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看看父亲当年战斗的地方是什么样,尽管早已变了模样。”
美国飞虎队最后一名中国队员彭嘉衡刚去世不久,9月5日,彭嘉衡的次子彭灼西从美国回来,陪着母亲付汝梅女士来到香山脚下的抗战名将纪念馆,坐在餐厅,等待来自美国的贵宾。
下午3点,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带着几名美国客人步入纪念馆。其中一位女士,脖子上佩戴着一块鹌鹑蛋大小的绿松石,上身穿着一件和绿松石颜色一样的上衣,引人注目。
她就是众人在等待的贵宾:美国飞虎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纳莉女士,现在美国担任陈纳德将军纪念馆航空纪念馆馆长。
这一次横跨大洋的中美友人相聚,只因为65年前的那场抗日战争。尽管国籍不同,訾贵江和纳莉都是抗战老兵的后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不同的国度,做着同一件事:经营抗战纪念馆,铭记抗战的历史。
当天,与纳莉女士同行的,还有美国飞虎队协会中国部主任范西蒙女士,她是美国飞虎队队员皮特莱特的遗孀,美籍华人。也正是她最先发现了抗战名将纪念馆,经她牵线达成了此次交流会面。
65年前,来自美国的陈纳德、皮特莱特和中国人彭嘉衡同在飞虎队效力,65年后,当年的战友先后离开人世,他们的家属和后人,因为他们当年的共同抗战,飞渡大洋,相聚在北京香山脚下。
老兵的心愿
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想通过一个纪念馆来铭记14年抗战历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今年56岁的訾贵江1983年从国营企业辞职,创办水产批发公司。这一年,民政部正式授予佟麟阁将军“革命烈士”称号,经历过“文革”冲击的佟家后人彻底平反。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在此交汇,当年,訾贵江并不知道,十几年后,他会成为佟麟阁纪念馆馆长。
訾贵江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战,是国民党军队里的一名老兵。建国以来,参加过抗战这件事,并没有给这名老兵带来多少荣耀;作为国民党军队曾经的一名士兵,“文革”中,他被迫要不停地反省自己的历史问题。
这让老人一直心存忌惮,低低地做人,小心地做事。即使在退休后,因为“特殊身份”,退休金被打了七折,儿女们要去讨个公道时,他赶紧阻拦:“千万别去找了!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天天有吃有喝,天天跟过年一样,还找什么啊!”
时间过去了多少年,阴影却一直藏在这位老兵——訾贵江父亲的心底。
訾贵江小时候,父亲常带他到北京南口战场游玩,每到一处,都会给他讲一些过去打仗的故事,还让他保密。父亲早年参加过“南口战役”,到今年,98岁高龄的父亲,每次谈起当年的战友,依然能准确地说出所在排战友的名字,以及战友的大概籍贯。
前几年,他曾委托訾贵江,给各地的民政局去信,遍寻当年阵亡在南口战役中战友的家人。然而,由于籍贯地不够具体,发出去的信,终究是石沉大海。
一天,訾贵江和邻居聊天,意外发现抗战名将佟麟阁将军的孙子住在隔壁,两人一聊,很是投机。抗战时,訾贵江父亲在国民党13军的小炮排当兵,听父亲讲,13军的参谋长当时是从29军调来的,将士们对佟麟阁将军一直都很敬重。
两家自此结识。
1987年8月,跟随邻居佟麟阁将军的后人,訾贵江第一次来到位于香山北边的佟麟阁墓。“周围是一片废墟,还有养猪的,分里外两个院子,破败不堪。”据说,在清朝时,墓地附近还有一个庙。到1933年,东北抗日同盟军期间,佟麟阁曾在此隐居。
回家告诉父亲,佟麟阁墓破败的样子,老爷子拿出自己养老的钱,递给訾贵江,对他说:“帮着恢复恢复。”訾贵江明白父亲的心意,经过四年的经营,訾贵江下海淘得了第一桶金。挣到第一笔钱,訾贵江听从父亲的意思,修缮了佟麟阁故居。
