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再认识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获取文字信息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的载体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阅读教学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学习语言,学习表达,学习做人。我们阅读一篇课文,通常需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而“写了什么”是阅读一篇课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写人的课文,当然得知道写了谁,写了这个人的哪些事;阅读写事的课文,当然得知道写了什么事,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阅读写景的课文,当然得知道作者在哪观察,观察到什么;阅读说明文,当然得知道作者在介绍什么,介绍哪些方面;阅读议论文,当然得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了哪些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写了什么”。此外,古诗文、童话、寓言、小说等,我们在阅读时,也得知道“写了什么”。如果阅读一篇课文后连“写了什么”都模糊不清,后面的“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就无从谈起了。对于“休闲式”的阅读,如阅读报刊,我们往往只需要明白“写了什么”就可以了,而“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可以不关注或者少关注。但是,对于阅读教学,“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是绝不能忽视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了。
  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
  以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解决“写了什么”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接下去就是逐段讲问。一篇课文下来,提了上百个问题,大多数问题都是跟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学生自读就能读懂的问题,而“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之类的问题几乎没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条分缕析,缺乏整体,学生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探究,没有时间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写了什么”成了阅读课的全部。
  为了打破这种“逐段讲问”的阅读教学模式,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近年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开始关注整體感知,强调在阅读教学的初读阶段进行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整体感知是阅读的第一步,为后面进行的深入(深读阶段)奠定基础。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总有先睹为快的心理,很想知道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在读了文章之后,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印象,这种印象往往是读者的感觉或直觉,我们称之为感知。何谓整体感知?不少老师把整体感知理解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理解当然也没错,但是操作起来形式单一,往往是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每篇课文都这样进行整体感知就显得单调雷同,索然无味了。
  事实上,整体感知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们不妨把整体感知理解为把课文读短。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幢大厦,“把课文读短”就是大厦的框架;把一篇课文比作一棵大树,“把课文读短”就是大树的主干。找到了课文的“框架”,明确了课文的“主干”,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就了然于胸了。“把课文读短”,重在一个“读”字,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整体感知,必须建立在“读”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读者的感知能力有差异,文章有长有短、有难有易,有的人读一遍就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有的人可能要读好几遍才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易读的课文读一遍就可以进行整体感知,难读的课文可以多读上几遍再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出现几个生字或新词,有时候也并不阻碍会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因为多数汉字是形声字,知道这个字的“形”,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字的“义”,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判断出词语的大概意思。在生字新词较多的情况下,或者生字新词会阻碍学生阅读的情况下,理解这些字词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也是必要的,这本来就是语文课的分内之事。总之,没有读就没有整体感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通课文,理解有难度的字词,才能做到“把课文读短”。从另一个角度讲,良好的开端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阅读心境,提高深入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阅读,与文本形成良好的对话,成为一种积极的阅读行为。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有了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时,就要开阔思路,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停留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之类的单调乏味的方式上了。
  一、围绕课题进行整体感知
  案例一:叩问课题
  第八册《父亲的菜园》,看似一篇写菜园的课文,其实是在写父亲。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对课题进行了两次叩问。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菜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吗?
  生:这块菜园先前是“贫瘠”的,后来变成“四季翠绿”的。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写菜园“贫瘠”和“四季翠绿”的句子,找出“贫瘠”的原因,读出对 “四季翠绿”的欣喜。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既不是“贫瘠的菜园”“四季翠绿的菜园”,也不是“我家的菜园”,而是“父亲的菜园”。 作者为何要特别强调这是“父亲”的菜园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归纳出三条理由:菜园是父亲一手经营起来的,它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父亲爱这个家,他要让全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父亲爱这个菜园,更爱这片土地,只有艰辛的劳动才能改变这里贫瘠的面貌。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整个教学围绕着课题展开,第一次围绕课题中的“菜园”进行叩问,第二次围绕课题中的“父亲”进行叩问。两次叩问,帮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这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还明白了课文的主旨。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有些文章,抓住标题是我们感知课文的捷径。
  案例二:扩展课题
  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课题其实已经告诉读者,课文写的是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但光知道他们之间有故事还不行,还得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那才是整体感知。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我没有让学生说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而是采取了更为简洁的方式。   师:这篇课文很长,有19个自然段,但课文只写了两天。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两个时间。
  生:第一个时间是“一个普通的冬日”,第二个时间是“十多天后”。
  师: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时间,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出示:老人 海鸥;海鸥 老人)这两部分写了什么,你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吗?
