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6例,另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的血浆乙酰胆碱酯酶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P-AchE(84.39±10.24)U/mL,E-AchE(312.83±27.96)U/mL,其中P-AchE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其他各分型患者P-AchE检测结果均明显较高(P<0.05),其他分型患者E-AchE检测结果与Ⅰ型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讨论:血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的重要辅助诊断参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神经一肌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受累横纹肌的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而减轻[1]。发病率为每年3~10万,女性及青、中年多见。胆碱酯酶抑制剂仍是控制肌无力症状的一线用药,除胆碱能危象病人不能继续使用外,胆碱酯酶抑制剂适应于其他所有的重症肌无力病人。本文对比分析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探讨血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6例。其中男29例,女37例;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27.9±5.3)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8.4±3.6)年。以Osserman分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其中Ⅰ型16例,Ⅱa型15例,Ⅱb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9例。另选取66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35例;年龄18~41岁,平均(28.1±4.9)岁。健康对照组均排除脑、心、肾、肝、肺等主要脏器患有疾病者,排除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实验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检测对象均无化学或辐射类工作经验,无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的长期接触史;女性受检者检验时间避开经期。
  1.2 检测方法
   血液抽取时间为清晨,受检者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检测方法为三氯化铁显色分光广度闭塞分析法,检测内容为血浆乙酰胆碱酯酶(P-AchE)活性与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E-AchE)活性。
  1.3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受检者血清与红细胞AchE活性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重症肌无力患者P-AchE(84.39±10.24)U/mL,E-AchE(312.83±27.96)U/mL,其中P-AchE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
   重症肌无力患者分型血清与红细胞AchE活性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与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其他各分型患者P-AchE检测结果均明显较高(P<0.05),而Ⅲ型与Ⅳ型升高较为显著(P<0.01);与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Ⅱb型患者E-AchE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其他分型患者E-AchE检测结果与Ⅰ型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有关;有的发病与胸腺瘤有关;部分发病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有关。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近来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损害突触后膜,使受体显著减少,乃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1]。多数病例常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主要在肌肉和胸腺肌纤维问有界限清楚的“淋巴溢出”,可有散在和局限性肌纤维萎缩及变性。近20年的实验研究表明:由电鳗鱼放电器官提出并纯化的AchR注入动物,可成功地产生实验性MG,同时在实验动物的血清中可测到AchR抗体。这些抗体的结合部位被证明在突触后膜的AchR,进一步证实此部位的AchR有数目明显减少。因此,认为MG的发病机制为体内产生了AchR抗体,在补体的参与下和AchR发生免疫应答反应,破坏了大量的AchR,引起突触后膜传递障碍而产生肌无力。在绝大多数MG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AchR抗体,而在其他肌无力病人中很难测出,因此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本组患者P-AchE与E-AchE活性与健康人群相比显著较高,与重症肌无力的病情相关,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随着病情严重情况而升高,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神经一肌肉接头部位是运动神经纤维将运动信号传达到骨骼肌的重要结构,其中乙酰胆碱(ACh)及乙酰胆碱受体(AChR)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根据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本病主要是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的病变所致。很多临床现象提示本病和免疫机制紊乱有关。在约70%病例中有胸腺增生,并出现淋巴细胞生发中心;另15%患者有胸腺瘤。约85%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3]。目前认为胸腺中“肌样细胞”(myoid cell)表面具有AChR,这种受体在特定的遗传素质影响和胚胎期病毒感染下,导致胸腺内肌样上皮细胞的烟碱型一AChR致敏,产生循环抗体。经过体循环,并在补体激活和参与下,破坏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溶解破坏等一系列形态学改变,从而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肌无力症状发生。P-AchE与E-AchE的测定对于 BC 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至于AchE升高是否与自身免疫反应存在内在联系或遗传控制,如酶的基因突变等目前尚不清楚,最近 Engle通过对 BC 的分子基因学研究表明,BC 的发病可能与突触基底膜上不对称乙酰胆碱酯酶缺陷有关,而这种缺陷可能与该酶的基因突变有关,从而导致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改变并进而影响 BC 的发生。应当指出,E-AchE活性不受血液内各种因素影响,比较稳定,因此同时测定P-AchE与E-AchE活性能比较客观反映患者体内AchE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润希,李保华,徐金枝. 重症肌无力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5,(01) .
  [2]崔新征,高峰,杨鲲鹏.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检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01) .
  [3]张润希.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05,(01) .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银花泌炎灵片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急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阿莫西林和银花泌炎灵片联合给药。阿莫西林30mg/Kg.d,3次/日。银花泌炎灵片每次1~4片,每日3次。对照组仅给予口服阿莫西林30mg/Kg.d,3次/日。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效果有非常显著差异。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 要】 的:对β-HCG和孕酮水平这两项指标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35例患有异位妊娠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在抽取同期来我院仅进行健康检查正常孕妇资料35例,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β-HCG和孕酮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患者的β-HCG和孕酮水平都明显低于B组孕妇,且统计学差异非
期刊
【摘 要】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了解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2月~201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评价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所有的患者进行10~28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房角形态等项目进行比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32例HMD患儿进行CPAP通气同时给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用药后2h SpO2升高,至6h、12h、24h SpO2仍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用药2h,呼吸窘迫症状消失8例(25.0%),改善25例(78.1%),未减轻3例;24h后,胸片显示肺野透明度改善25例(78.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各种宫颈病变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98例,采用美国FINESSE Leep高频电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LEEP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少,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低,一次性治愈率为95.96%。结论 LEEP刀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治疗宫颈疾病手段,是治疗宫颈疾病的极佳选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对40例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将40例病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用药,而观察组除常规用药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次/天,皮下注射,连用1 0天,对照组除常规用药外,另加鲁通肝素100mg+5VS50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l0天。结果:观察组20例,有效16例,有效率只占80%。对照组2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予治疗组患者针刺治疗,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
期刊
【摘 要】 不孕症是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一旦患病将给患病夫妇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输卵管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因素,占女性不孕症的20.0~32.8%。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诊断输卵管性不孕,并予针对性的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主要治疗手段。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 年1 月~2010年10月
期刊
【摘 要】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通过CT和MRI诊断纵隔型肺癌的情况,为临床中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12月~201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12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纵隔型肺癌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CT和MRI造影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对患者的CT和MRI影响上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缬沙坦组30例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0例,并对三组的治疗情况做对比;结果:实验组与缬沙坦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实验分三组
期刊