同时,訾贵江在墓地附近创办了香麓园文化艺术中心,整修了佟麟阁故居,修筑了一条通往佟麟阁墓地的混凝土道路。
每逢清明节和“七七”纪念日,前往佟麟阁墓扫墓的人,络绎不绝。訾贵江说:“修建佟麟阁墓,也是满足父亲的一个心愿。”
父亲的战场
曾经历过五任军长,后跟随傅作义部队的父亲,对每场战争都记忆深刻,每聊到深情处,父亲常跟訾贵江说:“你要给那些抗战名将立碑。”
訾贵江说:“纪念馆里立不了。”
父亲说:“那在山上的树林里给他们立。”
訾贵江点头答应。2009年抗战名将纪念馆建成后,因为父亲的意愿,他计划再搞一个纪念名将们的碑廊。其实,之前的搞纪念馆也和父亲有关:2005年,訾贵江自费修建佟麟阁纪念馆;2009年,他又投资2000万,在佟麟阁纪念馆旁边创办了抗战名将纪念馆。
起初,修复佟麟阁墓时,相对简单,訾贵江说:“那会儿也没有多少钱,只是简单修复了下。”到1997年,因为父亲的建议,訾贵江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和佟家人提出来,看能不能修建佟麟阁纪念馆。佟家人同意后,他向北京市政协等单位写信申请,最后是石沉大海,没有消息。
2003年,一个机会出现。民革文史委提出,要对北京的一些遗址进行保护,要建一些纪念馆,其中,包括佟麟阁纪念馆,“但是,民革没有钱,只有支持性政策,钱得自己出。”
民革的政策,与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訾贵江决定自己出资修建佟麟阁纪念馆。他雇来施工队,用炮锤打了20多天,在佟麟阁墓地附近打出一块100平米的平地,前后投资80多万。同时,他还租下西山林场的一块地,每年费用6万元,作为举行纪念仪式的场所。
2005年,佟麟阁纪念馆修建成形,上下两层,面积有200多平米,作为纪念馆,馆内需要陈列一些展品。
訾贵江绘制了一张地图,三次驱车跑到佟麟阁故乡河北省高阳县寻找佟麟阁生前的遗物,他还沿着父亲曾经战斗过的抗日战场卢沟桥、南苑、南口、喜峰口一路走过去,征集抗战纪念实物。这样的行程安排,訾贵江还有另外的一个想法:“我想看看父亲当年战斗的地方是什么样,尽管早已变了模样。”
以父之名
2005年,正是抗日胜利60周年。这一年,因为佟麟阁纪念馆的落成,来参观的人增多。其中,有一名老兵来到佟麟阁纪念馆,说起佟麟阁,他的情绪很激动,说着说着眼眶就湿润了。
这名老兵姓张,他告诉訾贵江,他是佟麟阁生前的警卫员,一直跟着佟麟阁,他的名字也是佟麟阁给起的。此后,这名老兵每次来纪念馆,訾贵江都当做贵宾认真接待。
第二年,老兵没有再来,而是老兵的儿子来了,手里捧着一个骨灰盒。老兵的儿子说:“父亲有一个遗愿,就是想埋在佟麟阁墓的旁边,还做佟麟阁的兵。”
这件事对訾贵江触动很大,对佟麟阁和老兵很敬佩。
佟麟阁想将纪念馆经营得更好,然而,佟麟阁纪念馆建成后,一直没有正式手续,也没有相关的营业执照,对外交流连一个章都没有。政策规定,名人建纪念馆,需要国务院来审批。
“没有相关渠道,批不下来。”訾贵江的纪念馆陷入尴尬的境地,“以个人名义建纪念馆很复杂,申请时,比较困难。”没有更好的途径,他又找到了北京市民政局。
民政局听说这个事,给訾贵江建议说:“要不你改个名字,干脆叫‘抗战名将纪念馆’,这样既包含佟麟阁将军,其他英烈也都可以展出。”訾贵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回家,訾贵江告诉父亲。父亲听完,也很高兴:“能纪念的人也多,这是好事儿。”
在佟麟阁纪念馆旁,2009年,訾贵江新投资千万元,修建抗战名将纪念馆,在建国60周年国庆前夕,訾贵江建成了第一家以“抗战名将”为主题的纪念馆。
展馆入口处,悬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个个名字,那些都是师团级以上抗日英烈的名字,陈列在展馆里的抗战名将图谱,不分党派,不分国籍,有国民党将领,也有共产党将领;有中国的军队,也有援华的美国“飞虎队”……他们要铭记1931年—1945年,这14年间参加抗日的每一位将士。
訾贵江指着上面一个个在抗战中闪光的名字:“张自忠、赵登禹……你说他们哪个不值得纪念?”
