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对于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环境监测来检测生活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含量从而掌握环境的质量水平,为之后制定相关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基本数据。文章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要点,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59-01
0 引言
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来说是基础,同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更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各个环境监测站应当着力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从而使各项环境事业得以有序、健康的发展。
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1.1 合理布置监测点
环境监测中的监测点位要根据监测对象和性质进行考虑,合理安排采样频次和时间,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监测和分析。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指标,执行技术规范和规定。采样时,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监测程序,严格进行仪器校准,填写记录表格。工作人员要将现场采好的样品进行标记,并做好采样记录,按照规范进行保存,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缺样、错样等情况发生。
1.2 完善监测设备
加强环境数据准确性需要始终以最科学、准确的态度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坚持“宁愿没有数据,也不制造错误数据”的工作宗旨,有完善的监测设施和监测技术。当前,中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主要设施配置较为落后,使其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受到质疑。在环境监测中,针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研究时,要有专业、规范化的实验室,其内部必须干净,且温度、湿度、光照等都能满足相关实验条件。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一定要保持认真负责态度,依据实验规范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中,及时记录,保障监测数据有理可循。同时,还要定期对实验室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工作,防止在实验中出现数据偏差,影响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3 科学采样
环境质量的好坏是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并综合考虑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质量来看,大量工业废物、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采样过程中,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国家制定的环境指标为基础,然后在实际评价中,还要结合自然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等情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环境监测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采样工作。测试结果随机误差越大,则环境污染物实验测试的精密度就相对越低。其对采样人员的采样环境有一定规范;采集样品要为30%以上平行样;对质量控制人员也有一定要求,其需保障每批采集样品为10%以上平行样。同时,还可通过对存放样品检查来保障样品精密度水平。实验人员可通过控制实验室条件、实验方法来控制精密度。样品检测在同一实验室中的,要统一检测药品及相关检测方法,遵守检测流程。
1.4 加强监测数据可比性、完整性
在具体实验检测中,对每个采集点中的样品都进行同样的检测实验,通过检测看其结果之间是否可比,再和历年同时间、同环境的样品检测进行对比,看其是否具有可比性,通过具体量值数据分析,研究污染物形成的根本原因。采用此方法还可进行更大程度的环境监测数据比较。需注意的是,在具体检测工作中,相关检测人员需了解样品本身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分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检测指标的规律性,从而促成监测数据前后可比。具体完整性工作包括:完整的样品采集,完整的实验分析及完整的数据处理,通过对整个监测工作的完整性记录来体现。在监测工作中,主要的记录工作又包括监测任务记录、实地采样记录、采样设备领取、使用记录、样品运送记录、监测质量保障记录、样品实验分析记录、实验仪器设备检查、使用记录等。通过这些原始的完整监测细节记录,可对实验数据有据可查。
2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站应在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度,努力提高全体监测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促使其持续地、深入地学习、贯彻先进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得监测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重视质量管理,保证第一次获得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同时在监测结束后自觉、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实施全程的监测质量控制。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宏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其内部进行科学的分工,充分调动各类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提高监测站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2.2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管理服务污染源监督性工作,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所以工作人员应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基础上,做好环境监测控制,努力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各项环节中,监测人员要制定监测方案,编写监测报告,规范质量体系及制度,所以监测人员的素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影响到环境决策和环境执法。监测人员应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并有效施行监测质量制度,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一个高水平的监测团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对监测能力进行强化的重要内容和保证。部分环保部门不注重监测人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会导致整个工作氛围和工作作风受到影响,很难保证监测质量和效率。环境保护机构应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监测单位也要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
2.3 创新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
在环境监测中应当选择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要同时重视实验室内和室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既要在实验室内采取平行双样、密码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也要注重实验室外监测信息的代表性、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等环节的质量保证。借助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精密性得以提高,从而促进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引进先进的监测方法
一般实验室的分析都是传统的化学分析,并且是手工操作,通过引进先进方法,使分析方法由化学分析转向仪器分析,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发展,使得监测结果更精确,污染成分的分析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推广卫星遥感监测方法,推动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加大环境监测范围,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监测空气质量、沙尘暴、国家生态环境状况等,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3 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程,并对监测人员提出很多要求。抓好了环境监测质量也就等于抓住了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通过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让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监测人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的采样和布点、建立完善的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素质建设,有效改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效率。只有监测人员充分了解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真正达到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云峥,刘洪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管理[J].分析试验室,2007(S1).
[2] 卞艳.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化工管理,2014(27).
