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科夫是波兰的古都,自 13世纪后,首都改为华沙。这是一座古城,我们住在城郊的酒店。酒店不大,但十分整洁。住下后,已是当地时间下午 1点多了,波兰时间比北京早7个小时,至此,我们已经一天没有正儿八经吃过饭了。我们前去附近的一家名为“北京酒楼”的中餐馆吃晚饭。这家餐馆做的辣子鸡丁、鱼香肉丝、西红柿炒鸡蛋十分可口,很可能是饿坏了,我们狼吞虎咽,基本吃光了饭菜,而后还特地加了一碗面条。老板是东北人,50多岁,微胖,并不愿和我们多说一句话,显得比较冷漠,也许已经在这里入籍了吧,在异乡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家乡?不知何故,我们在这里吃过两顿饭,他始终是这样的样子,眼神冷冷的,很漠然。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
第二日一早,我们从住处驱车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车是一辆中型的奔驰,很宽敞舒服,司机是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年轻小伙。奥斯维辛是一个小城,在克拉科夫西南 60公里,因为纳粹在这里设集中营而闻名于世。许多年前看过《辛德勒名单》,对纳粹的暴行有着深刻的了解。
正是深秋,车窗外的树木一片金黄。秋日静穆,长空寥廓。乘车大约 1个小时,奥斯维辛到了。我们来得很早,九点多到的,预约的时间是 9点半参观。导游说,来参观奥斯维辛必须提前预约。前来奥斯维辛的游客很多,不按约定的时间提前到来的话,就会白跑一趟。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一片低矮的简陋建筑,有些类似于部队的营房。周围生长着参天的白杨树,巴掌大的金黄的叶子落满了地面,清风拂过,不断有树叶落下,砸在其他落叶上面,发出簌簌的声响。人流如织,却异常安静,唯有沉默。一群鸟扑棱棱飞过,却没有鸣叫。红砖墙砌成的三层高的低矮楼房,一排排伫立在透着寒意的风里。草坪墨绿,落叶金黄,长空一碧如洗。一切像静物,默然而立。像置身在一幅巨大的油画里,恍在梦中,不真实,有一种虚空的感觉。很难想象 60年前那段血腥的历史在这里上演。唯有寂静是如此真实。人们的交谈声小得不能再小,伴着手势的挥动,仿佛担心搅扰了长眠于此的那些受难者的灵魂。历史在这里走过,时间是无情的,已经把血腥漂洗成了风景。在风景面前,沉重的话题似乎也变得轻盈了。我不禁想起了波兰诗人波丝卡的那首《雅什罗旁的饥饿集中营》里的句子:
我们在这片曾经变成肉体的草地上。
寂静残存得像一个伪证,
光天化日,碧绿。旁边有座森林──
树皮剥落,吮吸苔团。
我们往集中营的大铁门走去。一长溜铁丝网蓦然跳入我的视野,多刺的粗铁丝森然排列着,沿着水泥的柱子,像蛇一样扭曲着爬行,蛮横地拦在你的眼前。秋天的油画消失了,风景退隐了,露出了肃杀之气。而四周高耸的岗楼,空无一人,却像一洞洞枪口,从高处瞄准了你。
阿多诺写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走进奥斯维辛,满是震惊、愤懑、忧伤。60年前,纳粹曾经在这里杀死了 100多万犹太人。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焚尸炉、毒气室、行刑墙、杀人工厂,一一在说明文字里复活了,使人不忍看,又不得不看。而墙上那一张张穿着囚衣的照片,那堆满了一个又一个房间的各式各样的鞋子、林林总总的皮包、大小不一的搪瓷缸……这些逝者留下的遗物,是无声的沉默,无声的控诉,无声的呐喊。而在那些堆积如山的皮鞋中,有许多儿童的小鞋子。那些小鞋子的颜色还没有褪尽,红色的鞋子尤其让人难过。而穿鞋子的孩子,早已被纳粹杀害了。
在一间陈列室,我看到一个 10多岁的男孩,大约是犹太人的后代吧,在翻阅一本巨大的书,书的每一页都是塑封的,里面写满遇难者的名字。翻到其中的一页,他的手停住了,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啪啪掉落在页面上。他无声地哭泣着,浑身抖动。他寻找到的,是他遇难的祖辈吗?孩子旁边站立的人也垂下头,留下了泪水。60年,并不远,仿佛就在眼前,时光的利剑,穿越了时间,锐利地刺在后来者的身上。
60年前,一个只有 14岁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出生的犹太少年,也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转到了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经历过非人的折磨、虐待,他侥幸活了下来,他是一个幸存者。二战后,他坚持用自己的笔,向世人倾诉自己九死一生的集中营的经历,书写那段不堪的历史。200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凯尔泰斯·伊姆雷。在《命运无常》这部自传体小说中,伊姆雷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集中营的生活。那些活着走出集中营的幸存者,在和平的日子里,不少人却选择了自杀,而伊姆雷坚强地活下来,活着用笔在和人类遗忘的痼疾作斗争。