还原历史
纪念馆里陈列的物品很丰富,各种与抗战有关的物品,有日本慰安妇队旗、抗日将领的“中正”佩剑、飞虎队飞行员的银质身份牌,刻有“为人民服务”的八路军金属水杯、佟麟阁将军后人佟兵捐赠的29军大刀……一些是捐赠而来,一些是拍卖所得,费用不菲。在展厅的玻璃橱窗处,陈列着一张蒋中正的戎装照,上面有蒋中正的亲笔题名,訾贵江说:“拍下这张照片,花费了近万元,这还是人家拍卖行照顾咱是一家民营纪念馆。”
这些经营纪念馆的费用,全得由訾贵江个人来承担。
开办抗战名将纪念馆,訾贵江停掉了水产生意。纪念馆建成之后,很多抗战名将的家属将一些物品捐赠给纪念馆,訾贵江感觉自己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开店做生意,想关门就关门,这个就不能关。”他梦想着,有一天他能将纪念馆做得更大,留给自己的儿子继续做。
当年做生意时,訾贵江一年能赚到上百万元,自从开办纪念馆后,他个人的收入锐减。
去做这些事情,訾贵江心里有一个信念。在他看来,抗战历史的主体描述不是很客观,他开办的抗战名将纪念馆想作为国家馆的一个补充,讲一些历史上很少讲的战役和抗战名将。比如南口战役,那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正面第一场战役,中国军人牺牲3.3万人。这场战役打得很顽强。
再比如,在大厅中央有一张朱德与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时期的巨幅合影,朱德伏在毛泽东旁边,商量文件草案。朱德头顶戴着一顶帽子,帽顶上镶嵌着一颗国民党的徽章。訾贵江说:“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当时国共合作抗战。后来,很多地方用这张照片,国民党的徽章被抠掉了。”他想还原抗战历史的本来面貌。
在抗战名将纪念馆里的陈列中,国民党将领的图文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我们这个馆,没有任何歧视感,就是以抗战名将为线索,以战役为主体,如实展示出来历史的原貌。”訾贵江说,他纪念的名将不分党派,不分民族和国籍,只要对抗战有功。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主题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战,根据统计,将军级别的牺牲了115名,团级以上的牺牲了1229名。
对抗战名将的历史,訾贵江想做一些抢救性挖掘。屈指算来,抗战名将的后代,现在也大多七八十岁了,他准备做一系列关于抗战名将的口述历史,让名将的后代来讲述名将生前的故事。如果现在再不做,第二代人再没有了,将来到第三代人,就更少人知道他们的历史了。
对现在年轻人常会淡忘抗战历史的现象,他一说就来气:“对抗日战争,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咱们如果再不提,恐怕后人更难知道了。”
訾贵江知道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也正在做口述历史,其中也有关于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据说,当年崔永元联系过的10个美国老兵,今年又少了4个。訾贵江说:“现在我们很有紧迫感,时间总觉得不够用,做完这次展览,就开始着手做抗战老兵的口述实录。”
为研究还原抗战14年间的这段历史,纪念馆还成立了抗日文化研究会,由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担任研究会秘书长。“没有工资,属于无私奉献。”
訾贵江的梦想
纳莉说,他们的纪念馆一部分资金由州政府支持。纳莉在美国负责的航空纪念馆和訾贵江在中国经营的抗战名将纪念馆,在纪念军人的方式上有些不同。
抗战名将纪念馆,更多的是梳理抗战时期的将领和战役,试图用图文来还原抗战历史的原貌。在美国,纳莉所在的陈纳德将军纪念馆,他们更侧重于军人的私人生活,而不是将侧重点放在关于战争的这些事上。
纳莉说:“因为在有些时候,我们忘记了,在战场上战斗的军人,他们也有他们的家庭。他们是牺牲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为神圣的目的进行战斗,当我的外祖父来到中国援华时,我的外祖母要一个人独立抚养八个孩子。”
实际上,对这八个孩子而言,他们付出的牺牲跟外祖父一样,他们要面临父亲不在的挑战。纳莉需要大家记住的是,“当我们把这些军人派到战场上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这就形成他们独特的故事。”
