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之太空“最”纪录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m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太空探索来说,2015年是创造了多项新纪录的一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似乎陷入了低谷。当时,“麦哲伦”探测器已经完成了它的金星任务,“火星观察者”和“火星96”任务则双双失败。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伽利略”探测器飞往木星的过程中,它的团队仍在试图解决该探测器的主天线无法完全打开的问题,打开其伞状天线的命令被发送了约10万次。
  但是,20年后再回过头看,我们有了环绕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以及彗星和矮行星的探测器,还造访了冥王星。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太阳系中主要天体的初步勘察。
  当然,2015年的这些纪录并不仅限于太阳系,而是发生在整个天文学领域的。
  第一次环绕和登陆彗星
  


  在“菲莱”于2014年着陆之后,“罗塞塔”继续刷新着纪录。
  究竟该从哪儿开始赞誉“罗塞塔”探测器?它第一次释放一个着陆器到彗星表面,第一个进入环绕彗星的轨道,而且目前仍在不断刷新探测器环绕一颗彗星最长时间的纪录。在其飞往彗星的漫长旅程中,“罗塞塔”创造了太阳能探测器飞行距离最远的纪录,直到2017年“朱诺”探测器进入环木星轨道后,这个纪录才可能被打破。2015年,“罗塞塔”跟随67P彗星一起通过近日点的过程中,它对彗星活动的观测也更为密切。
  发现更大的行星环系统
  


  2015年1月,天文学家发现了拥有庞大光环的太阳系外行星。
  太阳系外行星J1047b被戏称为“超级土星”,它有一个直径近1.2亿千米的光环系统,令土星的光环相形见绌。这是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光环系统, 它的质量可能和地球相当。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它拥有37条环缝,暗示在这个光环中隐藏着许多卫星。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它是不是最大的行星环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确认,因为J1047b未必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也可能是一颗褐矮星。
  发现金星上火山活动的直接证据
  


  2015年1月,“金星快车”探测器观测到了金星上的热斑,说明金星似乎仍有活火山活动。在“麦哲伦”探测器坠入金星大气层20多年后,欧空局的“金星快车”探测器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但在最后变轨的过程中,它在一个断裂带区域里发现了短暂出现的高温区,其中之一的面积在1平方千米左右。这些高温区的温度高达830℃,使得它比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得多。几十年来,金星上是否仍有火山活动一直是一个热门议题,在某些情况下,行星科学界甚至会划分成几个阵营。2015年12月,日本的“拂晓”探测器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有望对此提供更多的证据。
  印度首次进入火星轨道
  


  2015年3月,印度成为第4个抵达火星的国家,笼罩在火星身上的魔咒被打破了。之前,在火星探测领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一次成功,印度首次尝试便取得成功着实有点惊艳。印度于2013年11月5日发射了火星探测器,2014年9月24日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2015年3月完成其初步任务。当然,这项任务还有另外一个纪录——它的成本仅为7300万美元。
  发现最近的类星体
  


  2015年8月,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两个黑洞正在驱动距离我们最近的类星体。这个类星体距离我们5.81亿光年,听起来很遥远,但对类星体来说堪称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它位于大熊座内的马卡良231星系中,发现于1969年。2015年,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这个星系的中心并非是一个黑洞,而是两个黑洞,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太阳的1.5亿倍和400万倍。马卡良231形状的不对称性以及由年轻恒星组成的长尾,暗示它可能和一个较小的星系发生了并合,其中心质量较小的黑洞可能就来自这个星系。
  发现宇宙最大的巨洞
  


  2015年4月,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区。
  当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中除了银河系之外还有其他星系时,并没有宇宙学家提出异议。然而,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发现其他星系会怎么样?如果我们居住在牧夫巨洞的中心,这正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牧夫巨洞曾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巨洞,但是,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的一个直径达18亿光年的巨洞,顿时让牧夫巨洞黯然失色。当然,“巨洞”这个词并不十分恰当,它实际上是宇宙中物质密度比其他地方低得多的区域。新发现的这个巨洞可以容纳约1万个星系。这个纪录很有可能在未来被打破,但超出的幅度会很有限,因为整个宇宙也容纳不下几个这种尺度的巨洞。
  发现宇宙中最大的规则结构
  