我们走出了奥斯维辛简陋的大铁门。门外是一棵巨大的古树,枝繁叶茂,参天而立,它应是历史的见证者吧,斯人已逝,唯树常青。集中营最高最大的岗楼就伫立在大门外,上面当然空无一人,那个高耸的阁楼上,镶着玻璃的窗子像是历史的眼睛,大张着,空旷,映着太阳,熠熠放光。
拜访华沙作家协会
自克拉科夫到华沙大约有 200公里,车子开了大约 4个小时。一路上,车窗外闪过的除了一片片金黄色的树林,就是无垠的农田,丘陵也极罕见,到处是一马平川。村镇稀稀落落,村庄里的房屋也是欧式的小别墅,尖顶红瓦,如同到了童话国度。波兰的乡村已经城镇化,就房子的外观看,看不出明显的贫富差距。波兰是一个农业国,一路基本上见不到巨大的工厂厂房。土地一望无际,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留在田里,有的地方土地已翻犁过,黑色的泥土的波浪涌动在阳光下。
到了华沙已是下午,在一家“上海花园”中餐馆吃了午饭,到宾馆办理入住,匆匆休整了一下,我们就在美丽的导游小姐玛丽的带领下,前去波兰肖邦公园参观。肖邦公园地处市中心,周围是繁华地带。一进肖邦公园大门,便可见肖邦的青铜塑像,矗立在广场上。肖邦倚着一株遒劲的青松,昂然而立,向着自己的祖国遥望。每年夏天,在肖邦銅像前的广场上,都会举行一系列的音乐会,许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钢琴家。肖邦公园内,古木参天,黄叶遍地,似人间仙境。此时正值黄昏,霞光满天,微风吹来,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众鸟振翅树冠之上,久久盘旋。踩着遍地的金黄落叶,在霞光里漫步,密密的树林望不到尽头,一时恍若堕入另一个世界,与尘世隔绝了。此时此刻,只有伟大的肖邦和夕阳下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树林。于是举起相机,把这一切凝固成永恒。暮色渐浓,已经无法拍照了,我们漫步在公园里,听玛丽在用稍带生涩的中文,娓娓讲解肖邦的故事,耳边回荡起肖邦的圆舞曲,优美、高雅、华丽,又仿佛听到了他的舒缓的小夜曲,像幽涧里的山泉声,恬淡,清冽,悠远。 到华沙后的第二天上午 10点,我们如约来到华沙作家协会。华沙作家协会设在一所欧式的古老建筑里。参加座谈会的华沙作家协会的人员主要有波兰前驻华大使先生、华沙作家协会会长,以及一位 40来岁的男性诗人。经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波兰作家协会历史悠久,今年恰逢作协成立 95周年。1989年以后,波兰作家协会分为两个机构,即作家协会和文学家协会。波兰作家协会有 20多个分会,1300多名会员,分布在波兰全境,华沙分会是最大的分会,有 300多名会员。波兰作协不属于政府机构,经费来自于会员会费以及会员个人挣的钱来维持。由于资金匮乏,会员数量在减少。特别是年轻作家,根本不想加入作协,他们靠自己写作挣钱,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出版机构。在波兰当一个作家很不容易,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把文学放到一边。波兰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波兰有句名言:“诗人永远将被铭记。”正因为如此,波兰也经常举办诗歌节和诗歌朗诵会。作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文学活动,“华沙金秋诗歌节”每年一届,迄今已举办了 44届。自 2000年以来,每届诗歌节都有来自中国的诗人参加。吉狄马加曾经访问过波兰,回到国内,借鉴“金秋诗歌节”的经验,搞了“青海诗歌节”。他们说,华沙作家协会每年都会接待一到两次国内文学界对他们的访问,他们对中国文学界的情况比较了解。
波兰文学是很辉煌的,先后有四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有两位诗人。波兰诗人米沃什被迫流亡海外,60年代成为伯克利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经历过长长的漂泊之后,米沃什在 90年代初回到波兰,一直住在克拉科夫,直至 2004年去世。他的诗《礼物》,书写历经沧桑之后与世间万物的和解,书写阅尽人世之后内心的澄明与宁静: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宁静与幸福的背后,隐含着淡淡的悲苦。这一点,许多人并没有读出来。
