渠道获得行动研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对教学实践有效性、反馈与总结,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一体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推
【摘要】本文从实践英语写作学习活动观、发挥评价反拨作用、构建学科知识网等三个方面,结合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例,论述思维品质素养有效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创新;英语写作;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高慧,女,汉族,黑龙江七台河勃利人,黑龙江七台河市新兴区教育局,中级,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这门外语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想要在英语这一方面变得更好就必须从小开始学习。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家长,尤其是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非常重视。在选择英语学习材料上,英语绘本这种图文结合的学习材料自然备受家长和学生喜爱。教师们可以将英语绘本与教学教材相结合,让如今的英语教学现状有所改善。  【关键词】小学英语;改善策略;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黄晨丽,新田县龙泉一小
【摘要】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中职生必修文化课之一,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个人素养。为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兼顾中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是有必要的。文章阐述了研究分层教学的背景及意义、分层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并浅析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中职英语;分层教学法;最近发展区  【Abstract】China is striving to de
【摘要】英语口语能力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口语方面的教学,指导学生运用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口语练习。本文主要探究微课的内涵及其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对策,其中对策包括认真准备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创设相关情境、指导学生运用微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Abstract】People have controversial idea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ur native langu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opular belief is that native language(NL) interferes the se
【摘要】多媒体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讲述了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原则,重点阐述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点,通过加强学生学习欲望建立英语语言情境、快速掌握重难点内容,促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点  【作者简介】郭慧芳(1970-),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英语。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近些年得到大力推广,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改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诸多便利。笔者观察到一些教师的教学仍采用满堂灌输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基于这种状态,笔者对高校英语翻转课堂的改革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翻转课堂较传统课堂发生的各种转变,重点在翻转课堂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同时也对翻转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
【摘要】从《岳阳楼记》的英文译本中,选出谢百魁和罗经国的这两个具有对比性的英译本加以分析和对比。试从两位译者标题、用词以及句式层面的翻译,探讨作者对译本的把握,以及译本中体现的译者对文化历史方面的翻译理解,同时也映射出译者自己的感悟,也对今后翻译学习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岳阳楼记》;谢百魁;罗经国;译本对比  一、引言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
【摘要】英语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升学和未来自身的综合能力。分层导学案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个体化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此文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就分层导学案的应用提出可行性措施,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分层导学案;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费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