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道酬勤,只要肯付出努力,只要肯下工夫,物理知识的记忆将不再是学习中的拦路虎。科学调查表明,单从对大脑皮层的研究来看,人与人之间没有大的不同,而最终造成人有优劣、“良莠不齐”的现象的原因,其实在于自身对大脑开发利用程度的不同,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记忆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因素,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
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十分注重对记忆力的培养,在工作后,我也留心观察身边的例子,收集帮助记忆的方法。在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其他资料的参考基础上,我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针对才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们,总结出一系列帮助物理知识记忆的方法,希望能有益于他们打通物理学习中的记忆环节。
一、观察法
“眼耳口鼻”,眼睛是许多人遇到新事物产生第一反应的感官,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中的“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可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由两个“1”组成,后者由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二、对比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对象。如:在学习了机械谐振和电谐振的知识后,可将三个周期公式列出来加以比较;不同之处是根号内的物理量L/g、m/k、LC,这些不同之处正是反映了谐振系统不同的固有性质。学生在使用机械谐振的周期公式,特别是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时,经常将根号内的m与k填写颠倒。为此,可作这样的对比联想:把“L/g”跟单摆的形状联系起来:摆线L悬挂在上方(对应把“L”写在分数线上方),摆球mg悬挂在下方(对应把“g”写在分数线下方);把“m/k”形象地联想为:质量为m的人坐在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沙发上。
这种比较记忆法,在物理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如:比较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特点;比较电场与重力场;比较重量与质量;比较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比较α、β、γ衰变;比较几个守恒定律……
一个学生,仅在中学阶段就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记忆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和数据。他们对分散的、片断的、杂乱的知识总是记得不多,也不能长期保持。如果抓住了它们内在的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而这种条理化、系统化的办法,就是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线索。这样,原先想要记住的“一大堆”公式,便只剩下若干个主要的公式了,就好像一大捧珠子,用一根线穿起来,一下子就全部提起来了。
三、谐音法
当初,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我开始时也认为物理的记忆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后来就经常会把记不住的数据或公式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偶然有一次,我在某篇物理教学论文上竟然找到类似的方法。我又加以修改,使它更加易懂。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流畅易记、轻松有趣。恰到好处的谐音记忆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产生意味深长的记忆效果,并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如: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记法,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来帮助记忆:
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
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
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记忆这组谐音时,把三个谐音短句作为一个故事情节来理解,意思是:一个无钱的酒鬼去讨酒吃,向店家喊道:“吃点酒。”店家不允,酒鬼乞讨说:“要一点儿(嘛)。”店家当时余酒不多,答道:“要留点(来自己)吃。”作了这样的奇特联想后,就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宇宙速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因素,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
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十分注重对记忆力的培养,在工作后,我也留心观察身边的例子,收集帮助记忆的方法。在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和其他资料的参考基础上,我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针对才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们,总结出一系列帮助物理知识记忆的方法,希望能有益于他们打通物理学习中的记忆环节。
一、观察法
“眼耳口鼻”,眼睛是许多人遇到新事物产生第一反应的感官,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中的“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可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由两个“1”组成,后者由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二、对比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对象。如:在学习了机械谐振和电谐振的知识后,可将三个周期公式列出来加以比较;不同之处是根号内的物理量L/g、m/k、LC,这些不同之处正是反映了谐振系统不同的固有性质。学生在使用机械谐振的周期公式,特别是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时,经常将根号内的m与k填写颠倒。为此,可作这样的对比联想:把“L/g”跟单摆的形状联系起来:摆线L悬挂在上方(对应把“L”写在分数线上方),摆球mg悬挂在下方(对应把“g”写在分数线下方);把“m/k”形象地联想为:质量为m的人坐在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沙发上。
这种比较记忆法,在物理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如:比较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特点;比较电场与重力场;比较重量与质量;比较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比较α、β、γ衰变;比较几个守恒定律……
一个学生,仅在中学阶段就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记忆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和数据。他们对分散的、片断的、杂乱的知识总是记得不多,也不能长期保持。如果抓住了它们内在的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而这种条理化、系统化的办法,就是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线索。这样,原先想要记住的“一大堆”公式,便只剩下若干个主要的公式了,就好像一大捧珠子,用一根线穿起来,一下子就全部提起来了。
三、谐音法
当初,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我开始时也认为物理的记忆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后来就经常会把记不住的数据或公式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偶然有一次,我在某篇物理教学论文上竟然找到类似的方法。我又加以修改,使它更加易懂。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流畅易记、轻松有趣。恰到好处的谐音记忆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产生意味深长的记忆效果,并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如: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记法,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来帮助记忆:
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
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
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记忆这组谐音时,把三个谐音短句作为一个故事情节来理解,意思是:一个无钱的酒鬼去讨酒吃,向店家喊道:“吃点酒。”店家不允,酒鬼乞讨说:“要一点儿(嘛)。”店家当时余酒不多,答道:“要留点(来自己)吃。”作了这样的奇特联想后,就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宇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