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贫困生的定义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制定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中提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各学校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
就目前来讲,一般情况下,月均生活费低于300元的称为贫困生。实际上,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困难程度是与当地人均消费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支付费用的增长幅度密切相关的。如何划分贫困生是一个动态界定的问题,所以文件中只是给出了定义,并没有具体数据规定,但是提到了“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定义的月均生活费300元以下的为贫困生,这个数字就是参照南京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
二、高校贫困生现状
200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全国近20所高校进行了统计,得出贫困生比例约为24%,特困生比例约为12.2%(一般贫困和特困生的比例一般情况下约为1:1)。2005年的报告显示,本科生在校学生数量为1561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到2011年,全国在校学生数达到3000万,按照目前最保守的贫困生占总人数的20%这一比例进行估计,贫困生数在600万左右,我省贫困生估计有35万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总量在递增,比例也在递增。
三、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的表现和成因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的自尊。
部分贫困生表现为过度自尊和敏感虚荣。他们自尊心较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同时又封闭自我。自我保护意识泛滥,进而转变为较重的防御心和猜疑心。越是贫困花销越大,甚至会追求高消费,购买奢侈品、高档电子产品,穿名牌等。对于贫困不愿提及,甚至会因为贫困的烙印不申请国家和学校的补助。渐渐地更加与同学疏远,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而且很容易忽视,同学们都反映生活消费还可以,等等,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就被排在了贫困生的名单之外,其实往往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更需要知心朋友,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否则就会走极端。
2.强烈的自卑。
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往往表现在:一是经济原因,由于家庭困难,在各方面的消费上不得不有所控制,感觉低人一等;二是教育环境的改变,尤其是从农村来城市上学的学生,教育环境的改变带来认知的改变,这种认知的改变可能会让本来很优秀的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三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的强烈对比,甚至新时代的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撞击,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四是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3.不适当的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引起的不良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忧心忡忡。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焦虑,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状态。除了常见的经济上的压力引起的焦虑之外,家庭的期望、自身的要求、就业的压力等也会让贫困生产生焦虑心理。
4.人际关系不良和孤独感。
贫困生往往对人际关系很敏感,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疏远同学和集体,往往表现为不愿意参加活动,不愿意多露面,而更愿意独来独往,个人空间封闭,交往面狭窄。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又表现出少言寡语、不合群,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提及家庭背景。一般的同学不了解这种情况会更加疏远贫困生,觉得这就是他的性格,令人不愿意交往和亲近,这样就更加剧了贫困生的孤独感,造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甚至会造成性格和心理上的扭曲。
5.依赖心理。
部分贫困生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世界的不公,进而认为自己的不幸除了家庭的原因和责任以外,同学、老师、学校、政府和全社会也有义务帮助他,并且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于自己获得帮助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愿意自立自强,客观分析和面对实际情况,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依赖心理。有些贫困受助大学生不知道感恩,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得的。
6.恋爱困惑。
恋爱是成年人都逃不过的一堂课。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承担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压力,他们也有感情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交际面窄,接触异性朋友困难,不被理解。经济的拮据使得他们没有好看的衣服或化妆品来修饰自己,没有钱用来约会,所以在接触异性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受到挫折后这种困惑会显得更加明显。长此以往,贫困生会觉得大家都瞧不起自己,进而陷入恋爱的困惑当中。
7.其他表现。
除了以上所说的集中表现外,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还表现为抑郁、嫉妒、多疑、仇恨、内疚,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四、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1.在物质层面上,由于社会财富增长失衡和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贫困生规模的日益增加与此也有关系。
近几年中国经济大发展,但是同时社会分配不均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区域上失衡,同时分配不均导致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当学生从低收入的农村来到高消费的城里求学和生活时,这种感觉是非常明显的。同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影响着贫困生的心理状态。社会上一部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人,以挣钱多少衡量他人的人,催生和增强了部分大学生的物质欲望,进而使得贫困生也追求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这种追求和现实的差距加剧了其心理“贫困”。
2.在教育方面,中小学对此关心不够。
有人认为:目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原因。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生首先要“成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目前我国的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都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特别是近几年,城乡的教育差距在加大。为了跳出农门,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只关心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一些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缺乏充分发展,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较弱。而在大学里,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逐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闭。(郑州轻工业学院李贵成)
3.就业压力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一方面,贫困生很可能因为缺少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求职思想上,由于从贫困地区考入大城市,深刻体验到两者的巨大反差,他们期望能留在发达地区工作。这无疑增加了贫困生就业的难度,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4.“贫困生”标签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形成。
人常常要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当我们给某些人贴上“贫困生”的标签时,就难以避免地产生了利与弊。一方面,贴标签者形成偏见。不管愿不愿意,“贫困生”这个标签被贴在了那些欠交学费或难以支付生活费的学生身上。似乎他们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等都应该遵循“贫困生”“应该”有的“标准”。所以,在其他人眼中,“贫困生”应该只会死读书,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在交往中按照这种“标准”,会自然而然地与贫困生保持距离,减少交往。另一方面,被贴标签者内化“标签”,使贫困生丧失自尊、心灰意懒,甚至放弃个人原有的自我形象,接受原先不肯接受的自我。被贴上“贫困生”标签的人,似乎只能生活在“贫困生”标签的阴影里。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制定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中提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各学校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
