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语文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
至今有的教师仍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教师为了大显身手,讲风过浓,越俎代庖;有的教师死抱着“练为主线”不放,练功过烈,师生疲于奔命,捉襟见肘;有的教师由“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摆花架子,仅学得“活”之皮毛……如何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程式和练习、考试、分数等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师生花费时间、投人精力都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研讨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也可能有多种,但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师“把课教活”乃不失为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把语文课教活呢?
一、“乐”是活的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教师应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二、“情”是活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想把课教活, “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育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坐春风,其情浓浓。
三、“美”是活的完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曲优美和谐的动人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对教者而言,教态大方自然潇洒,板书简明美观巧妙,语言纯洁幽默诙谐,韵味无穷是美;对学生而言,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作文可体验美、创造美,要努力使双边活动配合默契,引人入胜,主旋律口人心弦,曲终余兴未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四、“智”是活的保证。“把课教活”就得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而应把学生推上主人公宝座。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而且还得根据“主体”发挥情况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就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其次要钻研教材,对知识点胸有成竹;且要了解学生,对施教对象了如指掌;再就是要讲究教艺,设法占“制高点”,找“诱发点”,抓“发散点”。或精心启发,细心观察,或耐心等待。具体讲:一是引导,主要是激发“情感场”;二是指导,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三是启导,主要是开启思路;四是疏导,主要是疏导难点。看上去如行云流水,实际上匠心独运。
总之,只有把课堂活起来,才能达到变教为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的理想境界。
赵伟,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至今有的教师仍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教师为了大显身手,讲风过浓,越俎代庖;有的教师死抱着“练为主线”不放,练功过烈,师生疲于奔命,捉襟见肘;有的教师由“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摆花架子,仅学得“活”之皮毛……如何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程式和练习、考试、分数等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师生花费时间、投人精力都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研讨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也可能有多种,但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师“把课教活”乃不失为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把语文课教活呢?
一、“乐”是活的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教师应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二、“情”是活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想把课教活, “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育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坐春风,其情浓浓。
三、“美”是活的完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曲优美和谐的动人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对教者而言,教态大方自然潇洒,板书简明美观巧妙,语言纯洁幽默诙谐,韵味无穷是美;对学生而言,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作文可体验美、创造美,要努力使双边活动配合默契,引人入胜,主旋律口人心弦,曲终余兴未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四、“智”是活的保证。“把课教活”就得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而应把学生推上主人公宝座。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而且还得根据“主体”发挥情况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就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首先要熟悉课标,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其次要钻研教材,对知识点胸有成竹;且要了解学生,对施教对象了如指掌;再就是要讲究教艺,设法占“制高点”,找“诱发点”,抓“发散点”。或精心启发,细心观察,或耐心等待。具体讲:一是引导,主要是激发“情感场”;二是指导,主要是指导学习方法;三是启导,主要是开启思路;四是疏导,主要是疏导难点。看上去如行云流水,实际上匠心独运。
总之,只有把课堂活起来,才能达到变教为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的理想境界。
赵伟,教师,现居河北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