[3] 赵苗苗.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策略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7).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59-01
0 引言
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来说是基础,同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更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各个环境监测站应当着力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从而使各项环境事业得以有序、健康的发展。
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1.1 合理布置监测点
环境监测中的监测点位要根据监测对象和性质进行考虑,合理安排采样频次和时间,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监测和分析。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指标,执行技术规范和规定。采样时,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监测程序,严格进行仪器校准,填写记录表格。工作人员要将现场采好的样品进行标记,并做好采样记录,按照规范进行保存,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缺样、错样等情况发生。
1.2 完善监测设备
加强环境数据准确性需要始终以最科学、准确的态度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坚持“宁愿没有数据,也不制造错误数据”的工作宗旨,有完善的监测设施和监测技术。当前,中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主要设施配置较为落后,使其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受到质疑。在环境监测中,针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研究时,要有专业、规范化的实验室,其内部必须干净,且温度、湿度、光照等都能满足相关实验条件。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一定要保持认真负责态度,依据实验规范控制实验条件。在实验中,及时记录,保障监测数据有理可循。同时,还要定期对实验室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工作,防止在实验中出现数据偏差,影响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3 科学采样
环境质量的好坏是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并综合考虑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质量来看,大量工业废物、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采样过程中,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国家制定的环境指标为基础,然后在实际评价中,还要结合自然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等情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环境监测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采样工作。测试结果随机误差越大,则环境污染物实验测试的精密度就相对越低。其对采样人员的采样环境有一定规范;采集样品要为30%以上平行样;对质量控制人员也有一定要求,其需保障每批采集样品为10%以上平行样。同时,还可通过对存放样品检查来保障样品精密度水平。实验人员可通过控制实验室条件、实验方法来控制精密度。样品检测在同一实验室中的,要统一检测药品及相关检测方法,遵守检测流程。
1.4 加强监测数据可比性、完整性
在具体实验检测中,对每个采集点中的样品都进行同样的检测实验,通过检测看其结果之间是否可比,再和历年同时间、同环境的样品检测进行对比,看其是否具有可比性,通过具体量值数据分析,研究污染物形成的根本原因。采用此方法还可进行更大程度的环境监测数据比较。需注意的是,在具体检测工作中,相关检测人员需了解样品本身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分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检测指标的规律性,从而促成监测数据前后可比。具体完整性工作包括:完整的样品采集,完整的实验分析及完整的数据处理,通过对整个监测工作的完整性记录来体现。在监测工作中,主要的记录工作又包括监测任务记录、实地采样记录、采样设备领取、使用记录、样品运送记录、监测质量保障记录、样品实验分析记录、实验仪器设备检查、使用记录等。通过这些原始的完整监测细节记录,可对实验数据有据可查。
2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站应在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度,努力提高全体监测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促使其持续地、深入地学习、贯彻先进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得监测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重视质量管理,保证第一次获得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同时在监测结束后自觉、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实施全程的监测质量控制。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宏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其内部进行科学的分工,充分调动各类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提高监测站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2.2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机构主要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管理服务污染源监督性工作,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所以工作人员应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基础上,做好环境监测控制,努力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各项环节中,监测人员要制定监测方案,编写监测报告,规范质量体系及制度,所以监测人员的素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影响到环境决策和环境执法。监测人员应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监测任务,并有效施行监测质量制度,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建一个高水平的监测团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对监测能力进行强化的重要内容和保证。部分环保部门不注重监测人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会导致整个工作氛围和工作作风受到影响,很难保证监测质量和效率。环境保护机构应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监测单位也要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
2.3 创新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
在环境监测中应当选择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要同时重视实验室内和室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既要在实验室内采取平行双样、密码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也要注重实验室外监测信息的代表性、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等环节的质量保证。借助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精密性得以提高,从而促进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引进先进的监测方法
一般实验室的分析都是传统的化学分析,并且是手工操作,通过引进先进方法,使分析方法由化学分析转向仪器分析,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发展,使得监测结果更精确,污染成分的分析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推广卫星遥感监测方法,推动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加大环境监测范围,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监测空气质量、沙尘暴、国家生态环境状况等,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3 结语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程,并对监测人员提出很多要求。抓好了环境监测质量也就等于抓住了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通过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质量,让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监测人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的采样和布点、建立完善的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素质建设,有效改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效率。只有监测人员充分了解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真正达到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云峥,刘洪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管理[J].分析试验室,2007(S1).
[2] 卞艳.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化工管理,2014(27).
[3] 赵苗苗.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策略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