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难题,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政策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因素、信息因素和农业生产因素。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需要针对以上几个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400180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这段表述充分说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中国的发展将始终存在障碍。从经济角度看,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收入相对较低者的劳动积极性会大大减退,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否,如果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改善,极有可能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这些可预见的后果都迫切要求政府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步攀升。相较于1978年,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52.2倍。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使中国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综观图1,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21 809.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6 977.3元,增幅明显小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7倍扩大为3.1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图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
图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对比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上同样存在较大差距。综观图2,尽管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始终大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40.4,二者一直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依旧十分严重。如果经济的发展伴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那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就会被收入差距带来的负效应部分甚至完全掩盖,这种经济发展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我们有效地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政策偏差
1.户籍制度的限制。
1958年1月9日,新中国第一部户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户籍制度由此建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户籍制度却与城镇化目标背道而驰。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得出,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如果按照户籍人口指标计算却只有35%左右,这一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接近80%的平均水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农民工大量涌入城镇工作,在为自己的生活谋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后并不能转入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人的福利,而城镇居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户籍制度的保护,享受城市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在各项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工作,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以上的分析表明,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情况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2.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农业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还不够充分。综观图3,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58%,超过一半多,可见农业收入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经营性收入。但从图4看出,政府对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仅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9%,这个数字相对于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占比来说,显得十分渺小。
图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纯收入
图4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农业生产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政府对此投入太少,对于满足农业充分发展远远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
(二)人口数量的差异
温总理曾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这段话表明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很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为中国的发展积蓄充足的力量,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也受到了人口因素的影响。据调查,在2010年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直到2011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才降为48.7%,依旧接近一半的比例。综观图5,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一直占据着全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其中,1978年,城镇人口为17 245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92%,而农村人口为79 014万人,占全口人口总数比例为82.08%。从两个方面分析,可得出人口因素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第一,由于农村绝对口数量过多,而农村经济发展又跟不上城镇,进一步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下。第二,城镇人口绝对数量相对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比较少,能充分保障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分充足。 图5城乡人口分布
综合以上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受到人口数量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有限增加不能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有效增加,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可直接反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上去,这样的双向影响只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教育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接受教育实际上是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此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由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不同,即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另外,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从事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有直接联系。劳动生产率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低劳动生产率必将被市场淘汰。受教育程度越高,掌握生产技术的能力越强,劳动生产率就会越高,从而从劳动中获得的收入也会越高。
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之于城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较低。据调查(见表1),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人口数占城镇人口比例的10.9%,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人口数仅占农村人口比例的0.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高学历的农村居民相对于高学历的城镇居民来说十分匮乏,用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中专)程度的数据考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综观表1,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多处于初中(小学)程度或小学程度以下,这些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92.2%,而城镇居民中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口数仅占城镇总人口的63.4%。
由以上数据可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为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依据,所以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
(四)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机会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往往与个人收入水平的差异有一定的联系。引起信息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信息资源利用程度的差异以及信息传播的差异等。下面,笔者将根据城乡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和城乡电话用户的数量两个指标来对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异进行说明。
综观表2,城乡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我国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9 963.5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2 475.7万户,城乡差距较大。到2011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和农村宽带接入用户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11 691.4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3 308.8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不仅与当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相差甚远,而且与2010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综合以上数据知,城乡居民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
(五)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尽管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不得不承认我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另外,农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这种偶然性因素可能使农民的收入直线下降。这些局限性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下面,笔者将着重就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情况说明农业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综观表4,中国农业器械拥有量逐年增加,2011年,农用器械总动力达97 734.7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 406 471台,小型拖拉机18 112 663台,农用排灌柴油机9 683 914台。从绝对数的角度看,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总体情况还不错。但一旦考虑到中国的耕地面积,这个数字就显得有点单薄。据统计,中国耕地面积为14.9亿亩(注:较实际面积可能偏低),约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目前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太低。
以机械化水平低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局限性直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自然而然得不到提高。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存在困难,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一)调整相关政策
1.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村居民很难转入城市户口,农民的社会保障得不到满足,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政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户籍制度是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服务的,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应侧重对农村居民权利的维护。要想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首先就要废除现有户籍制度中关于农民进城后不能转入城市户口的规定,应该放宽要求,使在城市长期居住的农村居民有可能转入城市户口。仅仅只是转入城市户口还不能完全解决户口问题,为了确保农村居民在城市安居乐业,政府应针对转入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使他们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障、退休福利和免费教育等等。只有确保农村居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福利,才能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2.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政府正以实际行动一步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笔者认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应该抓住重点,有针对地进行。