最初,纳莉本想宣传外祖父的事迹,后来,她了解到更多退伍老兵的生活,她的纪念馆囊括了所有参战老兵的事迹,她的思想也融入到退伍老兵的生活中。
纳莉的父亲和七个叔叔都是军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她从小就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她说:“像我的父亲一样,每一个军人,特别是退伍军人,他们自己都有如何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带有个性的故事。每个人举起他们的右手宣誓去保卫他们国家,对我来讲都是英雄。”
纳莉在美国负责的纪念馆,面积比香山的抗战名将纪念馆大,大概有几千平方米,里面有图片,有军服,还有很多战争物品,他们把退伍军人的图像用录像展现出来,馆内有300多位退伍军人的录像,并且不断地得到退伍军人的支持。
纳莉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并不是很大,但去年一年,还是有2万多人参观了她负责的纪念馆。“这在我居住的小城市,是一个大数字,尽管在中国可能不算什么。”
聊到这里,她转头对正在旁边做翻译的彭灼西说,她希望将他父亲彭嘉衡的故事也收集到美国的纪念馆里。在美国工作的彭灼西听到很高兴,很愿意帮着提供父亲的资料。
纳莉说,她通过经营纪念馆,想传递给美国人以及世人一个信息:“如果一个人忘却过去的话,他就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们必须记住过去。”在她看来,不知道过去,就不知道未来,不学习过去,就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在抗战名将纪念馆的留言本上,纳莉用英文写下一段题词:“愿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永远记住美国和中国在抗战中所结成的友谊,愿我们的后代永远理解和平有多么重要!”
訾贵江和众人一起鼓起了掌。这也是訾贵江梦想中的一部分。
美国飞虎队最后一名中国队员彭嘉衡刚去世不久,9月5日,彭嘉衡的次子彭灼西从美国回来,陪着母亲付汝梅女士来到香山脚下的抗战名将纪念馆,坐在餐厅,等待来自美国的贵宾。
下午3点,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带着几名美国客人步入纪念馆。其中一位女士,脖子上佩戴着一块鹌鹑蛋大小的绿松石,上身穿着一件和绿松石颜色一样的上衣,引人注目。
她就是众人在等待的贵宾:美国飞虎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纳莉女士,现在美国担任陈纳德将军纪念馆航空纪念馆馆长。
这一次横跨大洋的中美友人相聚,只因为65年前的那场抗日战争。尽管国籍不同,訾贵江和纳莉都是抗战老兵的后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不同的国度,做着同一件事:经营抗战纪念馆,铭记抗战的历史。
当天,与纳莉女士同行的,还有美国飞虎队协会中国部主任范西蒙女士,她是美国飞虎队队员皮特莱特的遗孀,美籍华人。也正是她最先发现了抗战名将纪念馆,经她牵线达成了此次交流会面。
65年前,来自美国的陈纳德、皮特莱特和中国人彭嘉衡同在飞虎队效力,65年后,当年的战友先后离开人世,他们的家属和后人,因为他们当年的共同抗战,飞渡大洋,相聚在北京香山脚下。
老兵的心愿
抗战名将纪念馆馆长訾贵江,想通过一个纪念馆来铭记14年抗战历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今年56岁的訾贵江1983年从国营企业辞职,创办水产批发公司。这一年,民政部正式授予佟麟阁将军“革命烈士”称号,经历过“文革”冲击的佟家后人彻底平反。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在此交汇,当年,訾贵江并不知道,十几年后,他会成为佟麟阁纪念馆馆长。
訾贵江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战,是国民党军队里的一名老兵。建国以来,参加过抗战这件事,并没有给这名老兵带来多少荣耀;作为国民党军队曾经的一名士兵,“文革”中,他被迫要不停地反省自己的历史问题。
这让老人一直心存忌惮,低低地做人,小心地做事。即使在退休后,因为“特殊身份”,退休金被打了七折,儿女们要去讨个公道时,他赶紧阻拦:“千万别去找了!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天天有吃有喝,天天跟过年一样,还找什么啊!”
