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a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拉科夫是波兰的古都,自 13世纪后,首都改为华沙。这是一座古城,我们住在城郊的酒店。酒店不大,但十分整洁。住下后,已是当地时间下午 1点多了,波兰时间比北京早7个小时,至此,我们已经一天没有正儿八经吃过饭了。我们前去附近的一家名为“北京酒楼”的中餐馆吃晚饭。这家餐馆做的辣子鸡丁、鱼香肉丝、西红柿炒鸡蛋十分可口,很可能是饿坏了,我们狼吞虎咽,基本吃光了饭菜,而后还特地加了一碗面条。老板是东北人,50多岁,微胖,并不愿和我们多说一句话,显得比较冷漠,也许已经在这里入籍了吧,在异乡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家乡?不知何故,我们在这里吃过两顿饭,他始终是这样的样子,眼神冷冷的,很漠然。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
  第二日一早,我们从住处驱车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车是一辆中型的奔驰,很宽敞舒服,司机是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年轻小伙。奥斯维辛是一个小城,在克拉科夫西南 60公里,因为纳粹在这里设集中营而闻名于世。许多年前看过《辛德勒名单》,对纳粹的暴行有着深刻的了解。
  正是深秋,车窗外的树木一片金黄。秋日静穆,长空寥廓。乘车大约 1个小时,奥斯维辛到了。我们来得很早,九点多到的,预约的时间是 9点半参观。导游说,来参观奥斯维辛必须提前预约。前来奥斯维辛的游客很多,不按约定的时间提前到来的话,就会白跑一趟。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一片低矮的简陋建筑,有些类似于部队的营房。周围生长着参天的白杨树,巴掌大的金黄的叶子落满了地面,清风拂过,不断有树叶落下,砸在其他落叶上面,发出簌簌的声响。人流如织,却异常安静,唯有沉默。一群鸟扑棱棱飞过,却没有鸣叫。红砖墙砌成的三层高的低矮楼房,一排排伫立在透着寒意的风里。草坪墨绿,落叶金黄,长空一碧如洗。一切像静物,默然而立。像置身在一幅巨大的油画里,恍在梦中,不真实,有一种虚空的感觉。很难想象 60年前那段血腥的历史在这里上演。唯有寂静是如此真实。人们的交谈声小得不能再小,伴着手势的挥动,仿佛担心搅扰了长眠于此的那些受难者的灵魂。历史在这里走过,时间是无情的,已经把血腥漂洗成了风景。在风景面前,沉重的话题似乎也变得轻盈了。我不禁想起了波兰诗人波丝卡的那首《雅什罗旁的饥饿集中营》里的句子:
  我们在这片曾经变成肉体的草地上。
  寂静残存得像一个伪证,
  光天化日,碧绿。旁边有座森林──
  树皮剥落,吮吸苔团。
  我们往集中营的大铁门走去。一长溜铁丝网蓦然跳入我的视野,多刺的粗铁丝森然排列着,沿着水泥的柱子,像蛇一样扭曲着爬行,蛮横地拦在你的眼前。秋天的油画消失了,风景退隐了,露出了肃杀之气。而四周高耸的岗楼,空无一人,却像一洞洞枪口,从高处瞄准了你。
  阿多诺写过:“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走进奥斯维辛,满是震惊、愤懑、忧伤。60年前,纳粹曾经在这里杀死了 100多万犹太人。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焚尸炉、毒气室、行刑墙、杀人工厂,一一在说明文字里复活了,使人不忍看,又不得不看。而墙上那一张张穿着囚衣的照片,那堆满了一个又一个房间的各式各样的鞋子、林林总总的皮包、大小不一的搪瓷缸……这些逝者留下的遗物,是无声的沉默,无声的控诉,无声的呐喊。而在那些堆积如山的皮鞋中,有许多儿童的小鞋子。那些小鞋子的颜色还没有褪尽,红色的鞋子尤其让人难过。而穿鞋子的孩子,早已被纳粹杀害了。
  在一间陈列室,我看到一个 10多岁的男孩,大约是犹太人的后代吧,在翻阅一本巨大的书,书的每一页都是塑封的,里面写满遇难者的名字。翻到其中的一页,他的手停住了,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啪啪掉落在页面上。他无声地哭泣着,浑身抖动。他寻找到的,是他遇难的祖辈吗?孩子旁边站立的人也垂下头,留下了泪水。60年,并不远,仿佛就在眼前,时光的利剑,穿越了时间,锐利地刺在后来者的身上。
