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激发好奇心,从问题着手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可见创设好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需要,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而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例如:在学生学会了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让学生猜想:所有的分数是否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接着,让学生任意写一些最简分数,用计算器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汇报结果。这时,再让学生观察数据,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我趁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产生了探索的问题。这里激起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二、 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把握“探索点”
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尊重儿童经验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贯彻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要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持,这个基础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这个基础,观念的转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意识不到这个基础的存在,教师就始终打不开探究性教学这扇“大门”;对这个基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在探究性教学面前徘徊不前;而对这个基础的分析不到位,将会使探究走弯路;因此,对儿童已有经验作透彻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恰当地确定“探索点”,这是实行有效探究的关键。我把曾听到过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为例,一上课教师就创设情境——猫妈妈分鱼:6条小鱼分给两只小猫,有几种分法?教师的意图是想让学生体验多种不同的分法,3和3,4和2,5和1。可结果学生的分法却很一致,都是3和3。于是,教师再三引导“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可学生就认准了只能分成3和3才公平……最后,在教师的再三“启发鼓励”下,学生极不情愿地认为还可以分成2和4,5和1,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种分法,把这种特殊的分成3和3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我想,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还不够了解,不切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况且,这种动手操作太过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上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正是证实了要把握好学习的“探索点”,它的确立恰当与否,将成为决定一堂探究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从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學。
三、 探究过程,挖掘数学“再创造”的潜能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强化过程意识,以激励学生再创新。
四、 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交流、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要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时间,还有一个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这种合作是实质性的合作,不是形式上的为合作而合作。
在这样的多次思维碰撞中,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实现真正的合作共享,从而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可见创设好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需要,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而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例如:在学生学会了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让学生猜想:所有的分数是否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接着,让学生任意写一些最简分数,用计算器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汇报结果。这时,再让学生观察数据,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我趁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产生了探索的问题。这里激起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二、 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把握“探索点”
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尊重儿童经验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贯彻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要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持,这个基础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这个基础,观念的转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意识不到这个基础的存在,教师就始终打不开探究性教学这扇“大门”;对这个基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在探究性教学面前徘徊不前;而对这个基础的分析不到位,将会使探究走弯路;因此,对儿童已有经验作透彻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恰当地确定“探索点”,这是实行有效探究的关键。我把曾听到过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为例,一上课教师就创设情境——猫妈妈分鱼:6条小鱼分给两只小猫,有几种分法?教师的意图是想让学生体验多种不同的分法,3和3,4和2,5和1。可结果学生的分法却很一致,都是3和3。于是,教师再三引导“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可学生就认准了只能分成3和3才公平……最后,在教师的再三“启发鼓励”下,学生极不情愿地认为还可以分成2和4,5和1,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种分法,把这种特殊的分成3和3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我想,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还不够了解,不切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况且,这种动手操作太过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上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正是证实了要把握好学习的“探索点”,它的确立恰当与否,将成为决定一堂探究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从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學。
三、 探究过程,挖掘数学“再创造”的潜能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强化过程意识,以激励学生再创新。
四、 注重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交流、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要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时间,还有一个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这种合作是实质性的合作,不是形式上的为合作而合作。
在这样的多次思维碰撞中,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实现真正的合作共享,从而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