  2015年7月发现的伽马射线巨壁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规则结构:一个由星系构成的巨大环形,直径56亿光年,其中心距离我们90亿光年。不过,它并不是通过勘测星系发现的,而是通过在天空中呈环状分布的9个伽马射线暴推测出来的。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高能的事件,但它们也需要宿主星系。这些伽马射线暴在太空中完全是随机发生的,概率只有1/20000,这意味着它们必定隶属于一个巨大的宇宙结构中。   直接观测到的体积最小的太阳系外行星
  


  还在迅猛增长的太阳系外行星的数量正在不断地挑战有关行星系统形成的理论。2015年8月,天文学家宣布,他们使用位于南双子望远镜上的双子行星成像仪,直接观测到了位于96光年之外的太阳系外行星波江51b。波江51b是一颗年轻的类木行星,它围绕波江51公转,距离约为13个天文单位。至今,它仍在散发出约2000万年前形成时携带的热量。虽然它并不是迄今发现的最奇特的太阳系外行星,但真正让它与众不同的是天文学家从地球上直接观测到了它,而不是通过它的遮挡或者引力才推测出它的存在。
  环绕水星时间最长的探测器
  


  2015年4月,“信使”探测器结束了它的任务。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信使”探测器是第一个进入水星轨道的人造物体,2015年4月坠毁在水星表面。在抵达水星之后,“信使”探测器原计划工作1年。但在此后的4年1个月12天的时间里,它对整个水星进行了勘测,并在其北极发现了水冰。9年之后才会有另一个探测器造访水星,它兴许会打破“信使”探测器创下的环绕水星最长时间的纪录。
  最大的太阳系光环
  


  在“卡西尼”探测器计划于2017年冲入土星大气层自毁之前,它还在对土星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卡西尼”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既展现了土星及其卫星的美,又有着充实的科学回报。当然,其他探测器或望远镜也会对“卡西尼”探测器的研究工作进行补充。2015年6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大视场红外探测器详细研究了土星最外层的光环,发现“卡西尼”探测器于2009年发现的土星最外层的光环——土卫九环——比此前认为的更大。这个稀薄的环从距离土星600万千米的地方向外延伸出去超过1000万千米。
  第一次造访冥王星
  


