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里乡村2》这个片子,虽然简单短小,仅仅两分来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对于我这个学生来说,剪辑它也是费尽了一番心思,同样在这其中,我对视频的剪辑也是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悟,剪辑之道,博大精深。
临危受命,却不知所以
其实剪辑“画里乡村”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才开始我并非在这个拍摄小组,在拍摄任务完成之后回到南大开始剪辑时,才发现拍摄“画里乡村”的小董并没有任何剪辑技术,对剪辑软件和剪辑手法可谓是一无所知,这时我才被光荣受命在剪辑上指导帮助小董,并合力剪辑成一部作品“画里乡村”。说干就干,毕竟在此之前也有自己剪辑过几部小视频,对于剪辑我还是有几分信心,然而在看到素材使我却傻了眼,完全不晓得这些素材该如何剪辑才好。
第一眼看素材,真有种想立马放弃的冲动。多数素材都几乎达到不能用的地步。首先大多数素材都以静止画面为主,然而影像最忌讳的就是画面外部和内部的运动不足,节奏感出不来。如果将这些素材胡乱堆砌起来,就很可能成为一部由各种照片堆出来的“PPT”。
老师指路,初窥剪辑之道
接受任务后,即使每天很努力的去想如何能够和小董剪出一部较好的片子,但两天下来,却丝毫没有进展。看着截止的日子日益渐进,我更加的着急。在一次吃午饭时,我们组的指导老师孙良斌好像看出了我状态有些不好,便问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此时我也没什么顾忌,把心里的不满和苦水全部倾倒出来,甚至向老师说自己已经干不下去了这样的话。孙老师倒是一脸平和,说要和我一起再看看素材。
再次看素材,开始我心里想即使看几百遍也没有用,素材已定,就算看个上千上万遍也丝毫没有作用的。但在这次看素材时,孙老师却看得很仔细,虽然也知道这些素材是作为一个初二学生小董拍摄的,漏洞百出,但依旧找到了不少素材中可循的亮点。“你看,其实小董的素材里有许多和别人观察宏村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有小董的拍摄视角是别人没有的,在角落里玩耍的猫,很有生活气息;还有小巷子,而巷子文化也是宏村文化的一部分,将这些巷子集中一起不也能给人一种很有意思的感受!”“如果还有抱怨静止画面太多?那我建议你去看看《中国名片》这个系列的片子,相信你会从中受到启发。”孙老师说的话不多,却句句点到了我需要的点上,于是我开始重做旗鼓,一切又重新再来。
历尽千辛,终成“画里乡村”
何谓“画里乡村”?天地为画布,而宏村就是这画布上跳跃的颜色。看了《中国名片》系列的片子,我才明白即使是静止的画面,只要是剪辑的节奏和音乐搭配,一样能够成就一部有力量的片子。我再次看起了那些素材,将景别、内容都做了一个规划,然后再开始在网上选择音乐。说到音乐,真的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可以说那一整天我都在不停地听各种音乐,将各种古典流行的钢琴曲和背景音乐都听了个遍,却难以选择出用哪一首。最后孙老师过来告诉我说他那有一首比较有节奏感的音乐,我可以听听试试,刚刚一听,我便直接决定要用这首曲子,配上宏村的画面定是绝配。
解决了音乐,就要开始选择画面上出现的瑕疵,为了减少抖动带来的不好效果,我在网上寻找了许多方法,最终使用了 proDAD Mercalli 2.0防抖插件,这插件确实起到了较好的防抖作用,虽然牺牲了一些小的画质。之后我也对画面的曲线和颜色都进行了一些扫尾的调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美观。
然而最麻烦的就是将无序的画面剪辑到一起,每个画面都是一个个体,但出现在一部片子中,它们又是一个整体的一个个部分,而且是相关连的部分。我尽量用景别和时间顺序将画面联系起来,因为音乐节奏到后面越来越强,对于画面的切换也越来越快,每一个画面都必须精准到画面中的每一帧,在剪辑室里熬了不知道多少小时,初片总算是完成了。本是兴高采烈地将片子拿去给孙老师看,却得到了孙老师的一些批评,片子中有很多地方都有连接上的问题,还是单幅画面感太强,没有整体感。于是在孙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将有些地方的单帧抽出来做成油画效果,再联合画面特效做出一种画面变成真实的效果,不仅把整体连接了起来,而且还更加符合了“画里乡村”的主题。最终,片子在孙老师的指导下,以及我和小董的通力合作中,完成了。
