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您所在的企业是从哪年开始实施绩效考核的?
陈文苞:我们公司2009年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当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快速成长的步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市场的拓展、员工人数的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也与日俱增,管理层亟需出台一个更加科学、标准化的考核管理制度。
杨明:我们2002年由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刚完成改制时,企业承袭了原来的运行模式,大概两三年之后才发现一些弊端和问题。毕竟组织体系不同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进行调整,所以企业2006年引入绩效考核系统,2007年试行,2008年开始正式按照这个新的体系一直执行下来。
高岩亮:我们公司最早从1997年就开始实施这个制度,但部门之间有所区别。比如销售部和技术部跟公司利润的相关度比较高,受影响比较大,所以引入这个制度就比较早。当然,现在其他部门也在慢慢推进绩效考核制。
Q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是否借助外力?
陈文苞:很多企业的员工考核体系都做得非常好,比如IBM的PBC(个人业绩承诺)就比较成熟,也被很多企业拿来参考。但我们没有借鉴IBM系统,而是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制定。我们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原来在一家印刷行业的标杆型外资企业工作,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又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现行的这套标准。
杨明:作为一家改制企业,传统国企管理的印迹还是较深,要适应新的体制,就应有相应的变革。因此2006年,我们邀请了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为我们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该公司为我们建立了一套与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流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Q刚开始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时有什么困难吗?
陈文苞:那时候,为了摆脱家庭作坊式企业的固有缺陷,企业高层决定开始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一步就是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虽然职业经理人制定的考核方案是科学合理的,但刚开始推行遇到重重阻力。绩效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一场革命,既然是革命,就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不是裙带关系就是因为资格老而不愿接受这种新型的考核办法,所以刚实施绩效管理时难度比较大。后来企业高层痛下决心,革职那些设置障碍的人,之后该制度才得以顺利推行。
杨明:实施新的绩效考核制应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到让员工有个心理接受的过程,所以我们绩效指标的设定一开始比较平和,没有把目标定得非常高,也没有把薪酬和指标完全刚性挂钩,这样就不至于在开始推广的时候,员工因为不好接受而无法继续。而且我们在第一年实施绩效制的时候,只奖不扣,就是说做得好可以拿到额外奖励,但扣分的方面只需要提交改进计划,不与绩效工资挂钩。这一年其实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要实施这种考核制度的话,必须首先要让员工了解整个流程和考核办法,因为这里面涉及的细节很多,比如数据的收集、部门考核数据的分配等,现在回头看,这个过程是必要的。
高岩亮:1997年我们公司规模很小,业务量也比较小,所以当时选择销售部和技术部来试验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为了促进销售人员更加主动地工作,就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所以员工对这个制度的认可度还比较高。
Q能不能详细地谈一下贵企业绩效考核的具体操作方法?
陈文苞:职业经理人到岗以后就成立了PMC(生产计划部),它相当于一个调度机构,协调各部门梳理每一个项目,各个部门都制定了具体的细则,然后公司据此成立绩效考核办,各个人员都被纳入相应的考核范畴。比如定时巡查员工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抽烟、不穿工服等),就会要求他交小额“改善金”,这些都是外在考核,可以依靠行政部或安保部完成。如果是生产方面等的内在考核,就由主管领导和专业人士负责考评,各个方面的细目很多,每个环节都有指标。
杨明:我们是从制定公司战略开始,围绕公司的短期、中长期规划,进行全公司岗位的再明确,从过去的以部门划分变成按岗位划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会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责,罗列各岗位职责的全部考核项目,编制成表格之后交给各部门选择优先开始进行考评的项目,这是一个由上向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开始部门考核项目的设定不是自上而下、完全强制性的,比如营销总监,根据职责有几十个考核目标,最终与咨询组讨论后,根据ABC分类选择了八项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将部门的意愿和公司的希望结合起来,有助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全面推广。
Q贵公司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制有哪些标准?
