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 快乐健身 情操陶冶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bin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组织创编《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并决定于2007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共有7套,明确中学生开设的有4套,即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其中男女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这是对校园体育教育的一次革新与补充,而从舞蹈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舞蹈普及教育、中学生美育事业上的一件大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从一个多学期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中学生校园集体舞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诸如“暂不执行”、“师资奇缺”、“学生羞涩,不愿意跳” 、“家长担心诱发早恋”等报道常常见诸报端。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校园集体舞普及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在任何一项新的教育形式以及内容的成熟与普及过程中,对该形式以及内容的地位、必要性、意义以及教育主体—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的合理把握,往往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 校园集体舞的艺术价值
  
  中学艺术教育,并非“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专业教育,而是美育的同义词,即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中学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合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
  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是中学美育的重要组成。对中学生开展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进行舞蹈艺术上的熏陶,通过对集体舞相关方法、理论和舞蹈内容的讲授、练习与不断操练,增强他们在舞蹈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舞蹈审美的初步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感悟对舞蹈作品和生活中的美学现象进行赏析和鉴别,达到辨明美丑的目的,进而构建高尚完全的人格,为青春期的中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审美氛围。当前,中学美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作为中学美育重要组成的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作用与地位也将随之愈加明显和突出。
  
  3 校园集体舞的健身、健美价值
  
  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是独立于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球类、田径、操类、武术、游泳等)之外的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舞蹈艺术赋予体能锻炼性的各种基本功训练,可以有效加强中学生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塑造他们的形体美、姿态美和气质美;使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缩脖、耸肩、驼背、躬腰的自然体态得以改变,并帮助他们塑造优美的体形和醒目健康的个人气质。
  
  4 学校推广校园集体舞的意义
  
  当代社会对个人形象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在商业文化扩张、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大大增强。优秀的个人气质形象和强健的身体,对中学生的后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中学体育教学是完成这一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中学校园集体舞课程的开设,为中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课程内容,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发展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在完善中学生“社会素质”教育上具有实际意义。在校园集体舞以“集体性”为重要特征,这是培养中学生乐群向上习惯、与人自然良性交往与沟通的有利环境。而舞蹈艺术本身具有的要求舞者之间的心灵共鸣、节奏同步等艺术上的素质,也可以在校园集体舞中转化为中学生本身的一种人格素养与社会化成果,达到与周围人群乃至社会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高尚情趣。在另一方面,在当前庸俗文化不断侵染中学校园,打着舞蹈艺术旗号的很多黄色文化也在其列,对中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中学校园集体舞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培养中学生的高尚情趣也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长久以来,中学体育课程都存在内容单一、体育专业痕迹过重、缺乏一定趣味性的缺憾。而在中学校园中开展集体舞教育,可以在丰富健身运动的内容与趣味性方面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中学校园集体舞最强大的质疑之一就是来源于部分家长与老师的“对早恋的顾虑”,他们认为中学校园集体舞,尤其是“男女手拉手的华尔兹”会对中学生产生误导。但理论与事实都证明,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社会化集体化程度高的舞蹈艺术,中学校园集体舞不仅不会带来上述隐患,反而具有陶冶中学生健康情操,培养“社会素质”的正面意义。
  
