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8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经常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来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与社会情况,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
  
  一、灵活选用和正确处理教材
  
  灵活选用教材,指的是教师要选编利用一些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富有情趣的问题和现象,合理灵活的处理准备题、例题和习题,让数学贴进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如第七册“归一应用题”,笔者就是这样处理教材:(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五分钟口算;(2)根据刚才的情景编成两道简单的应用题并口答,如一辆客车2小时行驶9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引导学生把刚才编的应用题改编成归一应用题再教学。我认为这样处理教材,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枯燥,而是一门看得见、用得上的科学。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乐学”。
  
  二、精心指导学法
  
  精心指导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论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数学与周边生活熟悉事物的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学了就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这样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低段常用的方法有情景模拟法、操作法等。如:相遇应用题叫两学生上台表演相向行走或相对行走,并报出行走速度,再已知行走路程就很容易求出相遇时间。高段常用的方法用操作法、咨询法、猜想与验证统计法等等。
  
  三、认真设计教法
  
  1、课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境。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反过来,知识又为生活服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在课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境。课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并通过社会调查和数据收集,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
  例如,为了上好“两积之和应用题”,课前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跟着家长去调查,他们有的到商场,深入了解商品的价格,有的深入到公园,了解公园内游客的情况,有的到菜场,了解各种菜或水果的情况,因此当课堂上教学时,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及数据编成两积之和的应用题,并正确地解答。
  2、课堂诱导学生研究生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为了防止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对知识生搬硬套,课堂上诱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生活实际,对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两积之和应用题”时,笔者就是这样教学的:①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②填好表格。③根据表格编应用题,如冬冬到水果店买水果,买了哈蜜瓜3千克,每千克8元,又买了桃子3千克,每千克3元。共付多少元?象这样通过课前实际生活的调查和课堂的研究,学生觉得生活就在身边,学得特别地带劲,知识掌握地也扎实,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又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校靠近马路边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马路口去收集车流量信息,然后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这样学生通过眼看:观察各种车辆行驶的情况;耳听:听现场的声音,使学生觉得身临其境;手动:用划“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使学生的眼、耳、手都运用起来很快地学会“ 始数据的收集”方法,强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3、课后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数学源于生活,本在应用。一个人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基掌握数学知识、理论的多少,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难题,更重要地是看他是否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时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活动,使生活题材数学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的商品日益增多,商家为推销产品,不惜以打折扣等形式进行促销。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装当一个小顾客,身带300元钱,需购买几样商品,接着给学生几天时间,用课余时间去实地考察,然后把各自的购买设计方案在课堂上交流一下让全体学生来优化选择。同样,随着各种存款方式的增加,让学生计算一下,10000元钱存入银行保值,应怎样存才能取得最大收益。这些活动都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了应用而去“应用”,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大纲的要求出发,创造性地开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把学生的学放到第一位,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教育学自然会进入一个和谐、理想的境界,学生们也定会张开双臂欢迎,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应用文是人们处理日常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格式的文体。其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是中职学生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本文针对中职应用文教学现状探究了其原因,并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体会,从培养学生兴趣、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灵活评价体系、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对应用文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 应用文 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人们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务的重要
期刊
成功的上好一堂课,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因素。导语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它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路上,在必经的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学生就能轻松愉悦的到达下一站。本文试从如何妙用导语谈起,与同仁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叙述故事导入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或理解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其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共同分享。    一、发现问题,形成课题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其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都被调动。奥苏泊尔认为,创设问题
期刊
内容摘要:履职尽责地教会自己的每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是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必须提高课堂效果。践行新理念,大胆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关键词:兴趣 构建 课堂评价    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以“传道解惑”提能。而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课本基础知识练就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有所进,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精
期刊
内容摘要: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  关键词:情感功能 语文 激发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以一系列独特的功能影响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彰显其独特的魅力。现行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具有情感教育得天
期刊
计算机专业从一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门热门专业,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它。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计算机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及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进行思考的。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几点关于高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想法,期望能够为高中计算机教学做出一些努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
期刊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的体载广泛,题材新颖。其中包括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和风雨人情等方面的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一体。由于学生的时间中、能力和活动范围有限,在阅读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语言水平呢?下面根据前一阶段的教学实践,简要谈一谈指导学生时行课内、课外阅读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一、宏观导入    注重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并进行体载框架的教学训练
期刊
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目的不仅是我们教与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模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学会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一句话就是培养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学会学习乃至终身学习能力。这也就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   教师如何进行研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思想品德新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贯穿新教材的一根“红线”。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不能象以前那样只是“教教材”,要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课堂教学要由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  关键词:导学 思想品德 方式    新课程改革思想品德新教材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
期刊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地理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