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_program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尤其是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自然教学;探索;创新意识
  面对当今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 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让学生感到新知识是在自己面前发生,比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灵活运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一节课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规律,不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学《水是怎样的物体》一课时,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这时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盐水、酱油、醋等几种液体,让他们自己设计出鉴别水的实验方案,学生人人动手、动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研究讨论的结果,认为先看、再闻、最后尝味道,才是最合适的程序。这样,学生不但对水是什么样的液体认识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鉴别水的方法。
  二、 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课的起始阶段一般是先提出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或某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种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提出問题。不管是采用哪种提出问题的方式,目的都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明确研究目标。
  三、 放手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留于形式,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便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例如《磁铁游戏》课,让学生玩“巧取试管铁钉”游戏时,开始有的学生感到茫然,不许倒掉试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那怎么将铁钉取出来呢?他们经过动脑思维,互相启发,将试管取钉的问题和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知识挂上了钩,从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办法。他们有的采用了用磁铁在试管外壁先吸住铁钉,再沿管壁向上移动取出铁钉的办法。有的学生先用磁铁吸住一根长铁钉,再让长铁钉又吸住一要长铁钉,使两钉首尾相连地悬吊着,然后将悬吊的铁钉伸进试管里吸出小铁钉。虽然第二个办法不能说明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但他是经过积极思维后才提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教师也应给这些学生鼓励表扬。
  四、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思考的能力。在自然教学中,要 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仅凭老师灌输一点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而应根据不同的 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拓宽知识面,而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思 维的广阔性。如在教《热胀冷缩》这一课时,需要做金属球穿过铁环实验。一位老师在正式实验前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实 验:在厚木板上钉上两颗钉子,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恰好是一个垫圈的直径,垫圈不受热时刚好能从中通过,而受热后就不再能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强烈地吸引了学生。接着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演示金属球穿过铁环的实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在探索中弄明白:固体在受热或受冷时,也和液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得既主动又有趣。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自然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 趣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目的。
  五、指导学生自行探求,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 解自然事物。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自行进行探求活动。这就要求在自然教学中, 老师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探求知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如教《花的构造》一课,除了课前要求学生采集一些植物的花以外,有的老师还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大小、 形状、颜色不同的花,让学生动手解剖,仔细观察花的构造,直到形成对花的构造的准确认识。
  六、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实验,还是课后作业,都 应尽量引导学生提高动手的速度,养成快速操作的习惯,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做“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实验时是这样提示的:先把连接扬声器的一根导线压在电池负极下,再把连接扬声器的另一根导线在电池上摩擦,就会听到声音了。有的学生动作很快,当听到声音时,就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师,我听到声音了!你来听听。”有的则由于导线连接不正确,怎么用力摩擦也听不到声音。这就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他们动手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文本细读就是教师站在读者的立场上,通过剖析文章中的字、词、句,向学生展示教材文本内容和思想,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从而形成价值取向的过程。要实现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对文本字词的解读,而且要对文本的艺术手法、结构、内容等深入分析和概括。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
期刊
摘 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总要求。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其着眼点都放在改进技术和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比如,一些需要思维的运动项目(定向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就体现了发展思维在体育中的重要性,并且有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本文主要从思维的一般概述到创新思维的特点及其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对于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教师;提问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只有对古今外优秀历史文化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厚的积累,对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趣的积累,才能激发个人去探索各个领域的秘密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习惯与智力不同,它与遗传无关,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培养下才形成的一种活动倾向,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可执行的教学任务。  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期刊
创新教育并非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要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研究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分别从充分备课、情境教学、有效复习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方法  地理作为一门中学的基础学科,包罗万象,其中涉及到的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应注重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探究的问题易于解决,以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一、充分备课  搞好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备课,同样地理教
期刊
摘 要:高中体育课教学的宗旨是:通过体育运动和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并掌握基本的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体育课中渗透素质教育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而活动课的开展又给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课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而体育教学由自身的特点决定,它与活动又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 高中体育;创新教育;素质化  一、在体育中加强活动教学的
期刊
摘 要:以活动方式加强交际训练不失为激发学生创造积极性的好方法。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给学生英语实践提供具体的交际环境,可以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创造者。活动的开展是学习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多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出来、演出来、做出来,从而提高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氛围宽松;彰显个性;情境质
期刊
摘 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而且大大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
期刊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读前——读时——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即将阅读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目的及相应的阅读活动。其中,读前活动是读课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通过文本主题或话题的导入以及对主题或语言的初步感知和预测帮助学生激活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而读时阶段则主要是验证前阶段的预测,理解语言材料,进行文本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