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创新思维的激活和培养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这一切都应该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知识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创设情景,孕育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够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孕育而生。
  如在教学“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出示题目:李叔叔家养了黑兔和白兔一共20只,黑兔有8只,请问白兔有多少只?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上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这道题有几种解法?看谁想的办法最多。当学生说出一种正确的方法时,我就在幻灯屏幕上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表扬语:“你真聪明!”并奖励一朵红花。这时小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如果学生说错了,我就出示:“请你再想一想。”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思维,说出了不同的答案,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孕育而生。
  二、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推动创新的原動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我都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同时注意把握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被除数、除数尾数有0的简便算法”时,出示4100÷200,学生确定余数时出现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商20余数是1,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100,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这个除法算式的商是20,余数为什么不是17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组织学生自己去思考、辩论、验证。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终于统一了意见,确定余数应该是100,并说明了理由:(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1在百位上,所以表示余数是100;(2)通过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也可以检验出余数是100。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思路不清晰的变清晰了,不严谨的变得严谨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既不局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归一应用题”练习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了2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读题和画完线段图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接着全班交流算法。(1)220÷2×6,(2)220×(6÷2),(3)220x 2×6,(4)220÷6÷2,答案出来了,不管对与错,我都不先下结论,而是把它们写在黑板上,逐一让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线段图把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听。第(3)、(4)种答案没有算理,所以是错误的。第(1)、(2)种才是正确的。特别是第(2)种答案充分显示了学生思维的独特和新颖,这个同学的解释是:先求出6小时是2小时的3倍,根据题意速度不变,可知6小时行的路程是2小时行的路程的3倍,所以列式是220×(6÷2)。这样就使疑惑的同学顿时思路明朗了,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求异思维的能力。如果教师只是拘泥于书中的解法,势必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谈不上培养创新思维。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注重转化。提高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的概念和方法,完成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转化法”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向学生提出能否用转化的方法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一展身手,于是,我及时出示图形(如图一),让学生试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然后提问,让学生说出过程、结果,有些同学的解答方法是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如图二),把它们的面积相加,即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18×3 3×3=63(cm2)。
  有些同学的解答方法是把这个图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如图三),把它们的面积相加,即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15×3 3×6=63(cm2)。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我及时表扬做对的同学,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尝试了求异创新,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学生更加喜欢钻研问题,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创新思维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展示想象的空间,教给思考的方法,有目的地激励学生不断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活动过程,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为其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只要努力学习所学的知识,其他方面都不重要,但随着新的教学观念的渗透,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主题。在学生这个群体中,由于各个先天以及后天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导致每个班级总有后进生,从而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班主任  后进生是每个班级都存在的
【摘要】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物理学是实验性课程,但贯穿在其中的结论、定理、概念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利用类比法,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转入到抽象认识。类比是一切理解事物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作为一种逻辑方法,它在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笔者从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类比方法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關键词】类比法;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所谓
【摘要】在小学的教育期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群体,就是学困生,这是每个学校在落实“德育”等相关指标时尤为关键的一点。对教师而言,不仅要将自身能力及修养提升,还要将自身教学观念扭转为正确方向,确保了解学困生的存在缘由及特质,努力寻找方法并处理好这一难题。同时,加大对学困生德育的关注力度,使得学困生的状况能够得以改善。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策略  教师经常会因为学困生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烦恼,对
超级保育员  她盛的饭菜最好吃  她扎的辫子最好看  她讲的故事最好听  她做的玩具最好玩  她是保姆、是媽妈、是老师、是医生  她是身边的超级女生  好想做一个超级宝宝  永远不长大  被她抱在怀中  (贺中山市“超级保育员”大赛圆满成功)  东方红  我们唱着《东方红》,来到东方红  东方红的孩子们很红,他们是一群红孩儿,健康又聪明  东方红的钢琴王子、音乐达人很红,深受小朋友欢迎  东方红的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它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利用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摘要】版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能使学生的心、眼、手得到全面训练。多种多样的版画材料可选择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孩子们随手可得的制作材料。版画制作表现方式多样化,一版刻好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任由学生自己选择,经过多种手段加工制作和印刷版画。采用单独创作、个别组合与多人集体创作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探究,培养人文素质,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创设欢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成为
【摘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消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是使经营者对经营中产生的侵权结果进行负责外,还要对经营者处于重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却鲜有受到该制度的保障,普通消费者并不懂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就消法中惩罚性赔偿的问题及建议作一番探讨。  【关键词】消费者;惩罚性赔偿制度;消费者权益保障  《消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通过对加害人的加倍惩罚,达到补
阅读能力是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维斯特(Michael West)认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阅读可以得到大量的、可理解的、必要的语言输入,也就是说阅读是吸收语言信息、扩大词汇量、增加语言知识、增强语感、获得乐趣、提高语言水平的最重要的手段。然而我们发现:目前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存在的问题及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依赖课程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曾说过:课程,就是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这句话成为了我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航标。  石岐太平小学的办学规模小,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偏大,学生主要来自旧城区,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充分发展的愿景受到客观制约。学校在全面分析现状后,立足学校实际,依据课程开发和德育管理的相关理论,
微课 ,形式上“微”,内容上“精”,整体效果追求“妙”、教学、实践、运用、突破教学重难点;推导计算公式;整合单元知识;专业成长……  微课作为数字资源有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的特点。形式上“微”,内容上“精”,整体效果追求“妙”。近几年来,微课的开发与运用越来越火了,由于有了以上的特点,它应用广泛,尤其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它可以突破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