时间过去了多少年,阴影却一直藏在这位老兵——訾贵江父亲的心底。
訾贵江小时候,父亲常带他到北京南口战场游玩,每到一处,都会给他讲一些过去打仗的故事,还让他保密。父亲早年参加过“南口战役”,到今年,98岁高龄的父亲,每次谈起当年的战友,依然能准确地说出所在排战友的名字,以及战友的大概籍贯。
前几年,他曾委托訾贵江,给各地的民政局去信,遍寻当年阵亡在南口战役中战友的家人。然而,由于籍贯地不够具体,发出去的信,终究是石沉大海。
一天,訾贵江和邻居聊天,意外发现抗战名将佟麟阁将军的孙子住在隔壁,两人一聊,很是投机。抗战时,訾贵江父亲在国民党13军的小炮排当兵,听父亲讲,13军的参谋长当时是从29军调来的,将士们对佟麟阁将军一直都很敬重。
两家自此结识。
1987年8月,跟随邻居佟麟阁将军的后人,訾贵江第一次来到位于香山北边的佟麟阁墓。“周围是一片废墟,还有养猪的,分里外两个院子,破败不堪。”据说,在清朝时,墓地附近还有一个庙。到1933年,东北抗日同盟军期间,佟麟阁曾在此隐居。
回家告诉父亲,佟麟阁墓破败的样子,老爷子拿出自己养老的钱,递给訾贵江,对他说:“帮着恢复恢复。”訾贵江明白父亲的心意,经过四年的经营,訾贵江下海淘得了第一桶金。挣到第一笔钱,訾贵江听从父亲的意思,修缮了佟麟阁故居。
同时,訾贵江在墓地附近创办了香麓园文化艺术中心,整修了佟麟阁故居,修筑了一条通往佟麟阁墓地的混凝土道路。
每逢清明节和“七七”纪念日,前往佟麟阁墓扫墓的人,络绎不绝。訾贵江说:“修建佟麟阁墓,也是满足父亲的一个心愿。”
父亲的战场
曾经历过五任军长,后跟随傅作义部队的父亲,对每场战争都记忆深刻,每聊到深情处,父亲常跟訾贵江说:“你要给那些抗战名将立碑。”
訾贵江说:“纪念馆里立不了。”
父亲说:“那在山上的树林里给他们立。”
訾贵江点头答应。2009年抗战名将纪念馆建成后,因为父亲的意愿,他计划再搞一个纪念名将们的碑廊。其实,之前的搞纪念馆也和父亲有关:2005年,訾贵江自费修建佟麟阁纪念馆;2009年,他又投资2000万,在佟麟阁纪念馆旁边创办了抗战名将纪念馆。
起初,修复佟麟阁墓时,相对简单,訾贵江说:“那会儿也没有多少钱,只是简单修复了下。”到1997年,因为父亲的建议,訾贵江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和佟家人提出来,看能不能修建佟麟阁纪念馆。佟家人同意后,他向北京市政协等单位写信申请,最后是石沉大海,没有消息。
2003年,一个机会出现。民革文史委提出,要对北京的一些遗址进行保护,要建一些纪念馆,其中,包括佟麟阁纪念馆,“但是,民革没有钱,只有支持性政策,钱得自己出。”
民革的政策,与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訾贵江决定自己出资修建佟麟阁纪念馆。他雇来施工队,用炮锤打了20多天,在佟麟阁墓地附近打出一块100平米的平地,前后投资80多万。同时,他还租下西山林场的一块地,每年费用6万元,作为举行纪念仪式的场所。
2005年,佟麟阁纪念馆修建成形,上下两层,面积有200多平米,作为纪念馆,馆内需要陈列一些展品。
訾贵江绘制了一张地图,三次驱车跑到佟麟阁故乡河北省高阳县寻找佟麟阁生前的遗物,他还沿着父亲曾经战斗过的抗日战场卢沟桥、南苑、南口、喜峰口一路走过去,征集抗战纪念实物。这样的行程安排,訾贵江还有另外的一个想法:“我想看看父亲当年战斗的地方是什么样,尽管早已变了模样。”
以父之名
2005年,正是抗日胜利60周年。这一年,因为佟麟阁纪念馆的落成,来参观的人增多。其中,有一名老兵来到佟麟阁纪念馆,说起佟麟阁,他的情绪很激动,说着说着眼眶就湿润了。
这名老兵姓张,他告诉訾贵江,他是佟麟阁生前的警卫员,一直跟着佟麟阁,他的名字也是佟麟阁给起的。此后,这名老兵每次来纪念馆,訾贵江都当做贵宾认真接待。
第二年,老兵没有再来,而是老兵的儿子来了,手里捧着一个骨灰盒。老兵的儿子说:“父亲有一个遗愿,就是想埋在佟麟阁墓的旁边,还做佟麟阁的兵。”
这件事对訾贵江触动很大,对佟麟阁和老兵很敬佩。
佟麟阁想将纪念馆经营得更好,然而,佟麟阁纪念馆建成后,一直没有正式手续,也没有相关的营业执照,对外交流连一个章都没有。政策规定,名人建纪念馆,需要国务院来审批。