历史上的波兰多灾多难,一度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这片国土上产生的诗歌,充满了灵魂的震颤,以及大喜大悲之后内心的澄明与宁静。淡淡的苦涩,构成了波兰诗歌的基调和底色。除了米沃什,波兰还有一位优秀诗人辛波丝卡。辛波丝卡于 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她出生在波兰的客尼克,8岁移居克拉科夫,此后一直定居在这里,在克拉科夫上大学、写诗、工作、生活。辛波丝卡的诗关注自然、人性和永恒的事物,尤其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敏感、深刻,语言质朴而又幽默,有一种静谧与天然在里面。如她的《我太靠近了》一诗,描写无限接近的两个尘世的灵魂的感觉,对“我”和“他”亲密无间的思考发人所未发:
我太靠近了。
太靠近,他无法梦到我。
我把手从这个睡着的头下抽出来。
我的手已经麻木,
插满了针,
每个针尖上,
都坐着一个等候计算的,
下凡的天使。
在裴多菲文学博物馆
布达佩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多瑙河贯穿南北。河东是布达,河西是佩斯。连接两所城市的,有九座雄伟的大桥。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链子桥,茜茜公主桥是较新的一座。我们约定上午 10点去访问裴多菲文学博物馆。博物馆设在一所高大宏伟的伯爵城堡内,1954年建馆,这里是主馆,还有五个分馆。主馆的整个建筑是典型的罗马式的,呈 U字形,有巨大的拱廊,由许多大厅组成,每一个大厅进深高远,上面悬着巨大的枝形吊灯。博物馆的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围着一个宽敞的圆桌坐下,他们还特意摆上了一些小甜点请我们吃,说这是特意手工制作的。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主要是收藏匈牙利作家手稿、作家生活用品等,已收录了从 19世纪至今的150多万种手稿,其中,收藏的裴多菲的手稿、遗物、资料等最为详尽。博物馆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展览,还留出了一些大厅,供作家举办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诗歌朗诵使用,类似的活动每年要举行 400多场,一般是要收费的。他们打造的是“活的博物馆”,注重参与意识。每年夏天,广场上都会举办艺术节,热闹非凡。对于名作家在这里举行的活动,比如像匈牙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般是免费的。对于作家的手稿,他们一般采取有偿征集的方式。博物馆的收藏,不仅仅限于手稿、文献,还包括作家生前所用的书桌、椅子,戴过的眼镜,用过的笔,等等。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的定位很值得借鉴。他们强调休闲因素,把博物馆做得很吸引人,要把人从游乐场所、超市、电影院等处吸引过来,和那些场所竞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对博物馆的陈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参观了博物馆,让人惊讶的是,博物馆做的确实很吸引人。在裴多菲展厅,墙上不仅悬挂着裴多菲各个时期的巨幅照片,还展示着裴多菲用过的皮箱、椅子、桌子,征战用过的马刀、穿过的皮靴。博物馆很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在墙上悬挂着一个电子触屏,参观者可以用手滑动屏幕,可以浏览世界上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的书影,我们在上面找到了国内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的几种中文译本封面。在裴多菲塑像旁边,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裴多菲就会往前走动几步,嘴唇蠕动着,似要和你交谈什么。地下有一个木质条凳,条凳的一端坐着年轻的裴多菲,只见他穿着棕红色的皮衣,风度翩翩,等着你坐上条凳的另一端与他合影留念。在这里,展览者独具匠心,悉心营造了裴多菲仿佛就和你在一起生活的逼真感觉,吸引你前来探索,享受发现的乐趣。
