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介于研究型院校和职业类院校两者之间的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標定位应立足本地本省,辐射邻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拓宽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在培养模式上,遵循“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分段达成目标,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根据各自优势和能力特点划分阶段培养年限,强化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是否有效,评判标准就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接受度能否做到与企事业单位的无缝对接。因此必须拓宽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渠道进行合作教育,才能为行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输送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服务社会 目标定位 培养模式 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b)-0229-03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更加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既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对地方普通院校转型发展的考虑,更是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服务社会,满足市场及行业所需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即能就业,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单位输送之间的无缝对接,也就是要注重实现对人才进行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双重教育的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围绕“应用型”和“无缝对接”这两个关键词及时做出调整。早在2000年之前,国家教育部就提出明确要求:2000年之后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满足转型发展的要求,应为地方服务,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与“985、211”学校错位发展。结合人才需求和教学改革的实际,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和调整现有培养模式才能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同步。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思想保障,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方向则由学校的办学形式和办学目标来决定。应用型人才在目前还没有官方权威界定定义的前提下,这一类院校首先要区分和职业类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差别。从传统人才培养的范畴里,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还是相对于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来区分的,学术型人才是在某一领域的学术理论方面有较高造诣,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研究深入的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则是技术和技能比较熟练、岗位对应性较强的操作性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类型,既有完整的学术体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开发应用的能力,将学术和应用合体,能直接带领后者运用知识技能进行生产活动的实际操作,同时将实践中遇到的较大问题反馈给前者去研究解决。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这是一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了解清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和规格,才能明确目标和专业的定位,才能清晰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和突出自身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突出“应用”,应用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相挂钩,尤其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就应该根据院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确立,主要为所在地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从专业的设置开始,就应该根据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多方向”的专业设置及明确院校获得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指导思想,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大一统”专才教育模式,也不能局限于按教育部颁布的506个专业分别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各个院校需要进行“拓宽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立足本地本省,辐射邻省,对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学校规模、办学经费、设备投入、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及可待挖掘的潜质条件等确定专业口径,对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院校的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都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开展。专业设置和定位都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充分体现专业设置市场化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从服务于地方,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出发,建立健全主动适应地方科技发展、文教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的办学机制,既要夯实基础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又要依托地方拓宽人才需求市场,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开拓空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要立足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经济组成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发生变动,只能确定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目标定位,需要合理的根据内外部条件为自己量体裁衣。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只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定位专业和制定配套的办学机制、确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做好准备。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组成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重要依据和指挥棒。培养模式的调整取决于目标准确定位下的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格、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及评价体系等各方面。(1)培养规格在应用型目标的指引下,要明确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对于英语、计算机水平、体质健康情况等则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另做要求。(2)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教学计划和能力拓展计划。(3)教学管理制度与文件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和使用;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等教学运行管理;教材的编写、选用、评价等。(4)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各专业可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5)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围绕教学质量需要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和验证,以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评价体系包括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学生质量等,质量评价的主体要由学校为主转向以学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根据院校和专业的不同都有学制和年限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学完所有课程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其培养内容不是根据年限平均分配,而需要具体化的分阶段组织实施,根据人才培养要达成的目标分为三段式,应遵循“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定位,不同专业则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在不同培养阶段有所侧重,四年制的人才培养可依据时间比例划分为“1+3”“2+2”“2+1+1”等不同模式,五年制的人才培养可依据时间比例划分为“2+3”“2+2+1”等不同模式。以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为例,“2+3”模式将注重个人素质和基本能力提升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学科基础课程在前两年完成;将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及技能课程放在后三年完成,两段之间的教育并不相悖,甚至有交叉、叠加和融合。可实行双轨制人才培养,类似于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做法。
3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除了满足上述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之外,政府、企业和学校还要提供适合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相关政策、软硬条件和实施环境。
融合目前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和社会需求的复合性、应用性、技能性,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进入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时间作为起点,经过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层次不同的院校多样化培养分流为多个系列,各院校通过自己的优势和办学传统结合地方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又做出不一样的阶段划分,每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虽然是预先设定,但也需要有能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而随时调整的灵活性,比如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直接会导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变动,尤其容易出现学生入学时是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但还没等到学生毕业,热门就因为行业变动和供过于求等原因变成了冷门专业,学生很难就业,如果培养过程中不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这些学生毕业就会因为专业面窄而无法就业,这时就需要及时灵活的调整方向,分流向相近或相关专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在原先以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更急需做出向能力本位转移下的大调整,强调知识体系的建立与能力培养,强调学生个性与共性全面发展,“平台课程”要打下扎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从“一专多能”的目标出发,构建起“素质教育和大类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和职业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将来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沟通技巧、领导才能、积极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意识、专业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求知能力和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文化素质、组织能力、体能健康,这些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在明确的目标下组织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大类基础课程要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创新实践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模塊课程”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分流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和职业发展。