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着“活用教材”的口号随意编改、重组教材,过度追求新奇性,会淡化教学内容的丰厚内涵,使教学活动走入歧途。重组教材应注意建立新秩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重组教材;新秩序;认知规律;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2-0034-01
【案例回放】
课始,教师拿出扑克牌,提出问题:如果用扑克牌表示年龄,那么纸牌J表示多少?K、Q呢?然后让学生抽取能够代表自己年龄的纸牌。教师以自己的年龄提问,并透露自己的年龄比生1年长14岁。那么要知道老师的年龄,就要知道生1的年龄。出示表格:
教师提出:这样继续推演,将无穷无尽,不妨用字母表示生1年龄,一劳永逸。此时学生设想生1的年龄是a岁,由此可推知教师的年龄是a 14岁。教师追问:“字母表达式除了可以表示老师的年龄外,还可以表示什么信息?”师生共同小结:字母不但可以表示变数,还可以揭示数量关系。教师提出:“如果将字母换成实数15,那么老师的年龄就可以轻易求出,即15 14=29。”由此总结出:a可以表示一切自然数,但是其取值范围有限制。教师提问:“倘若用字母b代表老师的年龄,如何表示生1的年龄?”此言一出,教室一片寂静,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
【教学反思】
1.教材重组要注意建立新秩序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教学内容貌似平淡无奇,但它蕴含着将实数抽象为字母的玄机,需要刷新学生的算式观,扩充算式的外延,是学生认知上的一次革新。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接受字母表示数的合理性,并初步理解代数式揭示的数量关系,教材编排了2道例题:例1引导学生从数字抽象到字母代数、由数字算式抽象到代数式;例2则进一步延伸巩固,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人数、用加法代数式表示具体某个数量又表示几个数量的运算关系,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代入法求值,从而大大扩大了字母表示数的覆盖面。
教材如此安排,层次分明,知识结构呈一定阶梯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而教师重组教材后设计的“猜年龄”环节,则急于求成,意图将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揭示数量关系、代入法求值融为一体,毕其功于一役,这对于初次接触字母表示数的学生而言,任务太重,时间仓促。学生对纷至沓来的追问应接不暇,思考时间十分短暂,交流讨论的空间十分狭小,最后只能囫囵吞枣。
2.教材重組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重组教材后,教师通过“猜年龄”的操作来归纳加法代数式“a 14”,通过围小棒来归纳乘法代数式“a[×]3”,而教材是先安排乘法代数式再安排加法代数式的。到底哪个才是学生学习代数式的真正起点?利用乘法还是加法引进代数思想好?教材中的例1摆1个三角形用到3根小棒,然后罗列出摆2个、3个、4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数,算式依次为[2×3]、[3×3]、[4×3],学生对比算式,概括得出“有几个三角形,就有多少个3根小棒”,以此类推,总结得出摆a个三角形需要a[×]3个小棒。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代数式的总结是自然而然的。而“猜年龄”的思维步骤更为细化,当生11岁时,推测老师的年龄为1 14,2岁时推测老师的年龄1 15……为了克服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不确定性,学生想到了用字母表示数。另外“a 14”既可以看作老师的年龄,又可以表示老师与生1年龄的关系。而很多教师都认为,用代数式来揭示数量关系,学生很难接受。综上所述,先教授加法代数式再教授乘法代数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材重组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落实符号感。在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成为衡量数学思考是否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课标强调学生应“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因此,教学中要彰显字母代数、代数式揭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凝练性和便捷性。
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并没有切身感受到字母代数的迫切性和工具性,这是教学的最大弊端。由此可见,教师重组教材时理应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总之,重组教材之前,我们应读透、读懂教材,深入理解其主旨;重组教材时应仍细斟酌,从而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重组教材;新秩序;认知规律;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2-0034-01
【案例回放】
课始,教师拿出扑克牌,提出问题:如果用扑克牌表示年龄,那么纸牌J表示多少?K、Q呢?然后让学生抽取能够代表自己年龄的纸牌。教师以自己的年龄提问,并透露自己的年龄比生1年长14岁。那么要知道老师的年龄,就要知道生1的年龄。出示表格:
教师提出:这样继续推演,将无穷无尽,不妨用字母表示生1年龄,一劳永逸。此时学生设想生1的年龄是a岁,由此可推知教师的年龄是a 14岁。教师追问:“字母表达式除了可以表示老师的年龄外,还可以表示什么信息?”师生共同小结:字母不但可以表示变数,还可以揭示数量关系。教师提出:“如果将字母换成实数15,那么老师的年龄就可以轻易求出,即15 14=29。”由此总结出:a可以表示一切自然数,但是其取值范围有限制。教师提问:“倘若用字母b代表老师的年龄,如何表示生1的年龄?”此言一出,教室一片寂静,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
【教学反思】
1.教材重组要注意建立新秩序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教学内容貌似平淡无奇,但它蕴含着将实数抽象为字母的玄机,需要刷新学生的算式观,扩充算式的外延,是学生认知上的一次革新。因此,为了保证学生接受字母表示数的合理性,并初步理解代数式揭示的数量关系,教材编排了2道例题:例1引导学生从数字抽象到字母代数、由数字算式抽象到代数式;例2则进一步延伸巩固,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人数、用加法代数式表示具体某个数量又表示几个数量的运算关系,同时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代入法求值,从而大大扩大了字母表示数的覆盖面。
教材如此安排,层次分明,知识结构呈一定阶梯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而教师重组教材后设计的“猜年龄”环节,则急于求成,意图将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揭示数量关系、代入法求值融为一体,毕其功于一役,这对于初次接触字母表示数的学生而言,任务太重,时间仓促。学生对纷至沓来的追问应接不暇,思考时间十分短暂,交流讨论的空间十分狭小,最后只能囫囵吞枣。
2.教材重組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重组教材后,教师通过“猜年龄”的操作来归纳加法代数式“a 14”,通过围小棒来归纳乘法代数式“a[×]3”,而教材是先安排乘法代数式再安排加法代数式的。到底哪个才是学生学习代数式的真正起点?利用乘法还是加法引进代数思想好?教材中的例1摆1个三角形用到3根小棒,然后罗列出摆2个、3个、4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数,算式依次为[2×3]、[3×3]、[4×3],学生对比算式,概括得出“有几个三角形,就有多少个3根小棒”,以此类推,总结得出摆a个三角形需要a[×]3个小棒。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代数式的总结是自然而然的。而“猜年龄”的思维步骤更为细化,当生11岁时,推测老师的年龄为1 14,2岁时推测老师的年龄1 15……为了克服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不确定性,学生想到了用字母表示数。另外“a 14”既可以看作老师的年龄,又可以表示老师与生1年龄的关系。而很多教师都认为,用代数式来揭示数量关系,学生很难接受。综上所述,先教授加法代数式再教授乘法代数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材重组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落实符号感。在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成为衡量数学思考是否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课标强调学生应“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因此,教学中要彰显字母代数、代数式揭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凝练性和便捷性。
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并没有切身感受到字母代数的迫切性和工具性,这是教学的最大弊端。由此可见,教师重组教材时理应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总之,重组教材之前,我们应读透、读懂教材,深入理解其主旨;重组教材时应仍细斟酌,从而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