在其他展厅,不仅有手稿,还悬挂着许多油画,也有雕塑。我们问旁边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些画和雕塑,有的是作家本人作的,有的是作家收藏的别的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个展厅,大厅被隔成了灰色的巷道,墙面是用灰色的原木垒成,地面凹凸不平,四周张贴着许多文学作品。展览者告诉我们,这是模拟在二战期间的匈牙利文学现场。战争时期的匈牙利文学往往诞生在战壕、防空洞里。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个大厅,里面四壁都是书架,据说这是匈牙利最为古老的图书馆,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泛着红色的木架,年代久远的书籍,都是按照原样陈列的。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孩子们的喧哗声。一队小朋友,由老师带队赶来了,在博物馆里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对孩子们来说,参观文学博物馆,是一种充满了乐趣的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发现,能够激发好奇心。回头看我们国内的博物馆,是不是太过于枯燥、单一化了?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馆,还是鲁迅博物馆等,陈设简陋,展览手段单一,枯燥无味。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流连忘返,在博物馆里看了很久,才告别馆长离去。一个工作人员把我们送出大门,大门外是 U形大楼之间的通道,通道上面是连接两边楼房的二楼楼板。他突然指了一下我们脚下浅黑色的地面说,您猜,地下铺的是什么?瓷砖,我们异口同声的说。不,这可是木地板,已经几百年了。啊,真是难以置信,匈牙利人对文物的保护,可见是多么的精心!
在波兰和匈牙利仅仅呆了短暂的一周,感慨良多。我们先后去过克拉科夫、华沙、布达佩斯三個城市。克拉科夫有明净的天空,历史悠久的城堡,美丽的维斯瓦河,恢弘的维耶利奇卡盐矿,辉煌的大教堂,欧洲最为古老的雅盖隆大学,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空前浓厚的诗歌氛围,米沃什和辛波丝卡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尽管在克拉科夫停留的时间仅仅不到两天,我永远爱上了这座古城。华沙有肖邦公园、圣十字大教堂、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精美的夏宫、居里夫人博物馆。华沙城曾毁于战火,二战后依原样重建。波兰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对古建筑的保护,堪称典范。布达佩斯被多瑙河一分为二,有梦幻般的渔人堡、雄伟的国会大厦、叹为观止的马加什大教堂、辉煌的布达城堡。更为重要的是,布达佩斯极为重视文化艺术,国家图书馆、国家画廊和市博物馆就位于这座古老的布达城堡内。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布达佩斯坐飞机返回了北京。虽然只是匆匆的一瞥,但是美好的印象永驻心间,期待再一次重返欧洲,漫步在多瑙河畔,细细品味欧洲文化的绚烂之美。
责任编辑 张庆国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
第二日一早,我们从住处驱车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车是一辆中型的奔驰,很宽敞舒服,司机是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年轻小伙。奥斯维辛是一个小城,在克拉科夫西南 60公里,因为纳粹在这里设集中营而闻名于世。许多年前看过《辛德勒名单》,对纳粹的暴行有着深刻的了解。
正是深秋,车窗外的树木一片金黄。秋日静穆,长空寥廓。乘车大约 1个小时,奥斯维辛到了。我们来得很早,九点多到的,预约的时间是 9点半参观。导游说,来参观奥斯维辛必须提前预约。前来奥斯维辛的游客很多,不按约定的时间提前到来的话,就会白跑一趟。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一片低矮的简陋建筑,有些类似于部队的营房。周围生长着参天的白杨树,巴掌大的金黄的叶子落满了地面,清风拂过,不断有树叶落下,砸在其他落叶上面,发出簌簌的声响。人流如织,却异常安静,唯有沉默。一群鸟扑棱棱飞过,却没有鸣叫。红砖墙砌成的三层高的低矮楼房,一排排伫立在透着寒意的风里。草坪墨绿,落叶金黄,长空一碧如洗。一切像静物,默然而立。像置身在一幅巨大的油画里,恍在梦中,不真实,有一种虚空的感觉。很难想象 60年前那段血腥的历史在这里上演。唯有寂静是如此真实。人们的交谈声小得不能再小,伴着手势的挥动,仿佛担心搅扰了长眠于此的那些受难者的灵魂。历史在这里走过,时间是无情的,已经把血腥漂洗成了风景。在风景面前,沉重的话题似乎也变得轻盈了。我不禁想起了波兰诗人波丝卡的那首《雅什罗旁的饥饿集中营》里的句子:
我们在这片曾经变成肉体的草地上。
寂静残存得像一个伪证,
光天化日,碧绿。旁边有座森林──
树皮剥落,吮吸苔团。
我们往集中营的大铁门走去。一长溜铁丝网蓦然跳入我的视野,多刺的粗铁丝森然排列着,沿着水泥的柱子,像蛇一样扭曲着爬行,蛮横地拦在你的眼前。秋天的油画消失了,风景退隐了,露出了肃杀之气。而四周高耸的岗楼,空无一人,却像一洞洞枪口,从高处瞄准了你。