  2015年7月,“新地平线”号造访了太阳系外围。在飞掠冥王星之后,它拍摄的图像被不断传回地球,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比如由氮构成的冰川和冥王星的分层大气。作为第一个到达冥王星系统的人造物体,“新地平线”号创下的纪录无疑是史诗般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图像让科学家对冥王星和冥卫一的表面特征有了全新的认识。然而,这个任务的最大馈赠也许是,它再次引发了冥王星在太阳系中地位的争论。
其他文献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预测出了一种存在于金属物质中的新型粒子——Ⅱ型威尔费米子。研究人员推断,这种粒子存在于二碲化钨中。他们将之比作“物质宇宙”,因为它包含几种不同的粒子,这些粒子有的就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其他的可能只存在于某些特别的晶体中。   这种新发现的粒子是威尔费米子的表亲,也是标准量子场论的粒子之一。该项研究由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副教授B.安德烈·百奈威、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研究所的马提亚·特耶罗
期刊
让我们通过分别分析每一个参数,来重新审视德雷克方程。  R,也就是银河系每年产生新恒星的速率,确实大约为1——天文学家对这一点非常确定。事实上,天文学家最近发  现,目前可能拥有智慧生命的恒星,在几十亿年前的形成速率更快。所以R=3的取值更加切合实际。  然而,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对方程中接下来的参数就没有这么确定了。  第二个变量是fp,也就是具有行星系统的那一部分恒星的数量。最近的研究发现,几乎
期刊
原子很小,真的非常小。你可能听说过,大千世界都是由微小的原子构成的。你或许也知道,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它们。但原子确实存在,并与每样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构筑了我们的世界。  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知道这些远远不够。科学的荣耀之处在于,它总是通过实际观测来发现宇宙的奥秘。那么,我们如何得出原子确实存在的结论呢?对这些微小的结构,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  要证明原子的存在似乎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显微镜下观测就
期刊
其实我是一个物理学家。   “Physicist”这个词,翻译成“物理学家”并不是特别恰当,中文一说“家”就太庄重,这就好比“练武术的”跟“武术家”的含义完全不同一样。我认为最好的译法应该是“干物理的”,不过我的确更喜欢“物理学家”这个称呼。所以实际上我是个干物理的,并且干得很一般,是个普通物理学家。   不搞科研的人往往不知道物理学家是干什么的,我以前也不知道。我上高中的时候流行一套《第一推动》
期刊
假设外星智慧生命虽然罕见但确实存在,我们能不能指望它们通过无线电信号与我们联系?有多大比例的文明既有  能力又有动机,以我们可以检测到的信号与我们联系?换句话说:德雷克方程中fc的取值是多少?SETI的支持者倾向于相信这个值是很大的:任何一个有足够好奇心和创造力成为技术社会的文明都迟早会发现无线电是在宇宙空间进行长距离通信的有效方法,并且会选择进行这种通信。  这里是不是受到了某种幼稚的人类中心说
期刊
好吧,我承认我是标题党。本人既不认识外星人也不知道外星人的科技是啥样,那怎么比拼呢?先讲个故事。童子军队员埃迪在祖母家的农场过暑假。一天晚上,一个外星飞船降落在苹果园里,埃迪和外星少年马蒂成了朋友。马蒂来自太阳系以外的马蒂尼星,为了成为一名科学探险者,他来到地球考察。马蒂的随身装备和飞船都靠“Z金属线”来补充能量,这种外星材料能在真空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是马蒂一时疏忽,“Z金属线”被农场里的动物
期刊
近日有科学家宣称,为了应对未来环境的变化,人类有可能演化出一些非常奇特的形状,如蹼状的脚、类似猫的眼睛等。他们计算了人体外貌在众多场景下可能发生的变化。除冰盖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外,设定的场景还包括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冰期,以及人类在其他行星殖民的情况。  英国肯特大学的古人类学家马修· 斯金纳博士分析了这三种场景,并与艺术家昆廷·迪瓦恩合作模拟了未来人类的外貌。斯金纳称,为了适应未来的“水世界”,人
期刊
在海洋学家中有这样一个说法:科学家对地球海底地貌的认识还不如对火星地貌的认识多。不过,这种观点可能很快就会改变。研究人员使用卫星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的数据,找到了更新而且更精确的海底地形图绘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已经能够识别以往无法识别的隐藏特征,解答地球古代史上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问。  之前,大约90%的深海海床没被绘制地形图。2014年3月,马航MH370失事后,人们认为它可能坠毁在南印度洋某处,
期刊
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检测到了引力波,让科学家这50年来顶着质疑和压力的辛苦工作得  到了最好的回报。天体物理学家扬娜·莱文在她的新作《黑洞布鲁斯以及外太空的其他曲目》中,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一切的最佳角度。  问:LIGO研究团队最近才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因此您的专著出版的时间简直无懈可击。  莱文:这本书其实比原计划晚了3年。本来2013年就应该出版的。几年前我开始写一
期刊
我曾经在一次聚会上跟一个牧师聊天。这是一位非常虔诚的牧师,走到哪都带着一个破旧的随身听,里面放的是《圣经》录音带。我以为我的知识足以挑战他的信仰,就问他:“你怎么可能相信地球是在 6000 多年前被上帝创造的呢?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球上很多东西的年龄超过100 万年。”这位牧师说了一个几乎让我目瞪口呆的理论。他说,上帝可以创造各种年龄的万物。这就好比说,假设我现在可以创造出一个人,这个人的年龄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