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利用好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这两把双刃剑,把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落到实处,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带来质的飞跃。
关键词:课内精读 课外泛读 读书习惯 心得交流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一段寓意深刻的话:“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可见阅读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此过程中,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自新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始,每个单元的后面都安排了一个课外阅读,可见泛读与精读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一、立足于课堂主阵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注重抓学生课前预习,初步感知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回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课文不仅是语言、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因此,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达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对于一篇课文,我们往往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一般先通过听说法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但注意句子表层,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基础知识,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能多练。精讲就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连基本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比如生词的教学,有些人就喜欢搞词汇开花,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还要给出例句。现在初中阅读的生词量大,一般30—40左右,学生要记忆这些生词都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再随意发挥,添枝加叶,结果学生还不是囫囵吞枣。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文教学中,对于生词,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掌握其在文中含义及作用就行了,其他用法随遇随讲,效果会更好。又如段的教学,我们抓好中心句、重点句子、词组,让学生反复朗读,就能达到一定的理解作用。
有了精讲,就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即练。而练又不仅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之,多练,就是既要讲“量”,又要讲“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充实学生的头脑
培养阅读能力,必须课内外结合,进行课外泛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已有知识,还能提高阅读技能。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必须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进行阅读训练时必须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阅读时不能出声、不要逐词地读、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等。
2、进行阅读比赛。①制定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效率的统计表;②英语阅读马拉松赛,即长期地进行比赛,读完一本,再开始读第二本、第三本,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本一本读下去。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3、课后进行阅读心得交流,将阅读课的效果落到实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还开发了智力,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采用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相信只要把课外和课内有效地结合起来,落到实处,就能在素质教育大潮的指引下切实提高英语成绩。只有双剑合璧,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江翠萍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文新愿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关键词:课内精读 课外泛读 读书习惯 心得交流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一段寓意深刻的话:“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可见阅读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此过程中,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自新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始,每个单元的后面都安排了一个课外阅读,可见泛读与精读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一、立足于课堂主阵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注重抓学生课前预习,初步感知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回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课文不仅是语言、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因此,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达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对于一篇课文,我们往往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一般先通过听说法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但注意句子表层,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基础知识,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能多练。精讲就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连基本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比如生词的教学,有些人就喜欢搞词汇开花,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还要给出例句。现在初中阅读的生词量大,一般30—40左右,学生要记忆这些生词都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再随意发挥,添枝加叶,结果学生还不是囫囵吞枣。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文教学中,对于生词,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掌握其在文中含义及作用就行了,其他用法随遇随讲,效果会更好。又如段的教学,我们抓好中心句、重点句子、词组,让学生反复朗读,就能达到一定的理解作用。
有了精讲,就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即练。而练又不仅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之,多练,就是既要讲“量”,又要讲“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充实学生的头脑
培养阅读能力,必须课内外结合,进行课外泛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已有知识,还能提高阅读技能。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必须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进行阅读训练时必须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阅读时不能出声、不要逐词地读、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等。
2、进行阅读比赛。①制定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效率的统计表;②英语阅读马拉松赛,即长期地进行比赛,读完一本,再开始读第二本、第三本,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本一本读下去。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3、课后进行阅读心得交流,将阅读课的效果落到实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还开发了智力,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采用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相信只要把课外和课内有效地结合起来,落到实处,就能在素质教育大潮的指引下切实提高英语成绩。只有双剑合璧,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江翠萍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文新愿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