  60年前,一个只有 14岁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出生的犹太少年,也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转到了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经历过非人的折磨、虐待,他侥幸活了下来,他是一个幸存者。二战后,他坚持用自己的笔,向世人倾诉自己九死一生的集中营的经历,书写那段不堪的历史。200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凯尔泰斯·伊姆雷。在《命运无常》这部自传体小说中,伊姆雷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描述了集中营的生活。那些活着走出集中营的幸存者,在和平的日子里,不少人却选择了自杀,而伊姆雷坚强地活下来,活着用笔在和人类遗忘的痼疾作斗争。
  我们走出了奥斯维辛简陋的大铁门。门外是一棵巨大的古树,枝繁叶茂,参天而立,它应是历史的见证者吧,斯人已逝,唯树常青。集中营最高最大的岗楼就伫立在大门外,上面当然空无一人,那个高耸的阁楼上,镶着玻璃的窗子像是历史的眼睛,大张着,空旷,映着太阳,熠熠放光。
  拜访华沙作家协会
  自克拉科夫到华沙大约有 200公里,车子开了大约 4个小时。一路上,车窗外闪过的除了一片片金黄色的树林,就是无垠的农田,丘陵也极罕见,到处是一马平川。村镇稀稀落落,村庄里的房屋也是欧式的小别墅,尖顶红瓦,如同到了童话国度。波兰的乡村已经城镇化,就房子的外观看,看不出明显的贫富差距。波兰是一个农业国,一路基本上见不到巨大的工厂厂房。土地一望无际,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留在田里,有的地方土地已翻犁过,黑色的泥土的波浪涌动在阳光下。
  到了华沙已是下午,在一家“上海花园”中餐馆吃了午饭,到宾馆办理入住,匆匆休整了一下,我们就在美丽的导游小姐玛丽的带领下,前去波兰肖邦公园参观。肖邦公园地处市中心,周围是繁华地带。一进肖邦公园大门,便可见肖邦的青铜塑像,矗立在广场上。肖邦倚着一株遒劲的青松,昂然而立,向着自己的祖国遥望。每年夏天,在肖邦銅像前的广场上,都会举行一系列的音乐会,许多音乐爱好者前来聆听,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钢琴家。肖邦公园内,古木参天,黄叶遍地,似人间仙境。此时正值黄昏,霞光满天,微风吹来,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众鸟振翅树冠之上,久久盘旋。踩着遍地的金黄落叶,在霞光里漫步,密密的树林望不到尽头,一时恍若堕入另一个世界,与尘世隔绝了。此时此刻,只有伟大的肖邦和夕阳下一望无际的金黄色树林。于是举起相机,把这一切凝固成永恒。暮色渐浓,已经无法拍照了,我们漫步在公园里,听玛丽在用稍带生涩的中文,娓娓讲解肖邦的故事,耳边回荡起肖邦的圆舞曲,优美、高雅、华丽,又仿佛听到了他的舒缓的小夜曲,像幽涧里的山泉声,恬淡,清冽,悠远。   到华沙后的第二天上午 10点,我们如约来到华沙作家协会。华沙作家协会设在一所欧式的古老建筑里。参加座谈会的华沙作家协会的人员主要有波兰前驻华大使先生、华沙作家协会会长,以及一位 40来岁的男性诗人。经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波兰作家协会历史悠久,今年恰逢作协成立 95周年。1989年以后,波兰作家协会分为两个机构,即作家协会和文学家协会。波兰作家协会有 20多个分会,1300多名会员,分布在波兰全境,华沙分会是最大的分会,有 300多名会员。波兰作协不属于政府机构,经费来自于会员会费以及会员个人挣的钱来维持。由于资金匮乏,会员数量在减少。特别是年轻作家,根本不想加入作协,他们靠自己写作挣钱,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出版机构。在波兰当一个作家很不容易,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从事其他工作,把文学放到一边。波兰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波兰有句名言:“诗人永远将被铭记。”正因为如此,波兰也经常举办诗歌节和诗歌朗诵会。作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文学活动,“华沙金秋诗歌节”每年一届,迄今已举办了 44届。自 2000年以来,每届诗歌节都有来自中国的诗人参加。吉狄马加曾经访问过波兰,回到国内,借鉴“金秋诗歌节”的经验,搞了“青海诗歌节”。他们说,华沙作家协会每年都会接待一到两次国内文学界对他们的访问,他们对中国文学界的情况比较了解。