  生:老人喂食海鸥;海鸥惜别老人。
  老人把海鸥当做自己的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把课题稍加扩展,根据课文内容填入这两个词语,就把握了课文的整体结构,明白了课文写了什么。
  二、围绕词语进行整体感知
  案例三:提炼词语
  第十一册《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动物小说,课文很长,一共有23个自然段。课文以时间为序,写了战象嘎羧的四个感人片段。教学参考书中这样概括的: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能概括出这四个短语,其实就把长文读短了,明白课文写了什么。但学生要概括出这四个短语(意思相近也可以)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把课文概括成四个带“重”的二字词语。先在黑板上横着板书四个“重 ”,告诉学生这个字在这里都念“chónɡ”,是“第二次,再次”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依次默读四个感人的片段,每读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在“重”后添上一个字,提炼出一个开头是“重”的词语,这个词语能概括出这一片段在写什么。这个训练,学生很感兴趣,而且难度适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概括出了“重生”“重逢”“重临”“重归”这四个词语。长长的课文,读成了四个带“重”的词语(只有“重逢”是课文中有的),这就理清了课文的框架结构,“写了什么”就十分清楚了。
  案例四;串联词语
  第六册《珍珠的母亲》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人物的对话比较多。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说一说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感知故事中的人物。
  师:(出示: 的小沙子)你能用課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沙子吗?
  生:东游西荡的小沙子。
  生:粗糙的小沙子。(理解“粗糙”的意思)
  师:粗糙的小沙子如果整天东游西荡,就不会有出息。
  师:(出示: 的珍珠)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生:圆润闪亮的珍珠。(理解“圆润”的意思)
  生:明亮的珍珠。
  生:闪闪发光的珍珠。
  师:多美的珍珠啊!(出示: 的蚌妈妈)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生:创造光明的蚌妈妈。
  师:你能用“创造光明的蚌妈妈”“粗糙的小沙子”“圆润闪亮的珍珠”连起来说说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些什么吗?
  生:创造光明的蚌妈妈把粗糙的小沙子培养成了圆润闪亮的珍珠。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新词“培养”来说故事内容,真了不起!
  我先让学生来感知一下故事中主人公,怎样的小沙子,怎样的珍珠,怎样的蚌妈妈,要用课文中的词语说,再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和人物来说说故事讲了什么。这样一来,难度就降低了,既理解了有关新词,又教给了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
  三、围绕句子进行整体感知
  案例五:反复出现的句子
  第十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中前后出现三处带有“家家户户”的句段,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反复出现的句子进行整体感知。
  师:(出示: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耐人寻味)这些四字词语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师:你们知道傅老师最喜欢哪一个词语?(生猜)我最喜欢“家家户户”这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单独拎出来,你会觉得它很平常,但是,把这个词语放到课文里面读一读,你会猛然发现,这个词语非同一般。请同学们把带有“家家户户”的句子找出来。
  读后出示:①家家户户都在养花。②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③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家家户户”这个词语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当一个词语在一篇课文中反复出现时,这个词语就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三个句段,直至能够背诵。
  师:现在,你从这三个“家家户户”的句段中,感受到什么?