我不知道如何去评判“画里乡村”是好是坏,毕竟我也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品,何况“画里乡村”现在看来也还是比较幼稚的作品。但在这次剪辑中的体悟,却是我此生难以忘怀的。也要感谢南京大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临危受命,却不知所以
其实剪辑“画里乡村”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才开始我并非在这个拍摄小组,在拍摄任务完成之后回到南大开始剪辑时,才发现拍摄“画里乡村”的小董并没有任何剪辑技术,对剪辑软件和剪辑手法可谓是一无所知,这时我才被光荣受命在剪辑上指导帮助小董,并合力剪辑成一部作品“画里乡村”。说干就干,毕竟在此之前也有自己剪辑过几部小视频,对于剪辑我还是有几分信心,然而在看到素材使我却傻了眼,完全不晓得这些素材该如何剪辑才好。
第一眼看素材,真有种想立马放弃的冲动。多数素材都几乎达到不能用的地步。首先大多数素材都以静止画面为主,然而影像最忌讳的就是画面外部和内部的运动不足,节奏感出不来。如果将这些素材胡乱堆砌起来,就很可能成为一部由各种照片堆出来的“PPT”。
老师指路,初窥剪辑之道
接受任务后,即使每天很努力的去想如何能够和小董剪出一部较好的片子,但两天下来,却丝毫没有进展。看着截止的日子日益渐进,我更加的着急。在一次吃午饭时,我们组的指导老师孙良斌好像看出了我状态有些不好,便问我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此时我也没什么顾忌,把心里的不满和苦水全部倾倒出来,甚至向老师说自己已经干不下去了这样的话。孙老师倒是一脸平和,说要和我一起再看看素材。
再次看素材,开始我心里想即使看几百遍也没有用,素材已定,就算看个上千上万遍也丝毫没有作用的。但在这次看素材时,孙老师却看得很仔细,虽然也知道这些素材是作为一个初二学生小董拍摄的,漏洞百出,但依旧找到了不少素材中可循的亮点。“你看,其实小董的素材里有许多和别人观察宏村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有小董的拍摄视角是别人没有的,在角落里玩耍的猫,很有生活气息;还有小巷子,而巷子文化也是宏村文化的一部分,将这些巷子集中一起不也能给人一种很有意思的感受!”“如果还有抱怨静止画面太多?那我建议你去看看《中国名片》这个系列的片子,相信你会从中受到启发。”孙老师说的话不多,却句句点到了我需要的点上,于是我开始重做旗鼓,一切又重新再来。
历尽千辛,终成“画里乡村”
何谓“画里乡村”?天地为画布,而宏村就是这画布上跳跃的颜色。看了《中国名片》系列的片子,我才明白即使是静止的画面,只要是剪辑的节奏和音乐搭配,一样能够成就一部有力量的片子。我再次看起了那些素材,将景别、内容都做了一个规划,然后再开始在网上选择音乐。说到音乐,真的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可以说那一整天我都在不停地听各种音乐,将各种古典流行的钢琴曲和背景音乐都听了个遍,却难以选择出用哪一首。最后孙老师过来告诉我说他那有一首比较有节奏感的音乐,我可以听听试试,刚刚一听,我便直接决定要用这首曲子,配上宏村的画面定是绝配。
解决了音乐,就要开始选择画面上出现的瑕疵,为了减少抖动带来的不好效果,我在网上寻找了许多方法,最终使用了 proDAD Mercalli 2.0防抖插件,这插件确实起到了较好的防抖作用,虽然牺牲了一些小的画质。之后我也对画面的曲线和颜色都进行了一些扫尾的调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美观。
然而最麻烦的就是将无序的画面剪辑到一起,每个画面都是一个个体,但出现在一部片子中,它们又是一个整体的一个个部分,而且是相关连的部分。我尽量用景别和时间顺序将画面联系起来,因为音乐节奏到后面越来越强,对于画面的切换也越来越快,每一个画面都必须精准到画面中的每一帧,在剪辑室里熬了不知道多少小时,初片总算是完成了。本是兴高采烈地将片子拿去给孙老师看,却得到了孙老师的一些批评,片子中有很多地方都有连接上的问题,还是单幅画面感太强,没有整体感。于是在孙老师的指导下,我又将有些地方的单帧抽出来做成油画效果,再联合画面特效做出一种画面变成真实的效果,不仅把整体连接了起来,而且还更加符合了“画里乡村”的主题。最终,片子在孙老师的指导下,以及我和小董的通力合作中,完成了。
我不知道如何去评判“画里乡村”是好是坏,毕竟我也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品,何况“画里乡村”现在看来也还是比较幼稚的作品。但在这次剪辑中的体悟,却是我此生难以忘怀的。也要感谢南京大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