为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人才培养从源头开始采取“学科大类招生”到进行“专业分流培养”,低年级要提高学生对学科专业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同步进行,可降低学习的盲目性,高年级在低年级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强化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自主选择,分流培养,以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目标进行模块方向化教学,通过大类培养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应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合理的进行调整,以提高人才培养的应变性和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具体操作时还需注意:(1)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个部分之间的知识衔接要加强,都以培养多元复合人才为导向。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的行业内岗位技术要求和技术革新能及时的做出调整。(2)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应对人才需求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逐步构建并完善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要坚持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最有效模式。(3)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结构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需求,可进行分段式培养,将人才培养过程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可安排公共课程和学科大类的专业基础通识课程,树立目标,为后续拓宽专业口径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可安排专业主干课程,获取专业知识和强调实践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专业素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第三阶段安排职业教育,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倾向发展设置职业模块。除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外,需增设与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实行双轨教学并行(低年级以学校的通识教育为主,逐渐引入岗位技术要求,专业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高年级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企业的职业教育为主,进入按岗位分设的实训课堂或工作室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职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为辅)。引导学生着眼于理论的运用,使“厚基础”为“宽口径”服务,为“一专多能”服务。分段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以前学科专业背景单一的教育向通识教育和多学科交叉下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又能满足人才因个体差异产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是否有效,评判标准就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接受度能否做到与企事业单位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院校的责任,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但如何在现有社会具备的大环境下,依托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培养合格的人才则是院校不容推辞的责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理应注重应用性,要能够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能力。而要体现人才的应用性特点,院校就需要注重应用和重视实训,联合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的优势资源,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强调自身特色和优势专业与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为分支,重新形成学校、用人单位零距离、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后期的职业教育既要注重受教育者能获取知识,又要注重职业能力的获得,还要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日后的职业迁移和继续深造学习。而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也正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需要探究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加强了院校自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在当下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背景下,大部分本科院校要谋求发展,除了打好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和提高教育质量之外,有针对性的服务于社会所需,满足市场需求,拓宽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渠道进行合作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为行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输送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的有用人才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淑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2):120-122.
[2] 张焜.基于协同育人理念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五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研究版,2014(10):25-30.
[3] 王柏远.中国—东盟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以广西区为例[J].才智,2016(9):6-9.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服务社会 目标定位 培养模式 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b)-0229-03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更加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既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对地方普通院校转型发展的考虑,更是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服务社会,满足市场及行业所需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即能就业,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单位输送之间的无缝对接,也就是要注重实现对人才进行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双重教育的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围绕“应用型”和“无缝对接”这两个关键词及时做出调整。早在2000年之前,国家教育部就提出明确要求:2000年之后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满足转型发展的要求,应为地方服务,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与“985、211”学校错位发展。结合人才需求和教学改革的实际,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和调整现有培养模式才能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同步。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思想保障,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方向则由学校的办学形式和办学目标来决定。应用型人才在目前还没有官方权威界定定义的前提下,这一类院校首先要区分和职业类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差别。从传统人才培养的范畴里,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还是相对于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来区分的,学术型人才是在某一领域的学术理论方面有较高造诣,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研究深入的人才;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则是技术和技能比较熟练、岗位对应性较强的操作性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类型,既有完整的学术体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开发应用的能力,将学术和应用合体,能直接带领后者运用知识技能进行生产活动的实际操作,同时将实践中遇到的较大问题反馈给前者去研究解决。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这是一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了解清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和规格,才能明确目标和专业的定位,才能清晰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和突出自身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突出“应用”,应用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相挂钩,尤其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就应该根据院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确立,主要为所在地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从专业的设置开始,就应该根据国家提出的“宽口径,多方向”的专业设置及明确院校获得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指导思想,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大一统”专才教育模式,也不能局限于按教育部颁布的506个专业分别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各个院校需要进行“拓宽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立足本地本省,辐射邻省,对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同时根据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学校规模、办学经费、设备投入、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及可待挖掘的潜质条件等确定专业口径,对专业大类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院校的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都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开展。专业设置和定位都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充分体现专业设置市场化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从服务于地方,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出发,建立健全主动适应地方科技发展、文教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的办学机制,既要夯实基础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又要依托地方拓宽人才需求市场,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开拓空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要立足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产业结构、经济组成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发生变动,只能确定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目标定位,需要合理的根据内外部条件为自己量体裁衣。