“没有相关渠道,批不下来。”訾贵江的纪念馆陷入尴尬的境地,“以个人名义建纪念馆很复杂,申请时,比较困难。”没有更好的途径,他又找到了北京市民政局。
民政局听说这个事,给訾贵江建议说:“要不你改个名字,干脆叫‘抗战名将纪念馆’,这样既包含佟麟阁将军,其他英烈也都可以展出。”訾贵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回家,訾贵江告诉父亲。父亲听完,也很高兴:“能纪念的人也多,这是好事儿。”
在佟麟阁纪念馆旁,2009年,訾贵江新投资千万元,修建抗战名将纪念馆,在建国60周年国庆前夕,訾贵江建成了第一家以“抗战名将”为主题的纪念馆。
展馆入口处,悬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个个名字,那些都是师团级以上抗日英烈的名字,陈列在展馆里的抗战名将图谱,不分党派,不分国籍,有国民党将领,也有共产党将领;有中国的军队,也有援华的美国“飞虎队”……他们要铭记1931年—1945年,这14年间参加抗日的每一位将士。
訾贵江指着上面一个个在抗战中闪光的名字:“张自忠、赵登禹……你说他们哪个不值得纪念?”
还原历史
纪念馆里陈列的物品很丰富,各种与抗战有关的物品,有日本慰安妇队旗、抗日将领的“中正”佩剑、飞虎队飞行员的银质身份牌,刻有“为人民服务”的八路军金属水杯、佟麟阁将军后人佟兵捐赠的29军大刀……一些是捐赠而来,一些是拍卖所得,费用不菲。在展厅的玻璃橱窗处,陈列着一张蒋中正的戎装照,上面有蒋中正的亲笔题名,訾贵江说:“拍下这张照片,花费了近万元,这还是人家拍卖行照顾咱是一家民营纪念馆。”
这些经营纪念馆的费用,全得由訾贵江个人来承担。
开办抗战名将纪念馆,訾贵江停掉了水产生意。纪念馆建成之后,很多抗战名将的家属将一些物品捐赠给纪念馆,訾贵江感觉自己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开店做生意,想关门就关门,这个就不能关。”他梦想着,有一天他能将纪念馆做得更大,留给自己的儿子继续做。
当年做生意时,訾贵江一年能赚到上百万元,自从开办纪念馆后,他个人的收入锐减。
去做这些事情,訾贵江心里有一个信念。在他看来,抗战历史的主体描述不是很客观,他开办的抗战名将纪念馆想作为国家馆的一个补充,讲一些历史上很少讲的战役和抗战名将。比如南口战役,那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正面第一场战役,中国军人牺牲3.3万人。这场战役打得很顽强。
再比如,在大厅中央有一张朱德与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时期的巨幅合影,朱德伏在毛泽东旁边,商量文件草案。朱德头顶戴着一顶帽子,帽顶上镶嵌着一颗国民党的徽章。訾贵江说:“这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当时国共合作抗战。后来,很多地方用这张照片,国民党的徽章被抠掉了。”他想还原抗战历史的本来面貌。
在抗战名将纪念馆里的陈列中,国民党将领的图文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我们这个馆,没有任何歧视感,就是以抗战名将为线索,以战役为主体,如实展示出来历史的原貌。”訾贵江说,他纪念的名将不分党派,不分民族和国籍,只要对抗战有功。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主题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战,根据统计,将军级别的牺牲了115名,团级以上的牺牲了1229名。
对抗战名将的历史,訾贵江想做一些抢救性挖掘。屈指算来,抗战名将的后代,现在也大多七八十岁了,他准备做一系列关于抗战名将的口述历史,让名将的后代来讲述名将生前的故事。如果现在再不做,第二代人再没有了,将来到第三代人,就更少人知道他们的历史了。