杨明:级别不同,薪水不同,计算绩效的比例也不同。比如高层是薪酬的50%与绩效挂钩,中层或以上是30%~40%,技术管理层是20%,普通员工的话只有薪酬的10%跟绩效挂钩。就是说随着从管理层到员工的级别逐级递减,薪酬跟绩效挂钩的比例也越来越低,所有的工作不到位都可以追溯到管理责任。
陈文苞:绩效考核是牵涉到员工最核心利益的事情,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具体的标准既要兼顾科学公正,又要符合企业实际,比如我们车间工人的工作量计算就分为两种,一种计件,一种计时。计时比较简单,质检部就是按照计时拿固定工资;计件主要针对一线工人,尤其是手工工人。
高岩亮: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比如生产部门的绩效与活件生产的效率、出错率等挂钩,对于一线员工来讲,绩效部分大概占总工资的四分之一。我们技术部的KPI指标有三个,一个是出图纸的准确率,第二个是给客户送样的合格率,还有一个是签图准确率。这些都是部门自己定好之后再换算成百分比,然后乘以各部门的奖金基数,就得出这个月的绩效工资了。
Q您认为贵企业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吗?
陈文苞:我们企业放手让职业经理人制定考评制度的好处就是他没有人情利益的考虑,但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制定的标准可能不完全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一边实行一边修改。目前总体来说还是合理的。 杨明:我们公司自从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来,考核一般都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绩效计划与考核,主要是定量指标,占绩效总考核的60%;另外一方面是相对定性的能力评核,指标与公司文化和企业精神挂钩,有几十个条目,计算方法是主管在员工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审核和复评,上级审核,上上级复评,最终这三个数据构成绩效工资的另外40%。其中,定量是每月考核,定性一个季度一次,我觉得这种定量加定性的绩效考核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高岩亮:相对来说,这个制度还是比较合理的,我们把常规的硬性指标以及跟员工精神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条目综合起来考核,应该说比较人性化。
Q您认为贵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还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进?
杨明: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一步一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所以绩效指标也要随着阶段不同而不断完善,但指标提升的过程确实比较困难,所以有时候绩效考核会变得相对中庸。而且绩效考核中,量化指标的数据收集难度比较大,如对销售部来说,市场占有率这个指标就要求负责考核的人员考察每个区域,然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资源耗费也很大。其实这种KPI指标的建立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应用考核的数据,但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可能还达不到特别高的水准,所以就存在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脱节的情况。如何更好地去应用考核体系和数据是一个亟需改进的地方。
陈文苞:任何一套规则都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间变化和阶段的不同随时调整。绩效考核的标准应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但包装印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市场影响比较大,所以制定绩效考核不能墨守陈规,要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推进。比如淡季业务量少,员工还要按照旺季的上下班标准做考勤,可能会导致一批工人离职。因为考核标准越多,对人的约束和限制就越多,有些员工不习惯或者不舒服,就干脆离职,等到公司业务量猛增的时候,可能人手就不够。所以说怎么留住员工,又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绩效考核制度,这方面需要研究一下。
Q您是否赞成用绩效考核制度来反映员工的劳动成果?
陈文苞:我70%赞同,30%持保留意见。绩效考核肯定没有错,但在实施的时候不能完全标准化和数据化,必要的时候也要打“感情牌”,中国毕竟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的企业跟外资企业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成长环境不同,所以中国企业多讲究亲情、人情,而外资企业是从订立规则开始的,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考核体系。我们公司就是一边整顿一边矫正,比如一些老员工的行为习惯比较固定,如果完全按照新标准来要求他也不现实,不能绝对。
杨明:一定不能把员工的工作量完全跟冷冰冰的数字挂钩,一定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就要与公司文化和企业精神相结合,这对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工作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高岩亮:数据化是必要的,用数字说话更公平合理。所谓定性的方面,如员工工作的积极度、认真度等也是可以打分的,这些在我们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都有体现,如果自己部门不好把握的话可以根据其他部门的反馈来定夺。
陈文苞:我们公司2009年引入绩效考核制度。当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快速成长的步伐,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市场的拓展、员工人数的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也与日俱增,管理层亟需出台一个更加科学、标准化的考核管理制度。
杨明:我们2002年由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刚完成改制时,企业承袭了原来的运行模式,大概两三年之后才发现一些弊端和问题。毕竟组织体系不同了,相应的管理模式就应该进行调整,所以企业2006年引入绩效考核系统,2007年试行,2008年开始正式按照这个新的体系一直执行下来。
高岩亮:我们公司最早从1997年就开始实施这个制度,但部门之间有所区别。比如销售部和技术部跟公司利润的相关度比较高,受影响比较大,所以引入这个制度就比较早。当然,现在其他部门也在慢慢推进绩效考核制。
Q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是否借助外力?