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只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定位专业和制定配套的办学机制、确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做好准备。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组成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重要依据和指挥棒。培养模式的调整取决于目标准确定位下的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格、培养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及评价体系等各方面。(1)培养规格在应用型目标的指引下,要明确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对于英语、计算机水平、体质健康情况等则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另做要求。(2)培养计划包括专业教学计划和能力拓展计划。(3)教学管理制度与文件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和使用;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等教学运行管理;教材的编写、选用、评价等。(4)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各专业可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5)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围绕教学质量需要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和验证,以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评价体系包括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学生质量等,质量评价的主体要由学校为主转向以学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根据院校和专业的不同都有学制和年限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需要学完所有课程内容,并达到毕业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其培养内容不是根据年限平均分配,而需要具体化的分阶段组织实施,根据人才培养要达成的目标分为三段式,应遵循“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定位,不同专业则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在不同培养阶段有所侧重,四年制的人才培养可依据时间比例划分为“1+3”“2+2”“2+1+1”等不同模式,五年制的人才培养可依据时间比例划分为“2+3”“2+2+1”等不同模式。以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为例,“2+3”模式将注重个人素质和基本能力提升的通识教育课程结合学科基础课程在前两年完成;将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及技能课程放在后三年完成,两段之间的教育并不相悖,甚至有交叉、叠加和融合。可实行双轨制人才培养,类似于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做法。
3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除了满足上述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之外,政府、企业和学校还要提供适合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相关政策、软硬条件和实施环境。
融合目前本科教育的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和社会需求的复合性、应用性、技能性,可以看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进入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时间作为起点,经过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层次不同的院校多样化培养分流为多个系列,各院校通过自己的优势和办学传统结合地方对人才需求的不同又做出不一样的阶段划分,每个阶段都是环环相扣,虽然是预先设定,但也需要有能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而随时调整的灵活性,比如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直接会导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变动,尤其容易出现学生入学时是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大,但还没等到学生毕业,热门就因为行业变动和供过于求等原因变成了冷门专业,学生很难就业,如果培养过程中不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这些学生毕业就会因为专业面窄而无法就业,这时就需要及时灵活的调整方向,分流向相近或相关专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在原先以知识本位培养目标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更急需做出向能力本位转移下的大调整,强调知识体系的建立与能力培养,强调学生个性与共性全面发展,“平台课程”要打下扎实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从“一专多能”的目标出发,构建起“素质教育和大类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和职业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将来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沟通技巧、领导才能、积极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意识、专业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求知能力和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文化素质、组织能力、体能健康,这些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在明确的目标下组织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大类基础课程要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创新实践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模塊课程”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分流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和职业发展。为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人才培养从源头开始采取“学科大类招生”到进行“专业分流培养”,低年级要提高学生对学科专业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同步进行,可降低学习的盲目性,高年级在低年级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强化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自主选择,分流培养,以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目标进行模块方向化教学,通过大类培养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应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合理的进行调整,以提高人才培养的应变性和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具体操作时还需注意:(1)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个部分之间的知识衔接要加强,都以培养多元复合人才为导向。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的行业内岗位技术要求和技术革新能及时的做出调整。(2)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应对人才需求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逐步构建并完善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要坚持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最有效模式。(3)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结构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需求,可进行分段式培养,将人才培养过程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可安排公共课程和学科大类的专业基础通识课程,树立目标,为后续拓宽专业口径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可安排专业主干课程,获取专业知识和强调实践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专业素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第三阶段安排职业教育,着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倾向发展设置职业模块。除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外,需增设与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实行双轨教学并行(低年级以学校的通识教育为主,逐渐引入岗位技术要求,专业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高年级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企业的职业教育为主,进入按岗位分设的实训课堂或工作室直接参与生产实践,职业教育为主,专业教育为辅)。引导学生着眼于理论的运用,使“厚基础”为“宽口径”服务,为“一专多能”服务。分段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以前学科专业背景单一的教育向通识教育和多学科交叉下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又能满足人才因个体差异产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是否有效,评判标准就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接受度能否做到与企事业单位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院校的责任,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但如何在现有社会具备的大环境下,依托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培养合格的人才则是院校不容推辞的责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理应注重应用性,要能够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能力。而要体现人才的应用性特点,院校就需要注重应用和重视实训,联合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的优势资源,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强调自身特色和优势专业与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为分支,重新形成学校、用人单位零距离、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后期的职业教育既要注重受教育者能获取知识,又要注重职业能力的获得,还要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日后的职业迁移和继续深造学习。而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也正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需要探究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加强了院校自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在当下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背景下,大部分本科院校要谋求发展,除了打好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和提高教育质量之外,有针对性的服务于社会所需,满足市场需求,拓宽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渠道进行合作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为行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输送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的有用人才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淑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2):120-122.
[2] 张焜.基于协同育人理念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五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研究版,2014(10):25-30.
[3] 王柏远.中国—东盟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以广西区为例[J].才智,201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