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颂其诗,知其人,论其世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也,是尚友也。”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应该是文学评论中最早的理论了。鲁迅先生对此也有精辟的阐释:“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在平时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一般不提倡对作者及写作背景做过多的介绍。但我认为诗歌教学有其特殊之处,一首小诗往往凝缩着诗人一生的际遇,且有其风格的连贯性,孤立地看其作品,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某位诗人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在“知人论世”上。“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虽是王国维关于境界的精妙见解,但我更喜欢拿它来形容诗人之创作。没有物我相忘,难及彼此的痛苦心酸的创作过程,诗歌便不能凸现它的独特之美。由此可见,全方位了解诗人的一生,亦是诗歌解读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现代诗达十几首,涉及的诗人有十几个:冰心、艾青、余光中、戴望舒、舒婷、泰戈尔、莱蒙托夫等,他们笔下优秀的诗篇无一不和他们丰富真实的人生、敏感细腻的诗人气质紧密相连。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感受诗人的个性特质,总体创作风格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比在课堂上仅仅费力分析文本要有效的多。
二、“知人论世”与人格文化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对诗歌教学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开始重视诗歌“人文性”的解读,即文化解读。我认为文化解读应该包括人格文化解读。在这里“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亦包涵人格文化。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大诗人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的确,诗歌的品格来自诗人的人品。而诗歌中最动人的地方,也正是诗人人格所焕发的魅力。可人格魅力到哪里去体悟?“知人论世”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大凡诗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典型的如海子、顾城。古往今来诗人都是精神和文化的守护者,理想的纯洁性和独立性的捍卫者,好像就是为诗而生的。文如其人,诗亦如其人,所以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是就诗论诗的课堂。人文关怀哪里来?诗歌学习如何定位?这些在教学实践中时常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正可以从上述论述中找到答案。让学生从诗人的人格读进诗歌的品格,再从诗歌的品格学出诗人的人格,这不正是“语文人文性”即民族文化意识在语文课堂上的浸染吗?
语文教学虽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诗人,但他们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往往和这些伟大或纯粹的诗人相联系,并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影响,教师更不能对此忽视。
三、“以意逆志”与诗歌解读
“夫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是孟子提出关于阅读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诗方法。“文”指文字,“辞”指语句,“意”指读者的意,“志”指作者的志。孟子认为解诗者不能从文字表面简单机械的去理解诗的意思,而是通过解诗者自己的体会去推测或探求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谈论最多的恐怕要数“解读”二字了。把想象力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诗歌多元解读、扩展阅读等等话题,无非就是为了说清两字:“解读”。然而“解读”的根基在哪里?“以意逆志”正是孟子在几千年前为我们作出的答案。不论解读的过程如何,最终只有一个评价标准,即是否落脚在诗人本身的“志”上。
关于诗歌,留给我们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理论经历时间的推敲愈发熠熠生辉。教师应该把这些灿烂的“根”深深种植在自己的心田上,方能让我们的教学天地开出闪光的“花”。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也,是尚友也。”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应该是文学评论中最早的理论了。鲁迅先生对此也有精辟的阐释:“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在平时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一般不提倡对作者及写作背景做过多的介绍。但我认为诗歌教学有其特殊之处,一首小诗往往凝缩着诗人一生的际遇,且有其风格的连贯性,孤立地看其作品,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某位诗人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在“知人论世”上。“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虽是王国维关于境界的精妙见解,但我更喜欢拿它来形容诗人之创作。没有物我相忘,难及彼此的痛苦心酸的创作过程,诗歌便不能凸现它的独特之美。由此可见,全方位了解诗人的一生,亦是诗歌解读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现代诗达十几首,涉及的诗人有十几个:冰心、艾青、余光中、戴望舒、舒婷、泰戈尔、莱蒙托夫等,他们笔下优秀的诗篇无一不和他们丰富真实的人生、敏感细腻的诗人气质紧密相连。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感受诗人的个性特质,总体创作风格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比在课堂上仅仅费力分析文本要有效的多。
二、“知人论世”与人格文化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对诗歌教学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开始重视诗歌“人文性”的解读,即文化解读。我认为文化解读应该包括人格文化解读。在这里“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亦包涵人格文化。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大诗人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的确,诗歌的品格来自诗人的人品。而诗歌中最动人的地方,也正是诗人人格所焕发的魅力。可人格魅力到哪里去体悟?“知人论世”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大凡诗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典型的如海子、顾城。古往今来诗人都是精神和文化的守护者,理想的纯洁性和独立性的捍卫者,好像就是为诗而生的。文如其人,诗亦如其人,所以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是就诗论诗的课堂。人文关怀哪里来?诗歌学习如何定位?这些在教学实践中时常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正可以从上述论述中找到答案。让学生从诗人的人格读进诗歌的品格,再从诗歌的品格学出诗人的人格,这不正是“语文人文性”即民族文化意识在语文课堂上的浸染吗?
语文教学虽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诗人,但他们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往往和这些伟大或纯粹的诗人相联系,并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影响,教师更不能对此忽视。
三、“以意逆志”与诗歌解读
“夫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是孟子提出关于阅读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诗方法。“文”指文字,“辞”指语句,“意”指读者的意,“志”指作者的志。孟子认为解诗者不能从文字表面简单机械的去理解诗的意思,而是通过解诗者自己的体会去推测或探求作者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谈论最多的恐怕要数“解读”二字了。把想象力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诗歌多元解读、扩展阅读等等话题,无非就是为了说清两字:“解读”。然而“解读”的根基在哪里?“以意逆志”正是孟子在几千年前为我们作出的答案。不论解读的过程如何,最终只有一个评价标准,即是否落脚在诗人本身的“志”上。
关于诗歌,留给我们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理论经历时间的推敲愈发熠熠生辉。教师应该把这些灿烂的“根”深深种植在自己的心田上,方能让我们的教学天地开出闪光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