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一、借助线段图,提高分析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量关系,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好线段图,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这样一组题目:“①甲数是8,乙数比它的多2,乙数是多少?②甲数是8,乙数比它的少2,乙数是多少?③甲数是8,比乙数的多2,乙数是多少?④甲数是8,比乙数的少2,乙数是多少?”先让学生自主列式解答。部分学生显然对这些数量关系比较惘然:究竟谁跟谁比?谁多谁少?结果简单地根据“多”“少”就使用了加法或减法,根据“Δ的”就使用了乘法或除法。这时,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边分析题意,边画出线段图(如图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弄清其中的数量关系:题①和题③同样是“多2”,一道要加2,一道要减2;而乙在题①和题③中,分别是“比较量”和“标准量”,求乙时一道要用乘法,一道要用除法(题②和题④同理)。从而使学生理解不能光凭“多”“少”或“Δ的”就进行“加减乘除”,题①和题②都是乙数跟甲数的比,题③和题④都是甲数跟乙数的比。从而顺利理清了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在正确判断出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后,解决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加强算法多样化的训练
同样的一道题,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可能所想到的解题策略会大有不同。加强一题多解类型题的训练,既能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如这样一道题:“甲用3小时加工了9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6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题目非常简单,但解题方法可以有好几种。①“归一法”:90÷3×6或6÷(3÷90);②“分数法”:90×(6÷3)或90÷(3÷6);③“比例法”:(假设甲6小时可以加工零件x个)90∶3= x∶6或90∶x =3∶6。每种方法、每道算式、每步计算都有其所对应的意义。如“归一法”中,可以把“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或“加工每个零件需多少小时”作为列式依据;“分数法”中,可以把“6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或“3小时是6小时的几分之几”作为列式依据;“比例法”中,则可以把“工作效率一定”作为列式依据,也可以把“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作为列式依据。在谋求多种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也为后续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
人的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惯性”,人们总习惯于用惯常的思路去思考、分析问题,并按照这一思维定势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定势本无好坏之分,有时,它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有时,却可能因为已经习惯了某种既定的方法而“无视”题目的变化,就比较容易掉入“陷阱”了。
例如:指导学生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通常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凑整”,像63 22 78 37=(63 37) (22 78),25×17×4=25×4×17,60×()=60×等。而学生在进行大量的练习后,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数据的特点上,习惯性地通过“凑整”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谁知,这种“凑整”的思维定势,在遇到像“63 22-63 22、125÷25×4、60÷()”等混合运算题目时,往往也容易盲目地作出“凑整”的定势反应,作出如下错误的解答:63 22-63 22=(63 22)-(63 22),125÷25×4=125÷(25×4),60÷。可見,教师在让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要使学生明确其适用范围,同时要结合混合运算,多进行变式练习、对比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即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解决数学运算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教师通过加强方法指导,训练他们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同时通过加强变式练习,可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发展发散性思维,增强抗干扰能力,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一、借助线段图,提高分析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数量关系,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好线段图,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这样一组题目:“①甲数是8,乙数比它的多2,乙数是多少?②甲数是8,乙数比它的少2,乙数是多少?③甲数是8,比乙数的多2,乙数是多少?④甲数是8,比乙数的少2,乙数是多少?”先让学生自主列式解答。部分学生显然对这些数量关系比较惘然:究竟谁跟谁比?谁多谁少?结果简单地根据“多”“少”就使用了加法或减法,根据“Δ的”就使用了乘法或除法。这时,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边分析题意,边画出线段图(如图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弄清其中的数量关系:题①和题③同样是“多2”,一道要加2,一道要减2;而乙在题①和题③中,分别是“比较量”和“标准量”,求乙时一道要用乘法,一道要用除法(题②和题④同理)。从而使学生理解不能光凭“多”“少”或“Δ的”就进行“加减乘除”,题①和题②都是乙数跟甲数的比,题③和题④都是甲数跟乙数的比。从而顺利理清了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在正确判断出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后,解决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加强算法多样化的训练
同样的一道题,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可能所想到的解题策略会大有不同。加强一题多解类型题的训练,既能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如这样一道题:“甲用3小时加工了9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6小时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题目非常简单,但解题方法可以有好几种。①“归一法”:90÷3×6或6÷(3÷90);②“分数法”:90×(6÷3)或90÷(3÷6);③“比例法”:(假设甲6小时可以加工零件x个)90∶3= x∶6或90∶x =3∶6。每种方法、每道算式、每步计算都有其所对应的意义。如“归一法”中,可以把“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或“加工每个零件需多少小时”作为列式依据;“分数法”中,可以把“6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或“3小时是6小时的几分之几”作为列式依据;“比例法”中,则可以把“工作效率一定”作为列式依据,也可以把“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作为列式依据。在谋求多种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也为后续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
人的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惯性”,人们总习惯于用惯常的思路去思考、分析问题,并按照这一思维定势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定势本无好坏之分,有时,它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有时,却可能因为已经习惯了某种既定的方法而“无视”题目的变化,就比较容易掉入“陷阱”了。
例如:指导学生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通常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凑整”,像63 22 78 37=(63 37) (22 78),25×17×4=25×4×17,60×()=60×等。而学生在进行大量的练习后,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数据的特点上,习惯性地通过“凑整”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谁知,这种“凑整”的思维定势,在遇到像“63 22-63 22、125÷25×4、60÷()”等混合运算题目时,往往也容易盲目地作出“凑整”的定势反应,作出如下错误的解答:63 22-63 22=(63 22)-(63 22),125÷25×4=125÷(25×4),60÷。可見,教师在让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要使学生明确其适用范围,同时要结合混合运算,多进行变式练习、对比练习等,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即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解决数学运算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教师通过加强方法指导,训练他们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同时通过加强变式练习,可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分析能力,发展发散性思维,增强抗干扰能力,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