对现在年轻人常会淡忘抗战历史的现象,他一说就来气:“对抗日战争,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咱们如果再不提,恐怕后人更难知道了。”
訾贵江知道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也正在做口述历史,其中也有关于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据说,当年崔永元联系过的10个美国老兵,今年又少了4个。訾贵江说:“现在我们很有紧迫感,时间总觉得不够用,做完这次展览,就开始着手做抗战老兵的口述实录。”
为研究还原抗战14年间的这段历史,纪念馆还成立了抗日文化研究会,由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担任研究会秘书长。“没有工资,属于无私奉献。”
訾贵江的梦想
纳莉说,他们的纪念馆一部分资金由州政府支持。纳莉在美国负责的航空纪念馆和訾贵江在中国经营的抗战名将纪念馆,在纪念军人的方式上有些不同。
抗战名将纪念馆,更多的是梳理抗战时期的将领和战役,试图用图文来还原抗战历史的原貌。在美国,纳莉所在的陈纳德将军纪念馆,他们更侧重于军人的私人生活,而不是将侧重点放在关于战争的这些事上。
纳莉说:“因为在有些时候,我们忘记了,在战场上战斗的军人,他们也有他们的家庭。他们是牺牲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为神圣的目的进行战斗,当我的外祖父来到中国援华时,我的外祖母要一个人独立抚养八个孩子。”
实际上,对这八个孩子而言,他们付出的牺牲跟外祖父一样,他们要面临父亲不在的挑战。纳莉需要大家记住的是,“当我们把这些军人派到战场上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这就形成他们独特的故事。”
最初,纳莉本想宣传外祖父的事迹,后来,她了解到更多退伍老兵的生活,她的纪念馆囊括了所有参战老兵的事迹,她的思想也融入到退伍老兵的生活中。
纳莉的父亲和七个叔叔都是军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她从小就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她说:“像我的父亲一样,每一个军人,特别是退伍军人,他们自己都有如何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的带有个性的故事。每个人举起他们的右手宣誓去保卫他们国家,对我来讲都是英雄。”
纳莉在美国负责的纪念馆,面积比香山的抗战名将纪念馆大,大概有几千平方米,里面有图片,有军服,还有很多战争物品,他们把退伍军人的图像用录像展现出来,馆内有300多位退伍军人的录像,并且不断地得到退伍军人的支持。
纳莉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并不是很大,但去年一年,还是有2万多人参观了她负责的纪念馆。“这在我居住的小城市,是一个大数字,尽管在中国可能不算什么。”
聊到这里,她转头对正在旁边做翻译的彭灼西说,她希望将他父亲彭嘉衡的故事也收集到美国的纪念馆里。在美国工作的彭灼西听到很高兴,很愿意帮着提供父亲的资料。
纳莉说,她通过经营纪念馆,想传递给美国人以及世人一个信息:“如果一个人忘却过去的话,他就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们必须记住过去。”在她看来,不知道过去,就不知道未来,不学习过去,就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在抗战名将纪念馆的留言本上,纳莉用英文写下一段题词:“愿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永远记住美国和中国在抗战中所结成的友谊,愿我们的后代永远理解和平有多么重要!”
訾贵江和众人一起鼓起了掌。这也是訾贵江梦想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