就目前来讲,一般情况下,月均生活费低于300元的称为贫困生。实际上,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困难程度是与当地人均消费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支付费用的增长幅度密切相关的。如何划分贫困生是一个动态界定的问题,所以文件中只是给出了定义,并没有具体数据规定,但是提到了“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定义的月均生活费300元以下的为贫困生,这个数字就是参照南京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
二、高校贫困生现状
200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全国近20所高校进行了统计,得出贫困生比例约为24%,特困生比例约为12.2%(一般贫困和特困生的比例一般情况下约为1:1)。2005年的报告显示,本科生在校学生数量为1561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到2011年,全国在校学生数达到3000万,按照目前最保守的贫困生占总人数的20%这一比例进行估计,贫困生数在600万左右,我省贫困生估计有35万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总量在递增,比例也在递增。
三、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的表现和成因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的自尊。
部分贫困生表现为过度自尊和敏感虚荣。他们自尊心较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同时又封闭自我。自我保护意识泛滥,进而转变为较重的防御心和猜疑心。越是贫困花销越大,甚至会追求高消费,购买奢侈品、高档电子产品,穿名牌等。对于贫困不愿提及,甚至会因为贫困的烙印不申请国家和学校的补助。渐渐地更加与同学疏远,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而且很容易忽视,同学们都反映生活消费还可以,等等,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就被排在了贫困生的名单之外,其实往往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更需要知心朋友,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否则就会走极端。
2.强烈的自卑。
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往往表现在:一是经济原因,由于家庭困难,在各方面的消费上不得不有所控制,感觉低人一等;二是教育环境的改变,尤其是从农村来城市上学的学生,教育环境的改变带来认知的改变,这种认知的改变可能会让本来很优秀的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三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的强烈对比,甚至新时代的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撞击,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四是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3.不适当的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引起的不良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忧心忡忡。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焦虑,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状态。除了常见的经济上的压力引起的焦虑之外,家庭的期望、自身的要求、就业的压力等也会让贫困生产生焦虑心理。
4.人际关系不良和孤独感。
贫困生往往对人际关系很敏感,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疏远同学和集体,往往表现为不愿意参加活动,不愿意多露面,而更愿意独来独往,个人空间封闭,交往面狭窄。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又表现出少言寡语、不合群,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提及家庭背景。一般的同学不了解这种情况会更加疏远贫困生,觉得这就是他的性格,令人不愿意交往和亲近,这样就更加剧了贫困生的孤独感,造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甚至会造成性格和心理上的扭曲。
5.依赖心理。
部分贫困生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世界的不公,进而认为自己的不幸除了家庭的原因和责任以外,同学、老师、学校、政府和全社会也有义务帮助他,并且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于自己获得帮助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愿意自立自强,客观分析和面对实际情况,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依赖心理。有些贫困受助大学生不知道感恩,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得的。
6.恋爱困惑。
恋爱是成年人都逃不过的一堂课。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承担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压力,他们也有感情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交际面窄,接触异性朋友困难,不被理解。经济的拮据使得他们没有好看的衣服或化妆品来修饰自己,没有钱用来约会,所以在接触异性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受到挫折后这种困惑会显得更加明显。长此以往,贫困生会觉得大家都瞧不起自己,进而陷入恋爱的困惑当中。
7.其他表现。
除了以上所说的集中表现外,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还表现为抑郁、嫉妒、多疑、仇恨、内疚,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四、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1.在物质层面上,由于社会财富增长失衡和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贫困生规模的日益增加与此也有关系。
近几年中国经济大发展,但是同时社会分配不均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区域上失衡,同时分配不均导致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当学生从低收入的农村来到高消费的城里求学和生活时,这种感觉是非常明显的。同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影响着贫困生的心理状态。社会上一部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人,以挣钱多少衡量他人的人,催生和增强了部分大学生的物质欲望,进而使得贫困生也追求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这种追求和现实的差距加剧了其心理“贫困”。
2.在教育方面,中小学对此关心不够。
有人认为:目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原因。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生首先要“成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目前我国的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都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特别是近几年,城乡的教育差距在加大。为了跳出农门,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只关心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一些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缺乏充分发展,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较弱。而在大学里,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逐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闭。(郑州轻工业学院李贵成)
3.就业压力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一方面,贫困生很可能因为缺少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求职思想上,由于从贫困地区考入大城市,深刻体验到两者的巨大反差,他们期望能留在发达地区工作。这无疑增加了贫困生就业的难度,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4.“贫困生”标签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形成。
人常常要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当我们给某些人贴上“贫困生”的标签时,就难以避免地产生了利与弊。一方面,贴标签者形成偏见。不管愿不愿意,“贫困生”这个标签被贴在了那些欠交学费或难以支付生活费的学生身上。似乎他们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等都应该遵循“贫困生”“应该”有的“标准”。所以,在其他人眼中,“贫困生”应该只会死读书,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在交往中按照这种“标准”,会自然而然地与贫困生保持距离,减少交往。另一方面,被贴标签者内化“标签”,使贫困生丧失自尊、心灰意懒,甚至放弃个人原有的自我形象,接受原先不肯接受的自我。被贴上“贫困生”标签的人,似乎只能生活在“贫困生”标签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