  波兰文学是很辉煌的,先后有四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有两位诗人。波兰诗人米沃什被迫流亡海外,60年代成为伯克利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经历过长长的漂泊之后,米沃什在 90年代初回到波兰,一直住在克拉科夫,直至 2004年去世。他的诗《礼物》,书写历经沧桑之后与世间万物的和解,书写阅尽人世之后内心的澄明与宁静: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宁静与幸福的背后,隐含着淡淡的悲苦。这一点,许多人并没有读出来。
  历史上的波兰多灾多难,一度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在这片国土上产生的诗歌,充满了灵魂的震颤,以及大喜大悲之后内心的澄明与宁静。淡淡的苦涩,构成了波兰诗歌的基调和底色。除了米沃什,波兰还有一位优秀诗人辛波丝卡。辛波丝卡于 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她出生在波兰的客尼克,8岁移居克拉科夫,此后一直定居在这里,在克拉科夫上大学、写诗、工作、生活。辛波丝卡的诗关注自然、人性和永恒的事物,尤其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敏感、深刻,语言质朴而又幽默,有一种静谧与天然在里面。如她的《我太靠近了》一诗,描写无限接近的两个尘世的灵魂的感觉,对“我”和“他”亲密无间的思考发人所未发:
  我太靠近了。
  太靠近,他无法梦到我。
  我把手从这个睡着的头下抽出来。
  我的手已经麻木,
  插满了针,
  每个针尖上,
  都坐着一个等候计算的,
  下凡的天使。
  在裴多菲文学博物馆
  布达佩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多瑙河贯穿南北。河东是布达,河西是佩斯。连接两所城市的,有九座雄伟的大桥。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链子桥,茜茜公主桥是较新的一座。我们约定上午 10点去访问裴多菲文学博物馆。博物馆设在一所高大宏伟的伯爵城堡内,1954年建馆,这里是主馆,还有五个分馆。主馆的整个建筑是典型的罗马式的,呈 U字形,有巨大的拱廊,由许多大厅组成,每一个大厅进深高远,上面悬着巨大的枝形吊灯。博物馆的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围着一个宽敞的圆桌坐下,他们还特意摆上了一些小甜点请我们吃,说这是特意手工制作的。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的经费来自政府拨款,主要是收藏匈牙利作家手稿、作家生活用品等,已收录了从 19世纪至今的150多万种手稿,其中,收藏的裴多菲的手稿、遗物、资料等最为详尽。博物馆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展览,还留出了一些大厅,供作家举办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诗歌朗诵使用,类似的活动每年要举行 400多场,一般是要收费的。他们打造的是“活的博物馆”,注重参与意识。每年夏天,广场上都会举办艺术节,热闹非凡。对于名作家在这里举行的活动,比如像匈牙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般是免费的。对于作家的手稿,他们一般采取有偿征集的方式。博物馆的收藏,不仅仅限于手稿、文献,还包括作家生前所用的书桌、椅子,戴过的眼镜,用过的笔,等等。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的定位很值得借鉴。他们强调休闲因素,把博物馆做得很吸引人,要把人从游乐场所、超市、电影院等处吸引过来,和那些场所竞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对博物馆的陈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参观了博物馆,让人惊讶的是,博物馆做的确实很吸引人。在裴多菲展厅,墙上不仅悬挂着裴多菲各个时期的巨幅照片,还展示着裴多菲用过的皮箱、椅子、桌子,征战用过的马刀、穿过的皮靴。博物馆很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在墙上悬挂着一个电子触屏,参观者可以用手滑动屏幕,可以浏览世界上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的书影,我们在上面找到了国内出版的裴多菲诗歌的几种中文译本封面。在裴多菲塑像旁边,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裴多菲就会往前走动几步,嘴唇蠕动着,似要和你交谈什么。地下有一个木质条凳,条凳的一端坐着年轻的裴多菲,只见他穿着棕红色的皮衣,风度翩翩,等着你坐上条凳的另一端与他合影留念。在这里,展览者独具匠心,悉心营造了裴多菲仿佛就和你在一起生活的逼真感觉,吸引你前来探索,享受发现的乐趣。
