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若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则学习数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勤奋的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数学教师们最头痛的问题。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都普遍地认为数学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有关的计算,会解答各种类型的应用题,从而保证学生的高分成绩。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进行题海战术,对类型题反复训练、死记硬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发展观,要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权威,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文化
二、改变教学行为
设置新型的课堂形式,改革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改革教学,首先要冲破“教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打破“满堂灌”的局面,把课堂教学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展智能和个性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就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喜爱,安排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气氛、设计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每一堂数学课中精神饱满、思想集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法上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相互促进,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兴趣爱好等内在动力,教师还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教学机制,善于随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出调整,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例4时,我抛开书本上的例题,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即把例题改为:“猪肉7元一斤,爸爸给我30元钱,可以买几斤?还剩几元钱?”让一名学生拿着30元钱扮演“我”(买主),一人拿若干元的零钱扮演“屠户”进行表演,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班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究这个问题,能正确地得出结果,进一步直观地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又如:我在教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的例1时,主题图是公园的一些游乐设施,由于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未见过这些游乐设施,所以我拿出学校小卖部所卖的涂改液,问学生多少钱一瓶,学生都知道2元一瓶,并列举有关学生在使用涂改液,致使皮肤过敏、溃烂和中毒的有关报道,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使用涂改液的安全教育。然后问第一组(8人)每人买一瓶需要多少钱?第四组(10人)每人买一瓶需要多少钱?使学生积极口算出得数。接着又出示一包黄果树香烟,告诉这种烟3元一包,并对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教育学生长大后不但自己不要学吸烟,而且还要劝戒周围的人也不要学吸烟的环保教育。然后再问学生买20包烟要多少钱?30包呢?300包呢?使学生能在生活情境中,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驾驭教材,有效地进行课程剪裁,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加强个别辅导,发展学生个性
由于社会环境、学生来源等多种客观因素,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志趣爱好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个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加强个别辅导,切忌“一锅煮”。经济体系中“吃大锅饭”必然影响经济效益。同样,教改工作中,“吃大锅饭”必然影响儿童智能开拓。“一锅煮”对程度高一点的学生感到“吃不饱”,程度低的学生就会“吃不消”。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处于消极停滞状态。加强个别辅导,不是专指对中下学生补课,而是力图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使程度低的学生得到进步,为程度高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要狠抓教师的知识更新,创设各种数学竞赛、游戏,开设数学兴趣小组等活动,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556000贵州省凯里市大风硐小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都普遍地认为数学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有关的计算,会解答各种类型的应用题,从而保证学生的高分成绩。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进行题海战术,对类型题反复训练、死记硬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发展观,要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权威,教师的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文化
二、改变教学行为
设置新型的课堂形式,改革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改革教学,首先要冲破“教师讲、学生练”的传统,打破“满堂灌”的局面,把课堂教学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展智能和个性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就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喜爱,安排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气氛、设计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每一堂数学课中精神饱满、思想集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教法上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相互促进,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兴趣爱好等内在动力,教师还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教学机制,善于随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出调整,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将学生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例4时,我抛开书本上的例题,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即把例题改为:“猪肉7元一斤,爸爸给我30元钱,可以买几斤?还剩几元钱?”让一名学生拿着30元钱扮演“我”(买主),一人拿若干元的零钱扮演“屠户”进行表演,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班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究这个问题,能正确地得出结果,进一步直观地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又如:我在教学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的例1时,主题图是公园的一些游乐设施,由于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都不熟悉、未见过这些游乐设施,所以我拿出学校小卖部所卖的涂改液,问学生多少钱一瓶,学生都知道2元一瓶,并列举有关学生在使用涂改液,致使皮肤过敏、溃烂和中毒的有关报道,对学生进行如何正确使用涂改液的安全教育。然后问第一组(8人)每人买一瓶需要多少钱?第四组(10人)每人买一瓶需要多少钱?使学生积极口算出得数。接着又出示一包黄果树香烟,告诉这种烟3元一包,并对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教育学生长大后不但自己不要学吸烟,而且还要劝戒周围的人也不要学吸烟的环保教育。然后再问学生买20包烟要多少钱?30包呢?300包呢?使学生能在生活情境中,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驾驭教材,有效地进行课程剪裁,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加强个别辅导,发展学生个性
由于社会环境、学生来源等多种客观因素,学生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志趣爱好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个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加强个别辅导,切忌“一锅煮”。经济体系中“吃大锅饭”必然影响经济效益。同样,教改工作中,“吃大锅饭”必然影响儿童智能开拓。“一锅煮”对程度高一点的学生感到“吃不饱”,程度低的学生就会“吃不消”。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处于消极停滞状态。加强个别辅导,不是专指对中下学生补课,而是力图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使程度低的学生得到进步,为程度高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此外,还要狠抓教师的知识更新,创设各种数学竞赛、游戏,开设数学兴趣小组等活动,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556000贵州省凯里市大风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