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的几种记忆方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道酬勤,只要肯付出努力,只要肯下工夫,物理知识的记忆将不再是学习中的拦路虎。科学调查表明,单从对大脑皮层的研究来看,人与人之间没有大的不同,而最终造成人有优劣、“良莠不齐”的现象的原因,其实在于自身对大脑开发利用程度的不同,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记忆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因素,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
  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十分注重对记忆力的培养,在工作后,我也留心观察身边的例子,收集帮助记忆的方法。在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其他资料的参考基础上,我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针对才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们,总结出一系列帮助物理知识记忆的方法,希望能有益于他们打通物理学习中的记忆环节。
  
  一、观察法
  
  “眼耳口鼻”,眼睛是许多人遇到新事物产生第一反应的感官,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中的“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可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由两个“1”组成,后者由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二、对比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对象。如:在学习了机械谐振和电谐振的知识后,可将三个周期公式列出来加以比较;不同之处是根号内的物理量L/g、m/k、LC,这些不同之处正是反映了谐振系统不同的固有性质。学生在使用机械谐振的周期公式,特别是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时,经常将根号内的m与k填写颠倒。为此,可作这样的对比联想:把“L/g”跟单摆的形状联系起来:摆线L悬挂在上方(对应把“L”写在分数线上方),摆球mg悬挂在下方(对应把“g”写在分数线下方);把“m/k”形象地联想为:质量为m的人坐在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沙发上。
  这种比较记忆法,在物理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如:比较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特点;比较电场与重力场;比较重量与质量;比较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比较α、β、γ衰变;比较几个守恒定律……
  一个学生,仅在中学阶段就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记忆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和数据。他们对分散的、片断的、杂乱的知识总是记得不多,也不能长期保持。如果抓住了它们内在的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而这种条理化、系统化的办法,就是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线索。这样,原先想要记住的“一大堆”公式,便只剩下若干个主要的公式了,就好像一大捧珠子,用一根线穿起来,一下子就全部提起来了。
  
  三、谐音法
  
  当初,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我开始时也认为物理的记忆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后来就经常会把记不住的数据或公式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偶然有一次,我在某篇物理教学论文上竟然找到类似的方法。我又加以修改,使它更加易懂。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流畅易记、轻松有趣。恰到好处的谐音记忆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产生意味深长的记忆效果,并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如: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记法,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来帮助记忆:
  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
  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
  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记忆这组谐音时,把三个谐音短句作为一个故事情节来理解,意思是:一个无钱的酒鬼去讨酒吃,向店家喊道:“吃点酒。”店家不允,酒鬼乞讨说:“要一点儿(嘛)。”店家当时余酒不多,答道:“要留点(来自己)吃。”作了这样的奇特联想后,就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宇宙速度。
其他文献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从第一节化学课起就重视实验教学,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化学实验是初三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骇人听闻之言,我从事化学教学多年,耳闻目睹
期刊
对于现今的高中物理教科书,再加上现行高考对物理能力的要求,学生们普遍地感到不知所措,普遍地感到头痛,似乎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于有的学生惊呼:我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而收获最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如何让学生轻松学物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物理的魅力所在呢?    一、要使学生
期刊
一道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取多种证法,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请看下列例子:  题目:若a+b=1,求证:a3+3ab+b3=1。  证明一:  ∵ a+b=1  ∴ a3+3a2b+3ab2+b3=1  即a3+3ab(a+b)+b3=1  ∴ a3+3ab+b3=1  证明二:  ∵ a+b=1  ∴a=1-b  ∴ a3=1-3b+3b2-b3  ∴ a3+b3-3b2+3
期刊
历史学科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容替代、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这种作用就成为我们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因此,进行成功的历史课堂教学,当然就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何为成功的历史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应包括以下几部分:语言部分、教学方法部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部分、板书部分等。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
期刊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每一个“四化”建设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正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作为培养适应国际社会交流需要的双语人才的学科,英语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呢?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拓展人生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应包括:1、课前认真预习,了解重点、难点。例如:先读生词,理解课文大意,消化一些问题,
期刊
新编初中物理教材,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线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趣味性。教材注重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针对新教材的诸多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精心设计问题   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
期刊
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具体进程和客观规律,进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探索和追求。那么,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历史学科特征,该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营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期刊
有些分数或者是比例应用题,直接列式进行解答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可考虑运用份数进行解答。  例1:两桶油共重32千克,第一桶油倒出给第二桶,这时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千克。问第二桶油重几千克?  分析并解答:因为第一桶油倒出给第二桶,这时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千克,这时候第一桶油还剩下1-=,因此可将第一桶油原来的重量看成是4份,当倒出即倒出了1份后,还剩下3份,这时候第二桶比第一桶多2千克,即可得这时候
期刊
在传统的高师声乐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学生主体性在知识建构中的缺席使得学生陷入了被知识奴役的处境。现在,新课程要求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我们这些教师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下就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