  在其他展厅,不仅有手稿,还悬挂着许多油画,也有雕塑。我们问旁边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些画和雕塑,有的是作家本人作的,有的是作家收藏的别的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个展厅,大厅被隔成了灰色的巷道,墙面是用灰色的原木垒成,地面凹凸不平,四周张贴着许多文学作品。展览者告诉我们,这是模拟在二战期间的匈牙利文学现场。战争时期的匈牙利文学往往诞生在战壕、防空洞里。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个大厅,里面四壁都是书架,据说这是匈牙利最为古老的图书馆,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泛着红色的木架,年代久远的书籍,都是按照原样陈列的。
  在我们参观的时候,突然响起了孩子们的喧哗声。一队小朋友,由老师带队赶来了,在博物馆里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对孩子们来说,参观文学博物馆,是一种充满了乐趣的活动,充满了探索和发现,能够激发好奇心。回头看我们国内的博物馆,是不是太过于枯燥、单一化了?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馆,还是鲁迅博物馆等,陈设简陋,展览手段单一,枯燥无味。裴多菲文学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我们流连忘返,在博物馆里看了很久,才告别馆长离去。一个工作人员把我们送出大门,大门外是 U形大楼之间的通道,通道上面是连接两边楼房的二楼楼板。他突然指了一下我们脚下浅黑色的地面说,您猜,地下铺的是什么?瓷砖,我们异口同声的说。不,这可是木地板,已经几百年了。啊,真是难以置信,匈牙利人对文物的保护,可见是多么的精心!
  在波兰和匈牙利仅仅呆了短暂的一周,感慨良多。我们先后去过克拉科夫、华沙、布达佩斯三個城市。克拉科夫有明净的天空,历史悠久的城堡,美丽的维斯瓦河,恢弘的维耶利奇卡盐矿,辉煌的大教堂,欧洲最为古老的雅盖隆大学,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空前浓厚的诗歌氛围,米沃什和辛波丝卡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尽管在克拉科夫停留的时间仅仅不到两天,我永远爱上了这座古城。华沙有肖邦公园、圣十字大教堂、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青铜雕像、精美的夏宫、居里夫人博物馆。华沙城曾毁于战火,二战后依原样重建。波兰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对古建筑的保护,堪称典范。布达佩斯被多瑙河一分为二,有梦幻般的渔人堡、雄伟的国会大厦、叹为观止的马加什大教堂、辉煌的布达城堡。更为重要的是,布达佩斯极为重视文化艺术,国家图书馆、国家画廊和市博物馆就位于这座古老的布达城堡内。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布达佩斯坐飞机返回了北京。虽然只是匆匆的一瞥,但是美好的印象永驻心间,期待再一次重返欧洲,漫步在多瑙河畔,细细品味欧洲文化的绚烂之美。
  责任编辑 张庆国
其他文献
一  瓜熟蒂落的秋天。韩天宇受王志良邀请,去县文化馆,传授苗族祖宗的芦笙器乐演奏。在县文化馆讲课的第二天,韩天宇衣兜里的手机铃声响了,老婆张小美在电话里哭着说:“家里芦笙不在了,被人偷了。”  韩天宇急忙给王志良馆长请假,往家里跑。  晚上回到家,家门早被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见着他,急切地问这问哪,有人戳着他的背脊骨说:“你跑哪去了?爷爷的芦笙给贼偷了,等于把祖宗的血脉弄没了,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期刊