阿多诺写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走进奥斯维辛,满是震惊、愤懑、忧伤。60年前,纳粹曾经在这里杀死了 100多万犹太人。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焚尸炉、毒气室、行刑墙、杀人工厂,一一在说明文字里复活了,使人不忍看,又不得不看。而墙上那一张张穿着囚衣的照片,那堆满了一个又一个房间的各式各样的鞋子、林林总总的皮包、大小不一的搪瓷缸……这些逝者留下的遗物,是无声的沉默,无声的控诉,无声的呐喊。而在那些堆积如山的皮鞋中,有许多儿童的小鞋子。那些小鞋子的颜色还没有褪尽,红色的鞋子尤其让人难过。而穿鞋子的孩子,早已被纳粹杀害了。
在一间陈列室,我看到一个 10多岁的男孩,大约是犹太人的后代吧,在翻阅一本巨大的书,书的每一页都是塑封的,里面写满遇难者的名字。翻到其中的一页,他的手停住了,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啪啪掉落在页面上。他无声地哭泣着,浑身抖动。他寻找到的,是他遇难的祖辈吗?孩子旁边站立的人也垂下头,留下了泪水。60年,并不远,仿佛就在眼前,时光的利剑,穿越了时间,锐利地刺在后来者的身上。
60年前,一个只有 14岁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出生的犹太少年,也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转到了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经历过非人的折磨、虐待,他侥幸活了下来,他是一个幸存者。二战后,他坚持用自己的笔,向世人倾诉自己九死一生的集中营的经历,书写那段不堪的历史。200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凯尔泰斯·伊姆雷。在《命运无常》这部自传体小说中,伊姆雷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集中营的生活。那些活着走出集中营的幸存者,在和平的日子里,不少人却选择了自杀,而伊姆雷坚强地活下来,活着用笔在和人类遗忘的痼疾作斗争。
我们走出了奥斯维辛简陋的大铁门。门外是一棵巨大的古树,枝繁叶茂,参天而立,它应是历史的见证者吧,斯人已逝,唯树常青。集中营最高最大的岗楼就伫立在大门外,上面当然空无一人,那个高耸的阁楼上,镶着玻璃的窗子像是历史的眼睛,大张着,空旷,映着太阳,熠熠放光。
拜访华沙作家协会
自克拉科夫到华沙大约有 200公里,车子开了大约 4个小时。一路上,车窗外闪过的除了一片片金黄色的树林,就是无垠的农田,丘陵也极罕见,到处是一马平川。村镇稀稀落落,村庄里的房屋也是欧式的小别墅,尖顶红瓦,如同到了童话国度。波兰的乡村已经城镇化,就房子的外观看,看不出明显的贫富差距。波兰是一个农业国,一路基本上见不到巨大的工厂厂房。土地一望无际,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留在田里,有的地方土地已翻犁过,黑色的泥土的波浪涌动在阳光下。
到了华沙已是下午,在一家“上海花园”中餐馆吃了午饭,到宾馆办理入住,匆匆休整了一下,我们就在美丽的导游小姐玛丽的带领下,前去波兰肖邦公园参观。肖邦公园地处市中心,周围是繁华地带。一进肖邦公园大门,便可见肖邦的青铜塑像,矗立在广场上。肖邦倚着一株遒劲的青松,昂然而立,向着自己的祖国遥望。每年夏天,在肖邦銅像前的广场上,都会举行一系列的音乐会,许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钢琴家。肖邦公园内,古木参天,黄叶遍地,似人间仙境。此时正值黄昏,霞光满天,微风吹来,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众鸟振翅树冠之上,久久盘旋。踩着遍地的金黄落叶,在霞光里漫步,密密的树林望不到尽头,一时恍若堕入另一个世界,与尘世隔绝了。此时此刻,只有伟大的肖邦和夕阳下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树林。于是举起相机,把这一切凝固成永恒。暮色渐浓,已经无法拍照了,我们漫步在公园里,听玛丽在用稍带生涩的中文,娓娓讲解肖邦的故事,耳边回荡起肖邦的圆舞曲,优美、高雅、华丽,又仿佛听到了他的舒缓的小夜曲,像幽涧里的山泉声,恬淡,清冽,悠远。 到华沙后的第二天上午 10点,我们如约来到华沙作家协会。华沙作家协会设在一所欧式的古老建筑里。参加座谈会的华沙作家协会的人员主要有波兰前驻华大使先生、华沙作家协会会长,以及一位 40来岁的男性诗人。经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波兰作家协会历史悠久,今年恰逢作协成立 95周年。1989年以后,波兰作家协会分为两个机构,即作家协会和文学家协会。波兰作家协会有 20多个分会,1300多名会员,分布在波兰全境,华沙分会是最大的分会,有 300多名会员。