第一,政府应向农村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为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向农村地区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农民学会这种生产技术,熟练运用其进行生产。这就要求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安排专门人员深入农村,进行一对多培训,直到农民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门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第二,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的投入。基础设施是农民进行生产最关键的载体,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第三,政府应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节省农业生产的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多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控制农村人口
庞大的人口数量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
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增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执行的管理,确保每一位居民都不违反政策。由于农村居民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往往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出于人性角度的考虑,管理者的工作也困难重重,所以这项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完成。另一方面,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确保城镇化建设平稳进行。城镇化建设能够使一部分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减轻农村的负担,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从而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两项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
在这个高速发展并且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受教育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比不上城镇居民,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比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是产生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状况,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首先,政府应该确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将其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保证农村地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保证农村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里学习。最后,政府应该关注农村居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观念与想法,尽量让每位居民意识到教育不分男女,女孩读书也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收益。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根本的方法,需要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四)缩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
由于城乡存在许多差异,必然会导致城乡信息化水平不同。从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有关的结论,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要求政府大力扶持,政府应该降低农村信息服务价格,给予农民接受信息服务相应的优惠,使农民能负担起信息服务的费用,享受信息服务的便捷,从而融入到这个信息化时代当中,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另外,政府需要关注农村居民接受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尽量改善农村居民接受信息服务的现状。
(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中国耕地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规模化生产,所以耕地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生产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国家鼓励私人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侵害;其次,土地由私人承包使得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这两处弊端都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另外一种方案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土地立体利用。目前,农村居民主要从事的还是农业生产,要实现土地立体利用就需要农村居民从事多样化生产,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养殖业、渔业、畜牧业生产。在多样化生产的条件下,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居民的收入也会随着从事的产业种类增多而有所增加,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
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惟有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许多难题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要缩小成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深度分析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但是我们深知,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和困难,因此这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继续腾飞才存在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银河,王震宇,唐灿,等.穷人与富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秦兴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杨宜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市场经济研究,2003(5):55-57.
[6]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69-71.
[7]马斌,张富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2):12-15.
[8]胡文静.从安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看未来收入分配公平走向[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2):44-46.
[9]张立彬,杨军花.信息分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情报科学,2006(11):28-31.
[责任编辑:范君李丽]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400180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这段表述充分说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中国的发展将始终存在障碍。从经济角度看,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收入相对较低者的劳动积极性会大大减退,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否,如果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改善,极有可能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这些可预见的后果都迫切要求政府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步攀升。相较于1978年,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52.2倍。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使中国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综观图1,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21 809.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6 977.3元,增幅明显小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7倍扩大为3.1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图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
图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对比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上同样存在较大差距。综观图2,尽管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始终大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40.4,二者一直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依旧十分严重。如果经济的发展伴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那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就会被收入差距带来的负效应部分甚至完全掩盖,这种经济发展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我们有效地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政策偏差
1.户籍制度的限制。
1958年1月9日,新中国第一部户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户籍制度由此建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户籍制度却与城镇化目标背道而驰。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得出,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如果按照户籍人口指标计算却只有35%左右,这一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接近80%的平均水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农民工大量涌入城镇工作,在为自己的生活谋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后并不能转入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人的福利,而城镇居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户籍制度的保护,享受城市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在各项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工作,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以上的分析表明,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情况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2.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农业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还不够充分。综观图3,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58%,超过一半多,可见农业收入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经营性收入。但从图4看出,政府对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仅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9%,这个数字相对于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占比来说,显得十分渺小。
图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纯收入
图4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农业生产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政府对此投入太少,对于满足农业充分发展远远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
(二)人口数量的差异
温总理曾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这段话表明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很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为中国的发展积蓄充足的力量,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也受到了人口因素的影响。据调查,在2010年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直到2011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才降为48.7%,依旧接近一半的比例。综观图5,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一直占据着全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其中,1978年,城镇人口为17 245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92%,而农村人口为79 014万人,占全口人口总数比例为82.08%。从两个方面分析,可得出人口因素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第一,由于农村绝对口数量过多,而农村经济发展又跟不上城镇,进一步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下。第二,城镇人口绝对数量相对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比较少,能充分保障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分充足。 图5城乡人口分布