陈文苞:很多企业的员工考核体系都做得非常好,比如IBM的PBC(个人业绩承诺)就比较成熟,也被很多企业拿来参考。但我们没有借鉴IBM系统,而是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制定。我们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原来在一家印刷行业的标杆型外资企业工作,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又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现行的这套标准。
杨明:作为一家改制企业,传统国企管理的印迹还是较深,要适应新的体制,就应有相应的变革。因此2006年,我们邀请了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为我们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该公司为我们建立了一套与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流程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Q刚开始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时有什么困难吗?
陈文苞:那时候,为了摆脱家庭作坊式企业的固有缺陷,企业高层决定开始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第一步就是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虽然职业经理人制定的考核方案是科学合理的,但刚开始推行遇到重重阻力。绩效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一场革命,既然是革命,就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不是裙带关系就是因为资格老而不愿接受这种新型的考核办法,所以刚实施绩效管理时难度比较大。后来企业高层痛下决心,革职那些设置障碍的人,之后该制度才得以顺利推行。
杨明:实施新的绩效考核制应循序渐进,同时也要考虑到让员工有个心理接受的过程,所以我们绩效指标的设定一开始比较平和,没有把目标定得非常高,也没有把薪酬和指标完全刚性挂钩,这样就不至于在开始推广的时候,员工因为不好接受而无法继续。而且我们在第一年实施绩效制的时候,只奖不扣,就是说做得好可以拿到额外奖励,但扣分的方面只需要提交改进计划,不与绩效工资挂钩。这一年其实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要实施这种考核制度的话,必须首先要让员工了解整个流程和考核办法,因为这里面涉及的细节很多,比如数据的收集、部门考核数据的分配等,现在回头看,这个过程是必要的。
高岩亮:1997年我们公司规模很小,业务量也比较小,所以当时选择销售部和技术部来试验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为了促进销售人员更加主动地工作,就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所以员工对这个制度的认可度还比较高。
Q能不能详细地谈一下贵企业绩效考核的具体操作方法?
陈文苞:职业经理人到岗以后就成立了PMC(生产计划部),它相当于一个调度机构,协调各部门梳理每一个项目,各个部门都制定了具体的细则,然后公司据此成立绩效考核办,各个人员都被纳入相应的考核范畴。比如定时巡查员工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抽烟、不穿工服等),就会要求他交小额“改善金”,这些都是外在考核,可以依靠行政部或安保部完成。如果是生产方面等的内在考核,就由主管领导和专业人士负责考评,各个方面的细目很多,每个环节都有指标。
杨明:我们是从制定公司战略开始,围绕公司的短期、中长期规划,进行全公司岗位的再明确,从过去的以部门划分变成按岗位划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会根据每个岗位的职责,罗列各岗位职责的全部考核项目,编制成表格之后交给各部门选择优先开始进行考评的项目,这是一个由上向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开始部门考核项目的设定不是自上而下、完全强制性的,比如营销总监,根据职责有几十个考核目标,最终与咨询组讨论后,根据ABC分类选择了八项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将部门的意愿和公司的希望结合起来,有助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全面推广。
Q贵公司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制有哪些标准?