波兰作协不属于政府机构,经费来自于会员会费以及会员个人挣的钱来维持。由于资金匮乏,会员数量在减少。特别是年轻作家,根本不想加入作协,他们靠自己写作挣钱,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出版机构。在波兰当一个作家很不容易,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把文学放到一边。波兰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波兰有句名言:“诗人永远将被铭记。”正因为如此,波兰也经常举办诗歌节和诗歌朗诵会。作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文学活动,“华沙金秋诗歌节”每年一届,迄今已举办了 44届。自 2000年以来,每届诗歌节都有来自中国的诗人参加。吉狄马加曾经访问过波兰,回到国内,借鉴“金秋诗歌节”的经验,搞了“青海诗歌节”。他们说,华沙作家协会每年都会接待一到两次国内文学界对他们的访问,他们对中国文学界的情况比较了解。
波兰文学是很辉煌的,先后有四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有两位诗人。波兰诗人米沃什被迫流亡海外,60年代成为伯克利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经历过长长的漂泊之后,米沃什在 90年代初回到波兰,一直住在克拉科夫,直至 2004年去世。他的诗《礼物》,书写历经沧桑之后与世间万物的和解,书写阅尽人世之后内心的澄明与宁静: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宁静与幸福的背后,隐含着淡淡的悲苦。这一点,许多人并没有读出来。
历史上的波兰多灾多难,一度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这片国土上产生的诗歌,充满了灵魂的震颤,以及大喜大悲之后内心的澄明与宁静。淡淡的苦涩,构成了波兰诗歌的基调和底色。除了米沃什,波兰还有一位优秀诗人辛波丝卡。辛波丝卡于 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她出生在波兰的客尼克,8岁移居克拉科夫,此后一直定居在这里,在克拉科夫上大学、写诗、工作、生活。辛波丝卡的诗关注自然、人性和永恒的事物,尤其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敏感、深刻,语言质朴而又幽默,有一种静谧与天然在里面。如她的《我太靠近了》一诗,描写无限接近的两个尘世的灵魂的感觉,对“我”和“他”亲密无间的思考发人所未发:
我太靠近了。
太靠近,他无法梦到我。
我把手从这个睡着的头下抽出来。
我的手已经麻木,
插满了针,
每个针尖上,
都坐着一个等候计算的,
下凡的天使。
在裴多菲文学博物馆
布达佩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多瑙河贯穿南北。河东是布达,河西是佩斯。连接两所城市的,有九座雄伟的大桥。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链子桥,茜茜公主桥是较新的一座。我们约定上午 10点去访问裴多菲文学博物馆。博物馆设在一所高大宏伟的伯爵城堡内,1954年建馆,这里是主馆,还有五个分馆。主馆的整个建筑是典型的罗马式的,呈 U字形,有巨大的拱廊,由许多大厅组成,每一个大厅进深高远,上面悬着巨大的枝形吊灯。博物馆的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围着一个宽敞的圆桌坐下,他们还特意摆上了一些小甜点请我们吃,说这是特意手工制作的。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主要是收藏匈牙利作家手稿、作家生活用品等,已收录了从 19世纪至今的150多万种手稿,其中,收藏的裴多菲的手稿、遗物、资料等最为详尽。博物馆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展览,还留出了一些大厅,供作家举办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诗歌朗诵使用,类似的活动每年要举行 400多场,一般是要收费的。他们打造的是“活的博物馆”,注重参与意识。每年夏天,广场上都会举办艺术节,热闹非凡。对于名作家在这里举行的活动,比如像匈牙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般是免费的。对于作家的手稿,他们一般采取有偿征集的方式。博物馆的收藏,不仅仅限于手稿、文献,还包括作家生前所用的书桌、椅子,戴过的眼镜,用过的笔,等等。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的定位很值得借鉴。