综合以上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受到人口数量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有限增加不能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有效增加,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可直接反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上去,这样的双向影响只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教育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接受教育实际上是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此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由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不同,即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另外,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从事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有直接联系。劳动生产率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低劳动生产率必将被市场淘汰。受教育程度越高,掌握生产技术的能力越强,劳动生产率就会越高,从而从劳动中获得的收入也会越高。
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之于城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较低。据调查(见表1),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人口数占城镇人口比例的10.9%,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人口数仅占农村人口比例的0.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高学历的农村居民相对于高学历的城镇居民来说十分匮乏,用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中专)程度的数据考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综观表1,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多处于初中(小学)程度或小学程度以下,这些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92.2%,而城镇居民中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口数仅占城镇总人口的63.4%。
由以上数据可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为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依据,所以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
(四)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机会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往往与个人收入水平的差异有一定的联系。引起信息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信息资源利用程度的差异以及信息传播的差异等。下面,笔者将根据城乡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和城乡电话用户的数量两个指标来对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异进行说明。
综观表2,城乡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我国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9 963.5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2 475.7万户,城乡差距较大。到2011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和农村宽带接入用户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11 691.4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3 308.8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不仅与当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相差甚远,而且与2010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综合以上数据知,城乡居民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
(五)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尽管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不得不承认我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另外,农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这种偶然性因素可能使农民的收入直线下降。这些局限性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下面,笔者将着重就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情况说明农业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综观表4,中国农业器械拥有量逐年增加,2011年,农用器械总动力达97 734.7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 406 471台,小型拖拉机18 112 663台,农用排灌柴油机9 683 914台。从绝对数的角度看,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总体情况还不错。但一旦考虑到中国的耕地面积,这个数字就显得有点单薄。据统计,中国耕地面积为14.9亿亩(注:较实际面积可能偏低),约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目前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太低。
以机械化水平低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局限性直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自然而然得不到提高。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存在困难,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一)调整相关政策
1.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村居民很难转入城市户口,农民的社会保障得不到满足,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政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户籍制度是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服务的,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应侧重对农村居民权利的维护。要想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首先就要废除现有户籍制度中关于农民进城后不能转入城市户口的规定,应该放宽要求,使在城市长期居住的农村居民有可能转入城市户口。仅仅只是转入城市户口还不能完全解决户口问题,为了确保农村居民在城市安居乐业,政府应针对转入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使他们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障、退休福利和免费教育等等。只有确保农村居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福利,才能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2.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政府正以实际行动一步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笔者认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应该抓住重点,有针对地进行。
第一,政府应向农村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为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向农村地区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农民学会这种生产技术,熟练运用其进行生产。这就要求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安排专门人员深入农村,进行一对多培训,直到农民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门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第二,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的投入。基础设施是农民进行生产最关键的载体,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第三,政府应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节省农业生产的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多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控制农村人口
庞大的人口数量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
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增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执行的管理,确保每一位居民都不违反政策。由于农村居民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往往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出于人性角度的考虑,管理者的工作也困难重重,所以这项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完成。另一方面,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确保城镇化建设平稳进行。城镇化建设能够使一部分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减轻农村的负担,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从而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两项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
在这个高速发展并且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受教育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比不上城镇居民,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比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是产生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状况,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首先,政府应该确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将其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保证农村地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保证农村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里学习。最后,政府应该关注农村居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观念与想法,尽量让每位居民意识到教育不分男女,女孩读书也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收益。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根本的方法,需要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四)缩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
由于城乡存在许多差异,必然会导致城乡信息化水平不同。从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有关的结论,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要求政府大力扶持,政府应该降低农村信息服务价格,给予农民接受信息服务相应的优惠,使农民能负担起信息服务的费用,享受信息服务的便捷,从而融入到这个信息化时代当中,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另外,政府需要关注农村居民接受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尽量改善农村居民接受信息服务的现状。
(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中国耕地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规模化生产,所以耕地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生产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国家鼓励私人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侵害;其次,土地由私人承包使得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这两处弊端都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另外一种方案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土地立体利用。目前,农村居民主要从事的还是农业生产,要实现土地立体利用就需要农村居民从事多样化生产,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养殖业、渔业、畜牧业生产。在多样化生产的条件下,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居民的收入也会随着从事的产业种类增多而有所增加,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
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惟有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许多难题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要缩小成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深度分析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但是我们深知,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和困难,因此这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继续腾飞才存在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银河,王震宇,唐灿,等.穷人与富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秦兴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杨宜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市场经济研究,2003(5):55-57.
[6]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69-71.
[7]马斌,张富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2):12-15.
[8]胡文静.从安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看未来收入分配公平走向[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2):44-46.
[9]张立彬,杨军花.信息分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情报科学,2006(11):28-31.
[责任编辑:范君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