刀有许多种货色  水果刀 菜刀 砍刀 剔骨刀  所谓两面三刀  操刀的动作  切 砍 削 刺  剔 撩 抹 捅  字字见血封喉  尤其刀字那一撇  锋利无比 刀锋所指  横扫千军如卷席  冷兵器时代  刀就是历史的横断面  分水岭  但 有一种刀  藏在伶牙利齿之间  口诛笔伐 合纵连横  泡在蜜里  且眯缝着眼睛 笑容可掬  那把软刀子 豆子嘴  杀人不见血  防 不胜防  闪電之间  专捡背后
期刊
启程去徽州时,正是烦闷炎热的夏季。因而在我的记忆里,关于徽州,它就像夏日那浓稠的蝉声,总在暗夜里一声紧似一声,穿过那密不透风的橘树林还有新溪口教堂的尖顶,回旋飘荡,令人烦躁不安。俯瞰那座新安江畔的村子,总会让我想起那个给我讲故事的徽商。  童年,关于徽州那些沉淀的意象,已经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那座江南美景深处毫不起眼的老宅子在我看来非常适合拍古装影视剧或者鬼片。宅子门头上挂着的那面镜子风
期刊
一  好景不长。张大头真是应验了那个和尚的这句话。  这话还是张大头他娘在世时特地去求那和尚写了一道条幅,花钱裱上,然后保存在衣柜里,直到张大头十七岁下乡时,亲手交给儿子。他娘再三叮嘱,大头,可要好好保存,随时想着点,我想那和尚的话也许会帮你渡过难关。  张大头不信,妈,那是迷信。现在是什么社会?我们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幸福青年,好景怎么会不长?他疯了,简直是胡说八道!说完,张大头当场撕了那张
期刊
在这个时代我们在谈论诗人尤其是同一个生存空间的诗人群体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身后的地方背景和个人命运,想到一个个诗歌文本与“社会学”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尽管这种阅读习惯和思维定式肯定存在着问题,但是在一个愈益消解地方性知识的时代,在人人关注火热繁杂的“现实”甚至公共话题的时候,这一关乎诗人、地方和现实的传记式的阅读方法并非是无效的。除了肯定、热爱和赞颂,是否像当年的西蒙娜·薇依在 1941年夏天所
期刊
1  进门左面两张办公桌围成办公区域,一把椅子,一台电脑,配着椅子上进入静默状态的孙晓红,冷清的图书馆是一个思想者的世界。图书馆公众阅览室左面是墙,右面是像蜘蛛网一样横七竖八迷宫般的书架。  这是个巴掌大的小县城,这是个周末,休息的人都在忙。上午八点钟开门,十点钟,图书馆的空气还是静静的。孙晓红微微睁开眼转动脖子,刚才静默中,她通过书本进入庞杂无边的宇庙,自己成了宇宙中虚无缥缈的东西,急速向上飛越
期刊
一  我与老牟初次认识是在验兵的时候。  通知我去体检了,我就骑着自行车到 80里外的县城医院去。虽然我起了个大早,可赶到县医院时已经有不少人在等了。我感觉等了好长时间,才有人开了门。开了门又等了好久,才有人点名分组让我们进屋。我们是第一组,10个人。一位医生对我们很不耐烦地说:“站成一排!站成一排!”  我们这些乡下小伙子们就老老实实地站成一排。我们不知道要检查什么,就这么心里纳闷地站着。  感
期刊
原名趙先峰,1971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从事诗歌、小说、随笔和理论批评写作,著有诗集《厌世者说》,作品散见《花城》《钟山》《长江文艺》《山花》《大家》等刊物,现居呼和浩特。
期刊
1  我离开办公室往家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雪花翻飞在我眼前的路灯光线里,像是在狂欢,在有意向我炫耀它们的自由,又像是同我急于回家一样,在左冲右突地往下飘落着。大姐打来电话,她说话的声音被车流的刷刷声和喇叭声掩盖,我无法听清一句完整话。在听到“爸爸”这个词后,我的心被忽地提了起来,赶紧离开大街的人行道,往一条小巷走去。  父亲这段时间一直在大姐家。我不知道父亲咋了。  爸爸咋啦?啥?听不见,你等一
期刊
林雨飞醒来的时候,阳光已经把房子照得透亮。林雨飞 12岁,刚上完小学五年级。今天是放暑假的第一天,可以轻轻松松睡一个懒觉了。林雨飞躺在床上,还想睡一阵,闭上眼睛,就听见麻雀叫,一声接一声,一声比一声高。睁眼一看,有几只麻雀,是从院里的苹果树上飞过来的,站在开着的窗子上,歪头朝房里看他,朝他吵吵闹闹。林雨飞再不能睡了,在麻雀吵闹声中,起来穿衣服。睡在同一间房子里的,还有比他小四岁的弟弟林雨翔。林雨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