他们强调休闲因素,把博物馆做得很吸引人,要把人从游乐场所、超市、电影院等处吸引过来,和那些场所竞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对博物馆的陈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参观了博物馆,让人惊讶的是,博物馆做的确实很吸引人。在裴多菲展厅,墙上不仅悬挂着裴多菲各个时期的巨幅照片,还展示着裴多菲用过的皮箱、椅子、桌子,征战用过的马刀、穿过的皮靴。博物馆很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在墙上悬挂着一个电子触屏,参观者可以用手滑动屏幕,可以浏览世界上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的书影,我们在上面找到了国内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的几种中文译本封面。在裴多菲塑像旁边,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裴多菲就会往前走动几步,嘴唇蠕动着,似要和你交谈什么。地下有一个木质条凳,条凳的一端坐着年轻的裴多菲,只见他穿着棕红色的皮衣,风度翩翩,等着你坐上条凳的另一端与他合影留念。在这里,展览者独具匠心,悉心营造了裴多菲仿佛就和你在一起生活的逼真感觉,吸引你前来探索,享受发现的乐趣。
在其他展厅,不仅有手稿,还悬挂着许多油画,也有雕塑。我们问旁边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些画和雕塑,有的是作家本人作的,有的是作家收藏的别的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个展厅,大厅被隔成了灰色的巷道,墙面是用灰色的原木垒成,地面凹凸不平,四周张贴着许多文学作品。展览者告诉我们,这是模拟在二战期间的匈牙利文学现场。战争时期的匈牙利文学往往诞生在战壕、防空洞里。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个大厅,里面四壁都是书架,据说这是匈牙利最为古老的图书馆,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泛着红色的木架,年代久远的书籍,都是按照原样陈列的。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孩子们的喧哗声。一队小朋友,由老师带队赶来了,在博物馆里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对孩子们来说,参观文学博物馆,是一种充满了乐趣的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发现,能够激发好奇心。回头看我们国内的博物馆,是不是太过于枯燥、单一化了?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馆,还是鲁迅博物馆等,陈设简陋,展览手段单一,枯燥无味。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流连忘返,在博物馆里看了很久,才告别馆长离去。一个工作人员把我们送出大门,大门外是 U形大楼之间的通道,通道上面是连接两边楼房的二楼楼板。他突然指了一下我们脚下浅黑色的地面说,您猜,地下铺的是什么?瓷砖,我们异口同声的说。不,这可是木地板,已经几百年了。啊,真是难以置信,匈牙利人对文物的保护,可见是多么的精心!
在波兰和匈牙利仅仅呆了短暂的一周,感慨良多。我们先后去过克拉科夫、华沙、布达佩斯三個城市。克拉科夫有明净的天空,历史悠久的城堡,美丽的维斯瓦河,恢弘的维耶利奇卡盐矿,辉煌的大教堂,欧洲最为古老的雅盖隆大学,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空前浓厚的诗歌氛围,米沃什和辛波丝卡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尽管在克拉科夫停留的时间仅仅不到两天,我永远爱上了这座古城。华沙有肖邦公园、圣十字大教堂、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精美的夏宫、居里夫人博物馆。华沙城曾毁于战火,二战后依原样重建。波兰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对古建筑的保护,堪称典范。布达佩斯被多瑙河一分为二,有梦幻般的渔人堡、雄伟的国会大厦、叹为观止的马加什大教堂、辉煌的布达城堡。更为重要的是,布达佩斯极为重视文化艺术,国家图书馆、国家画廊和市博物馆就位于这座古老的布达城堡内。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布达佩斯坐飞机返回了北京。虽然只是匆匆的一瞥,但是美好的印象永驻心间,期待再一次重返欧洲,漫步在多瑙河畔,细细品味欧洲文化的绚烂之美。
责任编辑 张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