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之大。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应充分挖掘起积极作用并全面地利用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正鉴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和心得体会,就如何开展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教学方法 兴趣 互动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应充分发挥其理解、体会、感悟以及表现的重要功能,让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想要搞好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满堂灌,学生是被动地听,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勉强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些,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老师的大讲特讲,则如催眠曲一般,让学生兴趣索然,有时一篇美文,也被这种教法教得一点美感也没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大胆地让给学生,让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要设疑,抓住学生的“心”,尊重学生的观点,让他们把疑难、观点大胆地讨论并表达出来,并且,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和点拨。此外,我们应向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徜徉和远航。
二、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要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会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来精心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项目。比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在半晌招聘导演,再由导演招聘演员。排练时,他们自制道具,经过精心排练,演出非常成功。演出后,我组织学生评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让他们谈体会。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感兴趣。通过表演、观看,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学新闻、通讯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也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人生,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有价值的新闻,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兴趣很高,有的把新闻下载到U盘,有的制成了手抄报。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新闻发布,并谈出看法。这实际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证明,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学生参与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四、向学生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由此可见,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学法指导主要有:紧扣教材特点;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说明文时,我把初中三、四册说明文整合在一起,讲授其中几篇,教给学生说明文的知识点、学习方法以及规律,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独自去学习所选文章中的论点,并令其指出文章的结构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地方。只要讲清规律,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阅读方法;又如,讲授《白杨礼赞》时,先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被“物”所感,接着写出“物”的特征,最后展开联想,以物喻人,提示物的象征意义,格式为:引言——状物——展开联想。学完本文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各种类型的课文的学习方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推荐课外的阅读材料,互相交流
首先,选择的阅读材料内容上应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再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此外,由于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见仁,智者见智,课外阅读以讨论为主,鼓励自主思考,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
总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我们应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雷妍.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群文天地,2011,(04)
[2]徐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J].云南教育,2006,(03)
[3]高桂林.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刍议[J].语文天地,2009,(01)
[4]高志会.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02)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教学方法 兴趣 互动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应充分发挥其理解、体会、感悟以及表现的重要功能,让学生把书读懂、读活、读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笔者认为,想要搞好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满堂灌,学生是被动地听,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还能勉强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些,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老师的大讲特讲,则如催眠曲一般,让学生兴趣索然,有时一篇美文,也被这种教法教得一点美感也没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大胆地让给学生,让学生从文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要设疑,抓住学生的“心”,尊重学生的观点,让他们把疑难、观点大胆地讨论并表达出来,并且,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和点拨。此外,我们应向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徜徉和远航。
二、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要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会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来精心设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项目。比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这类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在半晌招聘导演,再由导演招聘演员。排练时,他们自制道具,经过精心排练,演出非常成功。演出后,我组织学生评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让他们谈体会。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很感兴趣。通过表演、观看,学生对课文中的情节、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又比如,在教学新闻、通讯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也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人生,我布置学生搜集身边有价值的新闻,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学生们兴趣很高,有的把新闻下载到U盘,有的制成了手抄报。课堂上,我安排学生进行新闻发布,并谈出看法。这实际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践证明,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学生参与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四、向学生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
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由此可见,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学法指导主要有:紧扣教材特点;注重学习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说明文时,我把初中三、四册说明文整合在一起,讲授其中几篇,教给学生说明文的知识点、学习方法以及规律,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独自去学习所选文章中的论点,并令其指出文章的结构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地方。只要讲清规律,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阅读方法;又如,讲授《白杨礼赞》时,先交代在什么情况下被“物”所感,接着写出“物”的特征,最后展开联想,以物喻人,提示物的象征意义,格式为:引言——状物——展开联想。学完本文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各种类型的课文的学习方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推荐课外的阅读材料,互相交流
首先,选择的阅读材料内容上应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再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此外,由于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见仁,智者见智,课外阅读以讨论为主,鼓励自主思考,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
总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我们应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雷妍.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群文天地,2011,(04)
[2]徐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J].云南教育,2006,(03)
[3]高桂林.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刍议[J].语文天地,2009,(01)
[4]高志会.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