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音乐欣赏课,常常会引起大家的误解。人们都认为,上音乐欣赏课无非就是让学生听听音乐、老师讲讲罢了。其实不然,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欣赏课就是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不断提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不同类型作品的评判态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的出现及其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这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体现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上,成为音乐老师的好帮手。
高中的学生对音乐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非常好,但他们的学业负担比较繁重,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对音乐的进一步探究上。而高中的音乐欣赏课在这时起到了一个调剂的作用。那么怎样用音乐欣赏课调剂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我认为利用多媒体这个好助手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就自己的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例如,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这一课时,我们要利用课堂的45分钟让学生达到以下认知目标:①大合唱的概念。②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作品的地位和影响。③了解其中的几种演唱形式。基于此,我首先播放《敖包相会》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片断(对唱),而引出《黄河大合唱》的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接着画面切换出滚滚黄河两岸两个老乡的形象,并播放歌曲《河边对口曲》,从而巧妙引出《黄河大合唱》, 这时大屏幕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出《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地位、词曲作者。整个版面整洁有序,让人赏心悦目,学生也就不感觉枯燥无味,很快就能记住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课题得到了很好的引入。
其次进入课堂的第二环节欣赏部分乐章,首先通过大屏幕,显示出《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让学生做以简单的了解,然后画面切换到壶口大瀑布的画面,并播放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显示出问题:①什么演唱形式?②表现了什么精神?学生会争先恐后回答。稍后老师再将完整的答案显示在屏幕上(是一首男声合唱曲、合唱的定义,刻画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胜利,表现了我们民族勤劳、勇敢、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接着欣赏第四乐章《黄水谣》,利用自己的声乐特长,给学生示范演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屏幕上显示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作品前后的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抒情、明朗,是苦难人民对过去黄河两岸美好、宁静生活的遐想。第二段:悲愤的音调、缓慢的速度,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黄河依然如旧,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接着让学生朗诵《黄水谣》的歌词来进一步体会作品情绪的变化。欣赏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时,屏幕显示出合唱团演唱的视频,欣赏后,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演唱形式?为什么采用这种演唱形式?(本曲采用轮唱的演唱形式,能形成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变化复杂的情景,有排山倒海、风起云涌的气势,非常适宜表现抗日游击健儿为保卫祖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随后让学生用朗诵的方式体会轮唱的感觉。
最后,课堂小节:同学们,有这样一句话,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黄河大合唱就是最美的诗句、最富感情的朗诵和最震憾的音乐成就的一部伟大作品,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我们又回顾了历史,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强大的今天我们要不忘国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最后让我们伴随着《黄河大合唱》的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乐曲,来缅怀为中国的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播放第三乐章,此课结束)
通过以上的课例,我们不难发现有了多媒体的帮助,首先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其次,通过画面、音乐、文字、视频、朗诵、讲解等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巧妙地提问和学生主动地参与,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之中变被动为主动,因此爱上音乐欣赏课。
高中的学生对音乐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这非常好,但他们的学业负担比较繁重,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对音乐的进一步探究上。而高中的音乐欣赏课在这时起到了一个调剂的作用。那么怎样用音乐欣赏课调剂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我认为利用多媒体这个好助手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在就自己的经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例如,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这一课时,我们要利用课堂的45分钟让学生达到以下认知目标:①大合唱的概念。②作品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作品的地位和影响。③了解其中的几种演唱形式。基于此,我首先播放《敖包相会》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片断(对唱),而引出《黄河大合唱》的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接着画面切换出滚滚黄河两岸两个老乡的形象,并播放歌曲《河边对口曲》,从而巧妙引出《黄河大合唱》, 这时大屏幕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出《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地位、词曲作者。整个版面整洁有序,让人赏心悦目,学生也就不感觉枯燥无味,很快就能记住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课题得到了很好的引入。
其次进入课堂的第二环节欣赏部分乐章,首先通过大屏幕,显示出《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让学生做以简单的了解,然后画面切换到壶口大瀑布的画面,并播放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显示出问题:①什么演唱形式?②表现了什么精神?学生会争先恐后回答。稍后老师再将完整的答案显示在屏幕上(是一首男声合唱曲、合唱的定义,刻画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胜利,表现了我们民族勤劳、勇敢、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接着欣赏第四乐章《黄水谣》,利用自己的声乐特长,给学生示范演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屏幕上显示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作品前后的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抒情、明朗,是苦难人民对过去黄河两岸美好、宁静生活的遐想。第二段:悲愤的音调、缓慢的速度,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黄河依然如旧,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接着让学生朗诵《黄水谣》的歌词来进一步体会作品情绪的变化。欣赏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时,屏幕显示出合唱团演唱的视频,欣赏后,让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演唱形式?为什么采用这种演唱形式?(本曲采用轮唱的演唱形式,能形成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变化复杂的情景,有排山倒海、风起云涌的气势,非常适宜表现抗日游击健儿为保卫祖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随后让学生用朗诵的方式体会轮唱的感觉。
最后,课堂小节:同学们,有这样一句话,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黄河大合唱就是最美的诗句、最富感情的朗诵和最震憾的音乐成就的一部伟大作品,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我们又回顾了历史,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强大的今天我们要不忘国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最后让我们伴随着《黄河大合唱》的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乐曲,来缅怀为中国的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播放第三乐章,此课结束)
通过以上的课例,我们不难发现有了多媒体的帮助,首先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其次,通过画面、音乐、文字、视频、朗诵、讲解等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巧妙地提问和学生主动地参与,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之中变被动为主动,因此爱上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