  生1: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生2:养花成了德国人的习俗。
  生3:德国是一个花的国度。
  生4: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生5:德国人爱美。
  生6: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
  “家家户户”这个词语学生都理解,根本就不用解释,但是这个词语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那就不可小觑了。把“家家户户”这个词放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我们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家家户户都养花,说明德国全民爱花,养花成为这个国家经久不衰的“生活时尚”。当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时,谁还会在乎这花给谁看呢?满街都是花,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花。在这样的氛围里,谁都会把花栽种到屋外,谁都愿意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德国人爱花源于他们对美的追求,一个爱美的民族,一定会热爱自己的生活空间,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会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通过这三个句段的反复朗读和感悟,学生对课文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案例六:统领全文的句子
  第十一册《我的舞台》,课文一开头就写道“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这句话统领全文。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走上艺术舞台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都是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展开的。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课文是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来写的。
  师:围绕这句话,作者从以下几个阶段叙述了自己与舞台的不解之缘。[出示:出生前,我的舞台在( )里;会走时,我的舞台在( )上;六岁时,我的舞台在( )上;几年后,我的舞台在( )里]请同学们边默读边填写。
  生1:出生前,我的舞台在娘胎里。
  生2:会走时,我的舞台在小床上。
  生3:六岁时,我的舞台在练功毯上。
  生4:几年后,我的舞台在剧场里。
  师:随着“我”的成长,“我”的舞台有什么变化?
  生1:“我”的舞台越来越大。
  师:从舞台越来越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在不断地成长,表演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生2:“我”与舞台有着不解之缘,“我”钟爱舞台,钟爱评剧表演,舞台确实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不少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句子,如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段)。这些句子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有的是全文概括,有的是段落小结。这些句子都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但是光找出这样的句子还不行,还得看看课文围绕这个句子写了哪些方面,如此,课文的整体结构才能清晰可辨。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篇课文可以读成几句话,甚至一句话;可以读成几个词语,甚至一个词语(短语)。我们还可以发现,整体感知不仅仅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这其中还穿插或渗透着对课文线索、思路、结构的整理,对课文情感的体会,对课文主旨的发掘。当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整体感知还是以课文“写了什么”为主,其他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而有所选择。只要能帮助学生“把课文读短”,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都可以认定为“整体感知”。此外,初读阶段的读通课文、识字学词、整体感知不必按部就班,可以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过程中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提倡整体感知,不是主张囫囵吞枣,而是用系统的观点从组成整体的部分中选取最优的角度切入,进行整体感知。把课文读短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我们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避免初读课文时单调乏味。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方法,使其能够在自主阅读中把握课文脉络,快捷地提取信息,不至于“盲人摸象”。只有教给了学生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才能引领学生步入阅讀的殿堂。
其他文献
我省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不少,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汛期水多,非汛期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要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水之间的矛盾,惟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兴建水利
期刊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其经营范围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经营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也都很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健全发达的保险市场,除了有保险人和被保险人
“精神—实践”方式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它表明任何人类的实践活动都以一定的精神结构为基础,这个结构不是先验固有的理性存在,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而是人类使用工具从
课间,很偶然看到几个学生在做一道数学题:调查班上几个同学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结果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写出自己同学的名字。这令我这个语文老师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之间最少的已同学两年,多的已有四年,可同学的名字却写得错字连篇。  第二节语文课上,我要求同学们准备好白纸和笔,这时已有学生坐不住了,低声地说,老师是不是又搞突击听写啊?我可没复习。我告诉他们,今天就听写十个班上同学的名字,
低压管道灌排一体化是一管两用,取消排水明渠.在低洼易涝地区,对作物安全渡汛起到命脉作用,此项技术对改革农田旧的渠系与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特拉华大学蔡金法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明显低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低于美国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差,但是在生活中,对大量存在的数学信息却是“视而不见”。如有一次,学生作业中有一道题要求敬老院里老人的平均年龄,班里一个孩子的计算结果是7岁。学生仅仅是解决了问题,但是对于这个答案是不是符合生活常识,学生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得不引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大多以教授音乐知识为主,大多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感的意识,没有很好地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而不是一种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单纯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教育。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就要从活化音乐课堂入手,在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
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其教学方式虽然与其他课程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需要更加注重英语的交际,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训练等,因此,更强
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赏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不仅要传授幼儿简单的文化知识,组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等,还要依据幼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文化成为理论探讨的焦点之一.毋庸致疑,这一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本文试从人类文化的大背景出发,就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