杨明:级别不同,薪水不同,计算绩效的比例也不同。比如高层是薪酬的50%与绩效挂钩,中层或以上是30%~40%,技术管理层是20%,普通员工的话只有薪酬的10%跟绩效挂钩。就是说随着从管理层到员工的级别逐级递减,薪酬跟绩效挂钩的比例也越来越低,所有的工作不到位都可以追溯到管理责任。
陈文苞:绩效考核是牵涉到员工最核心利益的事情,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具体的标准既要兼顾科学公正,又要符合企业实际,比如我们车间工人的工作量计算就分为两种,一种计件,一种计时。计时比较简单,质检部就是按照计时拿固定工资;计件主要针对一线工人,尤其是手工工人。
高岩亮: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比如生产部门的绩效与活件生产的效率、出错率等挂钩,对于一线员工来讲,绩效部分大概占总工资的四分之一。我们技术部的KPI指标有三个,一个是出图纸的准确率,第二个是给客户送样的合格率,还有一个是签图准确率。这些都是部门自己定好之后再换算成百分比,然后乘以各部门的奖金基数,就得出这个月的绩效工资了。
Q您认为贵企业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吗?
陈文苞:我们企业放手让职业经理人制定考评制度的好处就是他没有人情利益的考虑,但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制定的标准可能不完全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一边实行一边修改。目前总体来说还是合理的。 杨明:我们公司自从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来,考核一般都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绩效计划与考核,主要是定量指标,占绩效总考核的60%;另外一方面是相对定性的能力评核,指标与公司文化和企业精神挂钩,有几十个条目,计算方法是主管在员工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审核和复评,上级审核,上上级复评,最终这三个数据构成绩效工资的另外40%。其中,定量是每月考核,定性一个季度一次,我觉得这种定量加定性的绩效考核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高岩亮:相对来说,这个制度还是比较合理的,我们把常规的硬性指标以及跟员工精神和企业文化相关的条目综合起来考核,应该说比较人性化。
Q您认为贵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还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进?
杨明:实施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一步一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所以绩效指标也要随着阶段不同而不断完善,但指标提升的过程确实比较困难,所以有时候绩效考核会变得相对中庸。而且绩效考核中,量化指标的数据收集难度比较大,如对销售部来说,市场占有率这个指标就要求负责考核的人员考察每个区域,然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资源耗费也很大。其实这种KPI指标的建立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应用考核的数据,但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可能还达不到特别高的水准,所以就存在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脱节的情况。如何更好地去应用考核体系和数据是一个亟需改进的地方。
陈文苞:任何一套规则都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间变化和阶段的不同随时调整。绩效考核的标准应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但包装印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市场影响比较大,所以制定绩效考核不能墨守陈规,要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推进。比如淡季业务量少,员工还要按照旺季的上下班标准做考勤,可能会导致一批工人离职。因为考核标准越多,对人的约束和限制就越多,有些员工不习惯或者不舒服,就干脆离职,等到公司业务量猛增的时候,可能人手就不够。所以说怎么留住员工,又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绩效考核制度,这方面需要研究一下。
Q您是否赞成用绩效考核制度来反映员工的劳动成果?
陈文苞:我70%赞同,30%持保留意见。绩效考核肯定没有错,但在实施的时候不能完全标准化和数据化,必要的时候也要打“感情牌”,中国毕竟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的企业跟外资企业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成长环境不同,所以中国企业多讲究亲情、人情,而外资企业是从订立规则开始的,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考核体系。我们公司就是一边整顿一边矫正,比如一些老员工的行为习惯比较固定,如果完全按照新标准来要求他也不现实,不能绝对。
杨明:一定不能把员工的工作量完全跟冷冰冰的数字挂钩,一定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就要与公司文化和企业精神相结合,这对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工作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高岩亮:数据化是必要的,用数字说话更公平合理。所谓定性的方面,如员工工作的积极度、认真度等也是可以打分的,这些在我们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都有体现,如果自己部门不好把握的话可以根据其他部门的反馈来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