  5 小结
  
  中学校园集体舞,是舞蹈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的一次深层结合,需要更长时间的融汇与梳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校园集体舞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具体到中学校园集体舞教师,应该在普通教育学、舞蹈教育学、青年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综合性的理论培训和课堂教学实际操作上的提高,进而促进舞蹈艺术在中学生乃至社会大众的普及与发展。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因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较轻松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导”,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练的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一、导主体    教学过程是教与
一、由一则实习故事引出的话题    有一位体育实习生给学生上篮球课——单手肩上投篮(第一课时),准备活动后开始讲解示范,第一次示范投篮,没进,第二次,还是没进,于是底下的学生开始起哄,最后导致这堂课上得很不成功。课后,带队老师召集同来的学生一起讨论:这堂课示范失误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有的说他没有备好课,导致球没投进,有的说距离太远,应该再近一点……最后老师总结:你们刚才都没有说到问题的本质——为什么
编辑导语  记得前两年网上流行过一张IT程序员的漫画像:格子衫、双肩电脑包、黑框眼镜,虽是戏谑,倒也形象。不过从资深程序员一路走过来的钱禹坤老师会不惜自黑地告诉你:还不够,还有肥和秃!  看看,程序员们总是这么实诚,就像他之前写的栏目稿,科普起“活体机器人”和“大数据”就像跑程序做测试一样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在这篇小说里,你能见识到他在专业上的扎实功底,还能听他给你讲讲程序员们看似不错收入背后的辛
我是河,一条承载着时间的河。我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只知晓我将淌到那不知何时会抵达的时间的终点。  秦王嬴政御宇扬威制六合,我淌过;汉高祖刘邦举剑斩白蛇,我淌过;光武帝刘秀昆阳策马勇挥戈,我淌过;明高祖朱重八草莽登御座,我淌过……如水滴泛起的涟漪,纵使百转千回,终会静止。而我所容纳着的时间,成为后人不曾探寻的隐秘。  犹记当年司马文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答曰:“此间乐,不思蜀。”遂被放还回故土,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2020,爱你爱你,多么美好的寓意!然而,就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却带着狰狞的面目不断靠近,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因为疫情,人们被阻断在家里,不能出行。也许你会抱怨,本是阖家欢乐共庆佳节之时,却被病毒打扰,不能团圆庆祝。可就在这桀桀病毒肆虐之时,有一群人却挺身而出,逆流而上,选择把危险挡在身前,守四方清明无恙,保人民安
雨已经连绵不绝下了好几日,泊在水上的船坊似乎高了半层。远处有一两声凤唳直直穿入云霄,嘹亮清脆,又悠悠飘然而下。  坐在窗边的姑娘静静呷了一口清茶,瓷白的茶杯衬着莹润的指尖,煞是好看。对面的男人早已不耐烦,锐利的双眼紧逼着面前的女子:“余小姐,这价位已是底线,想必天香馆的当红花旦也就这个价位了。”  余清淡淡一笑,目光并没有从窗外的烟雨里收回,口里吐出不留情面的话:“袁老板眼光独到,但请恕我拒绝,绕
苏二花是山西的一位后起之秀,但还处于成长阶段。她网络小说写得不少,传统小说写得不多,我只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标题不记得了,大概是讲农村一个妇女偷汉子的事,本就是流言蜚语,因为误传和添油加醋,当事人被丈夫质问,一气之下喝了农药自杀,最终也没救过来。丈夫自然是悔不该误听传言,悲痛欲绝。这样一个故事,篇幅是很短小的,但写得入情入理,有意味。将当下乡村社会中那种人与人的隔膜与不信任通过一个极小的事件,进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日参加开学典礼,我感慨良多,心情难以平静。自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头苏醒的东方雄狮,正大步迈向充满生机的未来。  自古以来,没有哪场改革是容易的。商鞅在几千年前舌战群儒,呕心沥血,终为变法谋得一线契机;近代李鸿章,于国破家亡之际悟得“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展洋务运动,希冀找到救国的一线生机;一百年前,在得知山东落入日本之手后,众多热血青年奋起游
所谓模拟上课,就是模仿真实的课堂,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场景下完成的虚拟教学活动。这也是在近几年在教师招聘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因简便和可操作性强而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青睐。模拟上课虽然缺少学生群体“动态”双边活动,但他更是40分钟体育实践课的浓缩。因此,要求执教者更做到眼看学生,话说学生,心装学生,要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笔者有幸参加了2012年浙江省体育课程“疑难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全国卷的第一道必考试题。由于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所以,该题虽然分值不高(三道小题,共9分),但难度却不低。尤其是自2017年修订的《考试大纲》,新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以来,考查的综合性和阅读的整体性特点日渐凸显,同时随着选文字数逐年的明显增加(2019年全国Ⅰ卷、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